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假设,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设疑,以实验为导向,讲练结合。
仪器和药品:
仪器:
托盘天平、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气球、烧杯、小试管、镊子、坩埚钳等
药品:
白磷、铁钉、CuSO4溶液、盐酸、碳酸钠、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转变成其他物质,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二、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1、让学生写出白磷在氧气中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然后设置问题:
化学反应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无变化呢?
2.采用探究性实验的程序来组织教学。
三、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当学生发现“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作出尽可能多的假设或猜想:
①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增加;
②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减少;
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不变;
④在某些反应中可能增加,在某些反应中可能减少,而在某些反应中可能不变。
2、设计实验
在充分假设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呢?
让同学们测一测几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出现什么情况?
然后说出将做的几个实验:
①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②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实验求证
将学生进行分组。
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实验,要求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物质的状态、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等。
4、得出结论。
5、实验完毕,各小组汇报结果。
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6、解释讨论
师提出: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首先展示《白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动画,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并提出以下具有阶梯性问题:
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了?
②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了没有?
③计算上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⑥通过思考上述问题,你得出什么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7、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展示:
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
通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微观宏观
三不变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五、当堂检测:
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⑦D.③④⑥⑦
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B.H2C.HClD.HClO
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X一定含有氧元素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填空
(1)电解18克水,可生成2克氢气和克氧气。
(2)32克硫在氧气中全部燃烧,生成64克的二氧化硫,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克。
6、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
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
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选填“大”、“小”
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______(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下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
①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
m前>m后,请解释原因,
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
②乙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
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六、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有机联系,不可分割。
而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就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那么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1)知识状况:
学生已经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能力状况:
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探究实验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心里状况: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在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好奇和兴奋的状态,往往渴望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质量守恒定律》
效果分析
本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该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与探究中,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做好结果记录,对实验现象进行思索归纳,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
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对演示实验1的改进,使学生对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中的化学反应都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使认识更加深刻,效果较好。
本节课探究活动多,学生参与多,活动形式开放。
在组织这么多活动的同时,要组织学生总结出守恒定律,要分析原因,要巩固应用守恒定律,还要组织进行装置的创新改进。
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而更重要的是引导者。
教师给学生的不应是平坦的道路,而应是正在修建的桥桩或是杠杆的支点,让学生自己搭建桥梁,操起杠杆实现应有跨越。
《质量守恒定律》评测练习
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⑦D.③④⑥⑦
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B.H2C.HClD.HClO
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X一定含有氧元素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
5.下列实验事实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后,总质量不变B.镁带燃烧后,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D.硫燃烧后,硫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6、已知1g氢气和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问2g氢气在1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A、9g B、20g C、18g D、无法确定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1原子的数目2分子的数目3元素的种类4物质的总质量5物质的种类6原子种类
A.1.3.4.5B.1.3.4.6C.1.3.5D.1.4.6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9..古代炼丹时经常使用红丹,又称铅丹。
铅丹与硝酸发生如下反应。
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则铅丹的化学式为()
A、PbOB、Pb3O4C、Pb2O3D、PbO2
10.在化学反应A+2B=2C+D中,6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
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A.18gB.24gC.12gD.16g()
11.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填空。
(1)木材燃烧,余下的灰烬的质量原木材的质量。
(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原铜丝的质量。
12、工业上用氮气(N2)与氢气(H2)两种物质反应来制氨气(NH3)。
某生产车间氨气的日产量是340吨,消耗掉氢气的质量为60吨,则理论上消耗掉氮气的质量为吨。
1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图表示为:
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
由此可推断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
14.某人有以下观点,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符合科学性,请加以解释。
①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少,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③将100g水加热蒸发,使之全部变为蒸气,所得蒸气的质量仍为100g,这一实验事实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