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357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docx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PC吊装方案已专家论证

*********************地块项目

***地块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方案

PC吊装施工方案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6月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及参建单位

(1)项目名称:

****************

(2)建设单位:

*******************建设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勘察设计单位:

*******************规划设计院

(5)监理单位:

*******************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总体概况

本项目位于*******************。

该项目主要由高层办公楼、酒店、住宅、多层商业、公建及地下车库组成,项目由A、B、C、D、E、F六个地块组成,规划用地红线(建设基地)面积:

128648㎡,其中:

A地块用地面积5976㎡,B地块用地面积22115㎡,C地块用地面积36999㎡,D地块用地面积30944㎡,E地块用地面积30349㎡,F地块用地面积2265㎡。

项目总建筑面积64.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

C地块共7栋安置住宅,总建筑面积224394平方米,其中地上167837平方米,地下56556平方米;地下二层,局部有夹层,地上除19#楼33层外,14#~18#、20#楼均为34层。

项目总用地面积

128648㎡

总建筑面积

647380㎡

地上建筑面积

480534㎡

地下建筑面积

166846㎡

C地块

C区共7栋楼及商业裙房,其中1栋33层,6栋34层安置住宅,3栋商业配套用房

规划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

36999

224394

56556.8

167837.2

区域

楼号

层数

高度(m)

类别

C区

14#

34

98.75

安置住宅

15#

34

98.75

安置住宅

16#

34

98.75

安置住宅

17#

34

98.75

安置住宅

18#

34

98.75

安置住宅

19#

33

95.85

安置住宅

20#

34

98.75

安置住宅

S5#

2

8.55

S6#

3

11.2

S7#

2

8.4

1.3装配PC板概况

本项目装配式预制结构涉及PC叠合板和预制内隔墙板施工。

1.3.1、项目PC叠合楼板简介

楼号

楼层

标高(m)

最大尺寸

最大总量(t)

板厚(mm)

桁架高度(mm)

14#

7~34层

17.35-95.65

3720*2005

1.2

60

80/90

15#

7~34层

17.35-95.65

2720*3220

1.4

60

80/90

16#

9~34层

23.15-95.65

2620*3020

1.3

60

80/90

17#

9~34层

23.15-95.65

2620*3020

1.3

60

80/90

18#

4~34层

8.65-95.65

4620*1960

1.4

60

80/90

19#

8~33层

20.25-95.65

2720*3120

1.3

60

80/90

20#

4~34层

8.65-95.65

3320*2720

1.4

60

80/90

(1)本工程使用PC叠合楼板处楼面板总厚度为130mm或140mm,结构楼面最大厚度为150mm,最小厚度为100mm。

(2)叠合楼板与相应支座的定位轴线的距离均为90mm。

(3)所有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结合面粗糙面要求:

设置面积不小于结合面80%,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4)预制叠合板编号说明;

(5)预制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1.3.2、项目内隔墙板简介

内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本工程采用ALC材质内隔墙板)。

墙体与主体结构接缝、阴阳角接缝、门(窗)过梁板等接缝均应在安装固定后,用专用粘结剂填实、压平墙体下部应采用M10专用砂浆粘接材料填实、压平,保养三天后,取出木楔并填实楔孔。

墙体与门、窗框接缝,线(管)槽等处的密封及防裂处理,应在其安装、回填完毕7天后进行。

墙板接缝防裂处理(先用专用砂浆打底,再粘贴盖缝防裂玻纤网带)。

墙体其他接缝的密封处理均应在墙体安装7天后进行。

对有防渗要求的墙体,接缝宜勾成凹槽,墙体底角用专用砂浆做高约50mm的弧形倒角。

墙面修补、清洁、整理宜在墙体安装、接缝处理完毕,干燥、稳定后进行。

墙体不得有穿透通缝,表面不得有粘结材料收缩,裂纹和脱胶现象。

内隔墙板严格按照常住修(2019)117号要求执行。

1.4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

2、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主要政府法规。

序号

名称

编号

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程》

GB50231-2009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3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300-2013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5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196-2010

6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276-2012

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2014

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2016

9

《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GJ32/J184-2016

10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50448-2015

1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

16G906

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1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3、住建部【2018】3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4、建办质(2018)31号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5、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常建〔2018〕120号)

6、苏建质安(2016)664号: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

二、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类型、功能特点以及所处位置等因素,我们确定以下施工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为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难点:

2.1构件吊装风险较大

由于本工程采用预制叠合板构件现场装配,不可避免的要采用大量起重机械,由于构件的吊装高度高,预制板最重1.4吨。

因此对吊装施工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我部根据塔吊的性能参数、塔吊的位置、堆场的位置、各预制构件的重量进行分析,确保证吊装时各机械都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以内。

