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206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7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和群落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第13讲 种群和群落

[考纲热度]1.种群的特征Ⅰ(5年16考)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5年12考)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5年23考)

4.群落的演替Ⅰ(5年8考)

[诊断知识盲点]

1.养鸡场散养的蛋鸡是一个种群。

(×)

2.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

3.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根据年龄组成的不同可以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

(√)

4.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

5.自然界中存在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

6.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增长呈“J”型。

(√)

7.在“S”型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将保持稳定不变。

(×)

8.自然界中生活的种群,食物、空间等资源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最终使种群呈“S”型增长。

(√)

9.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

10.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在随时间而增大,当曲线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

11.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12.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

13.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物种群特征。

(×)

14.森林群落有垂直结构,草原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

15.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

16.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是决定群落水平结构的重要因素。

(√)

17.群落演替是指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

18.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演替形成森林。

(×)

19.群落演替的原因有竞争、环境改变等。

(√)

20.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生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二轮复习 生物第1部分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高考领航]

1.(2016·高考全国甲卷)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解析:

选C。

利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是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每个样方的面积,获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实际操作不可行,通常采用样方法,A项错误;由于所有样方面积之和只是甲地面积的一部分,若用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则所得结果会低于实际种群密度,B项错误;对照上面的总体分析,C项正确;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后,即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不应再乘以甲地面积,D项错误。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

解析:

(1)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消费者的直接能量来源是它的上一个营养级。

(2)种群的数量特征为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为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其中,样方法多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人的主观因素,否则,将影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4)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答案:

(1)生产者 

(2)出生率 死亡率 (3)随机取样 (4)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核心探究]

1.理清种群的数量特征

2.区分“S”型曲线和“J”型曲线

“S”型曲线

“J”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有限

环境资源无限

曲线

种群增长率曲线

种群增长速率曲线

有无K值

有K值

无K值

有关种群数量变化四大失分点

1.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数量增长

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和下降等,“J”型曲线和“S”型曲线只研究的是种群数量的增长。

2.对“λ”的理解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3.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反之,K值会上升。

4.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

(1)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3)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题点突破]

题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其种群密度的分析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大于162只     B.等于162只

C.小于162只D.无法推测

解析:

选C。

根据公式:

种群数量/第一次标记的个体数=重捕的个体数/重捕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数,即N/50=42/13,可得N≈162,N代表草场灰苍鼠种群的测量值,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目会偏低,使得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高.即实际值应该小于测量值。

调查数据统计中“误差”整合

1.标志重捕法误差归纳

(1)标志物易脱落:

可导致重捕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数据偏小,据计算公式N总=初捕数×再捕数/再捕中标记数,推知,再捕中标记数若减小则N总会比真实值偏大。

(2)被捕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

此可导致再次捕获的个体中标记数偏小,最终统计结果偏差应与

(1)相同,即相对真实值偏大。

(3)标记物影响了动物活动,导致易被捕捉:

此可导致再次捕获的个体中标记数偏大,依据公式可推知,计算所得结果比真实值应偏小。

(4)调查期间有较多个体出生、死亡或迁入、迁出。

2.样方法误差归纳

(1)未做到“随机”取样。

(2)未找到“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导致数量“过密”或“过稀”。

(3)未对“多个”样方取平均值。

(4)样方边线上的个体未做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而是全部统计。

题点二 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应用分析

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

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不变

解析:

选A。

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A正确;图中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但是环境阻力不是最小,B错误;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酵母菌数量比实际值低,原因可能是取样时没有混匀等,但不是酵母菌个体死亡,C错误;不同生存条件,生物环境容纳量不同,D错误。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解析:

选A。

由于培养液体积不同,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不相同,A错误;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B正确;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C正确;试管Ⅱ、Ⅲ的起始酵母菌数相同,但是培养液体积前者少于后者,所以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D正确。

3.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

下图表示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示种群迁入,其中0月时为蝗虫迁入时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3月蝗虫种群呈指数增长

B.2月一定迁入了蝗虫的天敌

C.M为在该环境中蝗虫种群的平稳密度

D.该生态系统在3~7月的稳定性比0~2月高

解析:

选D。

分析题图可知,0~3月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不是J型增长,A错误;2月迁入某种群后,蝗虫种群的数量增加速率变慢,迁入的种群可能是蝗虫的天敌,也可能与蝗虫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图中M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而不是种群密度,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3~7月份,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因此3~7月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0~2月份高,D正确。

1.依据文字信息鉴别“J”型增长和“S”型增长

1若题干中明确告知“无环境阻力”、“理想条件下”、“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阶段”、“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信息时,表明此时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2若题中出现“有环境阻力”、“自然界中”、“自然条件下”、“资源和空间有限”、“实验室中模拟人工饲养条件”等信息时,表明此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2.学会K值变动示意图的解读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高考领航]

