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秘诀大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040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16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科秘诀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女科秘诀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女科秘诀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女科秘诀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女科秘诀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女科秘诀大全.docx

《女科秘诀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科秘诀大全.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女科秘诀大全.docx

女科秘诀大全

 

女科秘诀大全

 

御医:

陈莲航

 

卷一

调理经脉秘诀

经 候

一、经论女子月事属太冲脉盛

素问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而下,故能有子。

二、经论女子经水温寒与天地相应

素问曰: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天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这得风也。

慎斋按:

以上经论二条,序女子月事,始本太冲脉盛,而冲脉则起于胞中,即为血海,此经水之原也。

但经水得寒则凝,得热则行,尝与天地寒暑之气相应,而调经者可以知所务矣。

三、女子月事本血室以时而下论

  王太仆曰:

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

经云:

任脉通,冲脉盛。

男既运行,女既停止,运行者无积而不满,动也;停止者有积而能满,静也。

不满者阳也,气也;能满者阴也,血也。

故满者以时而溢,谓之信,男子以气运,故阳气应日而一举,女子以血满,故阴血应有而一下。

四、女子月经本任冲二脉血海有余论

马玄台曰:

任冲二脉,奇经八脉之二也。

经云:

任主胞胎,冲为血海。

今二脉俱通,月事而下。

灵枢云:

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

又云:

冲脉为血之海。

又云:

血海有余。

按:

血海之海,虽曰既行而空,至七日后而渐满,如月之盈亏相似,当知血海之有余,以十二经皆然,非特血海之满也,故始得以行耳。

按:

以上二条,序女子月经,本于血室,血室即血海,而其脉则属于冲任督三脉,心与小肠二经,为月水之原也。

五、女子天癸之至名月信论

  陈良甫曰:

经云: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天谓天真之气,癸为壬癸之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女子阴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水渐盈,应时而下,天真气降,故曰天癸,常以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不失其期。

故名月信。

  六、妇人经血属心脾所统论

  薛立斋曰:

经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东垣所谓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诚哉是言也。

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苟或七情内伤,六淫外浸,饮食失节,起居不时,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经不调矣。

大抵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凡血病当用苦甘之药,以助阳气而生阴血也。

七、妇人经血生于水谷之精气论

薛立斋曰:

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故虽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统摄于脾,补脾和胃,血自生矣。

凡经行之际,禁用苦寒辛散之药,饮食亦然。

八、妇人月水与乳俱脾胃所生论

程若水曰:

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

经脉别论云:

食气入胃,其清纯津液之气,归于心,入于脉,变赤而为血。

血有余,则注于冲任而为经水,经水者阴水也,阴必从阳,故其色赤,禀火这色也。

冲不血海,任为胞胎,若男女媾精,阴阳和合而成孕,则其血皆移荫于胎矣。

胎既产,则胃中清纯津液之气归于肺,朝于脉,流入乳房,是禀肺金之色也。

或儿不自哺,则阴明之窍不通,其胃中津液仍归于脉,变赤而复为月水矣。

按:

以上三条,序妇人经血,由于饮食五味,水谷之精气所化,此调经必先于扶脾保胃为要也。

  九、女子经不调由合之非时论

  褚侍中曰:

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通,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

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悮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难子。

合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

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十、经不调由阴阳盛衰所致论

  王子亨曰:

经者常候也,谓候其一身之阴阳愆伏,知其安危。

故每月一至,太过不及,皆谓不调。

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

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阴阳盛衰所致。

  十一、经候不调有阴阳相胜论

  许叔微曰:

妇人病,是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时发疼痛,医者一例呼为经病,不辨阴胜阳,阳胜阴,所以服药少效。

盖阴气乘阳,则肺寒气冷,血不运行,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后;若阳气乘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腾,故令乍多而在月前。

当别其阴阳,调其气血,使不相乘,以为平期也。

  十二、经不调属风冷乘虚客胞中论

  陈良甫曰:

妇人月水不调,由风冷乘虚,客于胞中,伤冲任之脉,以损手太阳、手少阴之经也。

盖冲任之脉,起于胞中,人将息顺理,则气血调和,六淫不能为害。

若劳伤血气,则风冷乘之,脾胃一伤,饮食渐少,营卫日衰,肌肤黄瘦,皆由冲任劳损。

故凡遇经行,最宜谨慎,否则与产后证相类。

  十三、月经不调属忧思郁怒所致论

  方约之曰:

妇人以血为海,妇人从于人,凡事不得专行每多忧忿思怒郁气居多。

书云:

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血亦结。

又云:

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忿怒过度则气逆,气逆则血亦逆,血气结逆于脏腑经络,而经于是乎不调矣。

  按以上五条,序妇人经水不调之由也。

女人以血用事,故病莫先于调经,而经之所以不调者,或本于合非其时,或属于阴阳相胜,或由于风冷外入,或生于忧思郁怒,原因不一,治法亦异,此调经者所当察也。

  十四、月经紫黑属热非寒论

  朱丹溪曰:

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红火色,血为气之配。

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滞则滞,为气之配。

因气而行,见有成块者,气之凝也;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错经妄行者,气之乱也;色淡者,虚而有水混之也;紫者,气之热也;黑热,热甚也。

  十五、经黑属风寒外乘当辨脉证

  叶氏曰:

血黑属热,丹溪之论善矣,然有风寒外乘者,十中尝见一二。

盖寒主收引,小腹必常冷痛,经行时或手足厥冷,唇青面白,尺迟或微而虚,或大而无力,热则尺洪数,或实而有力,参之脉症为的。

十六、经候不调治法

王肯堂曰:

经水将来而腰腹痛者,以行气为主,宜君以木香,佐以枳壳、香附,同四物煎服;经水止而复腰腹痛者,以补血为主,君以熟地,佐以归、芍、参、术、芎、苓、香附、陈皮、甘草之类;或一月两至,或数日一至者,乃气虚而血热也,以补气凉血为主,宜八物汤加黄连、山栀、龟版、炒蒲黄之类;或止或来,无定期者,因气不调,故血亦随之而为行止也,经调气为主,君以香附,佐以陈皮、乌药、砂仁、艾叶之类,同四物汤煎服;经水数日不止者,乃血海滑脱,兼有火动之也,以凉血为主,君以黑山栀,佐以炒蒲黄、地榆炭、牡蛎、侧柏、香附之类;经止后过二三四日,复见微血者,以旧血未尽,为新生之血所催,故不能容而复出也,以四物汤为主加香附、陈皮、甘草之类,然此不足为病,即不服药,亦无害也。

  十七、经候不调脉法

  女子尺脉常盛,右手脉大,皆其常也。

若肾脉微濇,或浮或滑,而断绝不匀,或肝脉沉而急,皆经水不调之候。

经水先期而来

  一、经行先期属血热

朱丹溪曰:

经水先期而来者,血热也,四物加黄连。

二、经行先期有血热痰饮之分

王肯堂曰:

月事先期而来,血热必带紫色;或先或后,血淡而稠粘者,痰也。

三、经行先期不一

薛立斋曰:

先期而至,有因薛经血燥,宜归脾汤;有因肝经郁滞,宜加味逍遥散;有因肝经怒火,宜加味小柴胡汤;有因血分有热,宜加味四物汤;有因劳役火动,宜补中益气汤。

四、经行先期有实热虚热血多之因

吴本立曰:

经事先期而来,其故有二,有热甚者,有气血多而伤血海者。

血热者,腹多不痛,身必热,其色必紫,其脉必洪,宜凉血地黄汤,虚热者逍遥散。

如腹中冷痛,禁用寒凉;若泻者先理脾胃;咳嗽者逍遥散加贝母。

若气血多而伤血海者,其腹必痛,以补血行气为主,宜归附丸。

若妇人四十外,月经或二三日一至者,日久必成淋症。

经水过期而来

  一、经行过期属血虚血热痰多之别

  朱丹溪曰:

经水过期而来者,血虚也,四物加黄芪、陈皮、升麻。

过期紫黑有块,血热也,必作痛,四物加香附、黄连;过期淡色者,痰多也,二陈加川芎、当归。

二、经行过期有血虚痰饮之分

王肯学堂曰:

经水过期而至,血虚也,其色必淡,治宜补血为主,以四物加香附、艾叶、五味、麦冬之类,倍加当归、熟地;血淡而稠粘者,以化痰为主,二陈加香附、生姜、砂仁。

三、经拓过期不一

薛立斋曰:

过期而至,有因薛经血虚,宜人参养荣汤;有因肝经血少,宜六味丸;有因气虚血弱,宜八珍汤。

四、经行过期有血虚血寒之因

吴本立曰:

月事过期而来,其说有二,有血虚者,有血寒者。

血虚腹不痛,身微热,然亦有痛者,乃空痛也,宜服生气补血之药,八物汤加香附;血寒者,归附丸,以脉辨之。

若浮大而无力、微濡芤细,皆虚也;沉迟弦紧,皆寒也。

经水过期不止

一、妇人经水当止不止属邪气攻冲

  产宝百问曰:

男子生于寅,寅属木,阳中有阴,故男子得八数;女子生于申,申属金,阴中有阳,故女子得七数。

男以气为主,八八则卦数已尽,尽则阳精痿;女以血为主,七七则卦数已终,终则经水绝,冲任虚衰,天癸绝,地道不通而无子。

或劳伤过度,喜怒不时,经脉衰微之际,又为邪气攻冲,则当止不止而复下。

  二、妇人年过期经行属败血

  李时珍曰:

妇人年过五十,而经行不止者,作败血论。

又妇人年四十九后,天癸当止不止,每月却行,或过多,用条芩二两,醋浸七日,炙干,又浸七次,为末醋丸,空心温酒下,名芩心丸。

  按:

以上序妇人天癸过期,而有经行之病也,一主于邪伤,一主于血败,败血即属崩漏,当以人之禀赋强弱参之。

  三、妇人月水不断属冲任气虚

圣济总录曰:

女人以冲任二经,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与手少阴心经,此二经相为表里,主下为月水若劳伤经脬,则冲任气虚,冲任既虚,则不能制其气血,故令月事来而不断也。

四、妇人月水不断属外邪客于胞内

  陈良甫曰:

女人月水不断,淋漓腹痛,或因劳伤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

若气虚不能摄血,但养元气,病邪自愈,攻其邪,则元气反伤矣。

  按:

以上序妇人月水宜止而不止也,妇人经行,每月一至,如潮之来,故曰月信。

若每月既至,或三日或四五日,即应止,而复淋漓不断,非冲任气虚不能约制,为内伤不足,即劳伤气血,外邪客胞,而外感有余,有余不足,当参以人之强弱也。

痛 经

  一、经行腹痛属风冷客于胞络

  陈良甫曰:

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或伤手太阳、手少服二经,用温经汤。

  二、经行腹痛属寒湿搏于冲任

滑伯仁曰:

有经行前后,脐腹绞痛如刺,寒热交作,下如黑豆汁,两尺沉濇,余皆弦紧,此由下焦寒湿之邪,搏于冲任。

冲为血海,任为主胞,为妇人之血室,经事来,邪与血争,故作㽲痛,寒湿生浊,下如豆汁,宜治下焦,以辛散苦温血药治之。

三、经行腹痛宜调气

戴元礼曰:

经事来而腹痛,不来腹亦痛,皆血之不调也。

欲调其血,先调其气,四物汤加吴茱萸、香附;因冷积而痛者,宜大温经汤,冷甚者去麦冬。

四、经水将行腹痛属血实气滞

朱丹溪曰:

经水将来腹痛者,血实也。

一云气滞,四物汤加桃仁、香附、黄连;临行时腰小腹痛者,乃是郁滞,有瘀血,四物汤加红花、桃仁、莪术、延胡索、木香;有热,加黄芩、柴胡。

五、经水过后腹痛属气血两虚

朱丹溪曰:

经水过后作痛,是气血俱虚也,宜八珍汤。

亦有虚中有热,经后亦作痛,宜逍遥散;亦有经行过后,腹中绵绵走痛者,是血行而气滞,未尽行也,四物汤加木香。

六、女人痛经原非一种

吴本立曰:

妇人经水将行,小腹作痛者,气血涩滞也,用四乌汤;经行而腹痛者,或属虚寒,然气亦能作痛,恐有瘀血气滞,不必骤补,先用四物加陈皮、香附,次用八物汤加香附,如泻者先止其泻,而痛自止矣;有冲任虚衰,少腹有守作痛,月水过期不能受孕者,大温经汤主之;有经水行而作痛者,血虚有寒也,法当温经养血,宜四物加桃仁、香附、肉桂;有经行著气,心腹腰胁痛者,血瘀气滞也,当顺气消瘀,青皮、归、芍、桃仁、红花、川芎、乌药;有经行过期而来作痛者,血虚有热也,宜生血清热,四物加桃仁、香附、丹皮、甘草、延胡;有经水行后而作痛者,气血虚而空痛也,法当调养气血,宜八珍汤加姜、枣;有经水过多,久不止而作痛者,乃脾胃血虚也,治宜补血健脾,四物加白术、茯苓、木香、厚朴、香附、陈皮、干姜、甘草。

倒 经

一、室女倒经属血热火气上行

有室女经转,至期经水不下行而上逆,或呕血,或鼻衄者,名曰倒经,此属血热火气上行也,治宜降火下行为要,当归大黄汤,即益母胜金丹;若倒经血溢于上,蒸热咳嗽,而成虚劳失血症者,宜乌骨鸡丸、巽顺丸选用;若血色晦淡不鲜,当用温热之剂,如甘草、干姜,温理中气,禁用寒凉也,若至衃血血水,则难矣。

二、经水逆行为风邪所激

  吴本立曰:

血风者经水逆行,上攻于脑,头目旋闷,不省人事,甚至头而胸背皆发赤斑者,此因经水适行,感冒风邪所致。

盖风善行而数变,其势易上而难下,经水为风邪所激,以致倒流而上行也,宜以四物汤为主,加山栀、桃仁、红花、荆芥、天麻、防风、薄荷、白术之类。

居 经

  一、论月水三月一至为居经

  月水三月一来,谓之居经。

或寸口脉微而濇,微则卫气不足,濇则营血无余。

卫不足,其息短,其形躁;营不足,其形逆,营卫俱虚,言语谬妄。

趺阳脉浮而濇,濇则胃气虚,虚则短气咽燥而口苦,胃气濇则失液,此阳不生阴之居经也;或脉微血气俱虚,年少者亡血也,此气血两虚之居经也。

少阴脉微而迟,微则无精,迟则阴中寒,濇则血不来,或寸脉浮大,尺脉反弱,或左脉浮大,右脉反弱,脉经所谓孤阳独呼,阴不能吸者也,阴虚阳实,故令少血,时发洒淅,咽燥汗出,或溲稠微,或唾涎沫,此令重虚,津液漏泄,此血不足也。

暗 经

  一、室女暗经本先天不足

  室女年长大而经竟不来者,嫁后仍能受孕,名曰暗经,每月临期,必作腰痛为信,此本先天不足使然。

若不能受孕,每月无腰痛者,乃石女也。

此二者,非药所能通也。

歇 经

  一、室女经水断续为血未充

  室女经水既通,已行一二次,停止一二年又行,或四季一行,或三五月复至,必须视其有病无病,若而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内热,此本血脉柔弱未充,故经水断续,名曰歇经,非病,待气旺血充,自然应时而至,勿以攻之,宜补养血气,如四物、归脾、柏子仁等汤丸加减可也;若面黄肌瘦,骨蒸内热,是为竟劳,其脉弦出寸口上鱼际,非药所能治也,急与之成婚,则阴阳合和,自然经行而疾去矣,否则十死八九。