2.2场地规划、构件管理难度较大

本项的道路要求需满足预制构件运输车、汽吊吊装的要求,道路的承载能力以及车辆通过的能力需要前期仔细策划。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上部结构施工期间平面布置需要考虑预制构件的运输、堆放,堆放位置既要满足整体的合理性由需要考虑塔吊的作业范围,PC构件堆放场地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2)本项目除15#、19#楼塔吊因不能覆盖到基坑边施工道路,15#、19#两栋楼PC构件堆场设置在地下车库顶板上的消防登高场地处,车库顶板车辆运输道路根据消防车道设置。

其余号房PC构件堆场均设置在地下车库以外硬化地面上。

(3)堆场进行分块管理,做好构件堆放顺序的管理,现场堆置顺序应与施工吊装顺序相符,构件堆放位置还需要保证处于对应的塔吊的工作范围内。

(4)现场构件堆置,预制叠合板叠放层数不宜大于6层,相邻层用木方垫衬。

构件堆置场地需要做硬化处理,处理要求为如下所示:

构件堆放

(5)现场道路的布置经考证能够满足现有预制构件运输车(长20m宽4m)对于转弯半径等道路的行驶其他要求,具体的道路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位置等请参见其他相关资料内容。

(6)场地内利用设计的消防登高场地作为PC叠合楼板的堆场,消防登高场地设计荷载满足6层叠合板堆放荷载(约9KN/m2)

四、机械设备选择及布置

4.1塔吊、汽车吊选型

本项目C地块每个号房各配备一台塔吊,塔吊型号、臂长、臂端最大起吊量如下:

序号

房号

PC最大重量(吨)

塔吊型号

臂长(米)

臂端最大起吊量(吨)

备注

1

14#

1.2

QTZ160

55

2.35

2

15#18#20#

1.4

QTZ160

55

2.35

3

17#

1.3

QTZ125

50

2.22

4

16#19#

1.3

QTZ125

45

2.62

4.2塔吊起重能力验证

塔吊选型考虑最重构件位置以及最远构件重量并兼顾堆场及卸车要求。

4.3塔吊、吊覆盖半径及布置

塔吊覆盖半径及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4.4钢丝绳、吊具选择

4.4.1、钢丝绳选型

本项目根据起吊构件的重量及钢丝绳性能(叠合板最重约为1.4吨)选用6×37钢丝绳,直径分别为16mm(叠合板用),公称抗拉强度为1570MPa,最小破断拉力为133KN(16mm)。

4.4.2、吊框选择

根据吊具选型为成品型钢吊框1000*2000,型钢规格10#工字钢。

五、施工总体筹划

充分考虑总施工进度节点的要求以及满足PC构件上部结构施工需要等因素,在进行施工场地内临设、施工道路、材料堆场的规划、大型施工机械的布置、施工部署、施工方法的确定时,将以提高施工进度、各作业队不发生任何冲突并且积极配合为原则,同时做到合理、经济、安全且利于文明施工管理,以此进行施工场地的总体合理规划。

5.1施工部署

1、根据进度安排,施工任务,共计出动2个吊装班组,预制构件的吊装与现浇施工协调推进,互不拖进度,并加强协调力度。

2、吊装作业班组(PC构件安装、现浇结构、安装等)除完成各自的工作内容外,还应服从项目部的统一指挥及调度。

3、吊装班组设1名施工负责人,并设置1个吊装工程施工总负责人,全面进行预制构件吊装的管理,确保总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5.2施工组织管理

PC构件专业安装队的管理

结合项目组织机构的框架,PC构件专业安装队也使用相应的管理模式以满足PC构件施工的质量、进度、工期的要求。

项目部监理健全吊装作业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施工现场设吊装项目经理作为总指挥,负责在构件吊装时统一指挥各工种的协调作业。

配置技术负责、安全主管、质量主管等。

吊装作业时,起重设备司机、信号工、司索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配备齐全,持证上岗。

5.3原材料供应计划

本项目装配式结构构件由项目设计单位提供深化图,装配式结构构件生产前,应组织图纸会审,熟悉图纸要求及审查图纸中是否存在错误,审图完成后才能进行生产。

构件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工。

对非标准构件,生产单位应完成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有设计单位认可。

本项目体量较大,7栋楼同时施工,PC结构板材料需求量大,项目经过考察及研究决定选取不少于2家PC生产厂家供应材料,确保材料及时供应。

装配式结构构件出厂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明文件、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

对于叠合构件没有条件进行型式检验的,应采用现场检测的方法对质量进行控制。

叠合板构件进场时,应对其规格、型号、外观质量、预埋件、预留孔洞、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构件的几何尺寸、材料强度、钢筋配置等进行现场抽样检测。

