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104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docx

江西崇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江西崇义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与22.4L氮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C.7.8gNa2O2所含的离子数为0.3NA

D.11.2LCl2完全溶于NaOH溶液,电子转移数为0.5NA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N2(g)和NA个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3、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

A.乙酸和水能任意比例混溶

B.1摩/升的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醋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

D.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D.在稀HNO3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

5、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Z<M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6、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和亚铁氰化钾K4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移向催化剂b

B.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Fe(CN)64﹣﹣e﹣═Fe(CN)63﹣

C.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

D.电解池溶液中的Fe(CN)63﹣和Fe(CN)64﹣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7、实验室可以用KMnO4标准液滴定草酸(H2C2O4),测定溶液中草酸的浓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定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B.KMnO4标准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HNO3酸化,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C.KMnO4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D.该实验选择酚酞做指示剂,当待测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8题-第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53分)

8、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mol·L﹣1·s﹣1

(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T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9、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

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中为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有.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常见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

S2O32 ̄+2H+═S↓+SO2↑+H2O.

10、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Cu2O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

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

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

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5)欲利用红色粉末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胆矾 (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

物质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6.0

7.5

1.4

沉淀完全pH

13

14

3.7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

A.氯水 B.H2O2 C.硝酸 D.NaOH  E.氨水 F.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①试剂I为,试剂II为(填字母).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

11.[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已知有机物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

[O]表示有机物发生了氧化反应。

已知:

①A与D、B与E、I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将新制Cu(OH)2悬浊液分别加入到有机物I、F中,加热,I无明显现象,F反应并生成砖红色物质;

③C的实验式与乙炔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④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FeCl3能发生显色反应。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H、F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___、____。

(2)反应①~⑨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

(3)I的结构简式为____。

(4)写出H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5)写出F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6)符合以下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苯环上一元取代物只有2种的结构简式为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解:

A.Al为+3价金属,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了1.5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1.5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氨气分子中含有4mol原子,1mol氮气分子中含有2mol原子,二者含有的原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0.2mol钠离子和0.1mol过氧根离子,所含的离子数为0.3NA,故C正确;

D.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

A、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N2+O2=2NO,△H=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KJ/mol,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依据A计算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故B正确;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故C错误;

D、一氧化氮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要证明乙酸是弱酸,只要证明乙酸部分电离即可,

A.乙酸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说明乙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乙酸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

B.1摩/升的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醋酸水溶液呈酸性,则醋酸是酸,但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

C.醋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说明醋酸酸性大于碳酸,但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

D.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久置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增重,故A正确;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O,反应缓慢,浓HNO3被还原为NO2,反应剧烈,所以稀HNO3的氧化性弱于浓HNO3,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胆矾中的水生成白色的五水硫酸铜,故C正确;

D.稀硝酸能够与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一氧化氮和水,故D正确;

故选:

B.

5.【答案】A

【解析】解: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这Y、Z处于第二周期,M、X处于第三周期,只有M为金属元素,则M为Al元素,则X为Si元素、Y为氮元素、Z为氧元素,

A.离子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Al3+,故A错误;

B.非金属性N>Si,故酸性HNO3>H2SiO3,故B正确;

C.非金属性Si<O,故氢化物稳定性SiH4<H2O,故C正确;

D.Z为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故D正确;

故选A.

6.【答案】C

【解析】解:

由图可知,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则a为负极,b为正极,

A.b为正极,则K+移向催化剂b,故A正确;

B.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催化剂a表面发生反应:

Fe(CN)64﹣﹣e﹣═Fe(CN)63﹣,故B正确;

C.b上发生还原反应,发生Fe(CN)63﹣+e﹣═Fe(CN)64﹣,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还原,故C错误;

D.由B、C中的电极反应可知,二者以1:

1相互转化,电解质溶液中Fe(CN)63﹣和Fe(CN)64﹣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解:

A.Mn得到电子,C失去电子,由电子、电荷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故A正确;

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草酸反应,消耗高锰酸钾减少,则KMnO4标准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HNO3酸化,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故B正确;

C.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腐蚀橡胶,则KMnO4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C正确;

D.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不需要加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故D错误;

故选D.

8.【答案】

(1)>;0.0010mol·L﹣1·s﹣1;

(2)>;改变温度后,c(N2O4)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

(3)逆反应;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解析】解:

(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0;0~60s时段,N2O4浓度变化为:

0.1mol/L﹣0.04mol/L=0.06mol/L,v(N2O4)=

=0.0010mol·L﹣1·s﹣1,

故答案为:

>;0.0010mol·L﹣1·s﹣1;

(2)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

故答案为:

>;改变温度后,c(N2O4)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

(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

逆反应;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9.【答案】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

(2)2:

1;

(3)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a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解析】解: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可选用NaOH溶液,

故答案为:

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

(2)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

2Na2S~2H2S~3S~3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所以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故答案为:

2:

1;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a不生成二氧化硫,bd中物质均与二氧化硫反应,只有c中饱和NaHSO3溶液适合制取二氧化硫;Ⅲ中发生S(g)+Na2SO3(aq)

Na2S2O3(aq),反应达到终点是S完全溶解,可观察到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烧杯、锥形瓶需要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

故答案为:

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ad;

(4)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的实验方案为:

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故答案为:

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10.【答案】

(1)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血红色;

(2)不合理;当原固体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时,加入稀H2SO4后产生的Fe3+与Cu反应生成Fe2+,滴加KSCN溶液后也可能不变红色;

(3)Fe2O3和Cu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4)

×100%.

(5)①B;F;

②Fe(OH)3;

【解析】解:

(1)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若假设1成立,红色粉末是Fe2O3,则实验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血红色;

故答案为: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血红色;

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无铁离子,可能是氧化亚铜在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铜和铜,生成的铜能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溶液遇到硫氰酸钾不变红色,所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不能说明原混合物不含氧化铁;

故答案为:

不合理;当原固体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时,加入稀H2SO4后产生的Fe3+与Cu反应生成Fe2+,滴加KSCN溶液后也可能不变红色;

(3)固体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说明固体含有氧化铁和氧化亚铜;反应生成的铜会和铁离子全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

Fe2O3和Cu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4)依据题意,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为Cu2O,最后变成CuO,增加的质量就是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根据质量差计算可以得出Cu2O的质量分数.

设样品中氧化亚铜的质量为m,

2Cu2O+O2═4CuO△m

288g32g

m(b﹣a)g

m=

=9(b﹣a)g,

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100%,

故答案为:

×100%.

(5)①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溶于硫酸后氧化亚铜反应生成的铜会还原铁离子为亚铁离子,加入氧化剂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为不引入杂质需要加入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调节溶液PH,ACDE会引入新的杂质;

故答案为:

B;F;

②流程分析判断固体X为氢氧化铁沉淀;

故答案为:

Fe(OH)3;

11.【答案】

(1)__酯基__、__醛基_。

(2)__②③_。

(3)_COCH3或__C6H5COCH3__。

(4)_CH2COOCHCH3+H2O

CH2COOH+CHOHCH3__。

(5)_CH2CHO+2Ag(NH3)2OH

CH2COONH4+2Ag↓+3NH3+H2O__。

(6)__17_;_H3COOCH、CH2CHOOH(1分1个)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