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9949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理综word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P31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3.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

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

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5.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

3.1~4.4   石蕊:

5.0~8.0  酚酞:

8.2~10.0

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8.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9.取浓度相同的Na0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L             B.0.017mol/L

C.0.05mol/L             D.0.50mol/L

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z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

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12.(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

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SO2、H2O、N2、NH3        B.N2、SO2、H2O、NH3

B.N2、SO2、NH3、H2O        D.H2O、NH3、SO2、N2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 物质

实验

CO2

H2

CO

H2O

amol

amol

0mol

0mol

2amol

amol

0mol

0mol

0mol

0mol

amol

amol

amol

0mol

amol

a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温度就越高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15.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B.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D.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

己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

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tanαB.

cotαC.tanαB.cotα

17.一列简i皆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

t=0时,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元位于y=0处,且向夕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0.15m处的质元位于y=A处。

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

A.0.60m   B.0.20m   C.0.12m    D.0.086m

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

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

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h                 B.l.5h

C.2hD.2.5h

19.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

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下降:

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上升。

若两极板间电压为-U,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

A.2v、向下   B.2v、向上    C.3v、向下     D.3v、向上

20.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m,相应的能量△E=△mc2=2.2MeV是氘核的结合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能量小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B.用能量等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C.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D.用能借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r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

21.如图,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虚线框对角线ab与导线框的一条边垂直,ba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

在t=0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

以i表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

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用碳素笔直接答机读中,答在试卷上无效。

2.本卷共10题,共174分。

22.(18分)

(l)(5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m。

(2)(13分)右图为一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图。

该实验可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500Ω)。

图中两个电压表量程相同,内阻都很大。

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节电阻箱,使它的阻R0与待测电阻的阻值接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最右端。

②合上开关s。

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端滑动,使两个电压表指针都有明显偏转。

④记下两个电压表和的读数U1和U2。

⑤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记下。

  和  的多组读数U1和U2。

⑥求Rx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Ⅰ)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其中电阻符号为,滑动变阻器的符号为,其余器材用通用的符号表示。

(Ⅱ)不计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和R0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R0、  的内阻r1、  的内阻r2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5分)

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0/2射出。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24.(19分)

如图,一直导体棒质量为m、长为l、电阻为r,其两端放在位于水平面内间距也为l的光滑平行导轨上,并与之密接:

棒左侧两导轨之间连接一可控制的负载电阻(图中未画出);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

开始时,给导体棒一个平行于导轨的初速度v0在棒的运动速度由v0减小至v1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负载电阻的阻值使棒中的电流强度I保持恒定。

导体棒一直在磁场中运动。

若不计导轨电阻,求此过程中导体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和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

 

25.(20分)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绕月飞行。

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

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

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

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

 

26.(15分)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l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l)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人0.80molPC15,反应达平衡时PC1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等于________;若反应温度由Tl升高到T2,平衡时PC15的分解率α2为,α2_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ΔH3 =_____________________,P和Cl2g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ΔH4___________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

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

(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______________晶体,俗名叫_______________;

(2)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X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另一氢化物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Q分别与Y、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Q与Y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8.(13分)

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

,CO

,SO

,Cl

,Br

,I

,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②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③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

④加BaB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人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HN0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7分)

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l)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5分)

回答下列(I)、(Ⅱ)小题:

(I)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

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

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

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

(2)在b、d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

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人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

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人。

31.(17分)

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

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

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为什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在评卷过程中,如发现考生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

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计算题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只写出一般公式但未能与试题所给的具体条件联系的,不给分。

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

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

1.D    2.B     3.C    4.D     5.A     6.C

7.D    8.B     9.C    10.D    11.A    12.C

13.A

二、选择题:

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14.BC15.D16.A17.AC18.B19.C

20.AD21.C

Ⅱ卷共10题,共174分。

22.(18分)

(1)4.593(5分。

4.592或4.594也同样给分)

(2)(Ⅰ)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6分。

其中,分压电路3分,除分压电路外的测最部分3分)

  (Ⅱ)Rx=

  (3分)

  (Ⅲ)Rx=

 (4分)

23.(15分)

(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

   mv0=m

+MV                      ①

解得

V=

                             ②

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

         ΔE=

m

          ③

由②③式得

ΔE=

                  ④

(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落地点距桌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则

h=

gt2⑤

s=Vt⑥

由②⑤⑥式得

       s=

                     ⑦

评分参考:

(1)问9分。

①③④式各3分。

(2)问6分,⑤⑥⑦式各2分。

24.(19分)

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为

      F=IlB                           ①

该力大小不变,棒做匀减速运动,因此在棒的速度v0从减小v1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

当棒的速度为v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E=lvB③

棒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