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7983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docx

热工专业创优实施细则讲解

国电泰安热电有限公司2×350MW机组新建工程B标段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国电泰安项目部

编号

热工专业

共20页

 

创优实施细则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批准

1

2

3

4

1.目的

为确保国电泰安热电有限公司2×350MW机组新建工程B标段达标投产,规范建设行为,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工程创优”活动,达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结合国电泰安项目的工程实际情况,特编制此创优策划方案。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国电泰安热电有限公司2×350MW机组新建工程B标段热工施工工作。

3定义

4.编制依据

4.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4.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4.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4.4《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5190.4-2012)

4.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5210.4-2009)

4.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8部分:

加工配制DL/T5210.8-2009)

4.7《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2000年8月25日)

4.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

4.9《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4.10《国家优质工程审定办法》(2013年版)

4.11《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

4.12《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2013年版)

4.13《创建电力优质工程策划与控制》(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

4.14《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10年版)

5.组织机构

热工专业创优策划小组:

6.职责

6.1专业经理:

6.1.1全面负责本专业创优管理工作。

6.1.2负责本专业的党政管理工作。

6.1.3专业经理为本专业安全、质量第一责任者;负责组织完成项目工地的月度生产计划及总计划。

6.1.4负责组织召开专业月度创优安全例会及质量例会。

6.1.5负责安排本专业的生产任务,负责现场人员组织、机械、机具调配及班组间劳动力的调配、工程项目的分工。

6.1.6负责组织召开本专业周生产会议及其它班组长技术员会议及全体职工大会。

6.1.7负责对本专业管理人员及班组的考核及专业组奖金的发放。

6.1.8监督、指导技术组、管理组的工作。

6.2专业工程师:

6.2.1协助专业经理搞好专业的创优管理工作。

6.2.2负责本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

6.2.3负责一般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批及重大项目作业指导书的交底工作。

6.2.4负责组织本专业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记录。

6.2.5督促班组技术员对已完工程项目及时进行一级验收,指导并考核技术员的技术管理工作。

6.2.6负责本专业单位工程文件包的建立及竣工资料的移交工作。

6.2.7负责本专业QC小组的注册登记,积极参与QC小组活动,督促各QC小组按时发布成果。

6.2.8负责本专业工程范围内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6.2.9负责本专业创优培训计划的编制及实施。

6.3班组长:

6.3.1全面负责本班组的施工、安全、质量及管理工作。

6.6根据月度施工计划,合理组织全班人员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工作任务。

6.3.3负责组织整改安全、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

6.3.4负责作好每周安全风险分析、防范措施交底的记录工作。

6.3.5负责本班组施工项目的一级质量验收签字及二级验收审请工作。

6.4技术员:

6.4.1协助班长搞好班组的创优生产及管理工作。

6.4.2负责本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

6.4.3负责一般项目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及安全施工措施的编制。

6.4.4负责本班组工程质量二级验收签字及三级验收审请工作。

6.4.5负责组织本班组的QC小组活动,并及时发布成果。

6.4.6负责及时提供整理单位工程文件包的相关内容。

6.4.7负责本班组施工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图纸、作业指导书、技术及安全交底工作,并做好记录。

6.4.8负责组织召开本班组的创优质量工作会议,并做好记录。

6.4.9负责本班组各种工程、技术资料文件的收集、整理、积累及保存工作。

7.创优目标与管理

7.1质量目标:

高标准达标投产,建设集团样板工程,确保集团同类机组领先,确保电力行业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建设绿色环保电厂。

(1)锅炉点火一次成功

(2)单位工程合格100%

(3)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合格率100%

(4)热控接线一次正确率≥98%

(5)保护、仪表、连锁、程控、自动投入率达100%

7.2创优管理:

7.2.1运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全面质量教育,树样板、抓典型,使广大职工真正认识到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7.2.2加强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工作相适应的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熟悉施工工艺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7.2.3专业每周召开一次质量例会,学习有关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先进经验,分析质量工作动态等。

