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788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docx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6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三明质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于1543年出版后,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后因布鲁诺和伽利略根据该书公开宣传日心说,危及教会统治,罗马教廷在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

这主要说明了(  )

A.近代科学发展排斥了宗教

B.专制权力是科学发展的桎梏

C.哥白尼与罗马教廷宇宙观不同

D.《天体运行论》缺乏科学依据

解析:

罗马教廷将《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说明宗教专制制约了科学的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B

2.(2018·咸阳模拟)有人说“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

”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

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解析:

依据材料“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可知牛顿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C

3.(2017·运城模拟)1883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所写《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一书中对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加以批判以及对惯性的理解,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

这说明(  )

A.马赫思想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B.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C.马赫思想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

D.牛顿的力学体系缺乏科学性

解析:

根据材料“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马赫的著作对物理学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A

4.(2017·洛阳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他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巧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

材料意在说明达尔文主义(  )

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借口

C.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社会变革

D.加快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进程

解析:

19世纪中期,正处于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时期,“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适应了殖民主义的需要,故B项正确;A、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

B

5.(2017·昆明模拟)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19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

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

材料说明美国(  )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取代英国工业第一的地位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

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可见在美国电力已经广泛运用,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材料无涉及,排除。

答案:

A

6.(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所示为2016年参与新春“网络红包”活动的受访中国手机网民参与目的分布。

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国网民规模的扩大

B.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C.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手机日益受到广大网民青睐

解析:

“网络红包”活动改变了人们在春节期间面对面的交往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手机网民总人数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手机网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故C项错误;广大网民青睐使用手机,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网络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8·衡阳模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下列作品与材料相同流派的是(  )

A.《战争与和平》  B.《红楼梦》

C.《悲惨世界》D.《等待戈多》

解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浪漫主义诗歌,《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C

8.(2017·江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西方某著名话剧在布景和道具的选择上,做了这样一种令人感到衰败而没有生气的设计:

荒郊外一棵仅有几个叶片的树、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绳索和沉重的背囊无不透出压抑的沉重和挣扎的无奈。

据此判断,该剧为(  )

A.雨果《巴黎圣母院》B.易卜生《玩偶之家》

C.贝克特《等待戈多》D.萧伯纳《苹果车》

解析:

根据“令人感到衰败而没有生气的设计”可知该话剧反映了苦闷、迷茫、无奈的心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代表作,故C项正确。

答案:

C

9.(2017·莱芜模拟)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法国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人间喜剧》封面  油画《拾穗者》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

解析:

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有关,《人间喜剧》、《拾穗者》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C

10.(2017·榆林模拟)有学者认为,文化发展存在着两种基本类型,强调一种类型的文化向另一种类型文化过渡的可能性,并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有任何现实的机会成为普遍通用的文化而使所有其他文化服从自己。

该观点表明当今世界(  )

A.文化发展的多元化B.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C.政治多极化的趋势D.各国文化走向统一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涉及,排除;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A

11.(2017·张家口模拟)19世纪以来,一些西方画家认识到,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描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

这些画家抛弃了几百年来画室作画的传统,提倡户外写生。

能够体现这些画家主张的作品是(  )

A.《梅杜萨之筏》B.《拾穗者》

C.《日出·印象》D.《亚维农少女》

解析:

A项是法国画家籍里柯的画作,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A项错误;B项是米勒的画作,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B项错误;C项是莫奈的作品,是印象主义绘画,注重“光”“色”效果,故C项正确;D项是毕加索的画作,属于立体派绘画,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7·荆州调研)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

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说明(  )

A.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

解析:

根据“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等内容可知,爵士乐的通俗性和大众性是其流行的原因,故B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2017·玉林、贵港、梧州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

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

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

材料二 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

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成果。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英国工业化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

(13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所学,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技术上,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发明出现并开始进入生活。

(2)问,第一小问“合理性”,根据材料“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可知,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

联系所学,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第二小问“认识与思考”,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协调好工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角度回答。

答案:

(1)成果:

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或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技术上,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发明出现并开始进入生活。

(2)合理性:

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而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

认识与思考:

略。

(能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协调好工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角度组织语言且言之有理即可)

14.(12分)(2017·临沂模拟)历史图表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两本著名科技著作的目录(部分):

《天工开物》上篇

乃粒:

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乃服:

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

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

谷物的加工过程

作成:

介绍盐的生产方法

甘嗜:

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第1章初量与终量的比值方法,由此可以证明下述命题

第2章向心力的确定

第3章物体在偏心的圆锥曲线上的运动

第4章由已知焦点求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轨道

第5章焦点未知时怎样求轨道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中西方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此题的立意在于考查中西科技的特点:

研究方法上中国科学家重视经验总结、综合描述;西方科学家重视实验分析和数学表达;前者内容主要在农业、手工业方面;后者内容主要在物体的运动、状态、轨迹等方面。

产生中西差异的原因从政治、经济与思想角度对比分析。

答案:

示例

信息1:

前者系统总结了加工方法和生产过程;后者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