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文献通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233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报文献通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情报文献通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情报文献通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情报文献通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情报文献通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报文献通讯.docx

《情报文献通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报文献通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报文献通讯.docx

情报文献通讯

情报文献通讯

QINGBAOWENXIANTONGXUN

2005年第7期2005年11月

┄┄┄┄┄┄┄┄┄┄┄┄┄┄┄┄┄┄┄┄┄┄┄

 

本期内容

§科技信息§

国内电力新闻……………………………………………⒈

报告与演讲………………………………………………⒍

2006中国国际供电会议(CICED2006)征文通知……⒎

 

§二次文献报道§

科技期刊题录……………………………………………⒐

§小知识§

笔记本电脑保养六大功略………………………………⒓

 

┄┄┄┄┄┄┄┄┄┄┄┄┄┄┄┄┄┄┄┄┄┄┄

审核:

王会成联系电话:

2646191

责任编辑:

邵明丽Email:

tsg@

★国内电力新闻 ★

●“超高压直流输电控制和保护系统开发研究”项目通过验收PCS-9500高压直流输电控制和保护系统通过鉴定2005年10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南京共同组织召开了“超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技术引进和系统开发研究”项目验收暨技术鉴定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同意由国电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和南瑞继保公司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直流控制保护技术引进与设备开发”和“超高压直流输电控制和保护系统开发研究”通过项目验收,并对项目承担单位开发的PCS-9500高压直流输电控制和保护系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一致认为:

所开发的PCS-9500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完成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第一个国产化的超高压直流输电控制和保护系统,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现场运行稳定可靠,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与会领导和专家希望公司在总结现有成果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持续创新,争取多出成果,尽快开发完成±800kV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应用于中国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我国首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运行稳定记者日前从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我国第一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自9月26日顺利投产以来,目前运行安全、稳定,线路电压均在合格范围之内。

“750工程”包括青海官亭至甘肃兰州东近141千米的750千伏输电线路和两座750千伏变电站,整个工程建设历时近两年。

该工程是我国第一次自主设计、自主研制设备、自主建设运行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输变电工程,其电压等级是目前世界最高运行输变电电压等级。

工程位于我国西北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地区,其空气间隙、绝缘水平接近或相当于百万伏级特高压水平,国际上尚无在如此环境条件下建设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先例。

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电网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也为我国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前,广大西部地区电压等级为330千伏,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如果继续以330千伏电压等级送电,将造成黄河上游出线密集、线路走廊紧张、送电效率下降等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一条750千伏线路的输送能力是330千伏线路的4倍,在送电过程中线损还会明显降低。

同时,线路走廊占地面积也较330千伏线路减少许多。

据悉,为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电东送,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10年形成西北电网骨干网架,即形成以青海拉西瓦水电站为顶点、以陕西乾县和宁夏银川东分别为端点的倒“A”字形骨干网架,西北750千伏线路将达4730公里,变电容量1320万千伏安。

信息来源:

国电信息中心时间:

2005-10-26

●南方电网加快高压直流自主化等核心技术创新近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组织评审并审议通过了博士后工作站第一批博士后研究项目开题报告。

此次研究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推进南方电网公司全面掌握高压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大型交直流混合电网安全稳定技术的进程,是自主创新的具体表现。

通过博士后模式与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开展研究工作,也将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公司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此次评审的两位博士后研究项目为《高压直流输电基本设计软件包的开发与应用》、《基于广域信息的多直流协调控制研究》,与南方电网安全生产、工程

 

=========================================国内电力新闻============================================

建设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

其中《直流软件设计》是关系到南方电网公司承担的直流技术自主化进程的核心项目之一,《协调控制》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技术”子项目之一。

专家指出,两位博士后对开展各自项目的研究方向、思路、计划是可行的。

目前国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有较好的基础,但对基本设计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化,没有集成在一起,《直流软件设计》项目包含了高压直流输电基本设计的核心内容,完全有条件在消化、吸收国外软件的基础上力争突破与创新,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集成性创新”以及“消化吸收的再创新”要求,项目完成后将拥有软件知识产权和专利。

协调控制技术在美加大停电之后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已针对该问题开展了研究,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南方电网交直流并联电网通过协调控制提升系统稳定性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南方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已经初步建成,高压直流控制设备具有可接受协调控制的接口,因此基于广域信息的协调控制在技术上也是可实现的。

《协调控制》是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具有技术与理论的原创性,该项目将理论创新,也将给南方电网安全稳定技术带来实际的提升作用。

