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word.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024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0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会心理学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会心理学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社会心理学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社会心理学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word.docx

《社会心理学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word.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word.docx

社会心理学word

●第一章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Aronson,1980)曾说过: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几乎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1、国外流行的定义——G.W.Allport,1968

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伯特:

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是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是如何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社会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2、中国学者的观点:

孙晔,李沂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内隐的):

动态的心理过程:

知、情、意

静态的心理特征:

人格、智力

行为(外显的)

社会心理/行为:

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他人要求、自我暗示等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内隐反应/外显反应。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Ø科学(science):

用系统的方法或程序来求知解惑的一种活动,以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环境。

Ø方法:

观察:

参与、非参与

Ø实验:

实验室、自然、现场

Ø调查:

问卷、访问

Ø个案研究

Ø跨文化研究

Ø常识(commonsense):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期观察等得出的经验。

Ø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因心理学研究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所思、所感与所为。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1908年以前)

⏹古希腊哲学中孕育着社会心理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环境塑造(理想国)本能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第一阶段: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之中,因此也叫“社会哲学”阶段。

⏹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2、诞生(1908年)

(美)社会学家罗斯---------(英)心理学家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

人的行为模仿他人本能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而形成,也称“社会经验论”阶段。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加布里尔·塔尔德、迪尔凯姆、古斯塔夫·黎朋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第3阶段:

从本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主义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进入确立时期,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4、迅速发展阶段(二战后)

⏹种族歧视的研究.

⏹领导方式

⏹态度说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羽毛尚未丰满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方面,战争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战争。

此外,在前苏联和中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5、危机阶段(70S)

⏹美国社会动荡:

黑人、妇女、反越战、全球大造反的青年运动

6、再次发展(80S---)

⏹社会认知取向——信息加工

⏹应用研究的加强

⏹国际合作研究的开展(文化差异)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它的开山鼻祖就是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记述。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主要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在潜意识中,又将冲动归结为性的驱动力。

二、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理论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构成方面来讲,其影响并不亚于精神分析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乔治·米德,他受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的启发,认为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在心里对环境中的客体做出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自己对客体的活动。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

它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他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他的操作主义。

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代表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班杜拉,总之他们都关注于社会行为、学习和强化、实验室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成为重要的流派之一。

四、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而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

第二章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一、什么是社会化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文化

⏹文化(culture):

人类群体或社会共享的成果,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社会遗产。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知识、技能与经验

⏹价值观(value)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否有价值

⏹规范(norm)在具体情境下如何思考、体验、行动的期望

⏹法律、道德、风俗等

社会化内容的另一种分类

⏹政治社会化:

国家意识、爱国情操

⏹道德社会化:

行为规范

⏹性别角色社会化:

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

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

他律:

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自律:

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道德判断的标准开始逐步摆脱承认惩罚的影响,在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时,能依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有了主观的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

儿童在五、六岁以前是属于无规则的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认识。

儿童在六岁到八、九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这是儿童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这一阶段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他律的行为,是因为:

(1)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服从权威就是对的。

(2)儿童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不能明确地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

八、九岁之后儿童过渡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应该与他人相互尊重并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

儿童之所以能从他律转向自律,是因为:

(1)这时儿童认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脱离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柯尔伯格将品德发展划分成三种水平: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

前习俗水平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第二阶段:

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符合别人的期待和保持传统的秩序。

它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

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走向。

第四阶段:

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

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

这也有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

遵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

第六阶段:

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道德两难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

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

他花了200元制造,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

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

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

但药剂师说:

“不成!

