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9714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docx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

目录

摘要……………………………………………………………………………1

一、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的发展现状……………………………………2

(一)外汇储备增长和利用外资的两组相关数据………………………2

1.数据之一…………………………………………………………2

2.数据之二…………………………………………………………2

(二)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3

1.贸易顺差…………………………………………………………3

2.外资流入…………………………………………………………3

3.其他原因…………………………………………………………3

(三)外汇储备和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果…………………………………3

二、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4

(一)对外汇储备的清醒认识……………………………………………4

(二)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的不利因素及其问题……………4

1.用途受限…………………………………………………………4

2.汇率风险…………………………………………………………5

3.信用风险…………………………………………………………6

4.运用问题…………………………………………………………6

5.让出市场…………………………………………………………7

6.模式问题…………………………………………………………7

7.收益风险…………………………………………………………8

8.舍近求远…………………………………………………………8

9.内外两制…………………………………………………………8

三、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的战略调整和对策…………………………………9

(一)加强研发力量的投入………………………………………………9

(二)设立外汇储备基金…………………………………………………9

(三)打造国内统一大市场………………………………………………9

(四)对外汇储备结构组合的调整………………………………………10

1.地区调整…………………………………………………………10

2.币种调整…………………………………………………………10

3.黄金调整…………………………………………………………10

4.股票投资…………………………………………………………11

5.资源转换…………………………………………………………11

(五)取消强制性结售汇制……………………………………………11

(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11

1.入界宜缓…………………………………………………………12

2.结构调整…………………………………………………………12

(七)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位置……………………………………12

1.国情不同…………………………………………………………12

2.欲速不达…………………………………………………………13

(八)借鉴国外经验,调整利用外资战略……………………………13

1.国外经验…………………………………………………………13

2.国内调整…………………………………………………………14

主要参考文献…………………………………………………………………15

后记…………………………………………………………………………17

摘要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外汇储备捉襟见肘,利用外资基本上是空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进入2000年,外汇储备陡峭攀升。

于此同时,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也名列世界前茅。

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和外资的数量急剧上升,由此引发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在美元霸权地位和美国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主导下,要对巨额外汇储备进行保值增值困难重重。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寻求一切手段,尽可能有效地对外汇储备和外资加以利用和监管。

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机会适时地加以调整,那么所谓的雄厚资产就要继续受到稀释,改革开放的成果必定被打上折扣,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将起到抵消作用。

本文在肯定外汇储备的成绩和利用外资取得成果的同时,指出巨额外汇储备和利用外资不当引发的问题。

既有翔实数据,又有正反案例;分析相关因素,借鉴他国经验;揭示风险,追踪热点。

在新的形势下提出调整对策。

 

关键词:

外汇储备利用外资美元投资调整

 

 

论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

 

一、我国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的发展现状

(一)外汇储备增长和利用外资的两组相关数据

1.数据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外汇储备1979年只有8.4亿美元,1991年增长为217.12亿美元。

自1993年起,外汇储备连年大幅度增长。

2004年底突破5000亿美元后,增长势如破竹。

2006年突破10000亿美元,2007年超过15000亿美元,200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和吸引外资均已跃居世界第一。

2010年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24543亿美元。

2.数据之二

1979年至198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实际金额为8.24亿美元,1987年至1991年为33.51亿美元,1992年至1996年为303.07亿美元。

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923.95亿美元。

截至2006年9月,中国的外商投资来源地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0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9%,进出口额831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8.5%,缴纳税收达6349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1%。

2005年底,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的人员超过2500万人,占我国城乡就业人数总数近11%。

[1]

2010年,预计中国经济增长是美国的三倍。

此前美国实力强大的公司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

2009年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为36亿美元,比金融危机的2008年投资的29亿美元有较大升幅。

[2]

