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168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煤的干馏

C.酒精挥发

D.塑料降解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清蒸鲤鱼

B.小米粥

C.凉拌黄瓜

D.白面馒头

3.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试管破裂

B.标签受损

C.酒精溅出

D.量取液体偏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质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D.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会形成离子

5.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A.铁锈、煤、碘酒

B.干冰、天然气、乙醇

C.水、汽水、纯碱

D.合金、大理石、醋酸

6.下列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中(括号里为杂质),正确的是

A.CO2(CO):

点燃

B.Cu(CuO):

蒸馏水

C.NaC1(Na2CO3):

H2SO4

D.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和汽油除去油污都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C.用水即可把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固体物质区分开

D.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8.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1O)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漂白作用;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HC1);但这两者不能混用,否则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并且失去效果,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是H2O

B.84消毒液可用于有色衣物的消毒

C.该反应氯元素显示三种化合价

D.该反应涉及的物质种类有单质、氧化物、酸、盐

9.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若x=2+8+y,则该粒子为离子

B.若x等于17,则y可能等于8

C.若x等于17,则y一定等于7

D.若y等于8,则x一定等于18

1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比较纯碱与碘的溶解性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分别将40℃时甲、乙的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将70g乙的饱和溶液与13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40℃时甲、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小于乙

12.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CuCl2B.Y可能是H2O

C.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X>YD.Y可能是Na2SO4

13.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2、CO

B.KOH、K2SO4、KNO3

C.H2O2、H2O、O2

D.Ca(OH)2、CaCO3、CaCl2

14.将mgMg、Al、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

A.1.8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式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__;一种用作复合肥料的盐_____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微粒_______________。

16.生活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硬水和软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用酒精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17.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蒸发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甲醚(CH3OCH3),甲醚被认为是21世纪新型燃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现有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钙和碳的质量比是10∶1,则该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氢能源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还未能广泛应用,其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氢化镁(MgH2)可用来储氢,其原理是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与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时,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反应溶液温度(T)和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为什么在0~60秒pH变化不大_____?

(2)请根据曲线图总结出中和反应的一条规律_____。

三、推断题

2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已知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则H2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

(2)当产生的氧气通入到D中时(导气管口接触白磷),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原因是什么_____?

(3)在方框中画出F装置中产生气体的收集装置图_____。

五、流程题

24.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SO4、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现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上述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_个(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2)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3)写出一个滴入适量Z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六、综合应用题

25.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铝制品表面的污渍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表面致密的_____(写化学式)保护膜。

(2)如图,在溶液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乙和溶液丙,且溶液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的质量。

①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固体乙上滴加稀盐酸______气泡产生(选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

③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利用下图装置可以做纯净、干燥的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的实验。

已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少量杂质CO2和H2O。

①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写名称)。

②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4)工业上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冶炼2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多少t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塑料降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A

【详解】

A、煮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B、小米粥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C、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白面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A、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需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不符合题意;

B、用倾倒法取用液体为防止标签腐蚀,倾倒时标签应正对掌心,不符合题意;

C、给酒精灯添加酒精时,需要熄灭酒精灯,用漏斗添加酒精,防止失火,符合题意;

D、量取液体时,仰视会导致量取液体体积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D

【详解】

A、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比氢原子大,也比氧原子大。

但是氢分子比氧原子小。

故A不正确;

B、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即这三种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而质子是构成原子的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故B不正确;

C、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

故C不正确;

D、金属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由此可知,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会形成离子。

故D正确。

故选:

D。

5.B

【详解】

A、铁锈属于混合物、煤属于混合物、碘酒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干冰属于氧化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乙醇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C、水属于氧化物,汽水属于混合物,纯碱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D、合金属于混合物,大理石属于混合物,醋酸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D

【详解】

A、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是无法除去一氧化碳的,因为混合气体中没有氧气来支持燃烧,不正确;

B、除去Cu中少量的CuO,不用蒸馏水除去,因为Cu和CuO都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不正确;

C、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滴加适量的H2SO4,碳酸钠与硫酸反应,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又引进了新的物质硫酸钠,不正确;

D、除去N2中少量O2,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从而除去了氧气,剩余氮气,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只说液体液可能是液态的纯净物如水。

错误。

B、洗洁精洗油污是乳化原理,汽油去油污是溶解原理,错误;

C、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固体溶液水温度分别是几乎不变、温度降低、温度升高,故可以区分。

正确。

D、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酸性溶液结果偏大,碱性溶液结果偏小,中性溶液结果不变。

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H2O,不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具有漂白作用,会导致有色衣物褪色,不能用于有色衣物的消毒,符合题意;

C、该反应氯元素显示三种化合价,HCl、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a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2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涉及的物质种类有单质(Cl2)、氧化物(H2O)、酸(HCl)、盐(NaC1O、NaCl),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B

【详解】

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若x=2+8+y,则该粒子为原子,A不正确;

B、若x等于17,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一个电子变成离子,则y可能等于8,B正确;

C、若x等于17,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一个电子变成离子,当该微粒为原子时,y等于7,当该微粒为离子时,y等于8,C不正确;

D、若y等于8,当该微粒为原子时,x等于18,当该微粒为离子时,x不等于18,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当原子失去电子时,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原子变成阳离子,当原子得到电子时,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原子变为阴离子。

10.A

【详解】

A、图中实验,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均不同,不能用于比较纯碱与碘的溶解性,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根据红墨水扩散的快慢,可用于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A。

11.D

【详解】

A、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是因为不知道溶液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分别将40℃时甲、乙的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是因为降温至20℃时,溶液不一定都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40℃时乙溶解度是40g,7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将70g乙的饱和溶液与13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40℃时甲溶解度大于乙,甲、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小于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2.C