1.(2015·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

选D。

草本阶段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先于灌木阶段出现,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即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所以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较大,A项错误;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空间结构逐渐变得复杂,所以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要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简单,B项错误;草本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所以其营养结构比灌木阶段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比灌木阶段弱,C项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前一个阶段能为后一个阶段创造适宜的环境,D项正确。

2.(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解析: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据此分析可知,在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因森林被全部砍伐后,土壤条件等仍然保留,因此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所需时间较短,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较长的时间。

(3)“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50年”相对于题目信息中的“5万年”来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故人的作用会加快演替的速度。

人类活动导致向荒漠化方向的演替与“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的演替方向是一致的。

答案:

(1)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

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节选)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演替。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了解演替初始条件并根据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的变化,结合对次生演替、恢复力稳定性等概念的理解进行解答。

(1)该演替是在原有的土壤、种子等条件基本保留的情况下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

(3)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越多,对于阳光的争夺越激烈,植物分层越多且明显,而动物分层与植物分层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

答案:

(1)次生 土壤

(3)复杂 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核心探究]

1.理清群落中四种关系

写出A、B、C、D四图a与b的种间关系:

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2.区分群落中的两种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分层现象

常呈镶嵌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

阳光

动物: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环境因素: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及光照强度不同

生物因素: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3.明辨对群落演替理解的三个易误点

(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2)演替是“不可逆”的: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题点突破]

题点一 群落的结构判断

1.如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解析:

选C。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又由于A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生长在不同的地段,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故选择C选项。

2.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植物园、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用地

11

8

4

92

113

21

注:

第1层为距地表0~5cm;第2层为距地表5~10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cm。

A.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同一样地不同地层的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异较大

B.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C.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都有明显的垂直结构

D.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动物类群数,从表中数据可推知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

解析:

选D。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从表中数据可以直接看出,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同一样地不同地层的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异较大,A正确;人类活动导致农用地的表层土壤中动物个体数较人工广场绿地和某植物园少,B正确;土壤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从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直接看出,同一类型的土地不同土层的动物类群差异明显,即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C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从表中数据无法判断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D错误。

关注群落结构的三个易错点

1.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认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

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范畴。

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属于水平结构。

题点二 群落演替的判断

1.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达到顶极群落时P/R<1

B.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物种会发生改变

解析:

选A。

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到达顶极群落时,P/R=1,此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

2.如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

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

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

解析:

选B。

群落是指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不能组成珊瑚礁群落;鱼的种数与珊瑚礁体积变化相似,珊瑚礁体积增加能为鱼类生存提供更复杂的空间,说明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珊瑚礁群落具有生物条件,其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鱼类个体数与珊瑚礁体积变化有关,所以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是不正确的。

3.某地区山体在暴雨后出现滑坡现象,原有植被被破坏,若干年后,滑坡山体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各阶段优势物种种群密度(棵/m2)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物种1

600

1520

701

323

82

0

0

物种2

13

67

340

500

307

265

255

物种3

0

25

112

346

557

502

489

A.滑坡山体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的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

B.物种1与物种2相比,后者的耐阴能力强

C.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三物种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物种3

D.滑坡山体上的植被被破坏后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解析:

选D。

据表分析,物种1最终灭亡,而物种2、3生存,说明在逐渐演替到灌木阶段的过程中,物种3为优势种,会遮挡阳光,物种1和物种2获得光照少,而物种2生存说明其耐阴能力高于物种1。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从起点上:

(1)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为起点的是初生演替。

(2)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

2.从时间、速度上:

(1)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

(2)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

不同物种间关系的分析

[方法解读]

③⑥为互利共生,如根瘤菌和大豆、大肠杆菌和人、地衣植物中藻类和真菌等。

判断依据:

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①⑤为捕食曲线,如兔子吃草、棉铃虫吃棉花叶子等。

判断依据:

(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

④为寄生关系,如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菟丝子和大豆、蝉和树等。

判断依据:

寄生虫增多,宿主减少,但不会为0。

②⑦⑧皆为竞争关系,如农作物和杂草、草原上牛和羊、大小两种草履虫等。

判断依据:

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⑦和⑧,两种生物之间食物或生存空间的重叠程度越高,则竞争越激烈。

[夺分题组]

1.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解析:

选D。

由图可知,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3周时就达到了K值(3000左右),A项错误;有生物乙时比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减少了,所以生物甲与生物乙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B项错误;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即呈“J”型曲线增长,由图可知,有生物乙和无生物乙,生物甲的数量均为“S”型增长曲线,C项错误;由图知,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所以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种群出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