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7225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史怀古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咏史怀古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咏史怀古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咏史怀古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咏史怀古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咏史怀古诗.docx

《咏史怀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史怀古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咏史怀古诗.docx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咏史1

其二

左思

郁郁涧底松2。

离离山上苗3。

以彼径寸茎4。

荫此百尺条5。

世胄蹑高位6,英俊沉下僚7。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8。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9。

冯公岂不伟10,白首不见招11。

注释

1.本题共八首。

2.郁郁:

茂盛繁密的样子。

3.离离:

下垂的样子。

4.彼:

指山上苗。

径寸茎:

一寸粗的枝干。

径:

直径。

5.荫:

遮蔽。

条:

松树的枝条。

6.世胄(zhòu):

世家子弟。

胄:

后裔。

蹑:

踩,登。

7.英俊:

英杰才俊。

沉下僚:

沉沦埋没在下层的职位上。

8.“地势”二句:

这种情形就像涧底松和山上苗的情况一样,是地势的原因使它们这样,这由来以久,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了。

然:

这样。

9.“金张”二句:

金张两家的子弟,依靠祖先的功业,七世作汉代的高官。

《汉书·张汤传》:

“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金:

指金日磾家族,自汉武帝时起至汉平帝时止,金家七代作内侍。

张:

指张汤家族,子孙中有十余人相继为侍中、中常侍等职。

藉:

凭借,依赖。

旧业:

祖先的功业。

七叶:

七代,七世。

叶:

时期,犹世。

珥(ěr):

插戴。

貂:

貂尾,用作侍中、中常侍等冠上的装饰。

10.冯公:

指冯唐,汉文帝时人,敢于犯颜直谏,但一直到很老了,还只是中郎署长。

九十岁时,才被举为贤良,但已经不能做官了。

伟:

奇伟杰出。

11.见招:

被重用。

其六

荆轲饮燕市1,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2,与世亦殊伦3。

高眄邈四海4,豪右何足陈5。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6。

注释

1.“荆轲”四句:

《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

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

战国时人,受燕国太子丹之命去刺杀秦王,结果刺杀不成,反而被杀。

傍:

同“旁”。

2.节:

气节,节操。

3.殊伦:

不是同类。

伦:

辈,类。

4.眄(miǎn):

斜视。

邈:

同“藐”,藐视。

5.豪右:

豪强大族。

古代以右为尊,故称。

6.钧:

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评论

1.在六朝而无六朝习气者,左太冲、陶彭泽也。

(清·张蔚然《西园诗麈·习气》)

2.太冲一代伟人,胸次浩然,洒然流咏。

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简贵。

创成一体,垂式千秋。

其雄在才,而其高在志。

有其才而无其志,语必虚矫;有其志而无其才,音难顿挫。

钟嵘以为“野于陆机”,悲哉!

彼安知太冲之陶乎汉魏,化乎矩度乎?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

3.钟嵘评左诗谓“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此不知太冲者也。

太冲胸次高旷,而笔力又复雄迈,陶冶汉魏,自制伟词,故是一代作手,岂陆、潘辈所能比。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七)

4.太冲咏史,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己有怀抱,借古人事以写之,斯为千秋绝唱。

后人粘着一事,明白断案,此史论,非诗格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5.左太冲若有见于孔、颜用舍行藏之意,但其壮志勃勃,急于有为,故气象极似孟子。

有入选数诗,广大精微悉备。

昔谓亚于士衡,殆就其词句而论耳,若其造诣所得,较士衡则远迈矣。

(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十一)

6.太冲祖述汉魏,而修词造句,全不沿袭一句。

落落写来,自成大家,视潘陆诸人,何足数哉!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

燕昭王1

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2,遥望黄金台3。

丘陵尽乔木4,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5,驱马复归来。

注释

1.这首诗是组诗《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中的一首。

作于天册万岁二年(696)陈子昂随武攸宜北伐契丹之时。

天册万岁元年(695),契丹攻陷营州。

次年武则天派武攸宜出师北伐,陈子昂随军担任参谋。

武攸宜出身贵族,不晓军事。

陈子昂屡谏不听,反遭贬斥。

于是登览古迹,感慨昔日乐毅、燕昭王之事,写下了《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

燕昭王:

