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745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共9题;共44分)

1.(5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周围

使劲

拼命

2.(4分)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例:

衣 依 依靠

户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4分)形近字组词

跑________            瞧________            清________

抱________            礁________            请________

4.(8分)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触:

A.接触;B.碰.撞:

C.触动,感动。

①看了(中国简史),我感触很深。

________②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

________

(2)满:

A.全,整个;B.达到一定期限:

C.满足。

①满墙的爬山虎看起来充满生机。

________

②他表示很满意。

________

5.(4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

________

(2)“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好吵的呢!

”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和睦相处”的意思是________,从这句话可以看出________。

6.(4分)(2019三下·峄城期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唐时的鸟:

“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_,上有黄醇深树鸣”;”________,沙暖睡鸳鸯”;”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时的悲:

“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宋时的春: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

”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2)二三月间,微风________,毛毛细雨________。

千万条柔柳________。

(3)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________,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________;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________。

7.(5分)阅读课文《黄山奇松》选段,回答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问:

黄山“四绝”指的是?

8.(5分)读课文《变色龙》选段回答

“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9.(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

(2)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

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25分)

10.(1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啄木鸟和梨树

一棵梨树被虫咬伤了,两只啄木鸟看见了,讨论怎么给树治虫。

一只啄木鸟说:

“应该从树尖治起,因为树尖是发芽成长的部分,很重要。

”另一只啄木鸟说:

“应该从树根治起,树根是根本,没有根,树怎么能发芽呢?

两只啄木鸟争执不下。

争论一天,没有结果;争论两天,还是固执己见。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还是僵持着。

而病树呢,已被虫蛀空,风一吹,倒了!

这时,两只啄木鸟还在争吵,不过,争吵的不是怎样治,而是责任应该由谁担负。

(1)联系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①僵持:

________

②固执己见:

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两只啄木鸟为病树而争吵,一只啄木鸟认为从________,另一只啄木鸟认为从________,结果________。

(3)从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天”“两天”“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可以看出这两只啄木鸟争执的时间________,说明这两只啄木鸟都很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15分)课内阅读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像车轮一样。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果然 突然 当然  竟然

(2)表示“看”的词语很多,请写几个。

(3)选段中画“一”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纪昌是怎样练习把小东西看得很大的?

在选段中找出来。

(5)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7分)

12.(1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君子没有穷困的时候

②了解一个人不容易

13.(2分)根据要求完成对话。

黄霏霏向龙一鸣借了一本书,还书的时间到了,可她还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黄霏霏该怎样对龙一鸣说呢?

黄霏霏:

龙一鸣,我想跟你商量件事情。

龙一鸣:

可以,请说吧!

黄霏霏:

________

龙一鸣:

好的,没问题。

黄霏霏:

________

龙一鸣: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9题;共44分)

答案:

1-1、

考点:

解析:

答案:

2-1、

考点:

解析:

答案:

3-1、

考点:

解析:

答案:

4-1、

答案:

4-2、

考点:

解析:

答案:

5-1、

答案:

5-2、

解析:

答案:

6-1、

答案:

6-2、

答案:

6-3、

考点:

解析:

答案:

7-1、

考点:

解析:

答案:

8-1、

考点:

解析:

答案:

9-1、

答案:

9-2、

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25分)

答案:

10-1、

答案:

10-2、

答案:

10-3、

答案:

10-4、

考点:

解析:

答案:

11-1、

答案:

11-2、

答案:

11-3、

答案:

11-4、

答案:

11-5、

考点:

解析: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7分)

答案:

12-1、

考点:

解析:

答案:

13-1、

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