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69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docx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

关于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5篇

高中体育说课稿篇1

  《25米往返接力跑》是出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第三章田径的一节。

这是一节技能课,是水平三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25米往返接力跑”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往返接力跑”的基本知识,掌握“往返接力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体验跑的乐趣。

  根据水平三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往返接力跑”的基础知识,学习跑的折线反应及跑的手臂摆动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分析他人动作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自我修正动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往返接力跑给学生带来的乐趣,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及相互协作的精神。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目标的设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方法以及手臂摆动位置的技术。

  教学难点:

往返跑时身体控制及手臂摆动的控制。

  二说学情

  下面我说一下学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往返接力跑”的教学中来,并掌握“往返接力跑”的简单技术;但学生的自控力不足,需要积极引导。

应用多样的教学形式,重点培养学生快速跑能力和折线跑的反应能力。

  三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接下来我说一下教法,为体现教学中“兴趣性”“游戏性”“着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利用游戏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运动原理,在热身和分组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说学法

  科学的学法是学生获取真知的桥梁。

接下来我说一下学法,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讨论、探究。

通过对动作的观察,初步建立正确的技能概念,在技能学习中充分发挥视觉、触觉多种感官进行体验感受,并在对比和讨论中表达自己感受,了解运动参与对情绪的影响。

在探究中领悟科学锻炼的真正意义。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身体发展和心理认识规律,我的教学部分分为四个部分:

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其中基本部分是本课重点。

  一、开始部分:

  我的开始部分将安排三分钟:

整队集合、点名报数、安排见习、宣布上课。

  整理队伍和点名报数是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实施教学奠定了基础;安排无法参加教学的学生进行观摩,宣布上课的开始。

  准备部分:

  我将采用游戏的形式作为导入;

  采用“接电线”游戏,让学生体会拍手折返跑的感觉,并发现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跑步姿势存在的问题。

将游戏作为导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达到热身的目的。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整个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我设立了三个教学步骤:

  讲解示范法:

  首先由学生列举自己崇拜的跑步明星,介绍往返接力跑和手臂摆动的技术结构、技术要求和对发展人体各项素质的作用,以及在跑在运动中所处地位和重要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接下来我将进行25米往返接力跑完整动作示范,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起整体动作表象,并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并强调重难点。

  2、分组练习:

  分组前教师强调动作技术及安全意识,按照项目特点,由快到慢,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安排三组练习:

  第一组,根据往返接力跑姿势要求,3秒钟跑停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预备跑姿势及起跑瞬间的感觉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出来这种感觉。

  第二组,正常的弧形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运动时手臂的摆动技术,引导学生辨别他人动

  作,最后达到自我分析动作。

  第三组,25米绕杆往返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得到优秀的同学和一般的同学绕干圈数不同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基本同时到达终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领会科学锻炼真正意义。

  三个组循环交替进行练习。

  比赛游戏:

整体异质分为4组,进行25米往返接力跑比赛。

学生学以致用,熟练巩固,培养学生团结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

  相互点评与教师点评

  练习之中和练习之后,学生小组长组织相互点评,进一步领会动作要领;老师在各组间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和表扬学生在练习中优点,提出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修正动作的目的。

  结束部分

  1、身心放松:

选取太极动作或普拉提动作进行身心放松,培养学生运动后放松意识,陶冶情操,培养终身体体育意识。

  2、课程评价:

总结经验和不足,学生总结收获,教师检验教学成果。

  3、整理器材:

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体育的意识。

  整堂课的练习密度为35%—40%;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50次/分;练习强度为中偏上;90%学生知道跑的基本常识,80%学生掌握基本跑的方法,60%学生能完成跑的技术动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体育说课稿篇2

  各位评委:

  您们好!