信息来源:

南方电网;时间:

2005-11-09 

●中国首个超高压长距离的跨海联网工程核准开工我国首条超高压、长距离、大容量的跨海电缆联网工程将横穿琼州海峡——记者今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获悉,倍受关注的海南电网联网工程,10月27日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开工建设。

预计2007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届时,海南电网将结束长期以来孤网运行的历史,通过南方电网并入全国联网的大格局中。

目前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项目可研报告评审、海底电缆路由审批、海底电缆工程预设计评审等前期准备工作均已完成,海缆的国际招标工作正抓紧进行。

联网工程: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据介绍,海南联网工程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

它是我国第一个500千伏超高压、长距离、较大容量的跨海联网工程,也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个同类工程。

工程将采用500千伏交流联网方案,本期规模为60万千瓦,海底电缆路由远期留有增容至120万千瓦的空间;海南侧联网点为海口(澄迈)500千伏变电所,广东侧为湛江500千伏变电所。

本期联网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海南福山500千伏变电所,变电容量750MVA;扩建湛江变电所间隔,新建徐闻500千伏高压电抗站;建设广东湛江变电所至海南福山变电所的500千伏联网线路。

联网线路采用架空线和海底电缆混合方案,总长度约为178公里,其中,海底电缆长度约为34公里。

告别孤网实现电力调剂余缺海南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称,目前海南电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孤立电网之一,且为回路单一的岛屿电网,只有与南方电网主网相联,才能有效解决海南“十一五”期间的电力电量缺口。

首先,建成海南联网工程,能改善海南电网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海南电网长期存在孤立运行、“大机小网”等问题,电网安全水平低下。

近年来,我省用电量频创新高,孤立的小电网越来越不适应大机组的发展,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电能的质量均得不到保证。

=========================================国内电力新闻============================================

“如果不与南方电网联网,海口电厂新增33万千瓦机组最大只能按20万千瓦运行。

”该公司负责人称。

联网后,依托南方电网对海南电网事故和负荷备用的支持,可有效解决海南电网“小网大机”引起的电网安全稳定问题。

“假如海南电网早日与南方电网联网,在南方电网大平台的支援下,台风‘达维’是不可能导致海南电网全面瓦解的。

”有关专家如是说。

其次,建成海南联网工程,可以依托南方电网承担事故、负荷备用,解决海南小网不能装大机的问题,有效提高海南电网水电利用率和火电装机利用小时数,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建成海南联网工程,还可为海南电网与南方主网电力互送、调剂余缺创造条件,缓解供需矛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一方面,近期可通过海底电缆输电,有效缓解海南用电紧张,同时随着南海天然气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在远期必要时海南电网又可为广东电网提供调峰容量;另一方面,海南电网与广东电网夏季高峰负荷相差约80分钟,与西部云贵电网负荷高峰相差约20分钟,可以通过余缺调剂,实现良好的“时差效益”,在短时间内相互缓解局部高峰用电紧张的矛盾。

借海底电缆融入全国网2007年,海南电网通过海底电缆与南方电网主网相连后,将运行在一个由华北、华东、南方、华中、东北、西北六大区域电网组成的全国电力“一张网”中,正式融入全国联网大格局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平台中。

这对于全面推进国家“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更多能源和资源优化配置,尤其是促进电力工业在水火互济、时差错峰、跨流域补偿和减少电网备用装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国六大区域电网形成一张统一大电网,除海南、新疆、西藏、台湾电网外,其余所有省级电网全部并入其中运行。

信息来源:

海南日报;时间:

2005-11-02 

●国家电网提高输送能力减少经济损失三百多亿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对现有电网技术改造,今明两年,跨区、跨省联络线路和网内重要送电线路将增供电量五十至六十亿千瓦时,预计将减少因拉闸限电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三百多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需求高速增长,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00四年,在全国发电量在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四点八的情况下,有二十四个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最大电力缺口达到三千万千瓦,供电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与2004年相比,今年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

华东、华北等地区夏季高峰时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时差、季节差十分明显,加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街,使不同地区的电力负荷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但在全国电网互联初期,跨大区之间五百千伏交流弱联系带来的动态稳定、低频振荡等问题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送不出,落不下,交换能力不强"的问题。

为此,今年三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以解决跨区电网输送"瓶颈"为突破口的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

