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43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所有细胞都含有脂质D.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使某食物蛋白因肽键被破坏而变性,进一步使它的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易被消化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有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运用盐析法分离出的蛋白酶活性丧失

3.下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

(M2不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

B.细胞中的有的M3具有调节生命活动,有的M3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细胞,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核膜上的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生物膜系统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膜,也包括视网膜、口腔黏膜等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等有关

7.下列关于1、2、3三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3中生物是异养生物,且都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染色体B.2中生物不都具有染色质、核仁结构,伞藻和烟草都含叶绿体C.1、2、3都能合成蛋白质,且一定含有DNA和RNA

D.1中生物一定没有中心体,且细胞壁成分都相同

8.21世纪初,科学家利用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核糖体,发现催化肽键形成的位点仅由RNA组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相关B.核糖体上的RNA可能具有催化作用C.核糖体完全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D.核糖体中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其中形成的肽键可表示为“-CO-NH-”

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9.红细胞膜中的Na

+/K

+—ATPase(ATP水解酶)的功能是水解ATP吸收K

+。

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

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

红细胞细胞质置换成高浓度的K

+溶液,并将其置于极高浓度Na

+的环境中,就发生了如图所示

4.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表明,在调控肝脏葡萄糖和脂类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FAM3A编码的

的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一条含224~235个氨基酸的多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Na

+、K

+跨膜运输应该属于主动运输

A.在肝脏中,O2由肝细胞的细胞膜无糖被一侧扩散到有糖被一侧B.该多肽中的O原子数等于各氨基酸中O原子数-肽键数C.该多肽能促进肝脏细胞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这一过程中只有水的生成,没有水的消耗D.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肝细胞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均含有C、H、O、N、P

5.下列关于有机分子中的单体和多聚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分子是以碳链为骨架形成的多聚体B.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时会消耗水分子并合成ATP

C.RNA的单体是核糖,D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

D.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结构、功能未必相同

B.上述生理过程还需要ADP和Pi

C.该实验过程中离子浓度梯度驱动了ATP的形成D.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种酶既可以催化ATP的水解,也可以催化ATP的合成

10.如图为细胞中某些结构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结构甲的膜上可附着核糖体,并对产生的多肽进行加工

 

B.结构乙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基质中分布着大量的色素和酶

C.结构丙是细胞的“动力工厂”,且内膜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

D.结构丁的选择透过性与物质②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物质③无关

1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呈紫色B.向花生种子匀浆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可观察到匀浆呈橙黄色C.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在浓硫酸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绿色

12.如图是植物根尖细胞中发生的某生理活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中有[H]的生成,也有[H]的利用,且都伴随有能量的释放

B.图中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随着O2浓度的增大,此生理活动不断增强

D.如果O2用18O标记,则只有H2O被标记,CO2不会被标记

13.如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⑥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⑥处的浓度一定大于⑦处的浓度C.图中①是细胞壁,⑥中充满了外界溶液D.图中⑦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14.如图一表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图中①②③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图二表示组织液中O2含量变化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细胞膜的蛋白质丙是K+离子通道,那么K+运出细胞也可以借助丙进行

B.若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则该动物细胞可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C.溶液中甲、丙、丁分子数的多少影响溶液浓度但不影响乙进入细胞的速率

D.图二只能说明K+的吸收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不能说明该过程需要图一中①的参与

15.科学家从大洋深处的某种细菌体内分离出了一种嗜冷性蛋白酶,并在其他反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了温度对该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数据(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的底物量充足,反应时间相同),绘制出下图中曲线,其中A、B为实线和虚线的交点,C点为虚线与横轴的交点。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酶活性相对值和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

B.A点制约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的主要因素为反应体系中添加的酶的量C.若B点温度条件下升高反应体系的pH,则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将增加D.C点时反应物剩余量为100%的原因是酶分子的肽链中肽键被破坏

16.如表所示为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表示4支试管,①~⑦表示实验步骤。

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

b

c

d

淀粉溶液2mL

蔗糖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37℃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将c倒入a,将d倒入b

37℃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mL

37℃恒温水浴2min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唾液淀粉酶量属于无关变量B.可以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

C.②④⑥的温度设置有一处错误D.第②步操作可以省略

1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有()

A.ATP的合成属于放能反应,与细胞内其他吸能反应相联系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代表高能磷酸键

 

