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575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docx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南京财经大学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

2013——2014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信托与租赁

论文题目: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班级:

金融1105班

学生姓名:

李茜

学号:

1303110212

任课教师:

陈金霞

 

项目

选题难易

理论水平

综合能力

立论正确

论据充分

结构合理

方法正确

联系实际

数据可靠

文字通顺

格式规范

合计

满分

10

10

20

20

10

10

10

10

100

得分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摘要: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是将传统的租赁、贸易与金融方式有机组合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

在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但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及现状等情况分析,提出我国融资租赁业面临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融资租赁;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逐步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和滞后给融资租赁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未形成与融资租赁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环境,没有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等等。

这些问题都亟待改善和解决。

金融租赁(FinancialLease),是指出租人(Lessor)对承租人(Lessee)所选定的租赁物件,进行以为其融资为目的的购买,然后,再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该租赁物件中长期的出租给该承租人使用。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在开辟我国引进外资渠道、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探索企业融通资金的新途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按照目前中国有关部门的规定,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主要有三类:

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专营融资租赁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和兼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

这类法人机构属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他们在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同时,仍可从事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信托、债券、投资等其他金融业务。

到2001年6月,中国金融租赁公司有12家,兼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有近200家。

由原外经贸部根据2001年9月颁布的妙}商投资租赁公司管理暂行办莪勤批准的,具有准金融机构性质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如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

这类公司作为一个引进外资的窗口,其营运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外股东或外资金融机构,它们不从事任何其他金融业务。

到2002年底,中国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共有32家。

作为一般工商企业,由国内贸易局主管、附属于制造厂商、以促进本企业产品销售为目的的非金融机构内资厂商类租赁公司。

这类公司直接依托制造商开展租赁业务。

其营运资金主要是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能从事任何其他金融业务。

从国外租赁业发展来看,租赁业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的。

据((世界租赁年报》,2000年全球租赁总额为4989.5亿美元,前四名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这四个国家也是全球GDP排序最高的四个国家,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租赁业的发展程度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

中国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7%以上的高速增长率,而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却非常滞后,中国目前的租赁额仅相当于美国的l%、日本的2%,由此可见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市场空间是极为巨大的。

二、我国融资租赁业存在的问题

1.对融资租赁理论缺乏深度研究

8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组建融资租赁公司,引入融资租赁方式,实现了融资租赁的从无到有。

但在引入这种方式的同时,对融资租赁产生的背景、融资租赁与传统租赁的异同点、融资租赁的比较优势和内在运作规律、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生存环境和空间等问题虽有一些研究和认识,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和滞后给融资租赁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

2.未形成与融资租赁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环境

(1)融资租赁业长期得不到经济合同法的约束和有效保护。

由于原经济合同法对融资租赁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处理经济纠纷中无法可依,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特别是融资租赁的出租人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是形成一部分租金拖欠和难以收回的主要原因。

(2)融资租赁业没有系统、统一的会计标准。

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标准,可依据的会计准则散见于其他会计制度中,不能准确、系统、全面地反映融资租赁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未能从设备使用年限、残值处理、计提折旧和成本入账方式等角度严格区分融资租赁和传统经营性租赁,未能从会计制度的规定中体现融资租赁业务的特点。

这种状况使人们普遍对融资租赁感到困惑,这是融资租赁业务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同时也给税收政策的实施和机构管理部门的业务监管带来困难。

  (3)融资租赁业税收标准不统一。

目前,融资租赁业的税收政策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该新兴行业的税收优惠措施不够充分;二是税基、税率不统一。

两者均对融资租赁业的良性发展、合理竞争和有效监管带来不利影响。

3.没有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融资租赁业存在多头管理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对作为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和管理,外经贸部承担对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和管理,原国内贸易部承担对租赁市场的试点工作的管理。

虽然有三个政府管理部门参与管理,但至今为止未出台统一的机构管理办法。

行业管理上的分散局面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市场准入没有统一标准。

目前,作为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00万美元,而一般租赁公司兼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最低注册资本仅为人民币50万元。

以上各种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均不能适应融资租赁业务投资大、周期长、现金流量差的特点,使融资租赁公司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低的弱点。

  

(2)资金来源和生存空间狭窄。

作为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虽然允许吸收部分存款,但其吸收存款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很难吸收到长期资金来源,而且由于是金融机构,银行不得向其贷款,因而其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在期限上发生严重不匹配现象,导致短资长用,融资租赁公司容易出现支付困难。

因此,这类融资租赁公司普遍存在放弃主业而从事一般借贷业务的倾向。

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除股本金外,主要依靠股东借款,其资金来源受到外债管理和股东融资安排的限制,不能根据融资租赁市场的需求情况自主筹措资金,同时,由于存在外汇管制,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国内设备租赁时遇到障碍。

一般租赁公司兼营融资租赁业务,以资本金为限,由于其注册资本少,银行借款必然受到限制,其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空间更趋狭窄。

