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备课格式1.docx
《汇总备课格式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总备课格式1.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汇总备课格式1
第三册数学教材总备课
科目
数学
教师
马敬
教材解读
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
素材的选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体现知识的形式与建构过程。
3、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教材通过三个不同的魔术表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总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惩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2、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
3、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突破措施
1、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部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向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课时划分
61
第二册数学单元备课
单元
一单元
备课教师
马敬
单元
解读
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
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呈现了多彩的舞台场景。
素材的选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体现知识的形式与建构过程。
本单元乘法意义的引入,建立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求多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的体验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繁琐,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3、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惩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有关0的乘法。
突破措施
1、重视经验的积累,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教学时,教师要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繁琐性和乘法学习的必要性。
2、重视直观操作与体验,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提供了很多活动形式,如“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等。
课时划分
5
第二册数学精案设计
课题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相同数连加计算(2-4)
主备人
马敬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能力目标
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
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主备内容
修正人
(一).“看魔术”话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同学们喜欢看的魔术,要仔细看魔术师都变了那些魔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师:
看了魔术表演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
4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生2.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
师: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
你是怎么知道的,同位说一说.
学生交流:
生1.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1、2、3......
生2.还可以2个2个地数,2、4、6......
生3.魔术师每次变2朵花,变了3次,可以用2+2+2=6来计算.
......
师: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
运用这几种方法都能变出了6朵花.你知道2+2+2=6是几个2相加吗?
生:
3个2相加.
师:
请同学们接着看屏幕.(屏幕显示:
魔术师继续2朵2朵地往外变化)我们一起来帮魔术师数,看他一共变出了几个2朵?
师:
7个2朵一共是几朵?
生:
2+2+2+2+2+2+2=14(朵)
我的修正
第二册数学精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主备内容
我的修正
师:
刚才我们提出的其他问题你会解决吗?
自己试试看.
(本段教学,重点意图在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引出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重点认识几个几。
引导学生充分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小组合作解决其他问题.
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是一道根据文字表述写、读乘法算式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自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或2×4,6和4相乘写成6×4或4×6都是正确的。
第4题是一道连线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并说一说连线的依据。
题中有多余信息。
第5题提供了一种活动形式。
练习时,可以让小组同学使用完成,边活动边说算式。
第6题是深化乘法意义的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弄清题意后,再根据算式画图,以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第7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再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
教
学
反
思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课题
相同数乘法计算(5-7)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能力目标
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目标
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
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
1、算一算
2+2+2+2= 4+4+4=2 3+3+3=
2、思考:
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此处我认为不是提出“乘法”这一概念的最佳时机)
1、电脑出示课件,根据画面你能提出问题吗?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2、交流。
3、针对5+5+5+5+5+5+5+5=40进行乘法教学。
用加法算宝葫芦的个数太麻烦了,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在这里提出乘法自然而然,让学生充分体会出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问:
相同加数是几?
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相同加数是5有8个这样的数,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
8×5=40 5×8=40,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4、小组将本组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4+4+4=( )(只)
写成乘法算式:
( )×( )=( )(只)
或( )×( )=( )(只)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三、试一试
1、课本第6页自主练习1
()+()=() ()+()+()+()=()
()×()=() ()×()=()
2、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 3乘5 6和4相乘
( ) ( ) ( ) ( ) ( ) ( )
4、找朋友
7×3 4×6 2×5 6×4 5+5
2+2+2+2+2 7+7+7 6+6+6+6 3×7 4+4+4+4+4
5、把图画补充完整。
6、课本第7页第7题。
(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滑冰?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教师教案设计
(精案)
教师_____马敬_________
年级_____二年级_______
科目_____数学________
教师教案设计
(简案)
教师_____马敬_________
年级_____二年级_______
科目_____数学________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课题
1和0的乘法(8—11)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和0的乘法
教学难点
1和0的乘法
课时安排
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
上节课魔术师为大家变出了好多宝葫芦,大家想知道今天魔术师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魔术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3、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1+1+1=( )(只) ( )×( )=( )(只)
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0+0+0=( )(只) ( )×( )=( )(只)
4、(在此应该先补充一些关于1和0的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成乘法,然后让学生分别观察关于1和0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去发现)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三、试一试
1、第9页自主练习1
( )+( )+( )+( )=( )(棵)
( )×( )=( )(棵)
( )+( )+( )+( )+( )=( )(个)
( )×( )=( )(个)
2、自主练习2
(1)吊椅上现在坐了多少人?
()+()+()+()+()+()=()(人)
( )×( )=( )(人)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小组交流。
3、数苹果
每盘有( )个苹果,有( )盘,一共有( )个。
( )×( )=( )(个)
四、你学会了吗?
教
学
反
思
第二册数学单元备课
单元
二单元
备课教师
马敬
单元
解读
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
教材以“看杂技”为主要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
2、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3、以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
教
学
目
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3、4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突破措施
课时划分
5
第二册数学精案设计
课题
2和5的乘法口诀(11-15)
主备人
马敬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能力目标
2、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情感目标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教学难点
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课时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主备内容
修正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
师: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
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我的修正
第二册数学精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主备内容
我的修正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交流后宜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
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
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
活动二:
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边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2、 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3、 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
(注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活动三: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
学
反
思
第二册数学精案设计
课题
3和4的乘法口诀(16-20)
主备人
马敬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能力目标
2、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情感目标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主备内容
修正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么喜欢看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就继续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顶碗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个小丑3个球,4个小碗顶在头;2个小丑6个球,8个小碗顶在头;3个小丑9个球,12个小碗顶在头;……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
师: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
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我的修正
第二册数学精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主备内容
我的修正
活动二:
应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边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演晃板的有多少人?
2、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3、一共亮着多少个绿灯笼?
……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
注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三:
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
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
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
活动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
学
反
思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课题
3的乘法口诀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能力目标
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么喜欢看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就继续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顶碗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个小丑3个球,4个小碗顶在头;2个小丑6个球,8个小碗顶在头;3个小丑9个球,12个小碗顶在头;……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
师: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师:
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教
学
反
思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课题
4的乘法口诀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能力目标
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
学
设
计
一、组织教学:
训练常规(玩拍手口诀的游戏)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应用4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信息,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演晃板的有多少人?
2、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3、一共亮着多少个绿灯笼?
……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学生自由发言。
注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游戏:
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
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
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
活动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
学
反
思
第二册数学单元备课
单元
三单元
备课教师
马敬
单元
解读
1、较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中选择可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教材从学生对角已有的认识入手,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认识角。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
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突破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生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
2、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课时划分
5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课题
教室里的角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
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情感目标
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大小。
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角的大小。
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三角尺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
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地叫了起来:
“快来看,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教师故意停顿)
师:
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
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同桌交流。
师:
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吗?
师讲解什么是角。
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
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命名。
小结: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
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独立做角。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二、观察了这么多的角,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
同学们摸摸三角尺的角,引导学生用顶点接触皮肤,用手试试角的两条边。
通过我们的观察、接触,谁能说说什么是角?
例如:
角是尖尖的,角有两条直边。
教师总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用数学语言这样介绍角:
顶点、边。
课件出示。
角的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做顶点,两条直边我们叫做边。
学生说另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三 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
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
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
你在哪里见过直角?
活动四 全课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七、课后思考
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刀,还剩几个角?
引导学生明白,思考问题要考虑全面,把事物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
作业设计:
自己制作一个角;找生活中的角
板书设计:
--教室里的角
教
学
反
思
第二册数学简案设计
课题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
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情感目标
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大小。
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