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9659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

1高考地理专题12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内力作用与地貌

1.三大类岩石(如下图)

(1)岩浆岩①侵入岩(地下岩浆上升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

②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岩石气孔较多,如玄武岩)

(2)沉积岩(原有岩石经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形成,常含有化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如石灰岩、页岩)

(3)变质岩(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结构发生改变,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使地表起伏不平)

①水平运动:

处于板块张裂处(生长边界)易形成断裂带或海洋,如红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处于板块碰撞挤压处(消亡边界)易形成山脉或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马里亚纳海沟;

②垂直运动:

常形成断块山、陡崖、盆地和平原、湖泊等,如华山、关中盆地(平原)、台湾海峡、贝加尔湖、兴凯湖;

③岩浆活动(板块图):

常见的有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黑龙江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

④变质作用(过程如变质岩,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典型例题:

(2016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

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指化学沉积作用B.

指搬运作用

C.

指成岩作用D.

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解析:

1.AD①箭头由水圈指向沉积岩,应为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A对;②箭头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沉积作用,B错;③箭头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应为外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错;④箭头显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为火山喷发作用,D对。

2.AC由图可知,生物圈从大气圈中吸收CO2,释放的有机物(含碳)进入土壤/沉积物中,进入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中,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近现代的事件,而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从地球诞生后就一直出现,B错;火山活动往往释放大量气体,是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中的重要途径之一,C对;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其吸收太阳能对地球内部温度影响很小,D错。

4、习题训练

(2020年全国3卷)图3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

据此完成7~8题。

图3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

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2018全国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o>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3~5题。

 

3.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B.T1

C.T2D.T3

4.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

5.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2018天津文综卷,3—4,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6.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7.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2018海南地理卷,14—15,6分]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8—9题。

8.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

9.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

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

(2017天津文综卷)读下图,回答下题。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10.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答案:

DCAADDADCB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使地表趋于平缓)

 

2.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应专题已详细讲解,需要熟悉知识体系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

(1)侵蚀地貌(如下图)

1.侵蚀常见种类有溯源侵蚀(往河流源头方向侵蚀)、下蚀(侵蚀河床,集中在中上游)、侧蚀(侵蚀两侧河岸,集中在中下游)

2.北半球右侧侵蚀,南半球左侧侵蚀;凹岸侵蚀,适合建港口;凸岸堆积,适合建聚落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蚀

地貌

初期(A)

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

沟谷不断加深,横剖面形成“V”型谷

发育期(B)

侧蚀为主,下蚀减弱,泥沙堆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C)

侧蚀和泥沙堆积为主,下蚀进一步减弱

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3.影响侵蚀的因素有:

径流量;地表起伏→河道落差→流速;地表性质(疏松颗粒物、断层附近岩体破碎)→抗侵蚀能力;

植被覆盖状况(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抗侵蚀能力等

答题思路点

影响因素

径流量

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搬运能力强

流速

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搬运能力强

地表性质

土质疏松(断层附近岩体破碎),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

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

(2)堆积地貌

1)洪积、冲积扇

形成条件:

堆积物、流速减缓。

基本过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主要特点:

①堆积物颗粒大小往下游方向逐渐变小;②农业发达,但主要在外缘地区,人口、聚落页主要分布在外缘

2)三角洲

分析思路

含沙量大

由于……导致河流的含沙量大(影响含沙量的因素)

搬运作用

河流流量大,搬运作用强,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湖

流速减缓、泥沙沉积

由于坡度变小、地形变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

海水/湖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缓,泥沙沉积。

基本过程: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湖泊时,如果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加上海水/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4、典型例题

(2016海南地理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23—24题。

2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24.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

23.D首先,北半球中、高纬度相同海拔地区阳坡的日最高气温高于阴坡,因此东南坡和西南坡的日最高气温要高于西北坡和东北坡,而各坡向相同海拔的日最低气温相差较小,由此可知东南坡和西南坡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情况下均大于西北坡和东北坡,物理风化作用较强,排除选项A、B;一般情况下,地方时12:

00时,太阳辐射最强,但气温并不是一天中最高的,由于12:

00—14:

00地面获得的辐射收入一直大于其辐射支出,因此14:

00时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而该时段有太阳照射且太阳辐射较强的坡向是西南坡,也就是说西南坡的日最高气温高于东南坡,西南坡的气温日较差要大于东南坡,物理风化作用要强于东南坡,故选项D正确。

24.C一般情况下,中、高纬度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要大于低纬度地区,由此可知热带雨林带分布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要小于选项中其他三个自然带的分布地区,故其物理风化作用最弱,选项C正确。

5、习题训练

(2018全国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o>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2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B.T1

C.T2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

(2017全国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3—5题。

3.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4.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2016江苏地理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6—7题。

6.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

B.

C.

D.

7.画

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2015安徽文综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下题。

8.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9—10题。

9.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10.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2016全国卷甲卷(Ⅱ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11—13题。

1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

1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1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2014北京文综卷)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14题。

14.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

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

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15~17题。

图3

15.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6.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

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18~20题。

18.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

19.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20.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

(2019天津卷)2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城调水工程---红旗渠(如下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   )

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B.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

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

(2018全国2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22~24题

表1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22.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3.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4.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

答案:

AACBBDCCDBDBADDCCBCCABBD

6、综合习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

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6分)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12分)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6分)

2、(2020全国2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

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

图11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6分)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4分)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6分)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8分)

3、(2020新高考1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图12),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

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

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

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

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

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

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13),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

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

(6分)

(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

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4分)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

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4分)

答案:

1、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

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

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

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

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2、

(1)受到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

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

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

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4)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

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

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3、

(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

(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

(3)(任选一区作答即可)

黄土丘陵沟壑区:

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

风沙区:

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

冲积平原区:

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