我是齐齐哈尔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师娄凯。

我说课的内容是:

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第二节。

  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动的第二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球、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男生班,共四十人。

学生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

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

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难点确定:

  重点:

运球手型及按球的部位、力量。

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掌握能力。

  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

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30’)

  1、运球:

高低交替运球,两手交替运球,体前变向运球,急停急起运球等原地和行进间的运球练习。

  采用了学生散点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身体的姿势、手型、手法和球的运行要准确。

着重解决手对球的按拍力量、方向、掌握。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眼视前方,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2、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对抗练习,然后进行分组“抢运球”对抗练习。

加强学生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为下部分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

  要求:

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4、原地两人一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要求:

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

  5、四人一球一组,行进间运球后传球、接球后运球。

  要求:

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要练习。

目的是利用运球和传接球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更进一步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四)结束部分(5’)

  1、放松操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场地器材:

  1、场地:

篮球场,2、器材:

篮球40个,球4个,

  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

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教学评价: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心理特点,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

在教学比赛中同学们积极投身与篮球运动之中,学生们在篮球场上得到快乐,获得强健的体魄和聪明的才智。

高中体育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1)篮球:

急停投篮

  

(2)跑:

耐久跑。

  2、教材分析:

上述两项内容分别选自体育高三教材体育实践部分中的第七部分篮球和第一部分跑。

这二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三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篮球急停投篮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篮球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投篮方法,急停投篮是后面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运球急停急起和投篮的一个技术综合,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重点是急停脚步动作与接球和运球手的协调配合,难点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耐久跑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是复习教材,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4课次的越野跑作好准备。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三年级理科班的学生。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

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

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4、教学目标:

根据高三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与了解急停投篮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以及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7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跨步急停投篮的动作要领;5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和急停投篮等各种技术进行综合练习;8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

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品质。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教法设想:

急停投篮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原地投篮比较的过程中得出急停投篮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中体育说课稿篇4

  一、课程分析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简化24式太极拳基本手型、步型及1——3式;太极推手(定型单臂)。

  2、教材分析

  太极拳是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学说的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的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它是以万事、万物的本身皆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哲理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认识。

我们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思想认识称为太极思想。

太极拳是太极思想与人体运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它是一个科学的人体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势势处处、时时刻刻都包涵、体现着人体内的阴阳变换、虚实相间和刚柔相济。

太极拳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

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要求和规范,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

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

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就可形成太极身法,众多研究表明,经常打太极的人在身体健康状态方面要明显强于他人,长期锻炼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的健身效果。

  

(二)学情分析

  学生渴望有所成就,却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基本功训练;在道德修养方面大多数认为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内省精神,在人际交往方面或我行我素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乐于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淡薄;在运动技能掌握方面他们求知欲强,渴望对运动有深层次的了解,具备了独立思考、对知识的判断、融合等能力,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个人素质的培养。

但对太极拳接触甚少。

当前,我们强调人文底蕴培育与职业应用能力培养的融合,太极拳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对陶冶人的外在仪表及内在修养颇有裨益。

因此将太极拳教学作为一项必学内容,将太极理念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健身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引导学生对此产生兴趣。

  2、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步型、手型,先做到形似,学习1—3式。

  3、情感目标:

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运用太极拳的方法和理念进行自我调整身心,主动缓解压力、达到减轻身心疲劳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重心的移动,上下肢动作协调。

  难点:

白鹤亮翅

  四、教法

  1、认真备课,教法多样化,精讲多练,重点放在学生动作规范的培养和提高上。

  2、将太极拳理论知识与技术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其理论知识。

  3、镜面示范、背面示范相结合,口令指挥,分组互助练习、巡查纠正。

  4、利用教学光盘教学,学生进行评价。

  五、学法

  1、学生模仿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

  3、学生分组自评自练

  4、集体练习

  六、教学策略设计

  本次课以热身—实践与评价—身心调节三段式课型模式。

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自主探究、创新学习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的开始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华武术的源远流长及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激发对太极拳学习的热爱,建立直观印象。

其次从练习手法、步型、步法入手,建立规范意识。

再者就是分部学习1——3式。

由于本次课是太极教学第一节课,是属于打基础、入门阶段,因此教学重点在手腿动作的协调上,动作规范上下功夫,每一动势都要身体中正。

要求势势,把眼睛和心思要用在身体动作的变化上,尽可能做到顺随忘我。

这对初学者来讲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以必须要慢,只有慢才能有时间静下心来体认,用心体会出和掌握住拳架所要求的身法。

第二个教材主要是通过推手练习太极拳的借力打力的用力方法,在两人一组的练习过程中,即可调整心理又可活跃学习气氛,同时学习和体验到相关技术要领。

  教学主体流程由教师完整示范开始-领做-重点内容讲解与示范-领做-口令下学习练习-共性错误分析讲解-分组练习(教师流动指导)-评价-集体练习-推手讲解与示范-分组练习-结束放松部分。