(二)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1.贸易顺差

在出口导向型政策的指引下,出口创汇占我国的外汇储备很高比例。

从各级政府的考核来看,创汇和吸引外资被鼓励,进口和境外投资往往被忽视。

我国的汇率政策一直有利于出口,进出口贸易长期维持顺差。

2.外资流入

外资流入中国快速增长。

各路外资如沃尔玛,早已将低端商品的生产移到我国,我国众多企业成了世界初级加工厂。

因投机或避险以及监管不严造成大量国际热钱流入。

3.其他原因

侨汇是我国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最大项目。

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国境内的一切中外机构或个人所持有外国货币,均需结售或存入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度。

在结售汇制度下,所有企业的外汇收入都必须结售给国家指定银行和金融机构。

出口企业一收到外汇就卖给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各家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总量有限制,超出部分需要出让给央行。

政府最终用发行的人民币兑换后,持有大量的外汇,形成了国家外汇储备。

(三)外汇储备和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果

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和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

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抵抗风险的能力。

例如,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

在投机资本横扫东南亚货币后,索罗斯等金融大鳄一方面大肆散布人民币要贬值的谣言,动摇投资者对港元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外汇市场大手笔抛空港元和恒指,企图在汇市、股市和期市相关联的市场上大获其利。

人民银行每日要在市场吐出1亿多美元的外汇,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要捍卫人民币的稳定是不可能的。

香港在抵御金融风暴的过程中,中央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首先,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维护东南亚的经济秩序。

在港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终于击退了国际炒家,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

二、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

因素分析

(一)对外汇储备的清醒认识

外汇储备对国内来说,看似资产,实为负债。

外汇储备是政府掌管的外汇资金,但不是财政资金。

外汇资产的购买力在国外,没有转化成购买力的美元还只是纸上富贵的“中国美元”。

外汇储备是央行用人民币收购的,缘于政府担心对美元的过量吸收以致人民币升幅过大。

所谓“资产”是央行通过发行货币形成的。

此外,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中,除了贸易顺差属于国家净收入,大多数不是属于国人自己的财产,而是属于外国政府和外国企业的,如外资流入、入股参股以及热钱等。

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有相当部分属于跨国企业的资产。

央行收到的美元存款成了外汇储备,盈余部分暂不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不再投入到经济发展中,也不再买美国商品,只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就增加了对中国的债务。

但这笔交易只是美国金融机构的数字调整而已,美元头寸还留在美国。

(二)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的不利因素及其问题

1.用途受限

巨额外汇储备的使用是个难题。

外汇储备理应用于进口,或是到国外投资实体经济和收购。

但企业境外采购难度不小,西方国家为对华高科技出口和中国企业购买资源设置了很多门槛。

美国通过出口许可证等办法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进行了十分严格的限制,特别对有损于美国“国家安全”的高、精、尖技术和产品严加限制,如卫星技术与产品、高级计算机、航空航天的民用技术、数控机床、先进化学技术与生物技术等,都属于对中国禁售或严格管制的范围。

此外,美国还阻拦中国收购重要行业的股权。

由于美国的严格限制,不仅使美国企业每年要丧失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对华出口机会,而且使双方产品的优势互补难以充分地体现出来,严重阻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

[1]

2.汇率风险

1971年,日元被迫升值,即1美元兑换360日元变为1美元对308日元,升值16.88%。

[2]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沦为债务国,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导致日元急剧升值,这是造成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主因之一。

美国一些言论的推理逻辑是:

中国人为地紧盯美元低估了人民币,造成产品大量出口到美国,而美国无法通过调整汇率达到贸易平衡。

由于中国是个封闭的资本市场,外界无法拥有人民币,人民币也不能随意换成外币。

只要这种状况一直维持下去,中国就继续操纵着货币。

由于贸易伙伴中国操纵货币,不断向美国提供廉价的信贷,美国利率愈走愈低,长远看这对双方都不是一件好事。

中国鼓励美国承担更多的债务,使美国入不敷出,中国借给美国的钱如此低廉,推升了房价和金融资产,而目前经济支撑不住高房价,于是泡沫产生。

[3]

美国曾先后给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戴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现在又把目光逼向中国,主张通过施压使人民币升值来改善其贸易逆差。

如果人民币在目前的基础上大幅升值,美国进口产品必然向其他国家转移,中国自然不答应。

实际上美日之间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并没有因日元升值而减少,日本至今保持着对美国的巨大顺差。

