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40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第一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一、温故而知新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

老师检查下大家的学校效果。

1:

文体:

回忆性散文,节选自《朝花夕拾》。

2、课文结构:

两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3、品味字词

板书:

菜畦

是经过整理的、很整齐的菜地。

其实这个“畦”字的读音就表达了它的意思。

你看这“畦”的读音和“整齐”的“齐”字一样。

我们的汉字不但字形能表达意思,有些汉字的读音也能表达意思。

第二个词:

机关

这里的“机关”不是“阴谋”,而是“秘密”。

老和尚识破了读书人心里的这个秘密。

心里的秘密,他自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可老和尚怎么一眼就识破了?

生:

因为读书人脸上有一股妖气。

师:

好。

理解词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语境中,联系上下文。

再看第三个:

绅士

“绅士”在课文里面指的是中国传统的绅士。

在我们中国,过去把那些有钱有势力的人称为“绅士”。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某某人很有绅士风度”的说法,你觉得这里的“绅士风度”和课文中“绅士”意思是一样的吗?

西方的“绅士文明”。

在西方人眼里的,他说你很绅士,就是在说你——生:

很有修养,很有气质。

对,相当于我们中国古代的“君子”。

不过在鲁迅的文章里指的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

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它的意思很有很大的差别。

过渡:

这堂课我们要品读文本。

课文是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首先就来学习“百草园”吧。

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是直接写百草园的。

找到后就大声朗读。

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

二、走进百草园——品味童年的乐园

读毕:

百草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用鲁迅的文字概括一下,就是“百草园有无限趣味”(板书:

无限趣味)

师:

你觉得鲁迅介绍的哪一处最好玩,最有味道?

生自由回答。

生1: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这斑蝥太好玩了。

师:

你见过斑蝥吗?

生:

没有。

师:

你希望到百草园能看到斑蝥,然后像鲁迅那样按住它的脊梁,也突然“呯”地一声,看见斑蝥吐出烟雾来。

多有意思呀!

注意动词,,拟声词

生2:

(读)“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我好想尝尝覆盆子的味道。

味觉

生3:

“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我也很想去拔何首乌,看看到底有没有像人形的。

师:

你也想找到这千年何首乌,不断地去拔啊拔,希望能找出一根像人形的,然后就怎么样?

生:

吃了,我就成仙了。

师:

成仙后?

生:

我就游山玩水,周游世界。

师:

哈哈,成仙了多好玩呀。

想成仙的人有,想吃覆盆子的馋猫也有。

你说——

生4: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师:

你想什么?

生:

我想看看木莲蓬的果实到底是怎样的。

师:

木莲蓬的果实,嗯,不错。

你说——

生5:

“也不必说啴在树叶里长鸣,肥胖的……向去霄里去了。

”我觉得这蝉好玩。

师:

他想捉一只蝉玩一会儿,玩过吗?

生:

玩过的,我小时候到外婆家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捉知了,用线缠住它的一只脚,然后牵着它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很好玩的。

师:

把知了捉下来,太好玩了。

你说

生: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我想听一下油蛉的歌声,想看一看蟋蟀们是怎样弹琴。

师:

想听听那些小虫们的歌声,琴声,太美妙了。

这里鲁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手法,让我们对油蛉和蟋蟀的叫声,产生了联翩的浮想。

你说——

生6:

鲁迅泥墙都弄坏了,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块根象人样的。

鲁迅拔了那么多,把泥墙都弄坏了,最后一块也没有找到。

师:

你看此刻蹲在墙角下的鲁迅,他会是一幅怎样的神态呢?

生1:

很着急。

生2:

很失望。

生3:

他想:

到底有没有像人样的何首乌呀?

 

师:

拔得满头大汗,拔得灰头土脸,还是没有找到,还把泥墙都弄坏了。

泥墙弄坏了,还要拔,一直就想成仙。

太好玩,所以鲁迅说百草园他童年的乐园。

乐在哪儿呢?

生:

有各种各样好玩的虫子。

师:

乐在玩(板书:

好玩)生:

还有很好吃的桑椹、覆盆子这些野果子。

师:

又酸又甜的野果,有好吃的。

生:

还有很美丽的风景。

师:

哦,还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些迷人的风景。

好美呀!

