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2968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

环境是什么?

审美是什么?

环境必然与人相关,是人的环境。

强调环境的属人性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它将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开来,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更关注自然本身。

其次,它将环境与资源区分开来。

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生活,而资源于人的意义主要是生产。

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然而是不同的价值。

它们都是人所需要的,二者在不矛盾的情况下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

环境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环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然维度,主要考察自然具不具有宜人性。

只有宜人的自然才是人的环境。

在自然维度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态。

生态是否良好关系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

在人看来,有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生态,反之就是不好的生态。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

这样造就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环境。

看环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文明维度。

文明是人类的创造,它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就有与环境相关的创造。

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上面说到的有利于人与生态共生的活动。

此外,还有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这些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的质量。

审美是什么?

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那就是愉快。

我们可以将具有审美性质的愉快概括成“乐”。

人有三种生存方式:

谋生、荣生和乐生。

谋生,为自然人生;荣生,为社会人生;乐生,则为审美人生。

乐生,有物质性的乐,也有精神性的乐。

对于审美来说,精神性的乐更为重要。

精神性的乐有高低之别,审美无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乐。

乐生,体现在环境审美中,则为“乐居”。

“居”当然首先是住下来,但不局限于此,广义的居是生活。

环境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的审美。

环境审美的本质即为“乐居”。

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就是“乐居”。

那么,何为环境美学?

简要地说,它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

环境美学属于偏重于人文方向的研究。

从人文方向研究环境,主要有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美学,环境审美是这三个学科的尖端。

说是尖端,不是说它最高深,而是说环境审美是在环境哲学的指导下、在环境伦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环境哲学提出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环境伦理学提出人与动植物共生友好,都是环境审美的重要内涵,环境美学使人们的审美关注从原初的人自身扩展到人之外的世界,从艺术扩展到生活,从自然扩展到无限。

审美视界的扩大,必然带来审美内涵的深化。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018月9月25日《人民日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如果加深对环境美学概念的理解,准确透彻地把握环境与审美的内涵,就能达到探究环境美学的目的。

B.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都是人所需,二者不矛盾时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

C.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协助生态朝着“安居”“乐居”的方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造就生态文明环境。

D.除了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环境质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设问为发端,在论证过程中先立论后分析,明确概念,承转自如,逻辑严密,结构清晰。

B.文章首先强调环境的属人性的必要性,继而重申环境的意义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C.文章分别从自然和文明两个维度明确了评价环境的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两项指标的轻重主次。

D.作者卒章结旨,明确环境美学的要义与方向,相信随着审美视界的扩大,环境审美的内涵必将不断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谋生”“荣生”“乐生”三种生存方式,层层递进,其论述重点是与“审美”密切相关的“乐生”。

B.环境审美的本质是“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物质性愉快”和“精神性愉快”二者得兼,就是“乐居”。

C.虽然对于“审美是什么”的问题,美学家们见仁见智,但“审美就是愉快”的结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D.以环境哲学为指导,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环境美学会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青衣

毕飞宇

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蕴的极少。

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坯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

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

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二十年后,《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AB角。

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

不要说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她也不会让。

这不是A档B档的事。

她是嫦娥,她才是嫦娥。

筱燕秋完全没有在意剧团这几天气氛的变化,完全没有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她管不了这些。

只要化妆的时间一到,她就平平静静地坐在了化妆台的前面,把自己弄成别人。

天气晴好了四天,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

昨晚的天气预报说了,今天午后有大风雪的。

下午风倒是起了,雪花却没有。

午后的筱燕秋又乏了,浑身上下像是被捆住了,两条腿费劲得要了命。

下午刚过了三点,筱燕秋突然发起了高烧。

高烧来得快,上得更快。

筱燕秋的后背上一阵一阵地发寒,大腿的前侧似乎也多出了一根筋,拽在那儿,吊在那儿,无缘无故地扯着疼。

筱燕秋到底不踏实了,到医院挂了妇科门诊。

医生说,“最好呢,住下来。

”筱燕秋没有讨价还价,生硬地说:

“我不住。

”医生拿起了处方,龙飞凤舞,说:

“先消炎,再忙你也得先消炎。

先吊两瓶水再说。

”利用取药的工夫筱燕秋拐到大厅,她看了一眼时钟,时间不算宽裕,毕竟也没到火烧眉毛的程度。

吊到五点钟,完了吃点东西,五点半赶到剧场,也耽搁不了什么。

这样也好,一边输液,一边养养神,好歹也是住在医院里头。

筱燕秋完全没有料到会在输液室里头睡得这样死,简直都睡昏了。

筱燕秋起初只是闭上眼睛养养神的,空调的温度打得那么高,养着养着居然就睡着了。

筱燕秋那么疲惫,发着那么高的烧,输液室的窗户上又挂着窗帘,人在灯光下面哪能知道时光飞得有多快?

