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8145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

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4生态系统的结构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四)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

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

解析 题图中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②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③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④代表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某些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图漏掉了信息传递。

答案 A

2.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解析 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处在多个营养级,如老鼠可以是第二营养级、也可以是第三营养级;蚯蚓是动物,但是蚯蚓是分解者,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答案 D

3.(2014·海南)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解析 大部分土壤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B项正确;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如CO2、无机盐等可被农作物再利用,C项正确;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D项错误。

答案 D

4.(2013·广东)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解析 由于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鱼a、鱼b两种土著鱼减少,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项正确;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C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项错误。

答案 A

5.下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生物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物b同化的能量大约有50%传递给生物f

C.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

D.生物e与c、d与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根据图中的食物关系可以判断,a、b是生产者,cdef是消费者;生物a和b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物b同化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e与c、d与f之间有共同的食物,为竞争关系。

答案 D

6.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解析 从图中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a捕食b,b捕食c),a肯定不是生产者,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c→b→a。

答案 C

7.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

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解析 图中有4条食物链。

鹰在这4条食物链中可处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即鹰共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又因鹰捕食蛇而存在捕食关系。

若兔大量减少,鹰可以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食物,所以鹰不会大量减少。

答案 C

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

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有2个生产者,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D.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存在既竞争又捕食的关系

解析 利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食物网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食物链的书写方法可以确定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分别是甲和戊;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根据“食物网中某种生物数量的增减”的判断方法,“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则以它为食的生物的数量会有一定量的减少,但是最高营养级,因它有多个食物来源,可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分析食物网,可知辛占第三、四、五3个营养级。

图中丁和辛、丙和乙、乙和丁都存在既竞争又捕食的关系。

答案 D

9.某水库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图所示三种生物在水库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甲的光合作用能推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C.影响甲分布的物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无机环境

D.丙与乙之间的个体数量比值就是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 群落是一定的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的集合,该水库中的甲、乙、丙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项错误;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项错误;甲是生产者,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C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并不是个体数量的比值,D项错误。

答案 C

10.如图是一个简化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橡树苗和兔的种群密度,可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森林中的这些生物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空间,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C.兔参与形成了8条食物链,鹰占有2个营养级

D.鹰每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固定125kJ的太阳能来支持

解析 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在空间上都存在垂直结构;兔在食物网中参与形成8条食物链,鹰占第三、第四营养级;若鹰的能量全部由草本植物最终提供,选择最短的食物链,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鹰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的同化能量为1÷20%÷20%=25(kJ),若鹰的能量全部由橡树苗最终提供,则需草本植物的同化量为0kJ。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2014·新课标全国Ⅱ)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

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解析 

(1)根据题干可知:

1、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2、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戊占有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23.1)介于戊能量值的10%-20%(10.20%)之间,故乙和丙应同属于第二营养级;甲能量值介于第二营养级的10%-20%(15.4%)之间,应属于第三营养级;丁能量值介于第三营养级的10%-20%(13.48%)之间,应属于第四营养级。

(2)根据

(1)的食物网可推知:

甲、乙种间关系是捕食;题干已声明所列数据不包括分解者,而戊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因此其余生物包括丁在内均为消费者。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碳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答案 

(1)

(2)捕食 消费者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12.莲藕是一种水生蔬菜。

近年来,南方地区兴起的“藕—鱼”共同种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莲藕和鱼共同种养后,鱼类的粪便可以为莲藕生长提供肥料,鱼所同化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否”)流向莲藕。

(2)莲藕田中部分生物存在如图的食物网:

图中瓢虫与斜纹夜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蜘蛛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若蜘蛛增重1g。

至少需要消耗莲藕________g。

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杨万里创作了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体现了莲藕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________价值。

解析 

(1)鱼类的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后被莲藕利用,鱼类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的同化量的一部分,因此鱼所同化的能量不能流向莲藕。

(2)瓢虫捕食斜纹夜蛾,所以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蜘蛛在这个食物网中处于第三、四营养级。

计算至少消耗的植物时,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只考虑最短食物链,则至少消耗莲藕1÷20%÷20%=25(g)。

题图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缺乏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药用、科研、工业原料和文艺创作等方面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1)否

(2)捕食 两 25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直接

13.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④代表________。

碳元素从丙进入甲中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增强________(数字)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写出图乙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占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________%。

(3)在图乙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种群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

(4)当生态系统中的青蛙被除去后,猫头鹰的数量会升高,请分析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为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甲表示消费者、乙表示分解者、丙表示生产者,所以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①表示光合作用;碳元素从丙进入甲中,即从生产者进入消费者,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所以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由图乙中食物链可知:

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所以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时,能量传递效率为20%,所以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占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20%×20%=4%。

(3)由图乙中食物链可知:

在图乙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鸟类、青蛙、蛇、猫头鹰;种群间既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