5.4劳动力安排及保证措施

1、劳动力的实施

(1)对现场的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施工班组配备质量员。

对已进场的队伍实施动态管理,不允许擅自扩充和随意抽调,以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和人员相对稳定。

(2)未经项目部有关质量、安全方面培训的操作工人不许上岗,定期组织劳务班组干事活动。

凡进场的劳务单位必须配备—定数量的专职协调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

(3)加强对劳务单位的管理,各施工单位均有专人负责对劳务工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消防知识教育,对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劳务要进行审查,登记造册。

(4)本项目叠合板施工劳动力配置计划详见下表:

序号

区域房号

排架

叠合板吊装及安装

1

14#、15#、16#、19#

60人

48人

2

17#、18#、20#楼

45人

36人

2、劳动力保证措施

(1)根据方案实施要求及施工进度和劳动力需求计划,集结施工队伍,组织劳动力分批进场,并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和管理制度。

(2)项经部按月安排施工任务,并检查监督施工作业队的操作质量,安全生产和现场用料落手清,并提供证实资料,报公司劳资料进行核查,作出中途留退安装方的决定。

5.5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总工期目标

(1)根据本项目的节点要求,对本工程整体进度进行筹划,确定关键节点。

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如下:

楼号

楼层

标高(m)

施工工期节点

14#

7~34层

17.35-95.65

2019.12-2020.8

15#

7~34层

17.35-95.65

2019.12-2020.8

16#

9~34层

23.15-95.65

2019.12-2020.8

17#

9~34层

23.15-95.65

2020.1-2020.8

18#

4~34层

8.65-95.65

2019.11-2020.8

19#

8~33层

20.25-95.65

2019.12-2020.8

20#

4~34层

8.65-95.65

2019.11-2020.8

(2)在施工中我们加强现场技术和管理学习力度,合理的配置劳动力需用计划,以保证各施工节点进度,同时积极做好施工配合协调工作。

2、PC构件施工工期

目前根据实际情况及工艺,每层主体结构工期安排为8天,其中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工期拟控制在1-2天一层。

3、确保总进度计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1)迅速落实组织管理机构

组织机构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其落实的速度也是进度保障的关键。

目前已成立了由经验丰富施工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经理部,所有项目部成员均已经到位。

并保障前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认真作好超前施工准备

施工前,我部将尽早对深化图纸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图纸选择合适的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并根据业主的施工进度要求及图纸的具体指标,编制详细的预制构件续需求计划报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实施。

(3)提供可靠的设备、材料供应渠道

1)本工程对塔吊的起重参数要求较高,我部将选择最合适的起重设备进行吊装作业。

预制构件由工厂制造,我部在施工期间将加强与其的协调力度,提前将我部的进度计划及构件需求计划报至构件厂计划部门,及时安排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期间预制构件的及时供应。

2)在施工前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大修,是保证工程顺利进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将严格按要求进行设备大修,做好原始记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采用科学合理的计划管理

在充分吸收我项目部以往参与建设的各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殊情况及内外部条件,科学合理的编制总计划及专业工序分计划。

在总体上确保控制性关键节点,充分考虑各项作业的穿插与平行交错,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进度节点目标的准时完成。

(5)管理上狠抓落实

书面明确所有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施工队的进度责任,经常和定期地检查实施情况,包括工程形象进度、资源供应及管理工作进展,在实施中,如偏离计划,应分析原因,对不能胜任的责任人果断地进行调整,确保关键工序按计划执行。

进度控制流程图:

进度控制流程图

六、施工技术方案

6.1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6.1.1、施工准备

(1)由项目工程师组织质量负责人、技术员、现场安全负责人、构件安装负责人、结构施工负责人、安装工程负责人等成立PC构件施工项目技术小组。

(2)根据PC构件深化图纸并结合已有的施工技术资料,优化PC构件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3)现场技术人员对PC构件深化图纸进行仔细研究,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组织图纸会审。

(4)做好专业工种施工劳动力组织,选择和培训熟练构件安装技术工人,按照各种工种的特点和要点,加强安排与落实。

(5)落实施工前期工作,包括材料采购、PC构件构件预制、现浇结构模板及支架、PC构件构件安装临时支架、构件运输及储存用支架等。

6.1.2、交底与沟通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施工,深化设计文件应经过设计单位认可。

施工前应对所有涉及人员进行详细方案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按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尤其对构件起重操作人员及构件安装人员,要切实加强和落实。

(2)重视设计交底工作,每次设计交底前,由项目工程师具体召集各相关岗位人员汇总、讨论图纸问题,设计交底时,与设计院协商切实解决疑难和有效落实现场碰到的图纸施工矛盾。