C.人的心肌细胞中储存的ATP量要远远大于平滑肌细胞中储存的ATP量

D.细胞中绝大多数的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18.下图与下表的分析相对应的有()

横轴

纵轴

底物浓度

酶活性

PH值

酶促反应速率

外界氧气浓度

人成熟红细胞吸收氧气的速率

环境温度

人体内骨骼肌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19.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U形管左侧为S2溶液,右侧为S3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A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

B.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C.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

D.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20.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21.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鉴定脂肪:

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C.观察线粒体:

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盐酸处理→制片→健那绿染色→观察D.观察质壁分离:

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2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饥饿处理后,天竺葵叶片曝光部分可向遮光部分运输小分子有机物

B.受到均匀光照,好氧菌分布在水绵带状叶绿体所有受光照部位

C.改变水中H218O所占的比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O2所占的比例也随之变化

D.供给小球藻14CO2,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CO2→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糖类

23.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24.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蒸馏水中。

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Ⅰ表示蔗糖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

B.植物细胞自A点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分子

C.B点时,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达到动态平衡

D.C点时,液泡体积不变,两组实验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25.将小鼠的若干皮肤细胞放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体积和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曲线表明不同皮肤细胞内的细胞质浓度有所不同

B.甲曲线说明,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P时,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C.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Q点所对应的浓度时,细胞开始渗透失水D.当细胞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细胞内外溶液的NaCl浓度相等

 

26.下图甲为某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萌发过程中O2吸收量和CO2

释放量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种子萌发初期以有氧呼吸为主B.干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C.A点时萌发的种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速率一定相等

27.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图乙中的NADH来自葡萄糖的分解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2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教材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酵母菌一定进行厌氧呼吸C.若向广口瓶中通入空气,瓶内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将加快D.实验时选用的水浴温度为30℃左右,是因为该温度处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范围内

29.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的物质的量等于O2的消耗的物质的量

B.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C.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肌细胞积累大量乳酸使肌肉有酸痛感

30.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

若在X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3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乳酸菌制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B.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可以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繁殖C.增施农家肥可提高CO2浓度,以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提高作物产量D.连续阴雨天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32.下图为在最适温度下,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图中c点以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此时的外界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33.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中A点与B点相比,A点叶绿体中C3浓度高B.曲线中B点与D点相比,D点叶绿体中C5浓度高C.曲线中A点与B点相比,B点叶绿体中C5生成速率低D.A点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34.如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密闭实验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量的变化。

已知

光饱和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小光照强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HCO3溶液可以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CO2

B.单色光照射时,相同光照强度下一定时间内用红光比用绿光测到的O2量多

C.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量就是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D.拆去滤光片,改变光照强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可推知其光饱和点

35.将某株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光照强度适宜的环境中,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每天的日照时间相同,则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B.若每天的日照时间少于12h,相比于5℃,该植物在25℃环境中生长更快C.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则该植物在35℃的环境中无法生长D.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

36.如图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细胞具有分泌抗体的功能。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注意:

[]填标号,填文字)

(1)图中除核糖体外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请依次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

(仅填标号),在该过程中膜面积不变的是。

(2)下表是与抗体合成及分泌有关的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

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67

28

少量

59

40

0

39

0

59

据表分析,甲是图中[],丙是图中[]。

(3)图中[]具有三大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

③。

37.茶叶有降压、提神和保健等功效。

某科研人员在晴朗夏季的一天中探究茶树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是(填“实线”或“虚线”)。

从胞间CO2浓度分析,与12点相比,14点时叶肉细胞中C3含量(填“高”或“低”)。

(2)茶树在中午时分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填“部分关闭”或“全部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

(3)研究CO2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时,采用的方法是法,CO2中的氧经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后转移到终产物中。

(4)由于茶树光合“午休”影响产量,为减缓光合“午休”,该科研人员打算间种高茎玉米。

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该实验须在(环境条件)进行。

③检测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若,则说明科研人员的研究达到预期目的。

答案:

BBBBDDCCACCACCCBDCBB

CDDCABBABCABCCB

36.(每空1分,共12分)

(1)6中心体 4、3、7、5(答全给分)

高尔基体

(2)1线粒体 4核糖体 

(3)5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7.(每空2分,共18分)

(1)实线 高 

(2)部分关闭 

(3)同位素标记 CO2

(4)①探究间种高茎玉米能否减缓茶树光合“午休” 

②是否间种高茎玉米晴朗夏季 

③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