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三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7540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6课《三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6课《三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6课《三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26课《三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26课《三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6课《三峡》.docx

《第26课《三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三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6课《三峡》.docx

第26课《三峡》

新授课

三峡

1、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积累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所写三峡景物的特征,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写法之妙。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语汇

   2、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直至当堂成诵

三峡

             郦道元

         山

           夏天:

奔放

    三峡

        水 春冬:

清幽

           晴初霜旦:

凄婉

第一课时

一.自学:

1.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

你都到哪儿旅游过?

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

师:

(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引导)大家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古人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今天我们就让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作导游,带我们游历那鬼斧神工、瑰丽壮观的长江三峡,好吗?

2.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与作品。

(2)积累字词。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三峡的美丽。

二.互动:

1.三峡的地理位置:

明确:

三峡是长江中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作者的情况:

(大屏幕显示作者及有关资料)

明确: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著《水经》四十卷,本文选自他的《水经注》。

3.朗读课文。

读一读

(1)多媒体出示课文,播放课文录音。

(2)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大屏幕出示把语音读准。

阙(quē)叠嶂(zhàng)曦(xī)月襄(xiāng)陵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飞漱(shù)

长啸(xiào)属(zhǔ)引哀转(zhuǎn)

4.再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大屏幕出示把语句读顺,特别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采用同桌互读、齐读、男女生竞读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文章。

三.反馈:

说说对三峡的初步感受。

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

一.自学

1.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

(2)理解大意,掌握关键词语的意思。

(3)体会三峡山水的美。

2.自学指导: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渗透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强调重点字词的翻译(大屏幕出示)

自(在)三峡七百里中自(如果)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不见曦(太阳)月至于夏水襄(上)陵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或(有)王命急宣

清荣(茂盛)峻茂哀转(同啭,声音曲折)久绝

良(实在)多趣味属(连续)引(延长)凄异

(2)强调特殊句式句子的翻译(大屏幕出示)

隐天蔽日:

即“隐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按“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按“(如)有……(则)有时……”

理解。

飞漱其间:

是“飞漱于其间”的省略。

“飞漱于其间”即现代汉语的“于其间飞漱”。

于,从。

清荣峻茂:

应补充主语为(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3)个人口述文章大意。

二.互动:

1.朗读课文,品析课文,把握特点。

请学生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把握三峡景观的特征,准备用“三峡的……美,美在……”说一句简单的话。

如:

三峡的山美。

美在连绵不绝,高耸险峻。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总结:

(大屏幕出示)

三峡的山:

连绵,高峻壮美

三峡的夏水:

迅疾壮美

三峡的春冬:

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

凄清凄美

2.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之美,那么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明确:

作为《水经》中的一条注解的《三峡》,虽然说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性的文章,写得比较客观,但字里行间的确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峡的欣赏赞美之情,通过这种赞美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3.评一评

欣赏课文,揣摩妙处。

散文家郦道元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就将雄伟壮丽的三峡奇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且极其生动传神,不能不令人称奇。

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课文的美。

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欣赏美呢?

(大屏幕出示):

我们欣赏文章,可从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

例如:

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连绵,隐天蔽日的山势。

4.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大屏幕出示)

⑴.“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从面体现了山的、;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面描写,以“不见曦月”衬托山的高峻,江面的。

(正连绵、高峻侧狭窄)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修辞手法,突出水势的。

(夸张迅疾)

⑶.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写春冬之景时,写“湍”用,写“潭”用,写“柏”用,写泉用,写水用,写树用,写山用,写草用。

(素绿怪悬清荣峻茂)

⑷.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最有特色,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三.反馈:

小结:

(大屏幕出示)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精准的描写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峡的美。

第三课时

一.自学

学习目标:

1.熟背课文

2.比较阅读,培养对祖国大了河山的热爱。

3.练习写作。

二.互动:

1.同学们自由背诵课文。

2.个人背诵。

3.请同学说说三峡大坝竣工后景色会有什么变化?

如:

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问:

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结语:

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

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

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

但愿同学们能多学一些知识,能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对三峡的建设和管理中去,将三峡打扮得更美丽。

三.反馈:

写一写:

三峡是美丽的。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美丽的风景,比如我们山奇水秀的蟒河,雄伟壮观的皇城相府,清湖新秀丽的九仙女,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美丽的风景就会向我们展现.同学,请你选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观来写一写吧!

相信你也会写出它的妙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