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199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与环境.docx

《城市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环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与环境.docx

城市与环境

城市与环境

(一)

【学习方法指导】

  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功能分区。

  4.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知识结构】

  

  【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城市概述

  1.概念: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3.分类:

  按照人口数量的多少,不同国家划分方法不同。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的含义

  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联系。

  2.城市的区位因素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交通等

  煤炭工业城市有:

中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匹兹堡。

  钢铁工业城市:

鞍山、包头、攀枝花。

  石油工业城市:

阿伯丁、大庆、东营、玉门。

  金矿开采城市:

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株洲、石家庄等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扬州、济宁是古运河的开辟而形成的。

另外,还有港口城市、边境城市等。

  (3)政治文化、军事、宗教因素

  区域的政治中心地位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如:

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等。

宗教圣地:

梵蒂冈、我国的拉萨、耶路撒冷、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等。

  3.城市空间布局特点

  ⑴人流、物流集聚部位;⑵沿江、沿河、沿湖部位;⑶铁路公路枢纽位置;⑷旅游地、历史文化圣地、商品集散地、边境口岸等。

  4.城市区位的选择

  简单来说:

避开地质灾害;河流凹岸处;地基稳固处;地形优越点;生态良好区。

  三、城市土地利用:

  1.概念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2.利用类型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通常可分为: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四、城市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

  

(1)分布及特点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影响因素

  

 

  2.中心商务区

  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金融、贸易、信息等高度集中。

  其特征:

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内部分区明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交通通达度很高。

  3.城市地域结构

  西方城市地域结构有同心圆学说、扇形学说、多核心学说;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西方城市地域结构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很多,有行政、历史、经济、社会等,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很大,主要通过地租与交通通达度产生影响。

  五、中心地理论

  1.概念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该理论探讨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

  2.形成

  

  

  3.特点: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4.规律:

  ①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②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③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

  ④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例题解析】

  例l.关于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B.一个地区的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C.交通线的发展对聚落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D.交通线的衰落不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解析: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

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的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③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④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答案:

A

  例2.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分别位于( )

  A、西欧、东欧、北美  B、西欧、东亚、北美

  C、西欧、南亚、南美  D、西欧、西亚、北美

  解析:

世界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中、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世界上有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

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的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答案:

B

  例3.关于服务范围含义的叙述,正确是( )

  A.两个相邻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实际上是不可能重叠的

  B.服务范围就是门槛人口的分布范围

  C.低级商品的服务范围一般较小

  D.同一级别商品的服务范围一定是相同的

  解析:

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

  答案:

C

  阅读材料,完成4~6题。

  铁路是现代快速、大运量运输的主要方式。

铁路的修筑可以促进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能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

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在这里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现已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

现在,石家庄市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

  例4.写出下列在铁路枢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名称。

  ①京广线与浙赣线、湘黔线会合处的铁路枢纽:

_____。

  ②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

_____。

  ③陇海线与宝成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

_____。

  ④京九线与陇海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

_____。

 

  例5.现在的石家庄是_____铁路和_____铁路、_____铁路的交会点。

  

  例6.下列城市的区位因素与石家庄相似的是( )

  A.扬州  B.华盛顿  C.蚌埠  D.上海

  解析:

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

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在铁路枢纽以及铁路沿线出现了一批城市。

京广线与浙赣线、湘黔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是株洲;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是郑州;陇海线与宝成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是宝鸡;京九线与陇海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是商丘;石家庄是京广线与石德线、石太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蚌埠是京沪线与淮南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

  答案:

(4)①株洲②郑州③宝鸡④商丘 

  (5)京广 石德 石太

  (6)C

城市与环境

(二)

  【学习方法指导】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4.掌握城市环境问题及逆城市化现象。

  5.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今后城市发展方向。

  【知识结构】

  

  

  【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城市化

  1.概念:

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剖析:

①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②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

  2.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这就是城市化的标志。

  3.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化的意义:

①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②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③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④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实力;⑤带动乡村文化建设,提高乡村对外开放程度。

  4.“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乡村—城市转型实际上就是实现乡村人口的就地转化,可以有效的减轻城市中心区的压力,避免人口向中心区集中,造成城市环境恶化。

  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如城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二、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点拨:

城市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3.中国的城市化

  

  三、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过程对生活的影响

  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是:

城市文明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是:

改变了城市交通,促进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别。

  

  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城市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2.城市病

  

  3.结果—郊区城市化

  

 

  4.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做到:

  ①统一规划;

  ②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

  ③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草和树;

  ④要花、草、灌、林相结合;

  ⑤依法保护绿地。

  五、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例题解析】

  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1~3题。

  

  1.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2.20世纪50~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

  3.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

  解析:

阅读统计图,总的来说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但并不是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由图可知,20世纪50~80年代代表“日本”的曲线变化最大。

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德国慢,因此应加快发展。

  答案:

1.A 2.C 3.B

  例4.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

  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解析:

由于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等。

  答案:

C

  例5.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措施是( )

  A.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城市职能

  B.扩大城市规模,加强城市管理

  C.增加住房和道路的建筑面积

  D.分散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解析: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工业过度集中,而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工业的过度集中往往又是城市职能过多所引起的。

选项A、B两项中的增加城市数量和加强城市管理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而扩大城市职能和扩大城市规模都只能加剧城市的环境问题,故A、B两项都是错误的。

选项C中靠增加住房和道路的建筑面积来解决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等问题,一方面潜力有限,一方面势必会使城市的绿地面积更少,所以也是不可行的。

  答案:

D

  例6.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

从1920年到2000年,总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

  

(2)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有哪些差异?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都迅速增长,其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带来哪些问题?

  解析:

首先观察图上各图例所占的比重,19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共10亿左右,2000年增长到近50亿,总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是发展中国家。

19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2亿左右,而2000年增长到近20亿,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答案:

(1)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2)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速度已大大变慢,甚至停止,以致于出现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移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3)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