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630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docx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

福建中考课标古诗词全解40首考点汇总

(一)

诗词全解

0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出处:

《诗经》

2、主要内容

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3、艺术手法

(1)用“兴”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助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指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2)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方式,表达诗人细腻情感。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3)细节刻画

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4、中考真题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2015年·广西省)

运用“兴”的艺术手法(1分)。

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2分)。

(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亦可)

(2)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分)。

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1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分)。

(3)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2015年·荆州市)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答案】D(此为表现男子,不是“窈窕淑女”。

)(2分)

02、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出处:

《诗经》

2、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爱情诗歌,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3、名句鉴赏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托物起兴,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

4、中考真题

(1)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解析】这是“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2)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2分)(2016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

意思对即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D】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0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出处:

《汉乐府》

2、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以及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名句鉴赏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开篇从“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这两句诗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

(2)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老兵出门张望的动作与老泪纵横的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04、观沧海(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作者:

曹操(东汉)

2、主要内容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3、名句鉴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4、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描写了山、树、草、风,烘托出了大海的苍茫动荡,写出了大海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面对这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2)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中想象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动静结合: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3)想象丰富,气势雄浑。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大海宛如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

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豪迈的气概。

4、中考真题

(1)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C)(2分)(2015年·辽阳市)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解析】“日月之行”四句,是作者想象之景,不是实景,实景是“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六句。

(2)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________”。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________,次写海面上的③________,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3分)、

①观(1分)②树木百草(1分)③秋风洪波(1分)

(3)简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1分)

05、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作者:

陶渊明(东晋)

2、主要内容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3、名句鉴赏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天真意趣。

“见”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即使身处喧闹的人境,但只要心灵清静明晰,就可以避开繁杂,获得内在的安宁和自在。

不去在意世间的名利纷争,就能逍遥自在、无忧无虑,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淡泊俗尘的心境和不为世间名利所束缚的高尚的情操。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脱俗,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心境自然凉,只要一个人始终保持一份宁静的心境,就不容易受到干扰,这句话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4、中考真题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构筑房舍;傍晚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分)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3)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__”和“______”。

(2)

心远悠然

(4)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3分)

示例: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

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06、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出处:

《乐府诗集》(郭茂倩)

2、主要内容

本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3、名句鉴赏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这句话采用比喻的写法,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边关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表现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

0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作者:

王勃(唐)

2、主要内容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3、名句鉴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知己不因远离而隔开的心意,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表现了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

虽为送别,但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4、中考真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2014年·河南省)

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o(2分)(2014年·河南省)

“辅”示例:

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望”示例:

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08、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作者:

陈子昂(唐)

2、主要内容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3、名句鉴赏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

4、中考真题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联想:

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

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3分)(2016年·桂林市)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09、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作者:

王湾(唐)

2、主要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感情。

3、名句鉴赏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淼。

“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

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或: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

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同时又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4、中考真题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分)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2分)(2016年·河池市)

示例: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

10、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作者:

王维(唐)

2、主要内容

本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美壮丽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并把自己的孤寂悲凉之情巧妙融入景中,侧面表露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

3、名句鉴赏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示例一: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示例二:

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

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直”表现孤烟之高,又表现了他的劲拔、坚毅之美;“圆”表现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两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阔)

示例三:

这两句诗非常讲究诗歌的画面感,充分表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画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第三,在色彩上也很丰富。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的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生动描绘出了塞外的荒凉萧瑟。

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4、中考真题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____________,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1分)(2016年·孝感市中考试题)诗人(自己)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2分)(2016年·孝感市中考试题)

示例-:

“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慼。

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

示例二:

“孤烟”显示在无边的荒莫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壮观。

(共2分)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作者:

李白(唐)

2、主要内容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月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情,以及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

3、名句鉴赏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先描写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后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友人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思念之情。

4、艺术手法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5、中考真题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分)

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3分)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12、行路难(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作者:

李白(唐)

2、主要内容

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

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3、名句鉴赏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诗人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他食不下咽,表现了他的悲愤心情,丰盛的酒宴消解不了因为在朝廷得不到重用,实现不了抱负的失意的苦闷。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两句诗采用比兴手法,正面写行路难,生动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处境,想要渡过黄河可寒冰堵塞了河流,想要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住了道路。

这两句用来比喻世路艰难、举步维艰的情况,贴切而明透。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暗用两个典故,李白在心境茫然之中,仍然以吕尚、伊尹自比,梦寐以求像他们那样受命于贤明君主,作一番大事业。

表现诗人内心的追求。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4、中考真题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2分)(2011年·河南省)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意思对即可。

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13、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作者:

崔颢(唐)

2、主要内容

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由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世事茫茫之慨(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

3、名句鉴赏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

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2)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诗歌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4、中考真题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分)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

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2分),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分)。

(2)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2015年·娄底市)

可从文章结构、表达技巧、文体特征等入手作答即可。

如:

⑴本诗意境壮阔,采用黄鹤、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营造意境(2分),抒发了作者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2分)。

⑵本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

首联巧妙用典铺垫,颔联紧承物在人非,鹤去楼空,颈联书写眼前胜景,尾联展现鸟归巢,船归航,游子要归乡(2分)的思乡之情(2分)。

⑶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晴川草树(2分),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

14、望岳(唐)杜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