该工程的实施,使东北-华北-华中三大区域电网电力交换能力显著增强,供需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有关人士表示,至今年七月,全国各电压等级总计提高输送能力一千九百七十万千瓦,其中跨区和部分区域五百千伏电网送出电力电量的输送能力提高了一百四十万千瓦,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五。

明年将再提高一百四十万千瓦以上,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三,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时间:

2005-10-21

=========================================国内电力新闻============================================

●黄菊会见国际特大电网运行年会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2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正在北京参加2005国际特大电网运行年会的11国电网公司代表。

黄菊说,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业,电网安全运行关系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安全,世界各国电网的不断发展,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菊表示,中国电力工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升级。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符合中国能源资源特点的电网,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电力供给。

黄菊希望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等代表,认真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印度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辛格代表参会外宾表示,将积极推动跨国电网技术交流,开展广泛合作,促进电网不断发展。

电监会主席柴松岳、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国资委副主任王勇、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参加了会见。

信息来源:

新华网;时间:

2005-10-25

●国家电网扩展万余千米跨区送电又上层楼记者从10月11日在长沙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跨区电网迎峰度夏工作总结暨运行工作座谈会获悉,截至9月底,跨区电网共建成投运5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10400公里,变电容量3412万千伏安,业已形成的1226万千瓦的跨区送电能力和今年前9个月553亿千瓦时的跨区送电量,既有效地缓解了华东、华北、广东地区的缺电局面,为电力迎峰度夏和社会经济发展添光,也有力地诠释了跨大区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作用。

据悉,随着三峡电站的建设,我国跨区送电不断扩大,全国已组成了跨区联网,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区域电网已联为一体,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格局已经形成,为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之而来的是,如何确保跨区电网的安全运行,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为此,国网公司总工程师赵遵廉在此次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跨区电网安全运行的意义,只有确保跨区电网的安全才能有全国电网的安全。

他希望各相关单位认真研究跨区电网运行的规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做好下步跨区电网运行工作。

特别是要做好秋季设备检修,为冬季供电高峰做好充分准备。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主任喻新强提出以“五个不断”来应对挑战:

加强安全管理,不断夯实跨区电网安全生产组织基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跨区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实施改造升级,不断提高跨区电网安全生产物质基础;探索机制创新,不断适应跨区电网发展潜在的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丰富跨区电网运行管理手段。

在当前则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跨区电网今冬明春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秋检期间设备检修、预试和整改工作,消除设备缺陷,确保设备健康完好过冬。

湖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秦红三在会上致辞,并表示将全力维护好跨区电网在湘境内的输电线路。

国网公司各有关部门、国网系统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共87人出席了会议。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新闻网;时间:

2005-10-14

=========================================国内电力新闻============================================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特高压前期工作获重大进展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蓝图已经绘就,强大的输电线路将翻越崇山峻岭,把西南水电基地的电力,源源不断地送往华中、华东用电负荷中心。

10月27~28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特高压直流工程可研设计评审会议,具体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对相关报告进行了评审,这标志著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悉,此次通过评审的金沙江一期溪洛渡、向家坝电站送电华中、华东和锦屏一、二级电站送电华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采用±800千伏、4000安培直流外送,每回特高压直流的输送容量为640万千瓦,总输电容量2560万千瓦。

其中,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首批机组2012年投产,向家坝-上海直流送出工程将在2011年投运单极。

国家电网公司舒印彪副总经理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认为,电力工业只有优化发展,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

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就要以大电网为支撑,发展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和发展新能源,来构筑新的优化发展格局,有效促进电源结构的调整和大力促进电源开发的优化。

要充分发挥特高压输电技术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性,实现更大范围的优化资源配置,为建设资源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国家电网公司的贡献。

特高压输电项目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川省委甘道明副书记和云南省省长助理邹纲仁到会并作了讲话。

甘道明指出,溪洛渡、向家坝和锦屏水电站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对四川省有著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不仅能够使四川的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直接经济优势;而且,电力行业的投资有很强的乘数效应,有助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带动旅游、商业等其他行业发展,帮助贫穷的山区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

甘道明表示,将大力加快电网项目立项和开工所需各项手续的审核、完善和报批工作,为电网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与会专家和各单位的代表认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西电东送规模”。