7.2.4施工项目开工前,技术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

7.2.5多工种连续施工的工程应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和验收。

由需移交工序的单项工程师做出该道工序齐全、真实的技术记录,填写《工序交接单》后提交项目工地的专业工程师审查。

核实无误后,工序交接双方的单项工程师签证,由项目工地的专业工程师审批后移交给接受工序的专业施工单位。

7.2.6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施工,杜绝质量通病。

专业每周进行一次施工工艺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书面下发到班组并限期整改,整改完毕并自查合格后,报专业组复查、合格、签字关闭。

7.3资料管理:

7.3.1严格执行使用标准化的文件包文本。

7.3.2文件包必须与施工工序、验收过程同步,且字迹工整、准确可靠、真实有效。

7.3.3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过程同步形成,内容齐全、准确、规范,符合档案管理规定。

7.3.4竣工技术资料必须随着施工工序与验收过程同步形成,严格执行《竣工技术资料整理移交管理办法》,并在机组移交试生产后45天内移交完毕。

8.工艺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

8.1安装工艺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

8.1.1电缆桥(支)架安装:

8.1.1.1支架制作及安装:

1)电缆支架选材、使用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电缆支架安装前应根据图纸检查预埋铁件是否完整、牢固,并把预埋铁件表面清理干净,以便于焊接。

固定在钢结构上的电缆支吊架可直接进行焊接。

3)电缆支架安装前应先定位,首先安装始末端及转弯处的支架,安装时先点焊作临时固定,待整排支架全部安装完毕校正好后,再进行焊接。

4)电缆支架应焊接牢固,布置均匀,水平布置时间距控制在1.5~2m之间,垂直布置时应≤2米。

5)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

支架沿桥架走向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mm。

6)支架安装完毕后,应先将焊缝地方进行补防锈漆,然后刷面漆。

8.1.1.2电缆桥架安装:

1)支架安装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桥架安装。

2)电缆桥架安装时应先装四通、三通、弯头、变高、变宽和有分支架连接的地方,然后再安装直段的桥架。

3)电缆桥架的切割禁止使用电、火焊切割。

4)电缆桥架的安装采用配套的连接片和连接螺栓,螺母置于槽外,垫片、弹簧圈齐全。

高空作业时电缆桥架及连接片应随用随吊,并有防止坠落措施。

5)每层的电缆桥架安装时在直线段每隔15米设置2.5厘米的伸缩缝,伸缩缝处用软铜线可靠连接并连接至公用接地网。

每层桥架都必须有明显接地,接地点不少于4个,且所有的桥架接地点由上到下都在同一位置。

6)电缆桥架安装水平偏差:

每m<2mm;总长<5mm,垂直偏差:

每m<2mm;总长<5mm。

8.1.2盘(箱、柜)安装:

8.1.2.1盘底座制作及安装:

1)审查热控施工图中各控制室内热控设备布置图及土建施图中的相关结构布置图,核对控制盘柜安装位置的予埋件、电缆予留孔位置,核查尺寸是否相符,并要求与盘柜相关尺寸一致。

2)盘柜底座制作一般选用【6.3槽钢。

下料前,先将槽钢调平调直,应按热控盘柜施工图中的相关尺寸及要求在平台上制作,直线度偏差每米≤1mm;当连体底座总长超过5m时,总长偏差≤5mm,对角线偏差≤2mm;固定孔中心偏差≤1.5mm。

3)土建专业粗地坪后安装盘底座,按施工图中要求的盘柜安装位置,将底座用水平仪找正,单个盘底座水平偏差≤2mm,成排盘底座每米≤1mm,全长≤3mm;底座固定采用焊接方式将底座与予埋件焊牢。

4)所有盘柜底座必须有明显接地,用镀锌扁铁与公用接地网焊接。

焊缝必须饱满、美观,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保证接地良好。

5)安装固定好的盘柜底座平面标高高出最终地面10mm-20mm(所有盘柜底座标高一致)。

8.1.2.2盘(箱、柜)安装:

