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8055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

《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第五单元1.docx

四年级第五单元1

第五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长城》赞美了雄伟、壮美的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颐和园》介绍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秦兵马俑》介绍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歌颂了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文化古迹遭到破坏。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和文化的灿烂,从中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运用已有额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事物和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本单元生字、新词。

2、掌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3、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4、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运用搜集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4、引导学生学习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1、课前要求学生广泛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形成对它的感性认识。

2、将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单元教学时数: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7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17长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过程与方法学会网络查询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教入课文

同学们,到过长城吗?

想不想去看看?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先去领略一下长城的风光。

(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风光图)看了以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二、图文对照,初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想一想:

每段分别长城的哪个方面?

2、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

三、图文对照,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

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长?

2、媒体显示第一句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3、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个句子把长城比做什么?

这样比喻有什么好

4.你还可以把长城比做什么?

5、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6.朗读句子,显示长城经过的示意图。

7.长城这样的气魄雄伟,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吗?

第二课时

一、对照图片,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远处欣赏完了长城,现在让我们走到八达岭脚下,从近处去感受一下长城的高大坚固。

2、默读课文:

边读边找一找,说一说垛口、了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哪里?

分别有什么作用?

3.思考:

你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4.学生上台介绍,并媒体显示。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着小教游的解说,我们也似乎亲身来到了长城。

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媒体显示这句话。

说说这些带点的词语有什么好处?

2.朗读这句话。

3.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4.是啊,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让我们带着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再读这句话。

三、总结全文,发表感想

四、作业

自主搜集有关的长城历史、传说、故事、图片资料等,在第二课时做交流。

五、板书设计:

远看  一条长龙

17、长城近观  设计巧妙奇迹

感想血汗智慧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本课要求的7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设计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入新课

  导语: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

(教师板书课题:

颐和园)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

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

 解释词语:

神清气爽:

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

样子各不相同。

  

三、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四、学法指教。

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会给生字组词。

 ⑴ 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⑵ 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⑴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⑵ 作者有什么希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⑴ 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⑵ 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⑶ 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3、逐层学习(重点学习第二层)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3、讲读,学习第三段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

它们各是怎样的?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4自然段。

4、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在学习中培养探究“世界遗产”---秦兵马俑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在多层次阅读感悟中体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在师生交流讨论中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领略秦兵马俑风采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方法自主探讨,感悟体会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设计意图在情境创设中生成建构,在朗读品味中生成建构,在言语实践中生成建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件导入

2、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习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教师需协助学生)。

3、讨论交流:

⑴ 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 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三、品读课文

1、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作者在观察描写兵马俑神态的同时,还加上了自己的联想,把作者联想的句子划下来。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

2、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

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

3、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可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

4、比较一下:

如果去掉文中联想的句子,好不好呢?

  体会作者的联想,把兵马俑写活了,使他们富有了感情,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

合理的想象会使文章妙趣横生,并体验一下,当代作家汪曾祺笔下的兵马俑的个性。

5、知识点练习:

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在此基础上,再用心地读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学小结:

出示秦兵马俑博物馆网站,创设情境:

2、为了使你的教游应聘成功,要做些准备才行,请你选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小节做解说词,为了增加吸引力,提高成功的机会,你还可以改编解说词。

引教学生课后在拓展阅读中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的研究。

五、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第十自然段的写法写一般话(内容不限)

2、做小导游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19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作比较)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祖国美景。

重点难点: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课前准备:

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我的发现”。

(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了解句子的特点和作用。

句子的后半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另外找出相似的句子写、读。

4、举一处景物仿写。

(学校篮球场)

二、日积月累

1、读对联。

2、欣赏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

例: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

师引导:

一径对半帘竹阴对花影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

三、了解宽带网的知识

1、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2、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

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师: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请你谈谈心目中的长城形象(生自由说说)。

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

(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

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

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

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五、学生演一演小导游。

六、鼓励展示优秀导游词。

七、作业设计

利用假日,亲自去家乡的一处旅游景点考察,摘一摘对联,写一写导游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