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十二册《七步诗》课堂实录.docx
《小学语文十二册《七步诗》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十二册《七步诗》课堂实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十二册《七步诗》课堂实录
《七步诗》
一、学习新课,了解写作背景
师:
带着这份学好语文的秘诀我们共同来学习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所作的那首家喻户晓的《七步诗》。
(本文来源:
轩辕文献网)(教师板书:
七步诗)
师:
课前,我们搜集并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能简单地说说,曹植为什么作这首诗吗?
生1:
因为曹植和曹丕本是同根兄弟,但是曹丕却为了保护自己的皇位而迫害自己的弟弟,曹植非常地伤心,所以作不了这首诗。
生2: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很有才华,曹操去世后,曹植的哥哥曹丕继位,很忌恨曹植。
相传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将其处死,曹植真的在七步之内作出了七步诗。
师:
那当时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共同观赏《三国演义》 师:
此时曹植的处境那真是——
二、读通诗句
师:
在这生死攸关的一刻,他到底作了一首怎样的诗呢?
(屏幕出示《七步诗》原文配曹植插图)
师:
自己读一读,注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练读。
(指生1读)
师:
每个字都读对了,真好。
(指生2读)
三、理解诗意
师:
很流利,请坐。
下面同学们自己再把这首诗读一读,并试着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在理解之前,咱们先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
师:
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
生1:
我觉得(学生声音小,师提示要“声声入耳”),我的理解是用豆子在锅里慢慢地煮,然后把煮熟的豆子的残渣过滤掉,留下豆汁作羹,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在锅里一边煮,一边哭泣,后两句的意思是,我们本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紧紧相逼。
流露出曹植当时那种心情。
师:
你说的“我们”指的是谁和谁?
------------指的是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
师:
你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你很了不起。
你能再讲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吗?
师:
理解的很好。
(板书:
豆萁)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萁”吗?
(教师出示豆秧实物,介绍豆子和豆萁。
)
师:
豆和萁什么关系?
师:
用诗中的句子来说,那就是“同根生”啊(板书:
同根生)作者在这里就是用“燃萁煮豆”(板书“燃”和“煮”)这种现象来比喻兄对弟的逼迫。
师:
刚才这位同学在理解意思时,有一句话应该值得同学们注意,他把前两句的意思稍微调整了一下顺序,合并了一下,是不是就更清楚,更明白了?
四、体悟诗情
师:
这首诗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生无人质疑)都懂了,这还不够,因为读诗不仅要弄懂意思,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请你边默读边思考。
师:
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好吗?
1.品“煎”字体悟感情。
师:
你从哪句话体会到的伤心?
生2: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
(屏幕再出示全诗,这两句话从诗中变大字体),你能具体说说吗?
为什么这两句能体现?
你能读出这种伤心吗?
师:
你们从这两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我读出了曹丕的狠毒和对弟弟的威迫。
师:
你是从哪个字读出来的?
师:
“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我理解为是曹丕对曹植的步步紧逼。
----杀。
师:
那么此刻曹植心情如何?
师:
仅仅一个字就解释出了这么多,(师出示煮豆图)看看这个画面,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师:
好,你有什么发现?
师:
“步步紧逼”,你是从“煎”这个字读出来的。
那么此刻曹植的心情?
师:
这就是曹植的眼泪。
(用色笔点“煎”字的四点底)再看这个字(指“煎”),结合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师:
这仿佛是什么?
-------------:
这仿佛是把刀架在曹植的脖子上。
师:
所以他的心在滴血呀。
(用色笔再点“煎”字的四点底)
师:
再看看这个画面,你看看锅下面,是什么?
师:
这是曹植心中的怒火。
怒火。
(用色笔再点“煎”字的四点底)你再看看锅里是什么?
师:
这是曹植的眼泪,(用色笔再点“煎”字的四点底)他被煮得皮开肉绽,哭告涟涟啊,这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呀,读出你们的感悟来。
2.体悟写法,体会感情。
师:
你看,就这么一种普普通通的现象,就这么一句浅显而又深刻的比喻(板书:
比喻),却是曹植在提醒曹丕,我们是兄弟,还是——手足。
一奶同胞。
师:
又巧妙地指出了“萁”“豆”相煎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师:
玉石俱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师:
所以曹丕听后,深有惭色,而曹植也脱离了虎口,一语双关啊,真让人拍案叫绝啊!
(板书:
巧妙)再读读这几句。
(生读)
3.品“泣”字体悟感情。
师:
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曹植的什么心情?
