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592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长垣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长垣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99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 )

A.阳光充足                              B.温度适宜

C.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D.外界干扰

2、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成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分解者          

3、下列哪种植物比较适宜在室内种植                      (    )

A.兰花          B.郁金香          C.夜来香          D.文竹          

4、按照不同的需要可以将野生岩鸽逐渐培育出信鸽、观赏鸽、肉食鸽等,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自然选择的多样性

5、多数情况下,物种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     )

A.冰川的作用                              B.基因突变

C.食物缺乏                              D.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6、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    )

A.使用工具                              B.两足直立行走

C.大脑发达                              D.使用语言

7、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高等的原因是                             (    )

A.枝繁叶茂                              B.根系发达

C.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                              D.生殖离不开水

8、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哺乳动物          

9、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    )

A.20-30%          B.10-20%          C.5-10%          D.30-50%          

10、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

A.门 界          B.界科          C.界种          D.纲 种          

11、蝙蝠之所以不是鸟类,是因为它                                   (   )

A.能发出超声波          B.是胎生哺乳          C.体温恒定          D.心脏有四个腔          

12、下列哪类植物的叶片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

A.被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裸子植物          

13、下列哪些生物大量繁殖会引起赤潮现象                             (    )

A.夜光虫 藻类          B.水蛭 藻类          C.海星 苔藓          D.钉螺 蕨类          

14、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它们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                 (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15、在解决粮食问题上,中学生力所能及的是                                (     )

A.开发出产量高的新品种                              B.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C.控制人口数量                              D.节约粮食

16、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    )

A.水污染、大气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光污染、噪音污染                              D.以上都是

17、下列与良好的家居环境无关的是                                        (   )

A.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充足的阳光

C.豪华的装修                              D.良好的通风

18、下列食品的制作没有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

A.青贮饲料          B.豆豉          C.泡菜          D.豆浆          

19、下列哪项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   )

A.一片农田          B.一群鸡          C.江中的鱼          D.一群牛          

20、下列属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应用于不同生物种类之间

B.只能应用于同种生物之间

C.可有效提高产品的产量

D.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判断题(题型注释)

2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

                 (_______)

22、金丝猴、猕猴、猩猩、狒狒都是现代类人猿。

             (_______)

23、农药化肥的残留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农业生产中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_______)

24、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属于低生育率国家。

 (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25、              和            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题型注释)

26、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消费者中,草食动物是_____________。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

(3)若人们大量的捕杀青蛙,蜘蛛的数量会_________,老鼠的数量会________。

(4)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__________部分,生物部分还缺少__________。

27、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示意图,据图探究以下问题:

(1)在“多莉”的克隆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代生物技术。

(2)读图发现:

R羊为本次克隆提供了___________,S羊提供了____________,T羊提供了___________,“多莉”羊几乎是______羊的复制品,克隆羊的成功培养说明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___中。

(3)你赞同克隆人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探究题(题型注释)

28、___________是唯一现存的人种,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

29、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________的观点。

30、亚洲人属于____________人种。

31、_________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2、大气中__________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容易腐蚀水泥、大理石,并能使铁金属表面生锈,因此,建筑物容易受损,公园中的雕刻以及许多古代遗迹也容易受腐蚀。

33、工业化的发酵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D

6、B

7、C

8、C

9、B

10、C

11、B

12、C

13、A

14、C

15、D

16、D

17、C

18、D

19、A

20、B

21、对

22、错

23、错

24、对

2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26、 草 兔、鼠、食草昆虫 草→食草昆虫→蜘蛛→蛙→蛇→猫头鹰 先多后少 减少 非生物 分解者

27、 核移植 细胞培养 胚胎移植 细胞核(遗传物质) 细胞质 子宫(发育场所) R 细胞核 不同意!