4.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状况普遍不佳

由于租赁法规制度不完善,缺乏政策引导和统一的行业管理,以及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融资租赁公司普遍存在经营困难。

  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租赁公司中的大多数严重偏离主业。

据非现场检查指标反映,有11家租赁公司以经营借贷业务为主,租赁资产低于总资产10%的有5家;15家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余额约为5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9%,而且,自去年以来租赁业务还在萎缩。

一些租赁公司不良资产比例高,有一半左右的公司租赁逾期率超过20%,核销损失后,有的公司可能出现资不抵债。

部分租赁公司已出现支付困难。

由于租赁法规的不完善,租赁市场的欠成熟和欠租问题的拖累,中外合资租赁公司的部分股东对中国租赁业信心不足。

这种状况对我国引进外资是十分不利的。

三、发展我国融资租赁的对策

中国的租赁业正处于现代融资租赁的起始阶段,行业需要调整自己的位置,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美国的租赁业也经过历次磨难,才发展到今天的成熟阶段。

所以,中国租赁业若要能快速发展,取决于许多因素,但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和完善租赁立法

中国人民银行、原外经贸部和经贸委等各管理层往往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规定、解释租赁公司的行为准则。

多头管理使整个租赁业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也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管,势必影响租赁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所以,分别立法、分别管理的办法需改为统一立法、统一管理。

中国政府应尽快颁布融资租赁法》,使融资租赁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确定行业主管部门,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融资租赁业的规模发展。

(二)政府应鼓励扶持融资租赁业发展

中国政府可以考虑的优惠政策包括:

1、实行投资减税政策。

即出租人可以享受所出租设备购置成本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

如美国畿投资税收扣减轻勤中规定:

出租人投资购买租赁设备时,可享受相当于投资设备购置成本10%的优惠,即出租人可以从应纳税的收入中抵免设备投资的支出。

这有利于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2、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通过加速折旧可使承租人获得较多的税收优惠,从而鼓励投资及设备更新。

3、制定对租赁业贷款的指导原则。

鼓励银行给予各类租赁公司提供信贷支持。

对于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或战略工业以及高新科技的租赁项目,政府可考虑由政策性银行向承接该类项目融资的租赁机构提供与租赁项目期限相等的部分或大部分中长期贷款。

4、制定扶持融资租赁业的财税政策。

对租赁会计准则规定的融资租赁业务,统一本外币租赁业务的营业税税基,统一融资租赁和中长期经营性租赁的营业税税率和税基。

5、建立风险保障体制。

在建立信用担保基础上,有关部门应与保险公司协商,建立融资租赁信用保险制度,为租赁物品提供和扩大保险服务范围,以降低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损失,融资租赁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融资租赁业的风险防范租赁业是完完全全的信用消费,必须借助于政府、银行的信用平台来运作。

同时租赁业也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必须具备诸多相关企业分担风险、共谋发展的机制。

因此,必须构筑出由租方、承租方、制造厂商、银行等组成的联盟,创造“合作互利”的价值链。

融资租赁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管理

制度。

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其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内控机构,公司内控机构由监事会、专业控制体系组成,维护其权威性和独立性,有效地控制各种经营风险。

(四)积极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租赁业务和租赁市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为此,融资租赁公司除继续做直接租赁外,今后还应积极创新,拓展业务层次,积极开拓租赁市场。

比如:

1、加大杠杆租赁(LeverageLease)、出售回租租赁(SaleandLease-back)、委托租赁(EntrustLease)、风险租赁(VentureLease)等业务范围。

这几种新的租赁方式既可解决租赁公司资金来源问题,又可减少租赁公司风险。

其中,委托租赁一般是用于国家鼓励或与基础设计投资相关的项目上,如IT产业、飞机、电信、能源、交通、医疗保健等产业。

这类项目期限长,收益稳定。

另外,风险租赁是针对高科技产品及产业进行租赁,可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采用合作租赁、收益百分比租赁等复合式租赁方式。

合作租赁就是以财税、银行、承租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收益百分比租赁是以收益权担保、收益分成的租赁方式。

通过复合式租赁方式,广泛开展一些与租赁业相关的延伸业务,不断拓展融资租赁市场。

3、开展多层次的融资租赁业务。

除直接进口转租赁外,在鼓励开展国内租赁业务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出口租赁业务,如机电设备、船舶、机械制造出口等,以扩大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空间。

总结:

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远未成熟的融资租赁以及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等将共同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构筑起良好的週边需求环境。

其次,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年实施,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大力推进,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新兴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民生工程如保障房建设、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改”、“教改”的稳步落实,与此相关的固定资产和新增设备的投资需求将持续增长。

这也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程东跃.融资租赁风险管理[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史燕平.融资租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秦水顺.金融租赁业务[M].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4]杜朝运,邓秋艳.发展我国融资租赁的税收激励思考[J].税务研究,2007(4)

[5]谭僖;论我国租赁税收规范的建立与协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梁冉;我国发展融资租赁业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6年

[7]任晓岚;论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