1)控制盘柜安装前,会同业主、监理及厂家代表共同开箱检查,清点盘内设备、元件的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定货相符;检查盘柜及盘内设备是否损坏、锈蚀、油漆脱落等;做好检查记录,签字齐全。

2)搬运和安装控制盘柜时,不得损坏盘柜上的设备,并应采取防震、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及漆面受损等措施。

必要时可将装置性设备和易损元件拆下单独包装运输。

3)盘柜用线锤、钢板尺找正,盘面的垂直度偏差每米<1.5mm;相邻盘柜连接,盘柜正面平面偏差≤1mm;五面以上盘柜连体安装时,其正平面平面偏差<3mm,各盘柜间的连接缝隙≤2mm,相邻两盘柜顶部水平度偏差≤2mm;成排盘柜的顶部水平偏差≤5mm;盘柜与底座采用螺栓(带防锈层的M10或M12螺丝螺母及配套垫片)固定;盘柜与柜盘之间采用M8或M10螺栓连接固定。

4)控制盘柜接地,用两端带线鼻、截面Φ16mm2的多股软铜线将盘内的接地螺丝与底座连接。

8.1.3电缆敷设:

8.1.3.1电缆运输、存放及验收:

1)因厂房场地原因,电缆不宜大批运入,按电缆敷设顺序分批运入,吊车吊运到运转层平台,放至指定位置后整齐存放,并做好防火、防碰撞、防盗等措施。

2)指定专人负责将电缆盘运输到所需的位置。

搬运电缆时,不得使电缆松散及受伤,电缆盘应按盘上箭头所指方向滚动;摆放电缆时,应留有足够的空隙。

3)电缆验收时必须专人进行组织验收,对于电缆的长度、规格型号要仔细核对,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监理和业主。

对于电缆屏蔽层要认真核实,根据技术协议核对屏蔽层的方式和材质。

8.1.3.2电缆敷设:

1)在电缆敷设前,技术员对全体参加敷设人员进行技术、工艺和安全交底,并对脚手架进行二次验收。

2)电缆敷设时,在电缆起始端,专人仔细校对电缆型号、规格、电缆标签,确定无误,方可贴电缆标签。

3)电缆敷设按最短路径集中敷设,避开人孔、设备吊装孔、防爆门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严禁电缆在油管道的正下方平行敷设和在油管道接口的下方通过。

4)电缆与测量管路成排做上下层敷设时,其间距≥300mm;动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应分层敷设,并按此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5)电缆敷设有专人负责协调、指挥。

同一区域、方向的电缆一次敷设完;电缆敷设时严禁打弯、扭绞、拉扯过力;敷设过程中电缆出现损伤现象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电缆更换重放;电缆不允许有中间接头。

6)所有参加敷设人员听从指挥,电缆敷设过程中,如发现电缆损坏,必须立即上报,由指挥决定如何处理,在每根电缆敷设到位后由终点向始端位置整理。

盘上人员得到指挥命令后,方可锯断电缆。

7)电缆敷设路径沿线按要求整理绑扎固定:

水平段按适当间距、垂直段各支架、转弯处等均绑扎牢固,绑扎间距、方式一致,电缆敷设整齐无交叉。

8)电缆始、终端留有足够长度,电缆沿线松紧适当。

弯曲半径:

非铠装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铠装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

电缆起始端、终端贴好标签并用透明胶带缠好。

9)每根电缆敷设完毕,标识清楚,做好敷设记录,以备电缆整理、清查时用。

10)电缆敷设完毕后,在电缆较集中的位置应配灭火器材。

对于裸露在外的电缆要使用防火石棉布进行防护。

8.1.4电缆接线:

8.1.4.1电缆整理:

1)技术人员仔细审核图纸,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2)施工人员根据图纸核对电缆数量、规格、型号、电缆编号,电缆核对不准时,及时做好记录,当日下班前汇报技术员查对;电缆不得任意剪断,如经核对不属于该盘电缆时必须恢复原状,以免电缆标识丢失,并及时上报技术员进行核实处理。