------------:
从“豆在釜中泣”中的“泣”字
师:
一下抓住了关键字,谈谈你的理解。
生1:
因为“萁”和豆本是同根生的兄弟,也就是曹丕和曹植,他们俩是兄弟,但是曹丕却以他的狠毒来迫害他的弟弟,这个“泣”字也代表了曹植也在哭泣。
师:
你理解的很好,听出来了,“泣”在这里,你认为是哭泣,那他是怎么哭啊?
------------我觉得应是暗暗泪下
师:
能失声痛哭吗?
师:
那应该是什么?
--------潸然泪下。
师:
那我明白了,这个“泣”是小声哭,是暗自流泪,可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曹植到底想到哪些事,才让他泣不成声,泪如雨下呢?
生1:
曹丕为了皇位狠心想把他的弟弟害死,曹植为曹丕的做法,感到很痛心。
师:
读出你的痛心来(生有感情读)。
师:
好一个令人痛心的曹植呀,其他同学还想到了什么?
生2:
曹丕和曹植是一奶同胞,从小一起长大,曹丕为了曹植不夺自己的皇位,不择手段地残害自己的兄弟,从这我读出了曹植是很悲伤,悲痛欲绝的,正因为这样,诗人才在诗中用到这个“泣”字,我认为这个“泣”字是泣不成声。
师:
好一个悲痛欲绝呀,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读)
师:
你还知道曹植想到了什么?
师:
读出你的绝望和痛心!
(生有感情地读)师:
再想想,仅仅有绝望和痛心吗?
师:
仅仅有这些吗?
师:
把你的这种气愤读出来。
(生读)
师:
你很气愤吗?
我没有从你的语气中听出丝毫的气愤。
说说你的原因。
师:
还是很敬畏哥哥,所以虽然很生气,但是却不敢表达出来,敢怒不敢言哪。
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敢怒不敢言来(生齐读)。
师:
此时曹植的心里或悲痛,或埋怨,或愤怒,或不解交织在一起,纠缠在一起,那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
百感交集。
4.感情吟诗,传达感情。
师:
好一个百感交集呀,把它表达出来,行吗?
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师:
你带我们来到了曹植的身边,谁还想读出此刻曹植的心情?
(生有感情地朗读)
5.营造情境,升华感情。
师:
让我们再回到那杀机四伏的大殿上,让我们感受曹植此刻地悲愤交加。
(接课始播放《三国演义》视片断继续播放)
师:
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学生沉默)你们都被感染了,那么你们知道兄弟之间应该怎么做吗?
----------应该互相帮助。
师:
够了?
一个帮助足够了?
你觉得兄弟之间还应该怎样?
---------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不应该自相残杀。
五、拓展链接,主题升华。
师:
是的,所以这句话成了千百年来劝戒人们不要自相残杀的警示用语了,我们的周恩来和温家宝两位总理,都曾借用过这两句话的意思(屏幕出示: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同胞兄弟何不容?
)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学生练读)
师:
再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三部分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屏幕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出示)
师:
很正确,你能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吗?
师:
好,不过老师这里有个问题,这里仅仅指兄和弟吗?
师:
是两个国家吗?
师:
她说的两个国家,指的是皖南事变中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他们可都是——(指名补充)
师:
对,他们都是中国人,他们有同一个目标,共同抗日。
那么也就是兄和弟还指的是什么?
师:
(板书:
同胞)同胞,指同一个国家的人,那么,他们还指——
师:
有同一种文化,五千年的文明,是吗?
师:
那就是同根同族啊!
(板书:
同族)用周总理诗中的句子,那还是“同室”啊!
(板书:
同室)
六、结束语
师:
让我们告诉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的中国人,同是炎黄子孙,同是龙的传人,我们千万不能(音乐起)生齐说:
相煎急!
师:
让我们告诉所有的同胞,同是一脉相承,同有一个名字,我们万万不能——齐说:
相煎急!
师:
再让我们高声告诉全世界,同根,同族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相煎急!
《鸟鸣涧》和《江畔独步寻花》
一、激情导入,深情背诵。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
2、这两首诗的题目是《鸟鸣涧》和《江畔独步寻花》,同学们早已熟读成诵了,谁来给
大家背一背。
指生背。
3、让我们也像刚才的两位同学那样美美地读一读。
二、寻找共性,品读诗句。
1、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火睛金睛找出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
2、生汇报。
(1)诗中都写到了“鸟鸣”,顺势解决了诗句“时鸣春涧中”和“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
(2)诗中都写到了“花”,并且都是在第一句中就写到了花。
有同学提出了异议,在《鸟鸣涧》第一句虽然写到了“桂花”,但这个“桂花”不是真正存在的。
上课的同学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大家,请大家讨论这个同学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讨论的结果大致如下:
①从“夜静春山空”这句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春天,春天是没有桂花的;②为什么写“桂花”而不写别的花?