你们的童年也多么渴望有这一些斑蝥啊,渴望又酸又甜的覆盆子呀,还有拔那个何首乌,拔得满头大汗啊,拔得灰头土脸啊,把泥墙都弄坏了,还是没有拔出来,还想吃了可以成仙啊,最后一定屁股挨打了。

生:

(大笑)

师:

挨了揍,第二天肯定还会怎么样?

生:

(全班孩子齐声喊道)拔——(充满了自信的语气拉长声调)

师:

拔不出像人样的何首乌,绝不罢手。

要是你们挨了打,也会怎么样?

生:

拔——(充满了好奇和羡慕的语气拉长语调)

师:

可惜这些我们都没有玩过,鲁迅都在百草园里玩过。

所以说百草园是他童年的乐园。

我们的童年乐园在哪里?

生1:

我没有乐园。

生2:

我也是,每天都在在家里。

师:

说没有乐园是不完全正确的。

你们的乐园不是在百草园,大多是在高高的阳台上,窄窄的沙发里,当然还有虚拟的网络上。

鲁迅的乐园是在百草园的野草、野花、野虫、野果子上。

这些我们恐怕在梦里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今天,我们就借着鲁迅的文字,大家一起走进百草园,去看看,听听,拔拔,尝尝。

生(齐读):

不必说……也不必说……

师:

面对我们这些失去乐园的人,你感觉鲁迅是以怎样的口吻在细细介绍自家的百草园吗?

生1:

自豪。

生2:

舒畅。

生3:

有点得意洋洋。

师:

趣味无穷,好像在炫耀自家的菜园。

但老师感觉你们读书的味道太浓了,鲁迅在介绍自家菜园的那种得意洋洋味道没有很好地读出来。

小时候的鲁迅是那么的贪玩,爱玩,会玩,写这篇回忆录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六岁。

四十六岁的鲁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百草园,你看他一张嘴就是“不必说……也不必说……但就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他分明是在不停的说,又说“不必说”。

这不是废话吗?

生1:

有点矛盾。

生2:

他好像想说又不想说。

师:

他不想说吗?

生:

想说。

师:

他说了吗?

生:

说了。

师:

表面上是这个也不说,那个也不说,其实他的意思就是——我家的菜园好玩的东西怎么样呐?

生:

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好像说都说不过来了。

师:

这就是鲁迅的可爱,四十六岁的鲁迅还那么的俏皮,还像个孩子一样。

说起我家的菜园,他就情不自禁的夸赞起来,炫耀起来,这个也有,那个也有,好像他家的菜园有无穷的宝藏似的。

所以一定要读出鲁迅的那份炫耀、得意,我家的菜园你没有的,要玩就到我家的菜园来。

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感受鲁迅俏皮的文字,不泯的童心。

(生有声有色的朗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

师:

他那俏皮的文字,让我们感觉到四十六岁的鲁迅那一颗不泯的童心(板书:

不泯的童心)像孩子一样炫耀自家的菜园,太好玩了。

不过,冬天的百草园也有好玩的,冬天有什么好玩的?

生1:

可以雪地捕鸟。

 生2:

还可以拍雪人。

师:

最好玩的是什么?

生:

雪地捕鸟。

师:

对,最好玩的是雪地捕鸟。

你们玩过吗?

生:

没有。

师:

想不想玩雪地捕鸟呀?

生:

想,我做梦都想。

师:

雪地捕鸟,实在是太浪漫的事哦。

请把鲁迅直接介绍捕鸟的这一段找出来读一读,看看他是怎么介绍捕鸟的。

生(读):

……在雪地扫出一块地来

师:

直接介绍雪地捕鸟是那几句?

生:

扫出一块雪来……

师:

找得非常准确,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捕鸟的过程介绍得清楚明白。

你发现鲁迅是如何把捕鸟的过程简练地介绍清楚的?

生:

介绍动作。

师:

对,他就抓住捕鸟的那几个关键动作,动作介绍清楚了,捕鸟的过程也就好写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向鲁迅学习,介绍一个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些动作,把动作描写到位了,这个事情就介绍的清楚了,这个写作方法很好,我们要偷鲁迅一招,学习要学会偷招。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体会一下雪地捕鸟的乐趣。

(生齐读):

扫出一块雪来,用一个短棒支起一块大……

师:

读得很好,鲁迅抓住动作写得很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很喜欢捕鸟的,但他是不是捕鸟高手呢?