3)电缆核对正确无误后,根据盘内端子排位置进行排列。

4)各盘(箱、柜)范围内桥架上的电缆必须先整理好,绑扎牢固后再从桥架上引出。

5)电缆进盘柜时,引出方向一致,弯度一致,余度一致,松紧适当,相互间距一致,挂牌位置一致,并避免交叉,达到整齐美观。

8.1.4.2电缆头制作:

1)电缆皮剥除位置,根据盘内情况统一规定,高度合适一致;剥皮时必须剥一根整理一根,不得同时将多根电缆的标签解下,以免混淆。

2)电缆剥皮时,施工人员应仔细谨慎,不得损伤芯线。

3)电缆芯线应逐根拉直,拉直时用力应适当,以免拉断芯线。

4)对已拉直芯线的电缆应做好标记,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破损现象;如发现芯线破损向技术员汇报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记录。

5)电缆做头时,先用塑料带绕至电缆同径,微呈喇叭状,再用粘胶带缠绕,最后使用热缩管。

电缆头包扎整齐、美观、长度一致,排列整齐;塑料带使用同一颜色。

6)用尼龙扎带将电缆头绑扎整齐,并固定于盘内相应位置;如盘内无法固定时,应加装角钢,角钢固定方式一律用螺丝紧固,特殊者根据盘内实际情况而定,花角铁的面漆与盘内面的颜色相似。

7)将足够长度的尼龙绳和临时标签系在电缆头上,等电缆接线完工后统一换成正式电缆牌。

最终尼龙绳的长度与电缆牌的自身长度相等。

8.1.4.3走线:

1)走线前,先核对电缆,确认无误再进行。

2)电缆芯线成束绑扎,间距为100mm;先用绑线临时绑扎,接线完工后,根据芯线束的粗细,更换为尼龙扎带。

3)芯线束拐弯应平滑过渡,无扭曲、扁瘪现象。

4)有线槽的盘柜芯线束进线槽,芯线留有足够的长度后,再从线槽出线;无线槽的盘柜,芯线束在盘内的路径,应采取最合理的路径行走,必须横平竖直无交叉现象,同时避免芯线束过粗。

5)芯线必须从线束背后引出,出线处线束无外观交叉现象,间距一致。

8.1.4.4接线:

1)对线:

a)对线顺序分主动盘和被动盘(根据情况选定),被动盘找主动盘对线,主动盘应积极配合对方对线。

b)同类盘按施工进度快者优先接线,但接线前和完工后,应通知其它盘柜接线人员。

c)就地盘柜、分线盒及设备一律与电子间和控制室对线。

d)对线时,每根导线必须处于开路状态,不允许导线间连通或短路。

2)接线:

a)电缆接线时其芯线弯圈方向、弯曲弧度一致,一律为半圆形(U)。

b)芯线号头一律打印,禁止手写,长短一致(25±1mm),方向一致;水平时,号头读写方向由左向右,垂直时号头读写方向自下而上。

c)芯线与端子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接线螺栓垫圈齐全紧固;压接时严禁压在芯线的塑料外皮上。

d)备用芯留有足够长度,每一根必须套有电缆编号的号头,且固定美观、牢固。

e)接线正确牢固,芯线避免有接头,若必须时焊接好并将绝缘处理好,做好记录。

3)接地:

a)电缆接地一律在盘柜侧接地,就地屏蔽层悬浮。

(或根据DCS厂家的具体要求施工)。

b)屏蔽层接地应用螺丝固定在专用接地板上。

c)接地线无间断、损伤,接点可靠、牢固,接线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8.1.5仪表管敷设:

8.1.5.1仪表管支架制作、安装:

1)仪表管支架用∠40*4角钢制作,所用角钢需平直,然后根据所需尺寸划线后用无齿锯下料,禁止使用电、火焊进行切割。

2)仪表管支架焊接时要先点后焊,以防止变形,焊缝均匀牢固,所有同类形支架需外形一致。

3)根据仪表管坡度要求:

差压管路>1∶12,压力管路>1∶100,确定支架的倾斜方向及高度。

4)安装支架时,按选择的路径和确定的支架高度先安装好始末端和拐弯处支架,在两端拉线,然后逐个安装中间部分支架。

5)金属构件和有预埋铁的地方的支架安装采用电焊直接焊接,支架安装时,需先点后焊,然后找正、调平再进行焊接。

6)在混凝土结构上安装支架而没有预埋铁块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方式,要先放上支吊架找正,然后确定膨胀螺栓的安装位置,然后用冲击电锤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

8.1.5.2仪表管路敷设:

1)在仪表管支架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可进行仪表管敷设,仪表管的弯制采用手动弯管器冷弯法。

2)将配制好的管子敷设到支架上,导管用管卡固定,两管间净距离均匀,碳钢、合金钢仪表管固定使用镀锌仪表管卡,不锈钢仪表管固定要先用薄不锈钢皮将仪表管周围缠绕,然后用不锈钢仪表管卡固定。

3)固定仪表管的管卡必须使用配套的规格,管卡固定使用M5的螺栓,安装时必须加装平垫和弹簧垫片。

严禁使用过长或过短的螺栓代替。

4)四根及以下的仪表管平行敷设时,管排的焊口平齐;五根以上的仪表管平行敷设时,管排的焊口应呈箭头状,箭头指向管内介质流向。

5)仪表管采用氩弧焊接,导管对口焊接时,先点焊调直后再焊接,防止导管错口或承受机械压力,管子焊口及内外壁10mm以上范围的油漆、铁锈等应清除干净。

6)对焊接后导管进行校正、平直、固定。

7)仪表管敷设后,在管路两端挂上标有编号、名称及用途的标志牌。

8.1.6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8.1.6.1取样位置选择在流速稳定的直管段上,并避开阀门、三通、弯头、变径管等。

8.1.6.2不得在管道的焊缝上或靠近焊缝取样,取样点至焊缝的距离大于管道的外径,但不小于200mm。

8.1.6.3相邻两个取源部件间的距离大于管道的直径,且不小于200mm,当压力测孔与温度测孔在同一管段邻近安装时,按介质流向压力在前,温度在后。

8.1.6.4测量低于0.1MPa的压力时,尽量减少液柱引起的附加误差。

8.1.6.5合金钢材质的管道和取压插座,焊接前后按照焊接规程要求进行预热和热处理。

8.1.6.6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测点的安装方法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气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

2)测量液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

3)测量蒸汽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及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

8.1.6.7取源部件一次阀门的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一次阀门必须是合格产品,并根据阀门清单核对阀门规格、材质是否与设计相符。

2)一次阀门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3)合金钢的阀门必须进行光谱分析,焊接时要进行预热和热处理。

4)安装阀门时被测介质的流向与阀门的箭头方向必须一致,不得反装。

5)阀门的阀杆垂直或水平安装,不得使阀杆朝下方倾斜。

6)阀门安装后,阀门本体(包括法兰、连接接头)必须漏出保温层。

8.2单体调试及分部试运措施:

8.2.1调试及分部试运:

8.2.1.1对所有的取源部件、仪表管路、设备供气和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监控装置及其附件均按设计安装完毕,并且标志清楚、齐全;电源开关的容量符合设计要求,标志清楚;电气回路查线完毕,接线正确牢固,接触良好,标志清楚;热控设备单体校验合格。

8.2.1.2仪表的外接线电阻符合定值,线路电阻误差对热电偶不超过±0.2Ω。

对热电阻不超过±0.1Ω。

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输入模拟信号,校验系统的综合误差不得超过系统内各单元仪表允许误差的方和根值。