中国一方面作为国际债权国,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下,资本大量流入,进一步推高了储备资产。

只要人民币一升值,巨额的外汇资产就要遭到汇兑损失。

白宫预计,奥巴马政府的2010年财政年度的财政赤字将达创纪录的16000亿美元,相比2009财年14000亿美元的赤字大幅增加,为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预算,2011财年的预算赤字为13000亿美元,而未来十年中的赤字水平都将超过7000亿美元。

这预示着未来美元趋势是贬值的。

巴菲特、索罗斯等传奇投资家以及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的投资机构认为,美元在未来10年内还会继续贬值。

3.信用风险

美国赤字居高不下,无限度地消费和借贷,利用美元霸权地位滥印钞票,而生产、储蓄和军费的巨额开支摊派到全球,其他国家高额外汇储备则大幅缩水。

美国评级机构曾对抵押贷款的衍生产品标出高等级,误导了投资者。

我国工中建等银行购买了美国次贷产品损失惨重,分担了美国的风险。

中国外汇储备安全受到威胁是个突出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十分关注美国的经济,关心外汇储备的安全,并对外汇储备安全和美国信用表示担忧。

4.运用问题

(1)收购案例

2004年,中国五矿收购加拿大第一大矿业公司诺兰达的交易,五矿经过竞标,最终以42亿美元收购诺兰达100%股权。

这一方案,击败了包括巴西淡水河谷、南非英美资源集团(AngloAmerican)等在内的世界矿业巨头,获得与诺兰达独家谈判的权利。

因中国主管部门举棋不定,有色金属价格飙涨,带动诺兰达股价一路狂升,42亿美元的报价已难成交。

诺兰达在2005年9月被瑞士Xstrata公司收购,价格为192亿美元,比五矿的报价高了近5倍!

[1]

本案说明,决策失误,导致功败垂成。

由此看来,国家协调机制显得重要,如审批程序的简化、授权制度和资金支持等措施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化解有关问题。

(2)采购案例

同年,中国大豆企业赴美采购大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获知中国大豆采购团来美,大豆期货价格便剧烈攀升,达到每吨4300元人民币。

而当中国企业“满载而归”后不到一个月,豆价大跌50%!

本案说明,谋划不密,导致代价高昂。

触及敏感交易,还得蹑手蹑脚。

5.让出市场

外汇储备超常发展,加上280000亿国内储蓄[1],闲置资金犹如英雄无用武之地。

外资依然涌入,纷纷抢占我国市场,觊觎中国这块蛋糕是外资的战略调整。

例如,外资大举收购中国企业,进而占据市场份额。

1995年以前,中国是大豆净出口国。

此后,美国大豆靠政府巨额补贴,压低价格,打入中国市场。

当中国农民承受不了大豆价格长期低迷,退出大豆种植,中国大豆压榨业需要大量向美国进口大豆时,美国疯狂拉高全球大豆价格,中国压榨业只能在高位大量购入美国大豆。

随后,美国大豆价格暴跌,中国压榨业纷纷破产,外资乘势大量低价收购中国压榨业。

[2]再如,中国各大银行改制,引进外资,名曰换取管理,实为让利,其结果惨不忍睹。

据中国社科院估计,送给外资的金融财产至少为10000亿元人民币!

占2006年中国GDP[3]的近5%。

故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6.模式问题

反思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

WTO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货物总值5217亿美元,德国为5216亿美元。

在追求出口创汇的背后,显示的是不容乐观的一面,首先,德国出口产品的构成主要集中在高技术附加值的汽车、机械和化工领域,其份额和增速远远大于日常消费品。

而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仍占据中国出口的重要位置,比如,中国出口8亿双袜子,才能换回一架波音。

其次,中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代工型。

外资主要投向技术较低的一般加工业,外企在中国开工厂,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赚取大部分利润,国人所得微薄,还要付出环境污染的代价。

一个国家出口一定数额的商品,只有换回等额的实体物质财富,才能达到贸易平衡,对双方都有利。

然而,国内产能过剩,如何再进口等额的商品?

