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79868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王强

2012-12-259:

59:

07  来源:

《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3期

  【英文标题】DevelopmentandProspectofInformationUserResearch

  (LibraryofLiaoningUniversityofTCM,Shenyang,110032)

  【作者简介】王强,女,1974年生,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沈阳110032

  【内容提要】文章回顾信息用户研究历经的六十年发展历程,对不同阶段信息用户研究的参和人员、研究领域和方法进行剖析,认为读者研究是信息用户研究的起源。

基于信息研究现状,文章提出了信息用户研究发展的方向。

  Thearticlereviewsthesixtyyearsdevelopmentofuserresearchandanalysestheresearchersgroups,thestudyfieldandthemethods.Readerresearchinthelibraryistheoriginoftheinformationuser'sresearch.Basedontheanalysis,theauthorputsforwardthedirectionofinformationuserresearch.

  【关键词】读者研究/信息用户/信息行为/行动研究readerresearch/informationuser/informationbehavior/actionresearch

  

  1读者研究是信息用户研究的起源

  纵观图书馆发展史,从图书馆出现到发展过程中的历次革新,都是不断为方便读者利用图书和信息的过程。

从最初对古代典籍的注释、校勘、版本、辨伪、辑佚到纸张印刷术发明后,对馆藏图书的整理;从西汉刘歆的《七略》到卡特分类法、杜威分类法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图书馆的研究重点似乎始终停留在图书上。

直至1807年,德国图书馆学者施雷廷格提出“图书馆学”概念后,图书馆仍处于图书整理时代。

重藏轻用的图书馆时代,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有序化对有限读者的便捷服务被图书馆员自身寻找图书的便捷性所淹没。

19世纪中叶,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率先在英国发展起来。

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校先后成立,图书馆步入了“经营管理时代”[1],图书馆对国民的知识素养教育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图书馆专业研究在图书管理上取得的成就,到这个阶段,成功地演绎成读者服务的前期研究,尤其是在开架借阅后,图书管理起到了为读者定位图书的作用,使其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所需图书成为可能。

  2信息用户的初期研究

  图书馆把读者作为研究对象是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作为学科确立下来以前,只是最初的研究并没有把读者作为一个行为的主体纳入到学科的研究范围。

最早的图书馆调查问卷调查仅限于读者群的分类,而不去深究读者在图书馆内使用了什么服务,阅读了什么文献及读者有怎样的生活和学习背影。

  1948年,英国皇家科学信息会议(RoyalScientificInformationConference)召开,读者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关注的焦点。

但大部分和会论文和报告以系统使用为导向,集中在科学文献服务和关于处理文献的缩微胶片到打孔卡片等科技方法上。

只有J.D.Bernal教授的论文《飞行员使用科学文献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2]做了一定的读者个体行为分析。

他的目的在于:

从正在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那里,直接找到他们在阅读什么,为什么阅读,他们用这些信息做什么。

  我们还不能确认这是专业内的第一次信息用户调查。

从论文提供的完整问卷样本来看,调查是很耗时的。

调查得出的一个结论:

那些有重印需求或是有复制品中心分布需求,而又很难得到缩微复制的论文,被反复地重印。

一些科学家延续这种研究思路,致力于学科或研究机构库理念推广和实体建设,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成功。

  同样内容的会议,十年后,由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主办很多关于信息利用的论文都是论述读者时间分配和不同文献,如科学期刊、图书、专利、文献和索引的资源服务等。

Hogg和Smith使用了和1948年Bernal相似的方法,研究UnitedKingdomAtomicEnergyAuthority的科学家们使用期刊和文摘的方式[3]。

S.Herner和M.Herner在参考问讯处得到原子能领域的信息需求情况[4]。

这两项研究致力于发现可指引信息服务和查询系统的内容,也成为这届会议上的焦点。

  两次会议论文的提供者多是信息从业者,只有一位来自约翰内斯堡维特沃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大学的图书馆学系学者。

还有一些学者和没有提交论文的参会者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图书馆学校,很少有学校的或是学术机构的学者关注这项研究。

1971年,基于英国巴斯大学(BathUniversity)图书馆的InformationRequirementsoftheSocialSciences研究出版,主要的研究者Line,Brittain和Gramer没有一位是图书馆学的教师[5]。

  可以看出,信息用户作为研究领域处于萌芽状态。

研究者不可能从科学家订阅的两三种杂志,定期浏览的专业领域其他期刊,精读的相关文摘杂志发现图书馆所欠缺的信息用户服务,更无法决定图书馆应该采取怎样的信息服务策略。

  英国Aslib的一个研究小组也在信息用户研究的早期就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这个机构的成员,如MargaretSlater和Martyn,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从事一些项目研究。

例如Martyn的关于科学家文献查询的调查[6],Slater关于社会科学家的研究[7]。

同期,信息科技年评(AnnualReview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出版,推出了信息需求的系列篇章,刊载了Menzel的科技信息需求和利用[8]和Paisley的信息需求和利用[9]。

到了70年代,在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学信息学研究学院(现信息研究系)建立了用户研究中心。

到1989年因缺乏资金而关闭前,这个中心做了多种调查研究。

  早期的研究范式是实证主义的,研究目标同当时大多社会科学相同,想使研究很客观。

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以问卷为基础的调查和访问。

很少有人把精力放在理论和概念研究上,只有一些论文和报告隐含着一定的理论基础。

焦点都在如何提示和描述图书馆文献利用。

  3信息用户研究的成长阶段

  直至20世纪80年代,关于信息用户的专业理论研究才真正出现。

这时,信息利用和信息用户已经成为英国图书馆学校的课程。

随着学科学位授予地位的确立,学校发现有必要去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学位相应科目的全部课程。