8.2.1.3电动门送电前用500V兆欧表对电动门电机进行绝缘检查,绝缘电阻≥0.5MΩ。

操作试验时,操作开关的方向与阀门或挡板的动作方向一致,操作开关的编号与阀门或挡板编号一致,阀位指示表、指示灯的显示与阀门或挡板位置相符,阀门或挡板在全行程内动作平稳、灵活、无跳动。

8.2.1.4热工保护装置按系统进行分项和整套联动试验,动作正确可靠。

轴向位移和膨胀差等传感器在转子定零位后做调整试验,绝对膨胀测量装置在汽机冷态下进行检查和调整,定好零位,记录当时环境温度;电磁阀动作灵活可靠,绝缘电阻符合规范要求;保护及信号系统的开关量仪表,其整定值符合设计或运行要求,并且动作可靠;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输入模拟信号,检查音响、灯光及保护装置的动作和逻辑功能的实现情况,符合设计。

8.2.1.5逻辑功能和时间的整定符合设计或运行要求,在信号输入端加入模拟信号,进行系统的步序、逻辑关系以及输出状态的测试,结果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联锁系统进行分项试验及整套联动试验,动作正确可靠。

8.2.1.6进行计算机输入信号的正确性检查;输入、输出信号精确度采用检查程序进行校验,信号精确度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数据,系统软件复原调试配合调试进行。

8.2.2防止热工保护开关误动作措施:

8.2.2.1控制重点:

1)防止信号干扰。

2)电缆接线正确无误。

3)仪表管路敷设。

4)开关量仪表定值的校验核对和系统静态试验。

8.2.2.2控制措施:

1)电缆屏蔽层需保护完好,屏蔽电缆要保证单端接地(在DCS机柜侧)。

2)接地线无间断、损伤,接点可靠、牢固,接线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3)无特殊情况电缆中间不得做接头,屏蔽电缆更禁止做接头。

4)盘柜安装必须使用螺栓加专用绝缘垫片固定,盘柜与基础之间加8mm橡胶垫。

5)盘柜必须有明显接地,且接地牢固可靠。

6)规范电缆敷设,实现动力缆与信号缆分层敷设,减小信号干扰,避免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误动作。

8.2.2.3保证电缆接线正确无误:

1)接线正确、牢固;备用芯留有足够的长度并有明显的标志。

2)每个端子接线不得多于两根,导线不允许有接头。

8.3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

8.3.1电缆桥架安装:

8.3.1.1常见的质量通病:

1)支架焊缝不均匀。

2)成排支架固定不整齐。

3)电缆桥架不整齐表面污染。

8.3.1.2防范措施:

1)支架安装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有焊工证人员施焊,质检人员加强过程监督,并通过检查焊口质量检查焊接人员是否合格。

2)使用支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3)支架安装前先定位,先安装始末端及转弯处的支架,然后两点间拉条直线,中间支架固定已拉线为标准,进行焊接固定。

4)支架焊接时,采用“先点后焊”的方法,先点焊作临时固定,待整排支架全部焊接完毕校正好后,再全部进行焊接。

5)电缆桥架尽可能存放仓库内,室外存放时避免存放点积水,桥架应加防雨布覆盖。

6)电缆桥架搬运严禁碰撞,破坏表面镀锌,桥架要随用随搬,禁止现场堆放。

7)桥架用专用螺栓进行连接,桥架上严禁电焊引弧。

8)桥架安装后,如土建进行墙体抹面、防腐公司刷油漆时下方电缆桥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8.3.2电缆敷设:

8.3.2.1常见的质量通病:

1)电缆扭曲,交叉。

2)绑扎不牢固。

8.3.2.2防范措施:

1)电缆敷设时电缆盘不能放倒敷设;必须从支架上进行敷设。

2)电缆敷设必须按规范设计要求分层次排列整齐,弯曲弧度一致,松紧适度。

3)电缆用尼龙绑扎带或卡子固定,在电缆隧道或在电缆沟内可用绝缘绑扎线,不得用铁丝或裸铜线。

4)水平段电缆在拐弯处两侧均要固定,在支架上每隔半米处进行绑扎固定;垂直段的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