(3)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预制构件预制单位的联系,及时加强沟通与信息联系。

6.1.3、专业单位及部门管理及协调

(1)要求预制构件制做方按照我方提供的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编制满足我方施工需求的构件生产及运输计划。

(2)预制构件制作期间我方指定专职质量员前往加工现场,对预制构件的原材料、施工工艺、预埋件等进行抽查、检验。

(3)施工期间加强与设计方的协调力度,对深化图中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时解决,做到不影响正常施工。

(4)现场施工员按照总体进度计划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每天的预制构件进场计划书并提前发送给工厂执行。

(5)预制构件进场后,由项目工程师召集项目质量负责人、材料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将相关材料上报监理单位审核。

(6)预制构件经施工及监理方验收确认后,根据吊装的先后顺序放置在指定堆场,堆放原则为先放后吊,后放先吊。

(7)塔吊平面布置位置、人货梯平面位置及塔吊扶墙位置、人货梯扶墙位置均需设计单位确认后实施。

6.2施工测量

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施工测量控制是工程结构施工关键工序之一,定位、垂直度、高程控制是衡量施工单位施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该工程由工程师专门负责测量放线,各种测量仪器,确保工程测量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为保质保量完成本工程走好第一步。

6.2.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布置原则

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既是各施工单位局部、单体施工各环节轴线放样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的测量基准。

因此,务求达到可靠、稳定、使用方便的标准。

控制网除应考虑满足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要求达到通视条件好、网点稳固状况、攀登方便等各种因素。

(2)控制网建立

1)首级控制网

①城市测绘部门或单位所提交的一般测量控制网不能直接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使用。

必须对其控制网进行加密,或设置辅助措施方可使用。

②首级控制网设置在施工现场外,用于为受破坏可能性较大的下一级控制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重要的或关键的测量工序。

其建立以城市网为依据,宜设置在工程现场外的道路一侧稳定处,且需考虑使用方便。

③本工程首级网的设置形式采用围绕施工现场一周的闭合网,布点位置由测量人员经过现场踏勘后确定,外业测量结束后对数据进行闭合和平差。

2)二级控制网

①二级控制网布置在施工现场以内相对可靠处,主要用于地下结构施工阶段的测量,待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即作废,具有短期使用性质。

该控制网的使用需随时根据施工阶段的沉降、变形情况调整。

由于工程的工况变化很大,且二级控制网布置于现场内部,容易遭到施工破坏,也需要根据施工情况调整布网位置。

②二级控制网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在现场布置于相应的位置。

因此网点位置可利用施工便道等区域。

6.2.2、轴线控制测量

(1)工程测量控制方法

本工程在±0.00以下采用外控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定位图和土方开挖平面图,准确将轴线引测至基坑外。

并在场地上做好控制点。

控制点的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0mm(比道路低50mm),上焊铁板并在铁板上划十字线。

并在控制点外砌砖墙,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点面并在砖墙上加盖,防止垃圾等杂物进入。

在±0.00以上采用内控法,在首层设置内控点。

楼层放线时用铅垂仪竖向投测主控制线。

(2)内控基准点布设

a基准点选在首层距轴线内偏1米的交叉位置,布设时为避开混凝土墙柱,主轴控制线内偏1米。

预留相应孔洞200×200mm,控制点设置成与轴线平行或垂直的闭合矩形及其延长线,以便于校核。

本项目放线孔设置在叠合板之间400宽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带中,具体位置详见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b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板焊牢。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

c内控点竖向投测前,首层与施工作业层预留孔必须保证通视,二层预留孔在投测前先暂时封堵,以保证仪器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d将激光垂准仪安置在首层结构底板内控点上,对中整平后,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铅直仪操作人员首先调整焦距使激光束聚焦成光点,然后将仪器分别转动90°、180°、270°,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依次用笔作好标记,并将四点连线,其交点即楼层平面控制点位置。

e为了提高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阶段引测累积误差。

制作激光捕捉辅助工具,示意图如下:

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

雕刻环形刻度。

第一次接收激光点。

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

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激光接收靶上。

分别旋转铅直仪90°、180°、270°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捕捉到四个激光点。

取四次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真正点位位置。

激光捕捉辅助工具示意图

(3)内控点竖向投测

内控点竖向投测示意图

(4)激光铅垂仪投测

 

激光垂准仪轴线投递示意图

 

(5)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每层

±3

高度

(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H>90m

±20

(6)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轴线内控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和控制线。

梁模板安装前,先在楼地面上弹出主要轴线的梁中心轴线,通过吊线坠方式将梁中心轴线引测至梁底平杆上。

墙体边线及200控制线

6.2.3、高程控制测量

依据测绘院提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