战国时期燕国的君主,他执政之后,广招贤才,礼遇邹衍、乐毅、郭隗等,终于使燕国强盛起来,并连克当时的强国齐国七十余城,几乎灭齐。

2.碣石馆:

又称碣石宫,是燕昭王为名士邹衍所筑之馆。

《史记·孟子列传》载邹衍到了燕国之后,昭王拥彗前驱,请求邹衍收自己为弟子。

并为其筑碣石宫,亲自前往受教。

3.黄金台:

又称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

相传燕昭王筑台于此,置千金于其上,延请天下之士。

未几,召来乐毅等贤豪之士,燕国国势大盛。

4.丘陵:

指蓟丘,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

5.霸图:

霸者之雄图。

霸:

古代诸侯之长。

已:

停止,止息。

登幽州台歌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

注释

1.幽州台:

即蓟北楼,也就是蓟丘。

2.怆然:

悲伤的样子。

评论

1.其辞简古,有汉魏之风。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

2.王弇州云:

“陈正字淘洗六朝铅华都尽,托寄大阮,微加断裁,第天韵不及。

”胡元瑞云:

“子昂削浮靡而振古雅,虽不能远追魏晋,然在初唐,自是杰出。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西施咏1

王维

艳色天下重2,西施宁久微3。

朝为越溪女4,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5,贵来方悟稀6。

邀人傅香粉,不自着罗衣7。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8。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9。

注释

1.西施: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原在家乡苎罗山浣纱砍柴,越国败于吴国,越王勾践派范蠡求得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借以求和。

西施极得吴王宠爱,以致夫差因迷恋女色而亡国。

吴灭后,西施与范蠡相携退隐,泛舟五湖。

2.艳色:

美色,美丽。

重:

推崇,看重。

3.宁:

怎能。

微:

贫贱低微。

4.越溪:

越国的溪水,这里指苎罗山下的石迹水,在今浙江诸暨县,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方。

5.贱日:

微贱的时候。

殊众:

与众不同。

6.方:

才。

悟:

明白,知道。

稀:

珍稀,举世少有。

7.“邀人”两句:

写西施的娇贵。

邀:

请。

傅:

擦,涂抹。

着:

穿。

8.“君宠”两句:

写西施因得到君王的宠爱,变得日益娇纵,甚至连是非观念都没有了。

9.持:

以,拿。

谢:

告诫。

邻家子:

指西施邻居家的丑女,即东施。

10.效颦(pín):

传说西施病心,时常捧心蹙眉。

其邻里的丑女觉得很美,就效法她。

颦:

皱眉。

效:

效法,仿效。

希:

希求。

评论

1.“贱日岂殊众”二言,古今极称佳句。

然愚意以为不及“君宠益娇态”二言为工。

四言之义,俱属慨词。

然出之以冲和之笔,遂不觉沨沨乎为入耳之音。

诚有合于风人之旨也哉。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2.咏古诗未经阐发者,宜援引本传,见微显阐幽之意;若前人久经论定,不须人云亦云。

王摩诘《西施咏》、李东川《谒夷齐庙》,或别寓兴意,或淡淡写景,以避雷同剿说,此别行一路法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夷门歌1

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2,攻城杀将何纷纷3。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4。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5。

亥为屠肆鼓刀人6,嬴乃夷门抱关者7。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身命酬8。

向风刎颈送公子9,七十老翁何所求。

注释

1.夷门:

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

这首诗中所歌颂的侯嬴是夷门的守门官,故名为《夷门歌》。

2.七雄:

战国时期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合称“战国七雄”。

雄雌:

即胜负。

3.纷纷:

纷乱。

4.“秦兵”二句:

秦军在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后,乘胜包围邯郸。

平原君夫妇多次写信向魏国及信陵君求救。

魏王畏惧秦国,虽命晋鄙领兵十万驻扎于邺,但是仅仅观望,不敢出兵相救。

信陵君屡次劝谏魏王,魏王均不听。

邯郸:

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即今河北邯郸。

平原君:

当时赵王惠文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信陵君的姐夫。

5.公子:

即信陵君,魏王的弟弟公子无忌,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嬴:

即侯嬴,魏国的隐士,当时是魏国都城大梁的守门官。

驷马:

四匹马拉的车子。

辔:

缰绳。

《史记·信陵君列传》载魏有隐士名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6.亥:

朱亥。

屠肆:

屠宰市场。

鼓刀:

操刀。

鼓:

挥舞。

7.抱关者:

守门人。

8.“非但”二句:

写二人帮助公子窃符救赵的豪侠仗义之举。

信陵君于魏王宠姬如姬有恩,侯嬴于是为信陵君献计,请如姬帮忙从魏王卧室中偷出兵符,准备夺晋鄙之军救赵却秦。

如姬果然窃得兵符。

公子行前,侯嬴又说: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公子即使合了兵符,但是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向王请示,事情就危险了。

”于是让他的朋友大力士朱亥和公子一起去,准备在晋鄙不听时击杀他。

侯嬴又对公子说:

“我年老了,不能跟随公子。

等公子到达晋鄙军时,我将自刭以谢公子。

”公子至邺,假称魏王派自己来代替晋鄙。

晋鄙果然怀疑,朱亥遂以大铁椎击杀晋鄙。

公子统帅晋鄙军,进击秦军,秦军解邯郸之围而去。

9.“向风”二句:

写侯嬴果然自刎,赞美他的仗义轻生,慷慨任侠。

《晋书·段灼传》:

“七十老翁,复何所求哉。

评论

1.夷门抱关,屠肆鼓刀。

点化二豪之语,对仗天成,已征妙墨。

莫句复借用段灼理邓艾语,尤见笔精。

使事至此,未许后人步骤。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2.王右丞《夷门歌》,所谓“羚羊挂角”“不着一字者”。

(清·王士祯《七言诗三昧举隅》)

古风

其十1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2。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3。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4。

意轻千金赠,愿向平原笑5。

吾亦淡荡人6,拂衣可同调7。

注释

1.古风:

即古体诗,李白的这组诗共五十九首,内容广泛,虽非一时一地之作,而体制相同,故统以古风标题。

2.倜(tì)傥(tǎng):

气度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

鲁连:

即鲁仲连,战国末期齐国人,以任侠仗义、功成不受赏著称。

《史记·鲁仲连列传》:

“鲁仲连者,齐人也。

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背仕宦任职。

3.“明月”二句:

形容鲁仲连的气度像是从海底出来的明珠,光芒辉耀。

明月:

珍珠名,即夜光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

“珠有夜光、明月。

4.“却秦”二句:

是说鲁仲连退秦军的举动,为后世人所仰慕。

赵孝成王时,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客将军新垣衍到赵国,劝赵王奉表投降,尊秦王为帝。

当时,鲁仲连正客游赵国,被困在城中。

他往见赵国国相平原君,反对帝秦,并和新垣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最后,鲁仲连用尊秦为帝的后患说服了新垣衍,也坚定了赵国抗秦的决心。

恰好这时,魏国的信陵君窃取了兵符,率兵救赵,秦军解围而去。

却:

退,击退。

末照:

余光。

5.“意轻”二句:

写鲁仲连不肯居功受赏。

邯郸解围之后,平原君要封给鲁仲连官爵,鲁仲连坚辞不受。

于是平原君又赠给他千金,作为酬谢。

鲁仲连笑曰: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

”遂告辞而去。

终身不再见平原君。

6.澹荡:

淡泊名利,放浪不受拘束。

7.拂衣:

振衣,提衣,表示决绝之意,《后汉书·杨彪传》载孔融曰:

“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

”后世因称归隐为拂衣。

同调:

志趣相合,如曲调相同,即志同道合。

评论

1.此篇盖慕鲁仲连之为人也。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2.曹植诗:

“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即“明月出海底”意。

白姿性超迈,故感兴于鲁连。

(《唐宋诗醇》)

3.青莲少好学仙,故登真度世之志,十诗而九,盖出于性之所嗜,非矫托也。

……然又慕功名,所企羡者,鲁仲连……等,总欲有所建立,垂名于世,然后拂衣还山,学仙以求长生。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

4.此托鲁仲连起兴以自比。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5.以鲁仲连功成不受赏自比,为李诗中常用之调,例如《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五月东鲁行》“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皆是。

此盖受左思《咏史》诗之影响。

(衢退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

登金陵凤凰台1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2,晋代衣冠成古丘3。

三山半落青天外4,二水中分白鹭洲5。

总为浮云能蔽日6,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金陵:

今江苏南京。

凤凰台:

在金陵凤凰山上。

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三只五色大鸟,翔集于此山。

当时人认为是凤凰,遂筑台于山上,称山为凤凰山,台为凤凰台。

2.吴宫:

吴国的王宫,三国时吴国曾经建都金陵。

3.晋代:

东晋王朝也建都金陵。

衣冠:

士大夫的穿戴,亦用作士大夫的代称。

成古丘:

指已经死去,留下古坟荒丘。

丘:

坟丘。

4.三山:

在金陵城西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称三山。

半落青天外:

是说三山远在青天之外,只能看得见一半。

5.二水:

指长江和秦淮河。

白鹭洲:

在江宁县西的长江中。

秦淮河横贯金陵城,自城西注入长江,而白鹭洲横截于其间,故曰“二水中分白鹭洲。

6.“总为“句:

是说帝王被奸邪包围。

浮云:

比喻奸佞小人。

日:

比喻帝王。

陆贾《新语·慎微篇》: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7.长安不见:

长安是唐朝都城,朝廷所在,长安不见表示自己报国无门。

《世说新语·夙惠》载,东晋明帝数岁时,有人问他: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明帝答曰:

“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明日再问,答曰:

“日近。

举头可见日,不见长安。

黄鹤楼1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2,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3。

晴川历历汉阳树4,春草萋萋鹦鹉洲5。

日暮乡关何处是6,烟波江上使人愁7。

注释

1.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昌县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

古代传说仙人王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这里,又传说费文炜在这里驾鹤登仙而去,故而得名黄鹤楼。

2.昔人:

指传说中的仙人。

3.悠悠:

安闲自在的样子。

4.川:

河流。

历历:

分明清晰的样子。

汉阳:

在武昌西,与黄鹤楼隔长江相望。

5.萋萋:

茂盛繁密的样子。

《楚辞·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鹦鹉洲:

在武昌以北的长江中。

6.乡关:

指故乡。

评论

1.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江山,下窥井邑,古题咏惟谪仙为绝唱。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

2.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宋·严羽《沧浪诗话》)

3.古人善服,太白过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

至金陵,遂为《凤凰台》诗以拟之。

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

4.唐七言律起语之妙,自“卢家少妇”外,……李太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皆冠裳宏丽,大家正脉,可法。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

5.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

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

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

盖颢结句云: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而太白结句云: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年,善占地步矣!

(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上)

7.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

此诗以凤凰台为名,而咏凤凰台不过起语两句尽之矣,下六句乃登台而观望之景也。

三四怀古人之不见,五六七八咏今日之景而慨帝都之不可见登台而望,所深感也。

(元·方回《瀛奎律髓》)

8.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气短。

后题《凤凰台》,古今以为劲敌。

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

然余意更有不然。

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

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

“浮云白日”比而赋也。

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

“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耳。

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

“浮云”、“白日”、“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

青莲才情,表映万载,宁以予言轻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

(王世懋《艺圃撷余》)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运意不同,各有境地,何可轩轾!