是因为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枝照到地上,就像是银白色的桂花;③写“桂花”是为了突出“人闲”和“夜静”。
学习《江畔独步寻花》的前两句。
先读,后谈体会,从中体会到“花多”,抓“千朵万朵”、“花满蹊”(由“蹊”的意思提醒“蹊”的写法)、“压枝低”。
(3)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
(4)这两首诗都是绝句。
顺便复习了绝句和律诗的区别。
(5)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代的诗人。
请生简介了诗人王维和杜甫。
当有人说到杜甫被称为“诗圣”时,孩子们又一起回顾了“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佛”王维,并补充了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6)有同学提出诗人在写这两首诗时都是站在水边,后被同学们否认。
第一,诗不一定是看的同时就写出来的;二、《江畔独步寻花》可以说在江边,但《鸟鸣涧》看不出是在水边,可以是在一个临山很近的屋子里的窗前。
(7)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
与“月出惊山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明月别枝惊鹊”。
学习《江畔独步寻花》的两句,由静转动,突出“花美”。
(8)最后的这个共同点是在我的提醒之下找出的。
我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当他们说到“悟诗情”时,有同学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这两首诗写的都是春天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背诵积累。
1、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2、背诵描写夏、秋、冬和花、草、风、雨、雪、长江、黄河、泰山等景物的诗句。
芙蓉楼送辛渐
学习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
⑵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⒉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⒊情感态与价值观度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⒈复习:
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
⒉揭题:
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板书课题,齐读。
⒊解题:
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00“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⒋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王昌龄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⒌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⒈自读,读准确,读流利。
⒉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⒊多种形式朗读。
三、自主交流,理解诗意
⒈自主理解字义:
寒雨:
寒冷的雨。
连江:
满江。
吴:
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平明:
清晨。
客:
指辛渐。
楚山:
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
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
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在玉之中。
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
比喻心的纯洁。
⒉交流诗句之意:
昨夜,秋雨绵绵洒满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
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
四、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⒈品读前两句诗
⑴请大家默读前两行,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
(雨:
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
江:
江面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山:
在作者眼里楚山什么样的?
诗中还暗含着两个人物)
⑵“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一种怎样的气氛?
(“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暗淡气氛。
)“楚山孤”表达作者怎样是情感?
(表达诗人离开朋友时的强烈的凄冷孤寂感。
)
⑶前两行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
“夜和平明”,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
(出示第一首诗)
师:
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这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凄凉,忧愁)。
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
(孤)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行。
师:
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滴岭南,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蔚,龙标镇非常偏僻,曾有许多的官员被贬于此地。
他一生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单,苦闷呢?
⒉品读后两句诗
⑴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
(诗人还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
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起来,表明自己的信念。
)
⑵抓字眼:
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
那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
(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
即高洁清廉。
)哪些字词告诉了你诗人的信念?
冰心:
从字面可以解释为?
诗人想用他说明什么?
玉壶:
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
(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⒊归纳主题: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
⒋表达手法: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⒌指导背诵。
五、拓展总结
⒈人生自古重离别,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⒉总结:
人生自古伤离别。
可是今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
只要我们心中都有彼此,只要我们懂得坚持,只要我们学会珍惜,我们的离别将不再是悲伤。
石灰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解石灰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直指所吟事物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
读题。
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二、初读诗句,读出诗歌韵味
(一)读出诗的节奏
1.自由读诗
石灰,是一种非常平凡的事物,于谦是怎么吟石灰的呢?
让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读四遍。
前两遍,读准字音。
后两遍,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最好读出点诗的韵味来。
2.多种形式读:
指名读。
自由读。
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师生对读。
(二)了解“石灰”其物
普普通通的石灰,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于谦为它写下这首诗呢?
请同学们听一段介绍。
师引读诗句。
采自深山的石灰,一次次被重重地锤击,在熊熊烈火中焚烧,它却看作好像很平常的事。
女同学读前两句——
就算要粉骨碎身,它也完全不害怕,因为它要把清白留存在人间。
男同学读后两句——
(三)初识“托物言志”
过渡:
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同学们大概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吧?
1.《石灰吟》,吟的应该是石灰。
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让人分明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具有了人的情感。
请你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2.生自由谈。
师小结:
是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
虽然他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但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着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
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引明志诗,创境读懂诗意
过渡:
我们深入地读诗,就要从读诗句到读诗人。
现在,我要讲于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一)联系生平,读懂诗意
1.讲述背景:
于谦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书斋中挂了一幅画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视着画像中的人。
他的先生便问他这是何故。
于谦应声答道:
“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是谁?
