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7951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细胞的结构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细胞的结构专题卷适用全国

细胞的结构

一、单选题

1.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运输机制的科学家。

下列生理过程与囊泡无关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为胞吐,与囊泡(突触小泡)的运输有关,故A不合题意;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与囊泡无关,故B符合题意;内质网膜出芽形成囊泡,囊泡到达高尔基体膜并与之融合,形成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故C不合题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为胞吐,与囊泡的运输有关,故D不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人群相对增多。

脂类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如图所示)。

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中物质X很可能是具有识别功能的受体蛋白

B.图中物质X除了识别血浆脂蛋白外,还可识别血浆中的激素等物质

C.该过程的完成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D.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细胞膜上的物质X可特异性地识别血浆脂蛋白,并与之结合,因此它很可能是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受体蛋白,A项正确;由于蛋白质的特异性,受体蛋白只能识别相应的物质,并与之结合,可见物质X除了识别血浆脂蛋白外,一般不可识别血浆中的激素等物质,B项错误;脂蛋白的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所以该过程的完成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密切相关,C项正确;胞吞过程是一个耗能过程,因此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下列有关ME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MERS病毒也含有核酸

B.MERS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C.MERS病毒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D.获取大量MERS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答案】A

【解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A正确;MERS病毒是一种生物,但是由于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在分类上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器,C错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D错误。

【考点定位】病毒

4.大肠杆菌和疟原虫细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动是()。

A.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生成水

B.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答案】D

【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A错误,B、C错误;大肠杆菌和疟原虫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能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D正确。

5.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生物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存在差异

B.不同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

C.叶绿体内膜上有光合作用的酶和色素

D.细胞内膜泡的形成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C

【解析】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不同生物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存在差异,A正确;不同生物膜组成和结构相似,则不同生物膜可相互转化,B正确;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C错误;膜泡的形成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6.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在细胞质基质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

如下图所示自噬是细胞中存在的一个净化自身多余或受损细胞器的共同机制。

下列有关细胞自噬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细胞中不会发生细胞自噬过程

B.细胞自噬依赖于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自噬作用有利于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D.细胞自噬产生的水解产物不一定都排到细胞外

【答案】D

【解析】在正常细胞中也会出现受损的线粒体,因此也会发生细胞自噬过程,A项错误;吞噬泡的吞噬过程是通过胞吞来完成的,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项错误;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C项错误;细胞自噬产生的水解产物,其去向是被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D项正确。

【点睛】不同的易错点在于:

因混淆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而误选B。

7.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保护性D.流动性

【答案】D

【解析】

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A错误;病菌不能通过细胞膜结构,白细胞吞噬病菌属于胞吞,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保护性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不是白细胞吞噬病菌的结构基础,C错误;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类似于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8.下列关于高倍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A.高倍镜放大了倍数,观察的视野更大

B.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C.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D.视野调得越明亮,观察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

【答案】B

【解析】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A项错误;在高倍镜使用时,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B项正确;在高倍镜使用过程中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项错误;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并不是视野调的越亮,看到的物像越清晰,如果物像本身的颜色很浅时,需将视野调暗才容易观察到,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名师点睛】

1.显微镜的使用

(1)低倍镜:

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

“找”:

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

“移”:

移动装片,使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转”: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

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2.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

项目

镜头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载玻

片的距离

视野

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9.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吞噬细胞吞噬病菌②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的吸收③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④变形虫伸出伪足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物排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①正确;②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的选择性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但没有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②错误;③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没有过膜结构,所以不能反映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③错误;

④变形虫的变形运动来摄食和运动,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④正确.所以能反映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实例有①④.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

细胞膜流动性的应用

【名师点睛】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常出现的流动性的实例:

1、草履虫取食过程中食物泡的形成以及胞肛废渣的排出.2、变形虫蒱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3、白细胞吞噬细菌.4、胞饮和分泌.5、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6、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7、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8、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变形.9、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中长出芽体.10.人--鼠细胞的杂交试验.11、变形虫的切割试验.12、质壁分离和复原.

10.下列是有关生物学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

C.“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将该滴管洗净后再滴加肝脏研磨液,不影响实验结果

D.证明某分泌物是否含蛋白酶时,可将该分泌物与一定量的蛋白液混合,加适量双缩脲试剂,观察混合液是否变紫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但看不到基粒;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需要先洗净试管;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所以将蛋白质溶液与蛋白酶混合,能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但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所以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也呈紫色。

【详解】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需用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而不是分开使用,A错误;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只能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基粒,B错误;

C.“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将该滴管洗净后再滴加肝脏研磨液,不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

D.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因此该分泌物与一定量的蛋白液混合,加适量双缩脲试剂后,不管有没有分泌蛋白,混合液都会变紫,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淀粉的合成场所是滑面内质网

C.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糖原

D.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都能作为生命活动供能的主要物质

【答案】A

【解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所以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A项正确;滑面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不是淀粉的合成场所,B项错误;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C项错误;细胞中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二者一般不做能源物质,D项错误。

1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核

B.性激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答案】D

【解析】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性激素固醇类物质,在内质网上合成,动物细胞分裂期可以观察到纺缍体和中心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所以D选项正确。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均为供能物质

B.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C.所有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息

D.所有细菌都具有细胞结构

【答案】D

【解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多糖中的纤维素是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的,A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其中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RNA在细胞核形成,B错误;激素、神经递质等都需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D正确。

【考点定位】糖类的作用、酶的本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原核细胞

14.下列描述与相关细胞结构相匹配的是()

细胞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