生:

不是 

师: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读):

这是闰土的父亲告诉我的,我却不大能用……你太性急,来不及走到中间去。

师:

你找得不错,但你能不能简练一些,直接能看出鲁迅不是捕鸟高手。

生:

明明见它们…… 

师:

现在简练多了。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几句话,前面介绍的是清清楚楚,捕鸟的时候又会怎么样?

预备起——

生:

(齐读)……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抓住的是一些……

师:

他捕鸟怎么样?

生:

笨手笨脚的。

师:

别看鲁迅抓住动作写得很清楚,让他做起来就不行了,如果要你去做,你能不能做好?

生1:

能!

师:

你凭什么说会比鲁迅更厉害?

生1:

我等小鸟走到中间去的时候再拉。

师:

鲁迅太性急了,我们说性急吃不了——生2:

热豆腐。

生3:

我比他更有耐心。

生4:

我比他手更灵活。

生5:

我比他眼睛更厉害。

师:

你们在雪地里捕过鸟吗?

生1:

没有。

师:

那你为什么说一定比他厉害?

这不是吹牛了嘛!

他至少捕过好几次,你比不比得过他?

生1:

比不过。

师:

你很谦虚。

生2:

我用大的竹匾。

众生:

(大笑)

师:

哈哈,这办法好,会改进工具,这就是会动脑子,你比鲁迅聪明。

生3:

木棒要短一些,因为木棒短的话,等鸟来时,一拉,就很快罩住了。

师:

你也很会动脑子。

你的介绍也抓住了动作,简洁明了。

生4:

把秕谷撒在中间。

师:

如果我要玩的话,我不撒秕谷,我也不用短棒,我放好吃的稻谷或者大米在里面,让鸟儿吃得不想跑了。

众生:

(大笑)

师:

鲁迅也很喜欢玩。

尽管笨手笨脚,捕了三四只麻雀,但他还是很喜欢。

百草园里的确是乐趣无穷。

不过百草园最好玩的还不是这些,你们看,鲁迅在介绍自家菜园的时候,他写得最详细的不是捕鸟,也不是拔何首乌,而是他在中间插叙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生:

美女蛇的故事。

师:

对,他在中间还插叙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

(板书:

美女蛇的故事)。

这个美女蛇他用的插叙方法,(板书:

插叙)我觉得百草园最有趣的是这个美女蛇的故事,如果百草园里没有这个美女蛇,百草园有一半的味道没有了。

美女蛇到底有什么味道呢?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刘老师来做讲故事的常妈妈,你们来当鲁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注意听哦。

师(读):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在……向人一笑,隐去了……来吃这人的肉……却总是睡不着……果然来了……你万不可答应。

(刘老师幽幽的、缓缓的朗读美女蛇故事,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神秘的故事之中。

生(读):

这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师:

美女蛇让这百草园充满了——

生1:

神秘。

生2:

充满了恐怖。

生3:

百草园充满了迷幻。

 

师:

对,这就是美女蛇的味道,让百草园充满了神秘感。

如果没有这神秘的感觉,那百草园就失去了一半的滋味。

如果有一天你到了百草园,一阵风吹过来,墙边的野草索索得响,你会想到什么?

生1:

美女蛇来了。

生2:

我会撒腿就跑。

生3:

我会有点紧张,但我不会逃跑。

师:

刘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鲁迅怕不怕见美女蛇?

生:

怕的。

 

师:

何以见得?

请戴眼镜的女同学说说。

生:

他害怕美女蛇,因为它这里写到:

……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想得到老和尚的飞蜈蚣。

只有有了飞蜈蚣,他才不怕美女蛇。

师:

我有飞蜈蚣,我就不怕见美女蛇了。

可惜鲁迅没有啊。

那他想不想见?

生:

不想见。

生:

“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鲁迅好像有点遗憾的感觉,后面他又说“然而都不是美女蛇”,鲁迅有点失望。

师:

多么失望啊!

每一次听到陌生的声音,鲁迅都会回头去看,但每一次都不是美女蛇。

他是多么希望看到美女蛇呀!

