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8150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青岛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美丽的旗帜”,教材提供了4幅国旗或者区旗,提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并能依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第二个信息窗是“美丽的图案”,教材提供两幅图案,通过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是怎样得到的”,使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90°。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2.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作用,培养对图形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生活中平移、旋转现象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轴对称现象及平移、旋转现象,但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平移、旋转的方法认识模糊,因此在教学时应把教学重难点放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教学课时分配:

 

信息窗1--轴对称图形2课时

信息窗2---平移旋转2课时

我学会了吗1课时

组名:

12组

学科组长:

刘文秀

年级组长:

蔺新会

主备人:

光明小学吕晓倩

课题:

对称

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轴对称。

难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能画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图片、彩纸、剪刀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8×70.12×514×0.4

0.3×1.72.14×0.27.05×1000

二、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

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出示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图片的特点。

(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师:

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

(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

让学生小组讨论:

这两类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生1:

其中一类都是对称图形

生2:

另一类都不是对称图形

生3:

对称的这类图形如果从中间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

师:

你觉得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意见可能不一致,教师借以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的一类——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三、探索与尝试: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

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交流剪的方法。

(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2.为什么这样做?

小组探究:

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对称轴?

(明确:

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要用点画线。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

说三角形、梯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袋,动手折一折,找出里面的轴对称图形并折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

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

明确: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小船的另一半。

小组内交流画法后,在班上展示与交流。

师:

你是怎么画的?

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1:

我先从图形上找到几个重要的点,再根据每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

生2:

最后把这些点连起来。

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1)找关键转折点;

(2)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

(3)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

按照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三)答疑解惑

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课本第14—15页,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写出来,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

决。

四、拓广与应用

1.完成自主练习1——5题。

第1题: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增加一部分:

中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

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订正答案,明确图形1有两条对称轴,图形2有三条对称轴,图形3有无数条对称轴。

3.第3题:

想一想、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问:

本题就像是在做什么?

(照镜子)

五、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

(学生举例)

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对称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菱形

等腰梯形

圆形

对称轴条

2

4

3

1

2

1

无数条

教学反思:

 

参与研讨人员:

光明小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八刘联校

组名:

12组

学科组长:

刘文秀

年级组长:

蔺新会

主备人:

光明小学吕晓倩

课题:

对称

课时: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

教学重难点:

  正确、完整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直尺、练习本等。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65×100.5×0.670.11×0.8

4.2×20.25×40.35×0.2

二、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特别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

(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

让学生说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二、自主练习

教材16—17页"自主练习"第2至8题。

1.学生自主解决第2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结:

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图形有两条或多条对称轴,我们都要画出来。

2.学生自主解决第5题。

学生做完,课件演示后,组织学生讨论:

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教师反馈信息后小结:

1.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

2.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

第5题中“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

继续验证:

自己画一个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图形,“这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

学生反思认识到:

运用这一规律可以使对称轴画得更精确些。

3.指导学生完成第6题。

(找规律,接着往下写)

学生同位间尝试找一找、说一说规律,并试着写一写,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交流方法:

1:

蒙纸法。

2、照镜法。

3、左右握笔法。

(教师要对学生想到的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

4.欣赏与回忆。

(自主练习的第7题)

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例如

“日、田、金、美”等汉字。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

学生独自写,并交流。

古、丰、喜、申、甲、天……

师补充:

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

学生独自写,并交流。

W、E、T、Y、U、I、O、A、D、H、K、X、C、V、B、M、

同位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5.创作与欣赏。

(自主练习的第8题)

(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按照课本方法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

(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

试着剪一剪,比一比看谁是剪纸小能手。

(3)展示交流,评出剪纸小能手。

四、达标测试

自己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比一比,看谁剪得漂亮

五、课堂总结

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

六、布置作业

运用所学的对称知识设计一幅图画,比一比谁设计的有创意。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对称

想象

找对称点

画对称的线段

 

教学反思:

 

参与研讨人员:

光明小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八刘联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