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79917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docx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真题无答案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

(总分38,考试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正确把握医德评价依据的观点是A.动机论

B.效果论

C.目的论

D.手段论

E.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论

2.为了达到目的和手段的一致,必须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有效性原则

B.优化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社会性原则

E.医学原则

3.对医德评价的意义理解有误的是A.表明评价者个人的喜好

B.形成健康的医德氛围

C.调节医学人际关系

D.有助于将外在医德规范内化为医务人员的信念

E.有助于指导医务人员选择高尚的医德行为

4.下列关于医学行为目的和手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医学行为目的合乎道德是医学行为合乎道德的必要条件

B.道德的医学行为有时需要"必要伤害"的手段,因此,伤害性手段是医学必需的

C.医务人员选择的医学手段应该是经过医学实践证明是最佳的

D.医务人员选择医学手段应该实事求是

E.总体上注意行为目的和手段的统

5.内心信念的作用是A.行为之前的预测作用,行为之中的调整作用,行为之后的审视、评判和自我校正

B.行为之前的预测作用,行为之中的监控作用,行为之后的审视、评判和自我校正

C.行为之前的选择作用,行为之中的监控作用,行为之后的审视、评判和自我校正

D.行为之前的预测作用,行为之中的监督作用,行为之后的评价、评判和自我校正

E.行为之前的选择作用,行为之中的调整作用,行为之后的评价、评判和自我校正

6.医德修养的方法是A.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种政治学习

B.让领导多督促自己

C.让同事多提醒自己

D.让病人多监督自己

E.追求慎独

7.评价医德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是A.病人的意见

B.病人家属的意见

C.新闻媒体的认定

D.有利于病人、有利于医学发展,有利于生存环境的改善

E.社会主义医德规范体系

8.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按照医学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事是指A.内省

B.反省

C.省悟

D.慎独

E.自律

9.有力说明医德修养根本途径和方法的依据应除外A.正确的医德观念只能源于医疗实践

B.高尚的医德情感只能源于医疗实践

C.医德知与行的统一依赖于医疗实践

D.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医疗实践

E.对医德修养的评判和检验依粮于医疗实践

10.对医务人员在医德修养方面提倡“慎独”,不正确的是A.“慎独”是古代儒家用语,是封建社会道德特有的范畴

B.“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C.“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坚持道德原则和道德信念

D.“慎独”是中性名词,在今天使用它可以有崭新的内容和含义

E.医德修养是有层次的,提倡“慎独”,是希望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达到更高的境界

11.医德评价方式不包括A.正式社会舆论

B.非正式社会舆论

C.传统习俗

D.内心信念

E.卫生行政仲裁

12.不属于医学道德修养方法的是A.结合社会实践

B.重在自觉

C.追求“慎独”境界

D.持之以恒

E.经常反躬内省,不耻下问

13.医德评价的作用A.医德评价具有象法律一样的约束作用

B.医德评价是医德教育效果的检验手段

C.医德评价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D.医德评价是将医德原则转化为医德品行的方法

E.医德评价对医疗的表象可以判断,对内在动机无法判断

14.传统习俗的作用是A.约束

B.调整

C.疏导

D.规范

E.指导

15.医学行为动机和效果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相同的医学行为动机,必然导致相同的医学行为效果

B.好的医学行为动机,一定会导致好的医学行为效果

C.好的医学行为动机,可能导致不好的医学效果

D.在行为评价时,注重行为的动机

E.在品德评价时,注重行为的效果

16.在医疗实践中加强医德修养是指A.在医疗实践中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检验自己的言行,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医德修养

B.在医疗实践中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检验自己的言行,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C.在医疗实践中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适应周围环境,在搞好人际关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D.在医疗实践中认识医学事业的神圣性;适应周围环境,在搞好人际关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医德修养

E.在医疗实践中认识自己的差距;适应周围环境,在搞好人际关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医德修养

17.在动机和效果不一致时,评判医疗卫生工作主观动机应坚持A.以客观效果为唯一依据的效果论

B.以主观意愿和为主要依据的动机论

C.以病人及家属的反映为依据的反映论

D.以医德原则及要求为依据的原则决定论

E.以深入分析整个医疗工作全过程为原则的全面分析论

18.内心信念是A.人生下来就有的

B.自己“反思”的结果

C.一种“绝对精神”在个人身上的显现

D.发自内心的对事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

E.内心认识的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9.对医德修养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医德教育的深化

B.有助于良好医德医风的形成

C.有助于良好医德品质的养成

D.有助于将医德要求转化为医务人员的内心信念

E.有助于医院管理的顺利进行

20.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A.自我批评

B.见贤思齐

C.在医疗实践中修养

D.自我反思

E.接受病人监督

21.医德修养的内容应除外A.学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文件,进行政策修养

B.学习科学的医学伦理学理论,进行医德理论修养

C.在医疗实践中以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要求自己,进行医德规范认同修养

D.以正确的医德思想战胜错误的医德思想,进行医德情感和信念修养

E.实践正确的医德认识,进行医德品质和习惯修养

22.医德理论修养直接解决的矛盾是A.对医德善恶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B.是否情愿去做合乎医德要求的事