【详解】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氢氧化铜生成,所以X中一定含有铜元素,如果X是CuCl2或Cu(NO3)2化学方程式都正好相平且符合反应规律,X不一定是CuCl2,故A错误;

B、若Y是H2O,则生成物中无钠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守恒,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相等,2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80,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有:

X+80═2Y+98,X的相对分子质量=2Y+18,说明X比Y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中一定有钠元素,如果Y是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不平,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方程式发生的原理(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然后结合具体的反应以及物质验证即可。

13.B

【详解】

A、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B、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氢氧化钾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钾,硝酸钾不能其他物质生成沉淀或气体,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无法一步转换成硫酸钾,错误。

C、过氧化氢可分解为水和氧气,水通电可分解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点燃可生成水,正确。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正确。

故选B。

14.A

【详解】

将mgMg、Al、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镁与稀盐酸反应:

;铝与稀盐酸反应:

;锌与稀盐酸反应:

;铁与稀盐酸反应:

,故得到的固体中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氯离子的质量=7.1g,假设生成的固体全部是氯化镁,设金属是镁,设镁的质量为a,则24:

71=a:

7.1g,a=2.4g;

假设生成的固体全部都是氯化铝,则金属是铝,设铝的质量为b,则27:

106.5=b:

7.1g,b=1.8g;

假设生成的固体全部都是氯化锌,则金属是锌,设锌的质量为c,则65:

71=c:

7.1g,c=6.5g;

假设生成的固体全部都是氯化亚铁,则金属是铁,设铁的质量为d,则56:

71=d:

7.1g,d=5.6g。

则m的取值范围是:

1.8

故选A。

15.N2KNO3(或NH4H2PO4等)Cu2+、SO42-、H2O(再写出H+、OH—也对)

【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

N2。

复合肥料需含有N、P、K三种元素,盐类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故填:

KNO3(或NH4H2PO4等)。

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会解离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水中还含有水分子。

故填Cu2+、SO42-、H2O。

16.肥皂水吸附隔绝空气(或氧气)

【详解】

水样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生活中通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用酒精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17.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蒸发皿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或造成液滴飞溅或防止暴沸(“暴”写成“爆”不给分)或防止液滴迸溅都给分)

【详解】

由于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所以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蒸发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和蒸发皿,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8.22︰3

【详解】

①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量的意义分析,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22:

3。

②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9.

25︰28

【详解】

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钙中Ca、C、O元素的质量比为:

40:

12:

(16×3)=10:

3:

12,设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是3,则钙元素的质量是10,氧元素的质量是12,已知钙和碳的质量比是10∶1。

则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是30,则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是20,则碳酸钙的质量为:

;氧化钙的质量为:

,故该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最简整数比是:

25:

28。

20.制取成本高MgH2+2H2O=Mg(OH)2↓+2H2↑

【详解】

氢能源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还未能广泛应用,其原因可能是现在被人们熟练掌握的制取氢气的方法是电解水,但是这种方法消耗大量的电能,导致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化镁(MgH2)可用来储氢,其原理是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与一种碱,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碱是由金属和氢氧根组成,可知碱为氢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21.氢氧化钠还没有反应完(或混合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或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反应放热最多等)

【详解】

(1)氢氧化钠呈碱性,开始浓度较大,滴入盐酸虽然消耗部分氢氧化钠,但氢氧化钠还没有反应完,浓度仍然较大,所以pH值在0~60秒变化不大。

故填:

氢氧化钠还没有反应完或混合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

(2)通过图像可知随着中和反应的发生,溶液的温度升高,所以可以发现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22.

(或

等)

[或

]

【分析】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故A是盐酸,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是氢氧化钙,盐酸和氢气能生成C,C能与氢氧化钙相互转化,故C是水,B能与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故B可以是碳酸钠(可碳酸钾),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H2转化为C可以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也可能是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时生成水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B与D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或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或者

C转化为D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23.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详解】

(1)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

(2)当产生的氧气通入到D中时(导气管口接触白磷),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F装置中产生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如图所示:

24.6烧杯、漏斗、玻璃棒

【详解】

(1)先向含杂质的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除去Na2SO4和MgCl2,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Na2SO4+Ba(OH)2=BaSO4↓2NaOH,MgCl2+Ba(OH)2=Mg(OH)2↓+BaCl2。

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过滤后,滤液A中含有的溶质有:

NaCl、CaCl2和剩余的Ba(OH)2。

再向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剩余的Ba(OH)2,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Ba(OH)2+Na2CO3=BaCO3↓+2NaOH。

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过滤后,滤液B中含有的溶质有:

NaCl、NaOH、剩余的Na2CO3。

最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除去NaOH和Na2CO3,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填:

6。

(2)根据课本中介绍的过滤装置可知,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

故填:

烧杯、漏斗、玻璃棒

(3)根据

(1)中的分析可知,滴入适量Z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两个,选择其中一个化学反应并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故填:

HCl+NaOH=NaCl+H2O或2HCl+Na2CO3=2NaCl+H2O+CO2↑。

25.Al2O3

[或

]可能有Al3+、Zn2+浓硫酸

取少量A装置中的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溶质为Na2CO3解:

设需要80%的赤铁矿x。

x=350t

答:

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350t。

【详解】

(1)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的化学式是:

Al2O3;

(2)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铝>锌>铜>银,在Al(NO3)3、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锌和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减少,锌和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

由于溶液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的质量,所以锌和硝酸银、硝酸铜都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发生了的反应是锌分别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或

];

②加入的锌可能是过量的,所以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A13+,Zn2+;

(3)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CO反应,所以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②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由于碳酸钠、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应先将碳酸钠除去,所以实验方案是:

取少量A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