筱燕秋一觉醒来,身上像松了绑,舒服多了。

醒来之后筱燕秋问了问时间,问完了眼睛便直了。

她拔下针管,包都没有来得及提,拔完了针管就往门外跑。

天已经黑了。

雪花却纷扬起来。

雪花那么大,那么密,远处的霓虹灯在纷飞的雪花中明灭,把雪花都打扮得像无处不入的小婊子了,而大楼却成了气宇轩昂的嫖客,挺在那儿,在错觉之中一晃一晃的。

筱燕秋拼命地对着出租车招手,出租车有生意,多得做不过来,傲慢得只会响喇叭。

筱燕秋急得没病了,一个劲地对着出租车挥舞胳膊,都精神抖擞了。

她一路跑,一路叫,一路挥舞她的胳膊。

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妆了。

她们对视了一眼,春来没有开口。

筱燕秋上课的时候关照过她的,化上妆,这个世界其实就没有了,你不再是你,他也不再是他,——你谁都不认识,谁的话你也不要说。

筱燕秋一把抓住了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

”但是筱燕秋没有说。

筱燕秋现在只会抖动她的嘴唇,不会说话。

此时此刻,筱燕秋就盼望着西母娘娘能从天而降,能给她一粒不死之药,她只要吞下去,她甚至连化妆都不需要,立即就可以变成嫦娥了。

西母娘娘没有出现,没有人给筱燕秋不死之药。

筱燕秋回望着春来,上了妆的春来比天仙还要美。

她才是嫦娥。

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才是嫦娥。

锣鼓响起来了。

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

大幕拉开了,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这一回真的死了。

嫦娥在筱燕秋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了悔恨。

死因不详,终年四万八千岁。

筱燕秋回到了化妆间,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

剧场里响起了喝彩声,化妆间里就越发寂静了。

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

筱燕秋一点都不知道她做了些什么,她像一个走尸,拿起水衣给自己披上了,然后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均匀地、一点一点地往脸上抹、往脖子上抹,往手上抹。

化完妆,她请化妆师给她吊眉、包头、上齐眉穗、带头套,最后她拿起了她的笛子。

筱燕秋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镇定自若的,出奇地安静。

但是,她的安静让化妆师不寒而栗,后背上一阵一阵地竖毛孔。

化妆师怕极了,惊恐地盯着她。

筱燕秋并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

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

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面。

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

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簧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

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许多人,突然堵住了许多车。

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

围上来的人和车就像是被风吹过来的,就像是雪花那样无声地降落下来的。

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在叙事方面有独特之处,将人和戏巧妙结合,为人设戏,以戏写人。

人与戏彼此叠映,相互阐释。

B.小说通过筱燕秋闯进化妆间后和春来“对视了一眼”这个细节,微妙地揭示出这对师生之间的矛盾纠葛。

C.小说细致入微地记叙、描写了筱燕秋自己化妆的情形和动作,符合人物身份特征,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D.小说结尾记叙了筱燕秋在风雪中路灯下轰轰烈烈的“演出”,旨在表现她艺术的高超和自负的个性。

5.文中有三处关于“风雪”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以“嫦娥”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8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本题共4小题,19分)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

王莽末,为弟报仇,亡命江夏。

久之,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常为偏裨,攻傍县。

后与成丹、张卬别入南郡蓝口,号下江兵。

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

是时,汉兵与新市、平林众俱败于小长安,各欲解去。

伯升闻下江军在宜秋,即与光武及李通俱造常壁,曰:

“愿见下江一贤将,议大事。

”成丹、张卬共推遣常。

伯升见常,说以合从之利。

常大悟,曰:

“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

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

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

”常还,具为丹、卬言之。

丹、卬负其众,皆曰:

“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

”常心独归汉,乃稍晓说其将帅曰:

“往者成、哀衰微无嗣,故王莽得承间篡位。

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积失百姓之心。

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

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

以秦、项之势,尚至夷覆,况今布衣相聚草泽?

以此行之,灭亡之道也。

”下江诸将虽屈强少识,然素敬常,乃皆谢曰:

“无王将军,吾属几陷于不义。

愿敬受教。

”即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合。

及诸将议立宗室,唯常与南阳士大夫同意欲立伯升,而朱鲔、张卬等不听。

及更始立,以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

更始败,建武二年夏,常将妻子诣洛阳,肉袒自归。

光武见常甚欢,劳之曰:

“王廷尉良苦。

每念往时,共更艰厄,何日忘之。

莫往莫来,岂违平生之言乎?

”常顿首谢曰:

“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帝笑曰:

“吾与廷尉戏耳。

吾见廷尉,不忧南方矣。

”特加赏赐,拜为左曹,封山桑侯。

十二年,薨于屯所,谥曰节侯。

(选自《后汉书·王常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B.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C.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D.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纪年的名号,如建武;也可用于称呼皇帝,如更始。

B.肉袒,指脱去上衣,裸露肢体。

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之意。

C.顿首,此处意为磕头。

古时也常用于书、表、奏等文章的结尾,表示敬意。

D.薨,在唐代以前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后来也用以指皇帝、太后之死。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常与王凤、王匡等起兵,大破荆州牧。

王常他们起兵后攻打云杜附近各县,号称下江兵,后来又大败荆州官兵,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