于是,多余的外汇逆流到美国,可谓穷国向富国融资。

7.收益风险

美国财政部表示,截止2010年6月1日,美国政府为终结金融危机而投入庞大的支出,已让政府的负债历史上首次突破130000亿美元大关。

而美国国债目前已达到GDP的90%,这不能不让人担忧,美元流动性过剩,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在加大。

目前美国的利率已经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表示将把利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并持续不断向市场提供廉价的资金。

美国大幅降息后,中国的利率远高于美国国债利率。

2005年美国对外投资20000亿美元的投资报酬率是11%,远高于美国支付给持有美国债券的外国人的利率。

我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对美国来讲是外资,数量庞大构成偿债负担,美国通过增发美元等手段使其价值缩水,降低了偿债成本。

8.舍近求远

中国的出口部门存在着一种奇特现象:

同一种产品,出口给国外,其价格不但低于目标市场的其他同类商品价格,甚至还比国内售价更便宜。

这其中有忽视国内市场、出口退税、国内物流成本较高等原因。

据笔者调查,某些附加值并不高的外资企业的出口退税反而较之金融危机前的11%上调到15%,比2009年“轮胎特保案”的9%还高出许多。

9.内外两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具有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低国民待遇与超国民待遇并存,因而偏离了国民待遇原则。

其中在税收上的表现主要是对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品的超国民待遇,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投资领域,三资企业享有高度的全面税收优惠待遇。

在“内外两制”下,对外商给予了过多的税收优惠,形成内税重于外税的格局。

这不仅损失了收入,而且也牺牲了公平竞争环境。

[1]其结果是壮大了外资,削弱了内资。

三、外汇储备与利用外资的战略调整和对策

(一)加强研发力量的投入

为避免政策性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应设立一流的研究机构并利用和提升顶级高校智库为决策服务,国内外市场风险、国际政治风险、外汇风险、信息风险、美元和美国战略、外资战略、军事战略以及国际投资等均在研究范围。

由于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已成负担,政府需尽快成立专门的小组研究外汇储备剩余问题。

(二)设立外汇储备基金

与研发相配套,设立国家外储基金,提高外汇储备的灵活性,使其游弋于国际市场。

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尤其是新加坡和挪威的经验,采取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战略。

基金应由财政部和央行协专门投资机构进行管理,这一国家独特的管理体系必须逐年得到完善。

参考美国经验,基金每年向国家最高领导人和国务院作运作报告。

(三)打造国内统一大市场

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也不是毫无计划和无需协调。

建立国家统一协调委员会,协调物流,取消出口退税等,势在必行。

对国内企业提供信息,给予指导性意见,也可以减少国内企业盲目投资。

促进国内大市场体系的形成,做好国内贸易的文章,特别对局部利益等搅乱市场大局的做法要予以干涉。

地方保护主义只会割裂全国市场,无异于内耗。

整顿地方保护主义比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意义更大,这需要中央政府强有力地介入。

是救国还是地方各地自救?

这是考核政绩的一个指标,国家统一协调机构对各级政府从人事制度上进行干预应有影响力。

(四)对外汇储备结构组合的调整

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是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最佳的储备结构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使这三者呈现出最优组合。

过于偏重安全性,漠视实际价值的蒸发,其实是无安全可言。

强调流动性而放弃长远的盈利性投资,增值效果难以体现。

以下操作,不宜大张旗鼓,均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地区调整

应与美国保持距离。

严重依赖美国,把钱扔到美国这个无底洞越多,潜在的风险就越大。

2008年,由美国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受到重创的包括中国,如国内股市跌幅70%,世界第一。

因此,降低对美国出口依存度,走向经济发展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减少与危机制造者美国进行不对称交易的措施之一。

“走出去”的战略合乎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

中国可以更多转向其他政治较不敏感的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一项研究表明,仅仅在采矿业,2009年全球就有400亿美元的投资缺口。