  太极拳的演练动作慢,基础动作又枯燥又重复,会让学生指不起兴趣,因此要在教法和学法上下功夫,调动学习热情。

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相结合,利用肢体语言建立动作表象;一招一式功放含义的讲解使学生对动作有深刻的了解;小团体开放式的分组练习,形成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练习、自由交流,互帮互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

在动作口诀上要按如下进行,顶、提、开、移、落,收抱成自然。

手随开步走,脚到手也到,欲进先要退,腰带手臂力。

抱球左右移,前后手臂弧,亮翅上下分,足尖虚点地,身正气势壮。

  七、教学用品:

录音机一台、电视与光盘机各一台。

高中体育说课稿篇5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对传球学习的兴趣,巧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达到发展学生传球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协调发展的新教学思想。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教版第一册内容,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是排球运动的最基本技术之一,主要用于衔接防守与进攻,学好传球是今后学习排球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教材安排4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解决正面上手传球的手型和传球动作,难点是全身的协调。

  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是折返跑,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奔跑能力的一种灵敏性练习,同时也为排球比赛中步伐的快速移动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高一女生,这一阶段女生身心发育比较成熟,对排球这一运动表现较强的兴趣,同时对排球垫球技术已基本掌握,具有较强的理解性与领悟性,但是由于女生手指、手腕力量特别薄弱,平时对传球技术接触的比较少,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我要学,我乐学”的氛围中达到掌握技能与发展各方面能力的目标。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90%以上的学生对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建立较深的概念,基本懂得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2、技能目标:

通过排球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做到在额前上方位置传球,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传球的手型,70%以上同学能较协调的运用全身力量将球稳定传出。

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快速奔跑能力,以及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自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

  1.语言激励法:

课前用简短的提问互动的形式导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用激励的言语鼓动学生对排球技术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2.游戏导入法:

准备部分采用“球筐接球”的游戏,即达到快乐热身目的,又强化了步伐的低姿移动,让学生充分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3.模仿尝试法:

运用模仿尝试练习,引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4.图示法:

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新动作上节省了时间,做到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直观教学法:

教师的优美规范示范与讲解,使学生对具体的传球技术建立明确的动作概念。

  6.纠正错误法:

通过教师与优生示范、正误对比示范等进行集体或个别纠正常见错误和易犯错误,从而解决了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7.完整与分解练习法:

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较快掌握动作。

  8.比赛法:

素质练习中采用“拨打电话”的比赛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素质练习由被动变成主动,有效的达成教学效果。

  学法:

观察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合作练习法、自我评价法等。

  六、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

  上课开始,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教师精神饱满的进行开课导言

  师:

你们知道中国女排在历史上取得过哪些辉煌成绩吗?

  生:

世界冠军、五连冠、奥运会冠军。

  师:

那你们知道现在中国女排队长是谁吗?

  生:

冯坤

  师:

冯坤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二传手,传球的变化路线和质量直接影响扣球的得分,因此在这个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打出漂亮的球就必须先学会最基本的传球技术,今天我们就来向冯坤学习,向中国女排学习,想学吗?

  生:

  抓住高中女生强烈的求知欲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带领成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两圈后前排依次各从球筐里拿一个排球跑回原来整队队形,成体操队形散开进行“球筐接球”接球的游戏。

两人一组面对面,相距2-3米,一人抛球,一人双臂成弧线相握在体前做球筐状接对方抛过来的球,接球时必定会屈膝低重心移动,两人各抛十次后增加难度,前后左右移动中接球,教师可以用语言激励如“接到几个了”以调动练习的氛围。

用时7-8分钟,目的调动积极性,为进入学习最佳状态做好准备。

  基本部分

  1、两人一组模仿尝试传球

  在上一步游戏的练习后,教师与学生配合进行一抛一传的传球示范,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如何用力将球传出。

接着让学生一对一面对面模仿练习,之后让教师与骨干的示范与自己进行对比,从而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

用时2-3分钟,目的满足学生好奇心,发展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同时引出本课的重点——手型和传球动作。

  2、建立传球技术动作概念

  教师结合挂图进行讲解和示范准备姿势、手型、位置、传球时各部位的动作,重点介绍手型动作,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的手型——便于更稳定的控制球,额前位置是便于保持正确的手型,方便在一个击球点穿出不同方向的球,使传球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