C.有没有坚定的医德信念

D.有没有克服困难的医德意志

E.医德知与行能否统一

23.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是A.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痊愈和生命的安全

B.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

C.有利于医疗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D.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E.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24.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A.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闭门思过,修身养性的过程

B.医德修养是指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精神

C.医德修养是指在医德方面勤奋学习、认真实践和涵养锻炼所达到一种医德品质

D.医德修养是指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真改造主观世界

E.医德修养是指实践出真知,要认真参加社会实践

25.人们对医疗行为进行道德价值判断是通过A.医德活动

B.医德教育

C.医德修养

D.医德评价

E.医德境界

26.对医德慎独的正确理解应除外A.“君子慎其独也”

B.医师对自己的孤独性格必须慎重对、待

C.医师独处时严格要求自己

D.一种重要的医德修养方法

E.一种很高的医德修养境界

27.社会舆论的作用,不包括A.约束

B.调整

C.疏导

D.规范

E.指导

28.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将社会的医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医德品质的活动是A.医德活动

B.医德修养

C.医德评价

D.医德教育

E.医德决策

29.慎独要求中根本性的首要的要求是A.无人监督时注意不违背医德

B.别人无法监督时注意不违背医德

C.有错误思想干扰时注意加以抵制

D.坚持从小事上点点滴滴做起

E.坚持医德修养的高度自觉性、坚定性、一贯性

二、A3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行角膜移植,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所以在本院太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成功。

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后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死者及其家属的权益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

经调查得知:

接受角膜移植术的两位病人与该医师无特殊关系;死者生前与该医师无利害冲突;该医师也未由此谋取分文私利,只是不了解有关要求。

1.该医师的行为出现了动机与目的、手段与效果严重背离的问题,其主观上的根本原因在于A.对病人知情同意权的无知

B.对医学创新的期望值很高

C.想以此改变人们的陈旧观念

D.想为科室创收做贡献

E.以上都不是

2.确认该医师医德善恶应使用的具体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接受角膜移植术的两位病人

B.是否有利于维护死者及其家属的正当权益

C.是否有利于促进眼科医学的发展

D.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E.是否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3.对该医师的正确医德评价应为A.符合医德要求

B.不符合医德要求

C.说不清

D.不能进行医德评判

E.以上都不对

4.评价该医师行为不道德,依据的是A.动机、目的恶,手段、效果善

B.动机、目的恶,手段、效果恶

C.动机、目的善,手段、效果恶

D.动机、目的善,手段恶、效果成问题

E.动机、目的善,手段恶、效果善

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

医生认为病灶尚未转移,及早切除病灶是最佳治疗方法。

医生把治疗意见告知家属,希望她们做患者工作,向患者说明“病灶只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的1/3”。

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

医生为了挽救病人生命,遂向病人解释“不是切掉舌,而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使患者同意了手术,术中切掉了舌的1/3,术后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

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遂上告法院,要求赔偿。

5.本案例中,关于医生的医学动机与手段,哪一种评价是正确的A.动机是好的,是为了治病救人,手术的手段也是正确的,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B.动机是好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但手术的手段不好,影响了病人的术后生活

C.医生以“不是切掉舌,而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告之患者,是为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怖心理,动机是正确的,但采取欺骗病人的手段是伦理学不允许的

D.医生以“恶性溃疡”告之患者,是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动机就是不正确的

E.切除手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舌癌术后复发,动机是好的,医生用“烧灼舌部溃疡”的解释获取病人的同意,也是为了治病救人,因此,手段也是伦理学能接受的

6.本案例病人上告法院,最主要的理由是A.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不相符,导致病人术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B.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侵犯了病人的合法权益

C.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超出了病人当时的理解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D.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虚假解释骗取病人的同意

E.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不够

三、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行为之前的预测作用

B.行为之前的选择作用

C.行为之前的决策作用

D.行为之前的筛选作用

E.行为之前的说明作用

1.内心信念的作用是

2.良心的作用是

A.医德修养为医务人员完善医德人格所必需

B.医德修养为妥善处理医患关系所必需

C.医德修养为妥善处理医护关系所必需

D.医德修养为转变不良医风所必需

E.医德修养为有效保护自己所必需

3.不宜作为医德修养的意义之根据的表述是

4.医德修养的意义直接体现为

A.医德认识

B.医德情感

C.医德意志

D.医德信念

E.医德行为

5.根据一定的医德认识、情感、意志而确立起来的,并使医德行为具有坚定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的是指

6.医务人员自觉地克服在履行医德义务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的毅力是指

7.医务人员对医德的理论、原则、规范、范畴和准则的感知、理解和接受是指

8.医务人员在一定的医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是指

9.医务人员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指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医德教育

E.医德修养

10.一定社会群体或集团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或人的行为形成的带有倾向性的共同看法,并以此对人的行为或组织施加影响是指

11.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行为规范和社会风俗是指

12.医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自身的不可动摇的一种强有力的内在力量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