2.币种调整

应增加欧元等其他币种的储备。

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欧元大幅贬值。

应当认为,欧洲暂时遇到了麻烦,预计2010年欧元区将被债务危机的乌云笼罩。

欧元汇率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欧元走软是金融危机后的又一个机遇,步入低谷区域,宜抛出美元吸纳欧元。

3.黄金调整

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黄金价格继续飙升。

危机以来,美国的黄金储备丝毫未予动用。

尽管黄金沦落为一般商品,但其具备的商品与金融双重性,使之仍是国际储备的重要部分。

全球对美元货币危机的担心日益加剧,黄金硬通货的历史属性再度被关注。

2009年我国的GDP为335353亿元,但我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黄金储备仅为1054吨。

美国作为经济第一大国,拥有8000多吨黄金储备,德国为3400吨,法国为2700吨,而GDP不到20000亿美元的意大利也拥有2400吨的黄金储备。

[1]

黄金未来看涨。

今后应伺机增加对黄金的储备。

4.股票投资

鉴于基金(例如社保基金)的长期赢利性,笔者较偏好于其他国家的股票投资。

虽然股票的风险大于债券,但这种风险并不是不可控的。

建议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筛选股票品种。

5.资源转换

商品价格有其周期性,在较低水平应将外汇储备转化为资源储备,如海外矿产资源和大宗商品。

日本的外汇资产很多投向了海外的资源,如森林、矿产甚至土地。

比如通过购买、租用土地,生产日本所需的农产品,以弥补国内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

在国内催生出无数“地王”后,个体投资已把目光转向了海外,例如,在加拿大魁北克,中国人的农场、养殖场和度假村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失为中国财富全球化的一招。

[2]

(五)取消强制性结售汇制

结售汇制的最大弊端是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被动性。

因此,尽快结束强制性结售汇制,同时允许民间投资海外资产,以释放国家风险。

(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2009年G20峰会提出超主权货币的设想,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使现成可利用的SDR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可能。

但美国实际上掌控着IMF重大事项的否决权,因此IMF要成为世界中央银行当然是不现实的。

志存高远并非一蹴而就。

中国在世界格局中还不处于战略优势,尚需做更多的准备。

即便谋划小范围地区的货币合作和“小亚元”也是伟大的理想。

1.入界宜缓[1]

人民币不可急于国际化以挑战美元地位。

中国的实力还不够,比如,区域发展失衡,贫富悬殊,人均GDP还不及日本1/10,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

自主性、可控性、渐进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则,屈从于美国的强大压力,将对中国的国民经济造成冲击。

2009年4月8日,中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010年6月,人民币开始放弃盯住单一货币,而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使人民币市场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结构调整

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效果。

升值会使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会提高在中国投资的成本,对于外商来说,手中的美元贬值,因此要投入更多的美元才能保持相同的人民币数额。

这样外资就有可能投向利润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而不是低级的加工产业。

1985年后,日本经济进行了结构调整,向国际协调型产业结构转换,使企业走上了应对日元升值的轨道。

这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人民币的升值就相当于投资成本的增加,适者生存,在新一轮的选择中,只有更强、更好的企业和行业才能获得投资。

(七)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人均利用外资只有47美元,低于发达国家人均534美元和世界人均107美元的水平。

有的官员认为,虽然我国目前拥有巨额的银行储蓄和外汇储备,但从人均角度看,并不存在利用外资过多的问题。

笔者认为:

1.国情不同

由于我国是个人口超级大国,资源有限,产能过剩,一方面在消耗着世界大量能源,另一方面在强调发展的过程中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呈现不可持续发展,因此不能套用发达国家人均利用外资水平这一指标。

外资战略是主动的,更倾向于谋图控制。

利用外资也被外资利用,比如,寄托外资却丢掉了自力更生,任其收购却丧失了自己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2.欲速不达

动辄强调GDP的增长,片面追求经济规模和政绩不是科学发展观。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曾说:

把GDP留在中国,把利润一分不少地拿走。

此言极具讽刺,又道出何等地务实。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许多跨国污染行业通过种种方式向国内转移。

几十年前,甘肃三眼峪一直到舟曲,长达40公里的区域内全是原始森林。

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