B.王常希望辅助汉朝,成就功业。

王常听了伯升的建议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向成丹、张卬说明,但成丹、张卬不同意,认为应该各自做主。

C.王常素有威望,以理服人。

王常想归顺汉朝,便把归顺的道理对将士们陈述,最终他率领下江兵和汉军、新市军等联合抗击王莽。

D.王常一心为汉,备受重用。

他在更始帝时拜将封侯,更始帝兵败后投靠光武帝,光武帝虽对他有所不满,但念及两人的情谊还是委以重任。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

(2)以秦、项之势,尚至夷覆,况今布衣相聚草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注]

【唐】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据《云溪友议》载,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

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

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

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

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孤起”一词,写角声凄厉,实际上也烘托出诗人独自登上九峰楼孤寂黯然的心境。

B.颔联把无形的离思别情寄寓在碧山、芳草等景物中,情景相生,显得丰满具体,意蕴深长。

C.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

“思无尽”“恨即休”是本诗的诗眼。

D.尾联一个“轻”字表现出张祜蔑视权贵利禄的名士风骨,暗寓对张祜的赞赏。

12.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要求诗歌不正言直述,而是托物(景、事)兴情,有所寄寓。

杜牧“兴寄深远”的诗风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3~14题。

呈蒋、薛二友

【宋】赵师秀

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

【注】①缊袍:

以乱麻为絮的袍子。

②香醪:

美酒。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

B.“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C.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D.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

14.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精妙,请从营造意境、描写角度和塑造形象角度加以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补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杨玉环和唐玄宗对于爱情的美好誓愿,并成为千古以来有情人对爱情忠贞的共同誓愿的两句是,

(2)唐代武平一的《杂曲歌辞·妾薄命》中有一句描摹美女回眸之美:

“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同样选择写杨玉环回眸一笑,突出其倾城之色的两句是,。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仰慕、崇敬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在一起的千古名句是,。

(4)陆游的《书愤》中追述两次抗金胜利的句子是,

(5)李清照的《一剪梅》中运用起兴的手法,与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所表达感情相类似的句子是。

(6)李白的《越中览古》中表达与《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相似感慨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一日干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时期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首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歌行体诗歌,两首诗歌都具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的特点,具有感伤色彩,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B.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九辩》各1篇。

C.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

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却难以出头的寒士心怀不平,常在文学作品中表达这种不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拟行路难》正是这类文学作品的代表。

D.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据《晋书》记载,窦涛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后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的丈夫的信。

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中的“锦书”与之同义,都是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书信。

20.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比拟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拟人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比喻

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对比

21.下列各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外交辞令:

美方置双方已经形成的共识于不顾,反复无常,挑起贸易战。

此举既损害双边利益,又破坏世界贸易秩序,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B.回函母校:

因航班临时延误,故不能及时飞往母校出席建校百年庆典,恳请领导谅解。

C.遗失启事:

本人昨日中午在田径场不慎丢失棕色钱包一个,内有急用证件,希望拾得者尽早与我联系,不胜感激,当面酬谢。

D.开张预告:

本店正在精心装修,拟定7月隆重开张,届时奉上神秘大礼,敬请新老客户期待。

四、表达与交流(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珍珠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

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

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

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要求: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篇文章。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上)高二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A项表达绝对,探究环境美学,除了把握环境与审美的内涵,还关涉很多学科,关联人类很多的活动。

C项转述错误,原文是“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且“乐居”不属于生态文明环境的范畴。

D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与“创造性活动”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

2、C(C项“进一步分析了两项指标的轻重主次”错,文章分析了两项指标的具体差别,但没有指明轻重主次。

3、B(B项转述错误,原文表达为“乐居”是指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可以理解为或“物质的”或“精神的”或“物质兼精神的”几种情况。

4、D(D项“旨在表现她艺术的高超和自负的个性”错。

此处应该是为了刻画一位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

5、①第一处:

暗示着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

午后天空阴沉,天气预报说有风雪,接着交代了筱燕秋发烧。

这次生病势必影响演出,而“嫦娥”的角色将易主。

②第二处:

突出了路途的艰难,烘托出筱燕秋焦急的心情。

这是筱燕秋挂完水后的景色描写,突出了天气恶劣,回剧院的路途艰难,烘托筱燕秋焦急的心情。

③第三处:

路灯下,雪花飞舞,主人公以风雪为背景演出,给文章增添了悲剧色彩。

(共三点,每点两分,答出关键词给一分,分析得一分)

6、结构上:

①“嫦娥”是贯穿小说的线索,激发人物之间的矛盾,推动情节发展并且使情节紧凑集中。

内容上:

②“嫦娥”是文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使小说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悲剧色彩。

③“嫦娥”有助于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位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

④“嫦娥”有助于对人物内在情感的表现,主人公对于“嫦娥”的认知及其变化,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主题上:

⑤“嫦娥”伴随著主人公的人生历程,暗示了人物无力回天、苦苦挣扎的悲剧命运。

(能够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和主题揭示三个方面分析,每点两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

7、C(“愚臣”是“不量”的宾语,“任以南州”的主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