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7217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docx

高二语文漫步宋词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学习指导】

柳永词二首

1、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

崇安(今福建省崇安县)人。

元年进士,曾为屯田制外郎,也称柳屯田。

为宋代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

他精通音律,善于铺叙,对宋词的发展有较大贡献:

一是扩大了词的题材,有都市,有妓女,有江湖;二是发展了词的体制,大量制作慢词,使词获得了反映更为复杂、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讲究章法,善于铺叙,语言浅近,他所作的歌词,远播四方,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2、阅读指导

《蝶恋花》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

“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词中叙事、写景、抒情自然交融而重在抒情,抒情曲婉而深挚。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句,古往今来曾经撼动无数怀春男女的心。

也曾被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

《望海潮》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用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是这首词的结束语。

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

“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

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会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

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苏轼词二首

1、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元祐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

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广东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

2、阅读指导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因“乌台诗案”之祸,谪居黄州,友人张梦得(偓佺)于舍南长江边筑“快哉亭”,亭落成而赋此词。

题一作《快哉亭作》。

    上片由新建之亭及亭前景象忆及早年在扬州平山堂见到的山光水色。

由此及彼,思路腾挪飞动,既言对先师的怀念,又示快哉亭前风景与平山堂前风光相似之观感,还隐隐透露今日词人遭厄与当年醉翁受挫,时虽异而情理却同之微旨。

“山色有无中”,原出王维《汉江临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欧阳修《朝中措》词借用“平阑槛倚晴空。

山色有无中”一诗句而三大诗人用之,可见此句动人的美学魅力和蕴含的哲理意味及其征服人心的力量。

    下片写所见长江景观,承上“亭下水连空”渲染。

先写长江澄澈如镜,忽然风作浪起,一白头老翁驾扁舟迎战风浪,境界壮伟。

接下就江大风顿起之眼前景而联想宋玉《风赋》之“雌风”、“雄风”之说,为宋玉强作此解是不懂得庄周所谓“天籁”之宏旨。

结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承上否定宋玉雌雄风之说,而肯定楚襄王“快哉此风”之叹,与“快哉亭”意旨巧妙绾合,表达了词人浩荡伟岸的人格及豪迈旷达的心胸。

    一篇之要旨在下阕。

其以“风”为线索,突出浪中“白头翁”形象,让读者联想天地间的“快哉亭”就像大浪中的白头翁的一叶扁舟,词人在人生的江海中遨游,任凭风浪千里,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正气,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快哉”!

“一点”对“千里”,极小与极大的比,开拓了词人胸襟与气度,正是其人能超然于物外、齐物达观的具体定量表述。

黄蓼园云:

“前阕从‘快’字之意入,次阕起三语承上阕写景,‘忽然’二句一跌,以顿出末二句来,结处一振,‘快’字之意方足。

《定风波》

    

(1)写作背景简介: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

在《水调歌头》的“基本解读”中已说到,贬官黄州是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受的深重政治打击,但他能以超脱旷达的态度来对待。

    

(2)基本解读: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

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东坡志林》中说: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那么便怎样?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

先说竹杖芒鞋与马。

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

而马。

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

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

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

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何以见得?

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

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

“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

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

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

“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

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

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

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

词序说:

“已而遂晴,故作此。

”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睛之笔。

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

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

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风雨声。

”“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

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

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晴的遭际吗?

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

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

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

是“归去”!

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李清照词二首

1、作者简介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如梦令》《一剪梅》选自《漱玉词》。

2、阅读指导

《鹧鸪天·桂花》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

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咏花之词如咏梅、咏菊等有很多,但只在此首中将桂花推为“花中第一流”,由此可见这首词中李清照对桂花评价之高。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首词中的桂花也恰是李清照的一个写照。

这首与李清照平日之词风格不同之处在于全词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不像其他的词重在描写,藉描写来抒情。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一句是对桂花的一个描摹,全词中仅此两句是描写,其余皆由此二句引出议论和联想。

前句重在描写桂花的颜色,“暗淡轻黄”四字写出了桂花的光泽和颜色:

光泽不鲜艳耀眼,颜色也是令人赏心悦目之淡黄色,一开篇即将桂花的鲜明特色展现出来,“体性柔”则写桂花的纤薄柔嫩之态,读来似见柔弱女子让人怜惜。

单此一句即形神兼备,盖因作者抓住了桂花的突出特点来描写。

接下来自然地引出下句“情疏迹远只香留”,说明桂花不追求繁华炫目,不追求万人敬赏,虽“情疏迹远”却将香气留与人间,这是作者所犹为欣赏的品质。

宋之问有诗:

“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所表现的是同样的情怀。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句评论是全词的核心所在,也是李清照的个人写照。

“浅碧”、“深红”都是耀眼之色,是多数花借以展现自己的颜色,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不需要的,因为桂花自身的馥郁香气就足以使它成为“花中第一流”!

这也反映了李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内在美品质美才是真正的美,是动人心魄的美,是可以流芳千古的美。

“何须”二字将上文宕开,十分强烈的将以艳色取名的花和色淡香浓的桂花相对比,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上阕重在描写桂花的色与香,并将二者相对比,写出桂花重香不重色的优秀品质。

由此引出了第一层议论,强调了桂花乃“花中第一流”。

那么在下阕中作者将此结论进一步引申,意境迭进。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承上阕而来,用梅花的嫉妒、菊花的羞愧来反衬桂花的出色。

梅花和菊花也都是花中常被喻指优秀品质的花,而且就是李清照的词对这两种花的评价也很高,然而即便如此,在桂花面前梅菊尚需“妒”、“羞”,由此可见桂花的骄人与高贵。

于是桂花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仲秋八月开放的花中之冠了。

这是作者的第二层议论,将桂花与梅菊相对照,较之上阕的议论这两句则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桂花的内在品质。

    最后两句“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是李清照的第三层议论。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而李清照在上面的议论基础上,指出当年屈原没有将桂花这足以“冠中秋”之花遗漏是其没有情思的缘故。

可谓将对馥香四溢的桂花的赞美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永遇乐》

    《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李清照是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的早年生活比较安定舒适,作品也多写婚后的生活,尤其是同她丈夫赵明诚短期分离时的“离愁别苦”,这些作品感情真挚,形式优美,风格清新,语言自然,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内容则大都局限在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

到她四十四岁时,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她同赵明诚一起仓皇南逃,不久明诚因病逝世,她便只得只身流亡,既遭到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流离之苦。

这就使得她后期的作品渗透了深沉的故国之思。

《永遇乐》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首。

    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写的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

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飞动。

但紧接着一句“人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

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

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何处”的叹息。

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产生的一时的感情活动,看似突兀,实则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

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

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

“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

“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

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

正因为这样,虽有“染柳烟浓”的春色,却只觉春意味少。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承上描写作一收束。

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

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

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

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

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

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

“铺翠冠儿,金捻雪柳,簇带争济楚。

”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

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

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

“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

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

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

这是何等的悲凉!

    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

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辛弃疾词三首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现山东省历城县)人。

他生活在宋金对立的时代,民族灾难异常严重。

他目睹了在女真贵族的统治下北方人民的苦难,毅然投身于抗金斗争。

他一生坚持抗金,恢复中原,但屡遭主和派的诽谤和打击,连连被贬。

    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被誉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现存词极为丰富,约620余首,其中抒写爱国思想之作占有极为重要地位。

他的词亦有不同风格之作,如:

温柔婉约之作有之;恬静、清新的田园风光、乡居生活之作亦有之。

其作品收入《稼轩长短句》(十二卷),《稼轩词》(四卷)。

辛弃疾的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冲破音律限制,大量吸收口语、古文语,并多用比兴,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推动了豪放派词风的发展。

2、阅读指导

《青玉案》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

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

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

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

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

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

在倾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

    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

若说好,就好在想象:

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上阕,专门写人。

作者先从头上写起:

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

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

是她!

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

—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

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

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

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

盖早已为寻他千XX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

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

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