  二、总案妇女月水行期有不一候

  李时珍曰:

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

经者,常也。

天癸者,天一生水也,邪术家谓之红铅谬名也。

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前或后,或通或闭,其病也。

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是谓倒经逆行;有三月一行者,是谓居经;有一年一行者,是谓避年;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谓暗经;每月至期必腰痛为信,有受胎之后,月月经行而产子者,是谓胎盛,俗名垢胎;有受胎数月,血忽大下而胎不陨者,是谓漏胎。

此虽以气血有余不足而言,然亦以异常耳。

经行体痛

一、经行体痛属于血气不足

  产宝百问曰:

经水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

气血盛,阴阳和,则形体通;或外失卫气之充养,内乏营血之灌溉,血气不足,故经候欲行,而身体先痛也。

趁痛散主之。

(方见产后治遍身痛方)

经行潮热

  一、经行潮热有内伤外感虚实之分

  李氏曰:

经行潮热有时为内伤,属于虚;潮热无时为外感,属于实。

虚者大温经汤,实者四物汤加柴胡、黄芩。

经行寒热

一、经行寒热有外感内伤之别

  经行寒热胁痛,往来有时,为少阳外感,小柴胡汤。

若往来无时,为内伤血热,加味小柴胡汤主之。

经行发热

一、经行发热目暗属血虚

女科撮要曰:

有经后发热,怠倦,两目如帛蔽。

夫脾为诸阴之首,目为血脉之宗,此脾伤而五脏皆为之失所,不能归于目也,用归脾汤耑主脾胃而愈。

凡发久者,阳气亦自病也,须调养之。

热入血室

  一、妇人热入血室如疟状

金匮要略曰: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按:

以上一条,是言经行未尽而适断,虽有血结,未为全实,小柴胡加当归、丹皮、生地以凉之。

  二、妇人热入血室治宜无犯胃气

  金匮要略曰: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也。

  按:

此条是言经行不断,则热不留结,勿谓谵语。

误用硝黄,犯其胃气,刺动柴血,犯其中焦,柴胡和解,犯其上焦,但不妄犯,热随血散自愈也。

  三、妇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

金匮要略曰: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按:

此条言适来即断,血结在里为实证,故刺期门以泻之,不善刺者,小柴胡去人参加桃仁、丹皮、归尾、山甲以行之。

经候应用各方

  一、养血之剂

●四物汤局方  治妇人冲任虚损,月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脐腹㽲痛,或腰足中痛,或崩淋带下,及胎前产后等症。

熟地黄二钱,补血  当归身一钱,洗。

和血  白芍药钱半,酒炒。

和血理脾  川芎八分。

治风泄肝

  朱丹溪加减法:

如经候过而腹中绵绵作痛,属血虚,倍当归、熟地;兼气加人参、黄芪,挟寒加炮姜。

如经候将来,腹阵阵痛,而乍作乍止,属血实,换生地,加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元胡、丹皮。

如经水常不及期而行者,血热也,换生地,加芩、连、白芷。

如经水常过期而来者,瘦人是血少,倍当归、熟地,加黄芪、甘草,少佐红花、桃仁,为主血之引用也;肥人是气虚挟痰,去地黄,加参、芪、香附、二陈。

如经水常过期而紫黑成块者,血热也,多作腹痛,换生地,加黄连、香附、元胡、灵脂、乳香、没药;若血淡色者,痰多血少也,换生地,合二陈。

肥盛妇人,或二三个月一行者,此属痰盛闭塞经脉也,不宜四物,以导痰汤加芎、归、香附、苍术、白术。

  ●百子归附丸  治月事参差,有余不足,久服有孕,兼治胎前产后等证。

  四物汤加艾叶、阿胶、四制香附。

  上为末,用石榴一枚,连皮捣碎,煎水打糊为丸,如桐子大,每百丸,空心淡醋汤下。

  ●十味香附丸  治经候不调。

  香附四制,一斤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各四两  白术  泽兰  陈皮各二两  黄柏盐水炒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九味香附丸  治妇人百病。