课程发展也需要教师投入到研究中,许多在学院出现之前就已经从事了这方面的研究,随着学院的发展,相应课程的研究成为一种需求。

  在美国同时期,研究者从事信息用户方面的研究提高了学科地位,越来越多的博士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信息搜索行为领域。

  在英国同时期,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博士研究发展趋势已经出现。

开始时,博士学位大多授予学院的教师,他们在寻求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工作需要。

但不久后,他们被新毕业或近期毕业的学生取代,学生在硕士毕业后或不久就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了。

  80年代,信息行为的分支学科因为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加入研究而得到了急速发展。

  用Informationseeking,informationbehavior或informarionseekingbehavior作为检索词,全文检索WebofScience,从论文的增长量可以看学科的发展,如图1所示。

1999年只有9篇,而2006年则有200篇。

从数据线的走势看,发展接近于指数[10]。

  

图1 1990-2006年度信息行为论文增长趋势图

  1999年发表的9篇文章,只有2篇论文发表在信息科学的核心期刊上,5篇都出版在和健康相关的期刊上,1篇是新闻业的,1篇是技术创新的。

  到2006年,WebofScience的200篇论文发表在94种杂志上。

一半论文集中在13种杂志上,其中77篇文章出版在情报科学核心期刊上,可见信息用户研究在信息学科领域内的发展。

20篇出版在为数不多和健康相关的杂志上。

虽然信息科学和健康相关学科占有主导地位,但其他很广泛的学科也对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兴趣。

  当把早期的研究和上世纪80年代以后领域内的工作做比较,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

(1)早期焦点在科学家的信息需求,有一小部分是关于工程师的。

(2)运用的方法主要是定量的,主要是问卷调查和一些记录分析和访问。

(3)很少,甚至是没有做理论透视的尝试,研究的目的是实用主义的。

  2006年ISIC会议出版的34篇论文中,有5篇是和行业工作相关的(铁路工人,军队,工程师,办公室职员,商人),对比来看,有7篇论文有教育背景;定性方法主宰着这个领域;34篇文章中有11篇直接和理论问题相关,而且剩余的论文多数也有一个理论取向并讨论这个取向。

除去关于各行业工作的论文,极少的论文讨论图书馆或信息服务研究的相关内容。

2006年几乎所有参加ISIC会议的都是博士生、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师、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全职研究人员。

  信息用户研究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实现了一次转变,就是从对实践者的关注到学术领域内的研究。

  4信息用户研究的未来展方向

  尽管信息研究领域内的研究在增加,但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一些领域的研究已经出现了兴趣的衰减。

例如,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查询在研究中就很少见。

用informationseeking并publiclibrary做检索词,在Webofscience中全文检索,只有25篇相关文献;对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也有所下降,也可能是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者主要来自人文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没有太深的理解而更愿意从事熟悉的领域。

  信息用户研究所面对的最危险的结果就是实践和理论界的分离,这种分离会导致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完全忽略对方领域中发生的一切,这种结果将导致信息专业教育的灭亡。

  既然是研究和实践是否存在联系的问题,就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了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

“行动”和“研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活动的概念。

“行动”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研究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

它们有着各自的理论和行为的目的[11]。

行动研究则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要将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结合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

  在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的诸多理论方向中,被情报学界认为是元理论的四种模式或是途径占有主导位置:

英国情报学家威尔逊教授在1981年提出了的信息寻求行为模型,1996年进行了修订,把信息用户的行为研究从情报学领域推向了交叉学科;德尔文从三个因素演变成四个因素的意义构建(sense-making)理论;埃利斯对各类社会科学家个体信息搜寻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出的6个特征;库尔斯奥在凯利“个人建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库尔斯奥模型[12]。

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可以和之竞争的理论模型出现,所有人的研究都涉及或是引用这些途径中的一个。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服务不断地推进和发展,信息用户研究将不断地面对新的研究课题出现,以提高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信息用户使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子舟.图书馆学基础教程[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8):

55-57.

  [2]BernalJD.Preliminaryanalysisofpilotquestionnaireontheuseofscientificliterature[A]//TheRoyalSociety1948ScientificInformationConference:

ReportandPapersSubmitted[C].RoyalSociety,London,1948:

589-637.

  [3]HoggIH,SmithJR.Informationandliteratureuseinaresearchanddevelopmentorganization[A]//Proceedingsofthe195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cientificInformation[C].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NationalResearchCouncil,Washington,DC,1959:

131-162.

  [4]HernerS,HernerM.Determiningrequirementsforatomicenergyinformationfromreferencequestions[A]//Proceedingsofthe195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cientificInformation[C].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NationalResearchCouncil,Washington,DC,1959:

181-188.

  [5]LineMB.Theinformationusesandneedsofsocialscientists:

anoverviewofINFROSS[C].AslibProceedings,1971:

412-434.

  [6]MartynJ.ReportofanInvestigationonLiteratureSearchingbyResearchScientists[C].AslibResearchDepartment,London,UK,1964.

  [7]SlaterM.Socialscientists'informationneedsinthe1980s[J].JournalofDocumentation,1988,44(3):

226-237.

  [8]MenzelH.Informationneedsandusesinscienceandtechnology[J].AnnualReview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1966

(1):

41-69.

  [9]PaisleyWJ.Informationneedsanduses[J].AnnualReview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1968(3):

1-30.

  [10]WilsonTom.Theinformationuser:

Past,presentandfnture[J].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2008,34(4):

457-464.

  [11]沈映珊.关于行动研究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9):

7-11.

  [12]朱婕,靖继鹏,窦平安.国外信息行为模型分析和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4):

48-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