把掌声送给她。

生:

(掌声响起。

师:

这样读书就读到到鲁迅的心里面去了。

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

生:

美女蛇,

师:

他多么希望有一天,一个陌生声音叫他名字的时候,回头一望,看见的便是美女蛇呀!

四十六岁的鲁迅当然不怕美女蛇了,当然希望能见识见识神秘的美女蛇了。

那六七岁时在百草园里的鲁迅,他想不想见美女蛇?

生:

不想。

师:

他当然不想,被美女蛇吃去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小时候是害怕,但又充满了好奇;长大了想见,却始终没有见着,内心又充满了遗憾,美女蛇更显得有点神秘了。

鲁迅为什么会对美女蛇会如此念念不忘呢?

鲁迅想见美女蛇,对美女蛇有一种特别渴望相遇的感觉,到四十六岁的时候还没有忘记他儿时的美女蛇,这倒底是为什么?

这是鲁迅心里的“机关”,今天课堂上我们还无法不能破解,你们以后读鲁迅作品的时候,慢慢地去破解鲁迅这个机关。

如果我要介绍自家的菜园,我们又要学着偷鲁迅一招——

生:

(争先恐后的脱口而出)插叙。

师:

对,我也可以插叙一个神秘的故事。

你看,没有故事的地方就没有味道。

有了这个美女蛇,百草园就充满了神秘色彩。

那一草一木,就不一般。

你走到草丛边,就会想到那后边——

生:

会不会有美女蛇。

师:

一阵风吹来,你就会回头去看——

生:

会不会是美女蛇来了。

师:

百草园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百草园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有趣,那样的神秘。

这一切都是透过鲁迅那俏皮的文字,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看到了四十六岁的鲁迅那俏皮的童心。

不过最俏皮的文字还不在百草园,而在鲁迅离开百草园的一刻。

找到了没有?

生:

找到了

师:

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像个顽童。

生(读):

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

三、离别百草园——体味俏皮的白话文情韵

师:

这一段文字写的是鲁迅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的心情,这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一读就能感受到。

最有味道的不是童年的难舍,而在四十六岁时鲁迅的说话语气,你感觉到了吗?

生: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再到百草园去了,abe我的蟋蟀,ab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一句很有意思。

 

师:

“abe”是什么意思?

 

生:

再见。

师:

这是德语,四十六岁的鲁迅竟然说德语,就像我们现在有些同学和爸爸妈妈说再见的时候,不说“再见”而是说——

生:

拜拜。

师:

对,说拜拜。

这在当时是特别时髦说法的。

生: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我觉得这些话也很好玩,鲁迅他应该是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送他去三味书屋的,但是他好像还在装着不知道。

师:

你说四十六岁的鲁迅在装傻?

有意思,鲁迅是真的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送到三味书屋呢,还是真的装傻?

生1:

他肯定是在装傻。

生2:

装傻,除非鲁迅真是个傻子。

师:

嗬嗬,有意思。

鲁迅明明知道爸妈送自己到三味书屋是去念书的,可他偏偏为什么装傻,说“我不知道”呢?

生1:

鲁迅故意这样说,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他实在舍不得离开百草园,舍不得离开这个童年的乐园。

师:

嗯,有道理,实在舍不得离开这个乐园。

你说——

生2:

他在逗我们开心,他还像个孩子。

师:

你是说四十六岁的鲁迅还像个孩子一样,他的身上还一股孩子气。

哎呀,你可真算是读懂了鲁迅。

他明明知道,可他偏偏要说我不知道,这就是鲁迅的俏皮,虽然四十六岁了,但是他和你们这些十多岁的孩子一样俏皮。

谁能把这一段文字俏皮的味道读出来?

生(读):

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学生读得很平淡。

师:

有俏皮的味道吗?

生:

没有。

师:

有一点俏皮,但味道还不够。

四十六岁的鲁迅,他回想起那些童年的乐事,美滋滋的。

你看“蟋蟀、木莲和覆盆子”的后面都是不能加复数“们”的,鲁迅他就偏偏要加一个“们”字,多顽皮呀!

你来试试—— 

生(读):

也许是……也许是……(学生读的俏皮的味道好一点,但有几处疙瘩。

师:

有鲁迅的俏皮味道吗?