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三、社会化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为社会化提供可能性

⏹身高、肤色、血型、智力、性格

⏹先天预成的语言装置/大脑

⏹语言文字(人类创造与使用的符号)是文化的载体

⏹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

2)、人类社会生活使可能变为现实

⏹家庭:

最早的社会化场所

⏹学校

⏹同辈群体

⏹大众传播:

电视、网络等----暴力、色情

四、社会化的过程(类型)

⏹社会化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个体从婴儿其开始经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都在不断地进行

⏹初级社会化:

出生--成年为各种成人角色做准备

⏹继续社会化:

成年--老年工作、家庭/成熟

⏹再社会化:

当原有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发生剧烈改变时而进行的适应。

⏹强制性/非强制性(荣誉谋杀)

(二)、角色丛与角色冲突

⏹1、角色丛: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所承担的多种角色的集合

⏹2、角色冲突: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的状态。

⏹分二种情况:

⏹1)、角色内冲突:

同一或不同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引起的冲突(父母、夫妻)

⏹2)、角色间冲突:

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同时提出履行角色期望时,尤其是相反的角色期望时所产生的冲突。

⏹顾此失彼(《女县长难解的人生方程式》)

⏹如何抉择《赤桑镇》

第三章社会动机Social motive

⏹我们的行动一般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达到一定目的。

⏹心理学中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需要”、“目的”基本同义的一个术语是动机(motive)。

早期--需要

⏹有些动机是天生的,有些是经社会化形成的。

一、定义

动机是引起、维持、推动个体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1、只有当需要有某种特定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从事活动。

需要动机行动目标

2、行为和动机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①同一动机可以产生不同行为

惩罚:

棍棒

教育孩子

奖励

②同一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所引起

不想拖累对方

(茶花女)拒绝求婚

不想被对方拖累

(追鱼)

二、动机的特征

(一)动机的强度:

有强弱之分

越缺乏什么,想得到它的动机就越强

指标:

行为的力度与持续性

(二)动机的清晰度:

动机指向目标的意识程度

口头报告法:

为什么这样做?

目的是什么?

好朋友---女朋友

(三)动机的更替:

存在两种以上动机(目标),不能同时满足或不知如何选择,产生动机冲突

1、双趋式:

两个目标对个体都有吸引力(鱼、熊掌段王爷)

2、双避式:

两个目标都想回避,但必须选一个(工作)

3、双重趋避式:

两个目标各有利弊(男友)

冲突——斗争——更替

三、动机分类

(一)按动机性质分

自然动机:

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饮食、睡眠、性(天生的)

社会动机:

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成就、权利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他们是超越文化、国家、民族、社会形态的,即是人类共有的。

☐1)、生理的需要:

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金钱)

☐2)、安全的需要:

身体与心理上的安全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北漂

☐4)、尊重的需要:

他人的尊重/自尊(前倨后恭)

人要脸,树要皮社会地位(面子)能力、人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实现个人的潜能、理想

马斯洛:

人类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1908~1970)

2、这五种需要是逐级上升的,低级的需要基本满足之后,较高级的需要才能提到日程。

(金字塔形排列)

并非指100%的满足。

《管子》

动物人/个体发展过程

批评:

没有考虑特殊人的需要,重遗传作用而忽视了社会作用

3、也有例外(晚年的修改)

理想信仰(江姐/朱自清)/个体差异

四、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成就动机(needfor achievement)

1、定义:

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内在力量。

(尊重

代表人物:

莫里(MurryHA,1938)/麦克兰德(McCllellandDC,1953)

2、测量: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ApperceptionTest)

原理:

内隐动机,自己也不能总是准确地说出

投射测验的一种,要求参加者就一系列摸棱两可的图画编故事,把自己的价值观、动机等投射到画面的人物身上

优缺点:

3、有关研究

对儿童独立、自律训练成就动机高国家经济发展快

(二)、亲和动机(needforaffiliation,合群动机)

1、定义:

个人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关系的一种内在欲求。

(归属与爱的需要)

关禁闭惩罚

2、为什么有亲和动机?

1)、本能:

鹅、婴儿的依恋/结群生活合作生存

2)、后天习得的:

不和群受排斥

3)、焦虑---亲和假说(Schachter,1959)

经历不安的人,亲和动机强

A实验:

电流高度恐惧10’与大家在一个房间等(62.5%/1/3)

 低度恐惧单独等

B、原因

和同样处境的人在一起,降低不安、恐惧(同病相怜)

可模仿别人如何做,相互支持、依靠

C、例子

新兵/老兵

两个出门在外的有矛盾的人

被拐卖的儿童

(三)、权力动机(needforpower)

1、定义:

指对权力的欲求,即影响他人、控制他人,获得支配地位的需要。

2、为什么会产生:

1)资源的获得(满足生理需要等)

  代表一种成就,获得尊重

2)阿德勒(1929):

  无能  自卑    补偿   极端的权力

3)温特(1973):

无能的恐惧+社会控制的渴求

  消极的权利动机积极

3、例子:

只要你了解就行了

第四章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自我认知,自我意向,自我情感。

(一)、自我概念的结构

詹姆斯(1898)、米德(1934)

主我(I)-------客我(me)

詹姆斯把客我具体分为:

身体自我(bodily self),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

社会自我(social self),精神(心理)自我(spiritual self)

采用句子完成法,即让被试写20个句子来描述自己,来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

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由此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一)社会经济地位

(二)社会文化环境

(三)家庭(四)角色扮演

(五)他人的评价(六)参照群体

第三节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

自我评价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自尊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我表现。

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二、自我增强(美化)

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人们常用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六种方式进行自我增强。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自我表现的原因有时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无所谓好坏。

尽管有时自我表现被用作哄瞒他人的策略性手段,但它对社会相互作用是重要的。

三、自尊的建构及其作用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Davis)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有时我们无法选择跟谁比。

Morse与Gergen(1970)曾做了一项有关社会比较如何影响自尊的研究。

可以自由选择比较的对象时,他们常倾向于做向下的比较,以维护自尊。

还有一种策略就是把自己与成功的人的距离拉大,相似性降低。

青春万岁

3自己的内部标准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self-discrepancytheory)

⏹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理想的自我(theidealself):

我们想成为的人

⏹应该的自我(theoughtself):

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

⏹实际的自我(actualself)

⏹ 理想的自我应该的自我

⏹ 失望、焦虑内疚、不安

⏹自尊的降低

第五章社会知觉(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

第一节概述

一、知觉

(一)、定义:

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二)、特性:

1、选择性:

object------background

刺激特征显著性/知觉者的经验、兴趣、动机、情感等

2、整体性:

把个别属性综合为整体

过去经验的参与,理解对象的意义

1、物知觉(objectperception)或

一般知觉(generalperception)

2、人知觉(personperception)或

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

(三)、分类

社会知觉最早由布鲁纳(Bruner,1947)提出

又被称为:

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perception)

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

二、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穿戴、长相、语言、姿势、行为等)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的过程。

三、社会知觉的内容(范围)

1、对情绪的认知

2、对人格的认知:

个体具有的较稳定的思维、情感体验与行为方式。

反映个体的独特性。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4、对事件与行为原因的推断

根据社会知觉的对象,本章分为三节:

第一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第二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第三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第二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人品、能力等,从而决定

  是否与对方交往,交往的深度如何;

  是否该信任、与对方合作等。

中国人对知解人心非常重视

“刨树刨根,看人看心”

一、印象的内涵

印象(impression):

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

 对人的看法、认识

1、持维度观(dimensionalView)的学者奥斯古德(Osgood,1977)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

评价(evaluation):

一个人品质的好坏(good-bad  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

能量(potency):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尊重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动。

2、持类型观(typologicalView)的学者(如Anderson&Sedikides,1991)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

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向的,李四是成熟的,陈五是忧郁的。

在日常生活中,以上这两种方式都用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1、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

有研究(Berry&McArthur,1985)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即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

2、语言

“口为心苗,言为心声”

由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言不由衷的话已司空见惯。

“卖瓜的谁不说瓜甜”

3、非言语线索

1)面部表情:

忧郁—快乐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敌意、爱慕的信号。

2)身段表情:

姿势V

3)言语表情(副言语)

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

速度很快:

心直口快

轻声曼语的女孩,常会给人留下温柔恬静、有涵养、小鸟依人的印象。

4行为

琼斯和戴维斯(Jones与Davis)(1965)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InferenceTheory)

对应推论是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即人们常把他人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程序:

先了解行为者动机,若有意的,再推论品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1)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

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它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知识来解释的。

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性认识。

所谓的印象形成(impressionformation)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Asch(1946)的经典研究:

A组是:

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B组是:

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阿希(Asch)就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

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

(联想)

但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我国文化

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差CZADHGJKW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