克隆人赞同者的论据是,该技术能够帮助不孕者拥有自己的后代实际上,这个要求可以通过其它更安全更有效的途径来满足。

因此可以断定,利用克隆技术进行传宗接代只是借口,克隆人实验背后隐藏着非科学的商业目的

28、智人

29、非洲

30、蒙古利亚

31、太阳光

32、二氧化硫

33、 抗生素 氨基酸

【解析】

1、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互相制约,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如我国黄土高原由于我们的祖先乱砍滥伐,使生态遭到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给我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考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试题分析: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所以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

故选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考点:

生物的基本常识。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等有关知识点。

解答:

A、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

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

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不适合在室内养殖,不符合题意。

B、郁金香的花朵含有毒碱,不适合净化空气,不符合题意;

C、夜来香的花草香味过于浓烈,会让人难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不适合在室内养殖,不符合题意。

D、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

文竹是具有极高的观赏植物,可放置客厅、书房,净化空气的同时也增添了书香气息。

以根入药,可治急性气管炎,具有润肺止咳的功能。

符合题意。

故选D

4、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来切入。

解答: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如野生岩鸽逐渐培育出信鸽、观赏鸽、肉食的等,表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

A

5、考点: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

按照达尔文的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当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生物如果没有产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就会在生存斗争中被环境淘汰,即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某些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环境变化。

故选:

D

6、考点: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分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

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解答:

由分析可知,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和手更加灵巧,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故选:

B

7、考点: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根,茎,叶,并且根,茎,叶里有专门的疏导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根、茎、叶发达,并且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维管束中有形成层,茎能无限长粗。

因此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的特点是靠种子繁殖后代,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根、茎、叶发达。

而二者茎内都有输导组织。

解答:

A、枝叶繁茂不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高等,故A错误;

B、裸子植物根系发达,可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该项不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高等,故B错误;

C、裸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即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可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而蕨类植物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该项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高等,故C正确;

D、蕨类植物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说明蕨类植物更低等,D错误。

故选:

C

8、试题分析: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C正确。

考点:

节肢动物。

9、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因为第一、各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第二、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消费者的尸体、粪便中的能量流入分解者,被分解者消耗掉,第三、各营养级生物中总有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

所以一般来说,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

故选:

B

10、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的单位。

可以从生物的分类单位大小方面来解答。

解答: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

C

11、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哺乳动物的特征。

解答时可以从哺乳动物的特征和蝙蝠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蝙蝠体表有毛,不是羽毛;没有翼,依靠前肢和后肢之间的皮膜来滑行;蝙蝠在生长发育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因此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

B

12、考点:

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

这是一个关于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的选择题。

据此答题。

解答:

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无根,只有假根。

假根主要是固著器官,兼有吸收作用。

茎没有输导组织,起支撑作用。

叶多数为单层细胞,通透性良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从总体上来说,各营养器官都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叶起主要作用;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种子植物的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可见C正确。

故选:

C

13、考点:

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

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单细胞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

赤潮有时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遭受很大危害,这是由于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和它们死后分解,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质等造成的。

解答:

A、藻类和夜光虫全是单细胞生物,与赤潮的形成有关,符合题意;

B、水蛭属于环动物,环动物与赤潮的形成无关,不符合题意;

C、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结构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类,体扁平,与赤潮的形成无关,不符合题意;

D、钉螺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和蕨类植物与赤潮的形成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4、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包括:

二氧化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

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解答:

A、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

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吸收,也称为吸收作用。

A错误;

B、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进入无机环境中,B错误;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C正确; 

D、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D错误;

故选:

C

15、解答:

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占世界7%的耕地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但我国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仍处于比较稳定的平衡状态,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节约粮食。

故选:

D

16、考点: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分析:

人类活动过程中,向水、空气、土壤等自然环境排入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噪声、废热等污染物,当数量和浓度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可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的现象,叫做环境污染。

解答: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

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等。

因此D符合题意。

故选:

D

17、考点: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分析:

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装修或是装饰材料内往往含有有害气体。

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

解答:

室内空气质量的高低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充足的日光、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使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利于人的健康,属于良好家庭环境,豪华装修会污染家庭环境。

故选:

C

18、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制造中的应用,据此作答。

解答: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而青贮饲料是一类饲料,由含水分多的植物性饲料经过密封、发酵后而成,主要用于喂养反刍动物。

其中豆浆是用豆子加水研磨、煮沸而成的,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

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

D

19、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

A、一块农田、一座高山、一个城市,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

BCD、一群鸟,江中的鱼,只有部分动物,一群牛,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

A

20、考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

基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

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在体外进行巧妙的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遗传性状。

解答:

A、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可应用于不同生物种类之间,A正确;

B、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不同生物种类之间,B错误;

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可有效提高产品的产量,C正确;

D、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新材料等领域,D正确。

故选:

B

21、考点:

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分析:

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解答: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

故答案为:

22、考点: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分析:

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解答:

猕猴、金丝猴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不是类人猿;猩猩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是类人猿。

故答案为:

×

23、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分析:

根据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分析解答此题。

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