生:

没有。

师:

比刚才那位同学味道好一点了。

这是鲁迅完全口语化的一段俏皮文字,大家注意“我不知道为什么……最严厉……也许是因为……罢……也许是因为……了罢……也许是因为……来吧……总而言之……abe,我的蟋蟀……ab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些口语化的文字,就是最俏皮的。

来,你来试试——

生(读):

我不知道为什么……(学生的口语化味道很好。

(读完后师生掌声起。

师:

太好了,俏皮就这种味道。

啊呀!

我为什么会这么倒霉啊,这么好玩的地方怎么就把我轰出去了呀!

我现在是多么想再重新回到那个乐园呀!

这种感觉最俏皮了,你的语感真好,你真是摸透了鲁迅的心思。

我们一起来像她这样品一品俏皮的鲁迅。

生(齐读):

我不知道……也许是……也许是……(孩子们都投入到俏皮的文字中,忘情地摇头晃脑起来,入情入心地品读。

师:

俏皮的文字,不泯的童心。

鲁迅太可爱了,同学们太可爱了。

鲁迅那一颗不泯的童心,在这一段俏皮的文字中跳跃,跳跃。

从百草园就跳到哪里去了?

 

生:

三味书屋。

 

师:

不知不觉就到了三味书屋。

这一段起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生:

过渡作用。

四、走进三味书屋——亲近书童鲁迅的性情

师:

说着说这就说到了三味书屋,这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过渡。

这从这里一跃而来到了三味书屋。

在三味书屋里面鲁迅学习了六年,那么在这个全城最严厉的私塾里面,他过得怎么样呢?

他在离开这个三味书屋时,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鲁迅在三味书屋里学习六年之后,到了离家遥远的南京水师学堂。

请大家默读鲁迅在三味书屋求学的部分,看看鲁迅离开百草园后在严厉的书塾里读书的情景,然后完成发给大家的纸条练习。

生:

(默读并完成练习。

从三味书屋到水师学堂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南京水师学堂里去了,而且还是离家遥远的南京水师学堂,也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罢;也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罢;也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

我将不能常到____________了。

Ade,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

Ade,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师:

好,大部分同学都已经默读好了课文,联系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我们来听听大家是怎么填写鲁迅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在离开三味书屋的时候,他会怀着怎样的心情。

生1:

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我在那儿太调皮了吧,也许是我爬上树去折了腊梅花了罢,也许是因为我问了不该问的问题了吧……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不能常到三味书屋了,ade!

我的腊梅花们,ade!

我的苍蝇们和蚂蚁们。

师:

哦,有意思,我问了不该问的问题。

惹老师生气了。

鲁迅问了一个什么不该问的问题?

生:

“怪哉”是什么东西。

师:

惹得先生一脸的怒气,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生2: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水师学堂里去了,而是离家遥远的南京水师学堂。

也许是因为我学习不太好罢,也许是因为我太贪玩了罢,也许是因为我不听老师的话了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不能常到三味书屋里去了,ade!

我的老师们,ade!

我的同窗们和蚂蚁们。

师:

鲁迅在三味书屋里读书不是很认真,你和鲁迅比,你觉得是你认真还是他认真?

生2:

差不多吧。

师:

差不多,小时候的鲁迅就和你差不多。

将来长大了你也许和鲁迅差不多。

再请一位——

生3: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水师学堂里去了,而是离家遥远的南京水师学堂。

也许是我在三味书屋没有认真听讲吧,也许是因为我太贪玩了吧,也许是想让我学更多的东西吧……我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常到我的三味书屋里去了,ade!

我的同窗们,ade!

我的先生和我的书桌们。

师:

哦,他舍不得离不开他的先生。

最后一位——

生: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水师学堂里去了,而是离家遥远的南京水师学堂。

也许是因为我问了一些不该问的问题吧,也许是因为我在读课文时偷偷画画了吧,也许是因为我上课时跑到院子里去玩了吧……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不能常到我的三味书屋里去了,ade!

我的腊梅花们,ade!