  香附童便浸,醋煮,晒干炒,四两  当归酒洗  川芎酒洗  芍药酒炒  生地酒洗  陈皮各一两  白术二两  黄芩酒炒,一两五钱  小茴香炒,五钱  

内热,加地骨皮,银柴胡各一两。

丸、服法如前。

●加味香附丸  治倒经自汗,胎漏下血。

四物汤本方,用地黄八两  归  芍各四两  川芎三两  香附四制,一斤  泽兰叶  乌鲗骨各六两

上为末,用浮麦面酒醋水调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朝暮各一服,温洒沸汤任下。

●简易当归散  治经脉不匀,腰腹疼痛。

四物汤去地黄,加山茱萸、白术、黄芩为末,温酒调下二钱。

●加味四物汤  四物汤加白术、黄芩、阿胶、香附、续断、橘红。

●正无丹  四物汤加阿胶、蕲艾、香附、枳壳,山药糊丸。

  附:

仲淳加减法:

血虚经行后期,加山茱萸、杜仲、续断、;血热经行先期,去芎、归、枳壳、香附、蕲艾,加青蒿、鳖甲、银柴胡、麦门冬、五味子、甘草、枇杷叶;热甚,再加芩、连、骨皮、丹皮、黄檗。

  二、温血之剂

  ●温经汤金匮  治经水不调,崩带,及唇口干燥,并治经水不通,咳嗽便血,此肺移热于大肠也。

四物汤去地黄加阿胶、甘草、人参、肉桂、吴茱萸、牡丹皮、麦门冬、半夏、生姜。

  ●大温经汤  治冲任亏损,少腹有寒,月水过期,不能受孕。

温经汤加白术。

●通经四物汤  治经水过期不行者,乃血虚有寒。

四物汤加红花、香附、肉桂、桃仁、莪术、木通、甘草。

●胶艾汤金匮  治劳伤气血,冲任虚衰,月水过多,崩带淋沥,或陷经下血,胎漏下血腹痛,及半产下血不绝。

四物汤用干地黄加阿胶、甘草、艾,清酒和水各半煎服。

●丁香胶艾汤  治经漏兼白带。

  胶艾汤加丁香。

●艾煎丸局方  治妇人崩伤淋沥,带下赤白,小腹㽲痛

四物汤本方归、地、芍各二两,川芎一两,加人参、石菖蒲、吴茱萸醋炒各一两。

上为末,用蕲艾四两,酒煎浓汁,入糯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醇酒下。

更加肉桂、附子各一两,香附四两,名艾附丸。

  三、凉血之剂

●止经汤  治经水淋沥,或下赤白黄水。

四物汤加白术、黄芩、阿胶、甘草、香附、蒲黄、柏叶、砂仁。

●固经丸良方  治经水过多不止,及漏下崩中,紫黑成块。

龟版炙,四两  芍药酒炒,三两  黄檗酒炒,三两  黄芩炒三两  香附童便浸,炒,三两  樗白皮炒,一两五钱

酒糊为丸。

  ●先期汤  治经水先期而来者,乃血虚有热。

  胶艾汤加芩、连、知、檗、香附,一名清经四物汤。

●仲淳方  治妇女血热经行先期,发热。

  生地黄 芍药 阿胶 枸杞子 五味子 麦门冬 青蒿 鳖甲 黄檗 地骨皮 牡丹皮 枇杷叶

  合为末,蜜丸。

●加味小柴胡汤  治经行寒热胁痛。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山栀 丹皮

●小柴胡加地黄汤  治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发作有时。

柴胡 半夏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地 生姜 大枣

