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9734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

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方法与过程

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境界,体会、领悟、发挥想象。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并背诵。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

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

二:

自学指导及点拨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

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涵着感情。

2.写作背景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3.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刈﹙﹚荷箪﹙﹚()童稚﹙﹚饷田﹙﹚

灼﹙﹚秉﹙﹚穗﹙﹚吏禄﹙﹚

三、诵读活动

教师配乐范读。

学习策略:

诗歌,经历几千年时空变换的淘洗,留存了下来,是汉语言文化的精髓,是成我们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心理、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的养料和根基。

因而,要以诵读为切入点,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人情美。

听读时划分句子内的朗读停顿。

学生轻声练习,配乐诵读,自我欣赏。

3、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把握《观刈麦》的内容。

学生学习要求与策略:

能理解词语的句中义,能翻译句子,归纳内容。

小组内交流、讨论。

2体会诗歌中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

在《观刈麦》中,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

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等诗句,怎能不撼动读者之心,引起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

尤其是作者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的条件下那种不同寻常的心理: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人们岂是不知累,岂是不知热,只不过是趁着天长,要多干些活而已。

实在是为生活所迫呀!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也有类似的描写: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所有生活的痛苦、辛酸与无奈,跃然纸上,力透纸背。

四、合作探究

(1)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

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明确:

(诗中景物描写: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

“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

(“抱子在其旁”的“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听其相顾言”的“其”指代割麦的农民和拾麦穗的妇人。

五、课堂总结

《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赤壁

一、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挥百万大军南下,却在赤壁大战中,被孙、刘联军所败。

当时,年仅34岁的周瑜,堪称这次战役中的风云人物。

唐代诗人杜牧经过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了《赤壁》一诗。

二、诵读活动

1请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配乐范读。

听读时划分句子内的朗读停顿。

3学生轻声练习,配乐诵读,自我欣赏。

4学生齐声诵读。

三、粗通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把握《赤壁》的内容。

学生学习要求与策略:

能理解词语的句中义,能翻译句子,归纳内容。

小组内交流、讨论。

2体会诗歌中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

四、作品欣赏

诗一开头,由一支断戟生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无限感慨,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

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

作者并未从正面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有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铜雀春深锁二乔,由此,使人自然联想到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

在《赤壁》一诗中,只认为作者把周瑜之胜归之于偶然的东风,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所以,作者的意图恐怕是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发古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幽怨。

五诵读感悟

六课外作业

背默两首诗歌。

第二课时

1、导入

谈到面对生死时,谁都会脱口吟出那两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更使文天祥这位南宋文学家、著名抗元将领,名垂青史,万世流芳。

2、自学指导及点拨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

他官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

他在职时,正值元蒙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处于亡国边缘。

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抗战,不幸兵败被俘,英勇就义。

他在狱中写有《正气歌》长诗,表现了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

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

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

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

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名句,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2、介绍写作背景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三、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4、合作探究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

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

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

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

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

5、总结延伸

1、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请你列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并概述其事迹。

示例:

明将史可法誓死坚守扬州城,以悬殊的兵力苦苦抵御清兵的进攻,拒不投降,最后以身殉国;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第三课时

1.朗读《己亥杂诗》。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5.朗读并背诵诗歌。

6、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7、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一、导入:

还记得《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吗?

这其实是明代的杨慎写的一首咏史词。

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每次听这歌总觉得它充满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在沧桑中又透出几许人生空幻的色彩。

这就是咏史怀古诗,读这样的诗能让我们的心胸顿生开阔。

杨慎这首词可以算是咏史怀古诗中的上乘之作。

在杨慎之前的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

叹世、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板书:

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

1、诗歌体裁、作者、写作背景:

2、生字词及诗歌朗读。

3、诗句赏析。

三、新课讲解、

1、诗歌体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元代,有一种文学体裁兴起了,那就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杂剧,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数和小令。

小令以一首曲子为独立单位,套数由若干小令组成。

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小令。

词有词牌,曲也有曲牌。

曲牌,俗称“牌子”,即曲调的名称。

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协韵等,且都有基本句式,可以据此填写新词。

对于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来说,“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把它记到课本上)

2、作者及背景:

(可以提问学生解答)

张养浩:

字希孟,号云庄。

元代散曲家。

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传世,存小令161首,套数两套。

张养浩是元代散曲名家中极少数做过高官的汉族人之一,官至礼部尚书。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处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途经潼关时,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3、正音、朗读指导:

潼(tóng)关峰峦(luán)踌(chóu)蹰(chú)宫阙(què)

(1)听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及感情。

(2)学生小声跟读。

(3)指名朗读、评价。

(4)集体朗读、评价。

4、(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

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听配乐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

)分组讨论分析每句要点及应注意的词。

(四句四个组,点名回答,评价)

(1)、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汇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只有潼关一条路。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这句中哪些字用的比较好?

为什么?

(提问,分析,要求记忆)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

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2)、抬眼望西都长安,心头感慨万千。

我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看到成千上万间宫殿都化为了泥土,不禁感伤无限。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这一层好在哪?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

(3)、王朝兴盛,百姓受苦;王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

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怎样理解这一句?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杨慎“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

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四、小结:

这首小令不足50字,却写出了跨越千年的历史,气势磅礴的景象,真挚激越的感情。

对人民的苦难表现了深刻的同情。

下去之后请同学们找一些咏史的诗词曲,并把它抄到你的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观刈麦

农民艰辛赋税繁重官员生活舒适

兴感之由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借物咏怀

议论感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述怀诗)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激情慷慨

 

观刈麦》理解性默写。

1、自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在烈日下田间艰辛劳动的诗句是:

,。

2、写出古诗中表现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赤壁》理解性默写。

1、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

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

,。

2、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诗句是:

3、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

《过零丁洋》理解性默写。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

“,一览众山小”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视为千古绝唱。

《己亥杂诗》理解性默写。

1、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7、古诗给我们以启迪。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9、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杜甫“,”的忧国忧民;

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人生理想;是龚自珍

“,”的奉献精神。

11、奉献是什么?

奉献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坚贞不渝;奉献是龚自珍“,”的人生态度;奉献就是文天祥

“,”的英雄气概;奉献就是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而今,奉献就是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12、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杜甫《望岳》)的雄心壮志,也是“,”(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无私奉献。

十、《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性默写。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