这个人在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给他的高官厚禄,他却宁死不屈。
一首《过零丁洋》,便是他临终前以诗明志的绝笔,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
【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
他一次次在心中许下承诺,读——
2.于谦从小就决心做文天祥这样的人。
正因如此,他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抒发自己的志向,读——
成年后,他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
请同学们拿出资料。
(二)结合资料,深悟诗情
1.学生看资料。
边看边想,你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有了更深的理解?
2.学生汇报。
生对哪一句有新的感悟,就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诗句,师指导读。
3.如果你是于谦,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吟起自己年少时所写的这首诗?
指名读。
(三)入境诵读
【播放音乐,出示简介,生自己看】
【继续播放音乐,师讲述】
这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
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
(指名读书最好的一生读)你就是于谦,刑场上,你轻轻吟道——
此刻,于谦很坦然。
他已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
但他分别听到,身后的百姓们,也在轻轻地吟诵着——(指名一个大组读)
那声音一开始是轻轻的,也许是对当权者还有丝丝恐惧,渐渐地,应和的人越来越多——(指名两个大组读)
于谦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他走了,他再也听不到了,但那男女老少感天动地的吟诵声在天地间久久回荡着——(齐读)
那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轻,似乎是天地的悠悠回音——(齐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
那声音似乎消失了,但它又没有消失,几百年来,那声音一直在每个人心中响起着。
这一刻,让我们默默地把诗中的一字一句都铭记在自己的心中。
四、读咏物诗,激荡“清白”之音
(一)介绍其它咏物诗
在文学史上,还有一些咏物诗,正如《石灰吟》那样,表达了诗人的志向。
我们再来读两首,体会这类诗歌“托物言志”的特点。
【出示】《墨梅》《竹石》
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朗读古诗的方法,揣摩一下怎么读这两首诗,读好了,就说明你基本读懂了。
指名读,师指导读。
小结:
梅兰竹菊被称花中“四君子”,往往代表着人们高洁的品格。
课后我们还可以找找这样的咏物诗来读一读。
(二)吟咏“清白”民族魂
1.串读三首诗
【出示】《墨梅》《石灰吟》《竹石》
愿意再读读这三首诗吗?
这三首诗中还有许多奥秘。
自由读一读,从诗句中,你有什么发现?
2.生汇报
(师可以提示:
从表达的志向的角度,从诗人的朝代,从文字的角度,从选择“物”的角度等)
3.揭示“民族魂”
读着读着,我们把三首诗读成了三句诗。
我想请在这节课上认为自己的朗读有进步的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只流清气满乾坤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
读着读着,我们把这三首诗读成了三个词。
指名读。
谁能把这三个词的涵义读出来。
【出示】清气清白坚劲
如果这节课,《石灰吟》这首诗,于谦这个人,让你深深读懂了两个字,让你永远难忘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是——(指名读两次)这两个字是——(齐读)
是的,清白是于谦之志,清白是立身之本,清白是民族之魂!
让我们把这首《石灰吟》,读进自己心里,读进每个人的心里去吧!
(全体起立背)
板书设计:
石灰吟
清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块儿来学习一首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诗。
注意:
(1)读准字音
(2)读有节奏(3)读出感情。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
师:
好,谁来读一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请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地倾听。
请同学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师强调“即”不要读成“既”,“裳”是轻声字。
)
指生读课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
河指的是什么河?
(黄河)河南:
黄河以南河北:
黄河以北
师:
谁还想读一读,看谁最有勇气
师:
通过反复地读诗,感觉作者的心情怎样?
诗中有个什么词反应作者的心情?
(喜欲狂)
师板书:
喜欲狂
师:
“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狂”?
用“狂”组一个词语。
生:
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的时候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
师:
看着“喜欲狂”这几个字,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
杜甫为什么会喜欲狂呢?
生: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喜欲狂呢?
师:
大家都很想了解杜甫为什么狂?
怎样狂?
请大家读读这首诗,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并试着去解决大家所提出的问题。
板书:
为什么狂?
怎样狂?
师:
杜甫为什么会“喜欲狂”呢?
生:
因为他在剑外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
师:
为什么他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会喜欲狂呢?
课件出示他在安史之乱中写下的诗句及注释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布被又旧又破冷似铁,屋破又遭连夜雨。
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想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我无法入睡。
雨什么时候才能停?
天什么时候才会亮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战争的烽火已接连燃了三个月,我是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
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两黄金啊!
我心绪烦愁,白发越搔越短,几乎是已经无法插住簪子了。
师:
这是老师摘录的杜甫的部分诗句,请你联系诗句说说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
生:
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破茅草屋的秋夜里,杜甫辗转难眠;在战火连续不断的日子里,杜甫苦盼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