瞿宗吉曰:

“太白犹君之念,远过乡关之思,善占地步,可谓十倍曹丕”,此头巾气,又隔壁听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三)

10.崔郎中《黄鹤楼》诗,李太白《凤凰台》诗,高着眼者自不应强分优劣。

瞿宗吉谓:

“太白结语,怀君恋阙,意较宏远”,予前已驳之。

王敬美乃谓:

“崔之‘使人愁’,‘烟波’使人愁也。

‘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

是太白为不当。

”不知两诗皆以十四字成句,崔之愁生于“日暮烟波”,李之愁生于“浮云蔽日”,或比或兴,皆愁所繇结耳。

个中旨趣,岂有轩轾?

…王元美云:

“太白《鹦鹉洲》一篇,效颦《黄鹤》可厌;‘吴宫’、‘晋代’二句,亦非作手。

”……夫作诗各有意到,况供奉天才,岂难自立?

《凤凰台》人疑学步,《鹦鹉洲》又说效颦,太白非崔郎中,将不作七律耶?

“吴宫”二语,闲接甚紧,婉接甚遒,正古气流行变动处,所谓“非作手”者,将不能矜张字句以求工耶?

“三山”二句,岂尘凡下士步伐思议所及者?

(同上卷九)

11.宋严沧浪取崔颢《黄鹤楼》诗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近日何仲默薛君采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一首为第一。

二诗未易优劣,或以问予,予曰:

“崔诗赋体多,沈诗比兴多。

以画家法论之,沈诗披麻,崔诗大斧辟也。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

12.《黄鹤楼》、“郁金堂”,皆顺流直下,故世共推之。

然二作兴会适超,而体裁未密;丰神故美,而结撰非艰。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

13.浮云蔽日,长安不见,借晋明帝语,影出浮云,以悲江左无人,中原沦陷。

“使人愁”三字,总结“幽径”、“古丘”之感,与崔颢《黄鹤楼》落句,语同意别。

宋人不解此,乃以疵其不及颢作,觌面不识,而强加长短,何有哉?

太白诗是通首混收,颢诗是扣尾掉收;太白诗自《十九首》来,颢诗则纯为唐音矣。

(清·王夫之《唐诗选评》)

14.崔诗直举胸情,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

其言皆从心而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境各擅。

论者不举其高情远意,而沾沾吹索于字句之间,固已蔽矣。

至谓白实拟之以较胜负,并谬为捶碎鹤楼等诗,鄙陋之谈,不值一噱也。

(《唐宋诗醇》)

15.崔司勋《黄鹤楼》,意得象先,纵笔所到,遂擅古今之奇;所谓“章法之妙,不见句法,句法之妙,不见字法”者也。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三)

16.李宾之曰:

“律可间出古意,古不可涉律。

……如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乃律间出古,要自不厌。

”王济之曰:

“唐人虽为律诗,犹以韵胜,不以饾饤为工。

崔颢诗‘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气格超然,不为律缚,固自有余味也。

”(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卷下)

咏怀古迹

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1,生长明妃尚有村2。

一去紫台连朔漠3,独留青冢向黄昏4。

画图省识春风面5,环佩空归月夜魂6。

千载琵琶作胡语7,分明怨恨曲中论8。

注释

1.赴:

奔赴。

荆门:

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2.明妃:

即王昭君,昭君名嫱,汉元帝宫人,后被赐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西晋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又称明妃。

昭君村:

昭君故乡,在荆门山附近的归州(今湖北秭归县)。

3.紫台:

紫宫,汉代宫名。

朔漠:

北方的大沙漠,是匈奴族聚居的地方。

朔:

北方。

4.青冢:

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传说塞外草白,只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故称“青冢”。

5.“画图”句:

《西京杂记》载,元帝派画工画新入选的宫女的容貌,按图召幸。

宫女都贿赂画工,独昭君不肯。

画工故意将她画得很丑,使昭君一直不得被召幸。

后匈奴入朝求亲,元帝按图遣昭君出嫁。

临去才发现昭君是后宫第一美人,举止娴雅,应对如流,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省识:

察看,辨识。

6.“环佩”句:

写昭君死于塞外,空有魂魄月夜归来。

环佩:

玉制的饰物,这里代指昭君。

7.琵琶:

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

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后世画《昭君出塞图》都是戎装骑马,怀抱琵琶。

胡语:

胡音。

8.“分明”句:

是说琵琶曲中分明在诉说昭君的怨恨。

相传昭君在匈奴曾经做过哀思之曲,今传的琴曲和琵琶曲中都有《昭君怨》。

评论

1.“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

(明·胡震亨《杜诗通》)

2.七言近体,起自初唐应制,句法严整。

或实字迭用,或虚字单使,自无敷演之病。

……少陵《怀古》: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此上二字虽虚,而措辞稳贴。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

3.诗人咏昭君者多矣,大篇短章,率叙其离别怨恨而已。

惟白乐天云: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没道不如宫里时。

”此不言怨恨,而惓惓旧主之思,过人远矣。

(瞿佑《归田诗话》)

4.发端突兀,是律诗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

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清·吴瞻泰《杜诗提要》)

5.“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清·朱翰《杜诗解意》)

6.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

后来诸家,总不能及。

(清·李子德)

7.读《秋兴八首》、《咏怀古迹》、《诸将五首》,不废议论,不弃藻绩,笼盖宇宙,铿戛钧韶,而纵横出没中,复含蕴藉微远之致,目为大成,非虚语也。

(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二)

8.此怀昭君村也。

上四记叙遗事,下乃伤吊之词。

生长名邦,而殁身塞外,比足该举明妃始末。

五六,承上作转语,言生前未经识面,则殁后魂归亦徒然耳,唯有琵琶写意,千载留恨而已。

朱翰曰:

“起处,见钟灵毓秀而出佳人,有几许珍惜。

结处,言托身绝域而作胡语,含许多悲愤。

曲之诉论,正指昭君怨诗,不作后人词曲。

黄生曰:

“怨恨者,怨己之远嫁,恨汉之无恩也。

陶开虞曰:

“此诗风流摇曳,杜诗之极有韵致者。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1,宗臣遗像肃清高2。

三分割据纡筹策3,万古云霄一羽毛4。

伯仲之间见伊吕5,指挥若定失萧曹6。

运移汉祚难恢复7,志决身歼军务劳8。

注释

1.宇宙: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2.宗臣:

为后世所尊敬仰慕的大臣。

肃:

肃然,严肃的样子。

3.割据:

指独霸一方。

纡筹策:

曲为谋划。

纡(yū):

屈折。

筹策:

古代的计算工具,这里指谋略。

4.“万古”:

是说诸葛亮才略、品德出众超凡,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

羽毛:

代指珍禽。

5.“伯仲”句:

是说诸葛亮的功业和伊尹、吕望相伯仲。

伯仲:

兄弟,引申为不相上下之意。

伊:

即伊尹,辅佐商汤建立商朝的功臣。

吕:

吕望,又名姜尚,即姜太公,辅作周文王、武王开创周朝基业。

6.“指挥”句:

是说诸葛亮的指挥才能是萧何、曹参无法相比的。

若定:

形容镇定自如,从容不迫。

萧曹:

萧何和曹参,都是辅佐刘邦建汉的谋臣。

7.运:

国运。

祚(zuò):

国运,皇位。

8.志决:

志向坚定。

身歼:

身亡。

评论

1.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评之。

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

考亭、南轩,近代大儒,不能废也。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2.黄生曰:

“此诗先表其才之挺出,后惜其志之不成,武候平生出处,直以五十六字论定。

前后诸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也。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3.卢世曰:

“杜诗《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此乃七律命脉根柢。

子美既竭心思,以一身全力,为庙算运筹,为古人写照,一腔血悃,万遍水磨,不唯不可轻议,抑且不可轻读,养气涤肠,方能领略。

人知有《秋兴》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