●柴胡四物汤  治经行感冒,热入血室。

小柴胡汤合四物汤。

四、行血之剂

  ●加减四物汤  治经停血滞,少腹结痛。

四物汤换赤芍药加三棱、蓬术、肉桂、干漆灰。

●加味四物汤  四物汤加蓬术、延胡索、桃仁、红花、香附、砂仁。

●过期饮  四物汤加肉桂、桃仁、红花、甘草、木通、蓬术、香附。

●决津煎  当归 肉桂 熟地 牛膝 泽泻

水煎服,呕恶,加干姜;气滞痛胀者,加香附、木香;小腹不暖痛极者,加吴茱萸。

●醋煎散  治经行少腹结痛,产后恶露不行。

  三棱 蓬术 肉桂 赤芍 甘草 香附 乌药等分,通用醋炒

为散,每服三钱。

空心砂糖汤调服

●失笑散和剂  治妇人瘀结,少腹急痛。

五灵脂酒研,澄去砂  蒲黄筛净,半生半炒

等分为散,每服二钱半,酒煎入砂糖少许,和滓服,少顷再服。

如瘀结腹痛,经水反多,元气亏弱,药力不行者,用人参煎汤调服,以搏击之。

  ●益母草丸一名济阴返魂丹,昝殷产宝方  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胎前产后,一切诸症。

  益母草宜于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小暑日。

花开时连根收取用,花叶及子石臼捣烂蜜丸或捣汁熬膏亦可,忌铁器。

  胎动腹痛下血,当归汤下;横生逆产,胎衣不下,炒盐汤下;产后血晕,口渴狂言,中风失音口噤,血结奔痛,寒热心烦,鼻衄舌黑,并用童便和酒下;产后喘嗽,恶心呕吐胁痛,酒下;泻血,枣汤下;下痢,米汤下;崩漏,糯米汤下;产后以童便下一丸或二三丸,能调经络,破血痛,安魂魄;带下,胶艾汤下。

凡经不调者,服之则调,久不孕者服之则孕。

五、理气活血之剂

  ●四乌汤  治血中气滞,小腹急痛。

  四物汤加香附、乌药、甘草。

  ●四制香附丸瑞竹堂方  治经候不调,腹痛,不能受孕。

  香附一斤,分四分,童便浸,米泔浸,盐水、酒、醋、姜汁各制一分,焙燥为末,炼蜜为丸  加益母草一斤,带花子,酒炒为末,艾汤为丸,名附益丸,每晨服,白汤下,血虚者四物汤下。

  按:

香附得参、术则益气;得归地则调血;得木香则疏滞和中;得沉香则升降诸气;得芎䓖、苍术则总解诸郁;得山栀、黄连则降火清热;得茯苓则交心肾;得半夏、厚朴则决壅消胀;得紫苏、葱白则解散邪气;得艾叶则治血气,暖子宫,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药也。

  ●归附丸  治气乱经期或前或后。

  当归四两  香附八两,童便浸透,晾干,再加盐水、醋、酒、姜汁四制

  二味为末,醋和丸,空心,砂仁汤下在三钱。

血虚,加熟地黄八两;虚寒,加桂、附各一两;带下气腥,加吴茱萸、艾各一两;脐下冷痛,桂、附、沉香各一两,丁香三钱;经行少腹先痛,或血色紫黑结块,加醋煮莪术二两,沉香一两;经后少腹虚病,加参、芪、阿胶各二两,蕲艾一两;经水色淡,加姜、桂各一两,人参二两。

  ●抑气散济生  治妇人气盛于血,头眩胸满。

  香附四两,制  广皮二两  茯神二两  甘草一两

  为散,每服二三钱,沸汤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