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西南三江水系(即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水电资源送往华东、华中负荷中心地区,是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西部水电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具体体现,符合我国远距离、大容量西电东送电网发展特点;是合理利用输电走廊、换流站址、接地极址资源,降低输电损耗,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促进我国电网输电技术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同时,也为实现“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本次评审会议,各有关科研咨询机构和多位知名专家共聚一堂,对特高压直流工程系统方案、选站选线、设备选型、工程方案规划设计等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各卷报告全面进行了评审和总结,形成了总的评审意见。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局、三峡办、中谘公司、中机联,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上海等工程沿线省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了评审会议,对此项特高压工程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据悉,在相关条件具备后,国家电网公司将尽快编制和上报金沙江一期送电华中、华东和锦屏一、二级送电华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项目核准申请报告。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时间:

2005-11-03

=========================================国内电力新闻============================================

●西南院启动特高压送出科研工作西南电力设计院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工业兴省、工业强省、工业富省”的号召,日前垫资200多万元,启动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特高压送变电工程前期科研工作,以确保“西电东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特高压输出是目前的高新尖端技术,具有送电容量大、节约土地资源等优势。

为加大川电外送的力度,加快四川水电建设的步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四川一定要上特高压输变电线路。

该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从事特高压输变电设计的研究工作。

他们及时编制了《金沙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覆冰观测与分析立项报告》,并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评审。

为了保证在今年冬季开展观冰工作,在资金还没有落实的情况下,该院以大局为重,自行垫资200多万元,即刻开始建站工作。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时间:

2005-10-28

☆简*讯☆

我国第一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2005.10.18)

750示范工程杆塔基础采用先进技术(2005.10.17)

世界首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计划明年开工建设(2005.10.13)

2010年前,特高压将在发展中国家建成(2005.10.12)

世界首条电力“超级高速”由滇奔粤计划明年开建(2005.10.12)

内蒙古电力公司开辟第二条国际供电线路(2005.11.09)

胡锦涛:

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2005.11.08)

发改委:

建立煤炭热力价格联动机制(2005.11.08)

发改委继续实行差别电价政策促产业结构调整(2005.11.08)

2010年中国电煤需求预计达到16亿吨(2005.11.07)

中国能源法起草进入前期准备阶段(2005.11.04)

周小谦谈电力发展面临的战略选择(2005.10.26)

英国将建造世界首座"草力发电站"(2005.10.26)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绿色电力用户增加50%(2005.10.26)

报告与演讲

·火电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赵洁]

·大电网动态安全分析与监控[周孝信]

·华东电网技术创新和发展展望[帅军庆]

·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邬雄]

·大规模太阳能热气流发电与我国能源战略问题的思考[潘垣]

·基于“北斗一号”的卫星定位与定时[王飞雪]

·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应用及未来[李祥珍]

·以技术管理创新促进节电工作[胡兆光]

·关于新疆风力发电和谐发展的思考[洪连忠]

如果想了解以上报告的全文请登陆: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网站

2006中国国际供电会议(CICED2006)征文通知

中国国际供电会议(CICED2006)将于2006年9月17日~2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CSEE)、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共同主办,国际供电会议组织(CIRED)、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协办,北京电力公司承办。

一、 会议组织:

CICED2006是在国际供电会议组织(CIRED)指导与支持下,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性供电学术与技术交流研讨会议,会议英文名称为Chines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ityDistribution(以下简称CICED)。

CICED面向城乡供(配)电网和大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人员和制造厂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

CICED的宗旨是:

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供电技术水平。

CICED2006的主题是:

构建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现代供电网

会议的详细信息将在网站上发布。

 

二、关于提交论文的说明

CICED2006指导委员会欢迎广大从事供电设备研发、制造、应用及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专家积极撰写论文,反映、传播各有关领域的成果、经验,并请于2005年12月20日前将论文详细提要(Summary)通过会议网站在线提交。

论文提要以600字左右为宜,内容包括题目、议题、论文发表方式(口头宣读或张贴)、主要论点、数据、结论等。

文字采用英文,使用A4纸,长度不超过一页〔包括图、表〕。

请同时提供中文一份,中文采用标准仿宋体字,题目使用黑体四号字,其它用五号字。

来稿时,请写明第一、二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传真号码、通信地址与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

大会最终录取的论文将进入国际检索。

三、论文提交重要时间

• 论文摘要提交截至日期:

2005年12月20日

• 论文摘要录取通知截至日期:

2006年2月1日

• 论文全文提交截至日期:

2006年4月20日

• 论文全文录取通知截至日期:

2006年6月1日

四、关于征文推荐主题

1.配电网系统发展

•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 供(配)电电网规划、可靠性、经济性

• 城市电网网架结构及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 考虑分布式电源、可再生能源的供配电系统规划

• 城乡供配电电网发展战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