我的知了们和蚂蚁们。

师:

有意思,鲁迅上课的时候偷着画画。

童年的鲁迅比我们更贪玩。

在如此严厉的私塾,他都玩得有滋有味。

大家同桌之间,两个人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吧。

相互读一读。

生:

(同桌之间相互读。

师:

原以为到三味书屋里去会管得很严,没想到鲁迅在三味书屋里面照样玩得有滋有味,三味书屋的学习也是其乐无穷。

当然鲁迅离开三味书屋到水师学堂去读书,不是他妈妈逼着他去的,而是鲁迅自己要强烈求去的。

当时一般的读书人,私塾读完以后,就要参加科举考试,考个秀才状元之类的,然后去做官。

南京水师学堂是一个新办的水军学校,当时很少有人去的。

鲁迅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升官发财,而坚决去水师学堂呢?

这又是鲁迅心里的一个“机关”,也需要大家今后去慢慢破解。

刚才让大家模仿鲁迅的文字,就是让大家去真实的体验一下鲁迅的调皮和可爱。

以后你们离开中学到了大学,也可以这样写《从某某中学学到到某某大学》。

也可以写,“ade!

我的老师们,ade!

我的同窗们。

”味道多好呀!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和童年的鲁迅相比,鲁迅有那些比你更强的地方?

你有哪些比鲁迅更强的?

生1:

他比我会玩,也比我更会读书。

师:

鲁迅的确很会玩,我们刚才充分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你从哪里看到鲁迅很会读书?

生1: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我从这一段看出,鲁迅很会读书,他很会对对联。

所以先生对他好起来。

师:

不错,鲁迅的确是个对对子的高手。

生2:

鲁迅的童年比我自由快乐。

师:

你的童年不快乐吗?

生2:

快乐是快乐,但没有鲁迅那么自由好玩。

师:

如果你有一个百草园,估计也能像鲁迅一样自由快乐吧!

生3:

鲁迅有鲁迅的玩法,我们有我们的玩法。

师:

嗯,有道理。

那么你爱玩什么呢?

生:

我爱玩的东西也不少,比如溜冰呀,电脑游戏呀,足球呀,很多很多。

师:

你玩的这些,鲁迅没有福气玩了。

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这些,但是如果鲁迅活在今天,估计它也是玩溜冰、玩足球的高手呢!

但是鲁迅玩过的那些,今天生活中还有,估计你们不一定会玩,不一定敢玩。

比如说:

黄蜂,你敢玩吗?

生:

不敢,要蜇人的。

师:

鲁迅却欣赏得津津有味:

肥胖的黄丰富在菜花上。

多美的画面呀!

知道“斑蝥”是什么?

生:

不知道。

师:

斑蝥就是我们乡下人所说的“臭屁虫”。

生:

(爆笑)

师:

你碰它一下,就会从屁股里喷出一阵烟雾,不但奇臭无比,而且碰到皮肤又痒又痛。

你敢玩吗?

生(女):

不敢玩。

师:

鲁迅特别爱玩,而且他爱玩的东西,都是斑蝥、黄蜂、蜈蚣、这些野生的虫子,就是他爱吃的也是些覆盆子、桑椹等之类的野果子,还有野草、野花、美女蛇。

他为什么对那些野物特别有兴趣,为什么特别喜欢美女蛇?

这是鲁迅心里的又一个“机关”。

鲁迅自己也常说他身上有一股“野气和野味”。

以后读鲁迅的作品,再去满满地品味鲁迅独特的“野味”。

 

五、重返文本——体味先生不尽的思念

师:

课文学到这,百草园的乐,三味书屋的趣,鲁迅心里的秘密,鲁迅文字的俏皮,我们就基本上都领略了一番。

课堂可以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再思考两个有趣的话题:

这算是超目标的。

但也是很好玩的。

想不想?

生:

想。

师:

第一个话题:

百草园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

你们都去过百草园吧?

生:

去过。

的确是个很普通的菜园。

没什么好看的。

也没有是好玩的。

师:

鲁迅在课文中也说明了是人迹罕至的荒园,怎么成了令无数中外游客向往的名园呢?

它真的有那么美那么好玩吗?

生:

没有

师:

那鲁迅不是在为自己的菜园作虚假广告吗?

生:

(笑)

师:

一个普普通的菜园,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园,却成了无数游客向往的名园,这是为什么?

这个话题我们先放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