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019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docx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

《古代汉语》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一、填空(每空1分,10分,考察语音和注解的基本知识)

二、选择(每个1分,共20分,涉及面广,语音、古注、诗律、修辞、特殊读音)

三、语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许行》《非攻》《国殇》中特殊的语法现象)

四、简答题(中古声母、上古声母的重要结论,20分)

五、诗词格律(18分,平仄格式、对仗、拗救)

六、古注阅读理解(18分,熟悉古注的体例,古注的内容)

七、对对子(每个2分,共4分)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

【练习一】

1、填空题

1、明代古音学家陈第著《陈第》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的正确观点。

2、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魏人李登的《声类》。

3、现存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

4、《广韵》成书后,宋代又有两部韵书,一部叫《集韵》,另一部叫《礼部韵略》。

5、唐末守温和尚参照梵文,创制了能代表当时汉语声母系统的30字母。

6、中古入声韵有-p、-d、-k三种塞音韵尾,它们分别与阳声韵同部位的鼻音韵尾搭配,从而四声相承。

7、《广韵》是一部按韵编排的韵书,依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共五卷。

其中平声卷15韵,上声卷15韵,去声卷60韵,入声卷34韵,共206韵。

8、《广韵》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

其中“广”的意思是“增广”。

9、音韵学上所说的古音,指的是韵书产生以前的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系统。

10、第一个离析《唐韵》建立上古韵部系统的是清代古韵学家顾炎武,他分古韵为10部。

11、在《广韵》平声字的反切中,被切字的阴平或阳平,取决于反切上字,切上字是阴平的,切出来的字是阴平;切上字是阳平的,切出来的字是阳平。

二、判断题

12、《广韵》中同一小韵(纽)的字都为同音字。

(对)

13、音韵学上所说的韵就是韵母。

(错)

14、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对戏曲用韵情况研究的结果。

(对)

15、上古音指的是韵书产生以前的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

(对)

16、《广韵》按韵分卷,上平声下平声就是后来的阴平和阳平。

(错)

三、选择题

17、关于韵的概念中最大的概念是(A)

A韵摄B韵部C韵类D韵目

18、在“东德红切”这一切语中“东”和“德”的关系是(A)

A双声B叠韵C双声叠韵D非双声叠韵

19、下列词语中属于双声的联绵词是(C)

A狼狈B婵娟C参差D玻璃

20、《中原音韵》中的韵部数是(B)

A29B19C106D206

21、普通话中调类为去声的调值为(D)

A55B35C214D51

4、名词解释题

22、王力古韵三十部

音韵学家在上古韵部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王力先生总结上古韵部为30个,分别为

…….

王力先秦古韵三十部具有很大普遍性,不仅适用于《诗经》,也适用于同时代其他诗歌韵文。

23、尖团音:

尖音和团音的合称。

尖音指z、c、s声母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团音指j、q、x声母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

普通话中尖团音合流。

5、简答题

24、简述普通话中舌面声母的来历。

普通话舌面声母有j、q、x三个,他们分别来自三十六字母中的精清从心邪和见溪群晓匣两组。

具体来说,中古的精母字、从母仄声字、见母字、群母仄声字分别和齐、撮两呼相拼时,现在读作j;

中古的清母字、从母平声字、溪母字、群母平声字分别和齐、撮两呼相拼时,现在读作q;

中古心母字、晓母字、邪母字、匣母字分别和齐、撮两呼相拼时,现在读作x.

25、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如何根据普通话的读音来推断古代的入声字?

根据中古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变化的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入声字:

①不送气塞音b、d、g和塞擦音j、z、zh的阳平字。

例:

拔鼻白读德国革

②fa例字:

法罚乏

③ue例字:

缺薛约(瘸、靴、嗟除外)

④zh、ch、sh+uo例字:

卓说 戳

⑤b、p、m、d、t、n+ie例字:

憋跌贴涅(爹除外)

⑥d、t、n、l、z、c、s+e例字:

得则色侧

六、标点翻译题

26、标点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于法言门宿。

夜永酒阑,论及音韵。

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

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

又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侯,俱论是切。

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

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

魏著作谓法言曰:

“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不随口记之。

我辈数人,定则定矣。

”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

……

翻译

开皇初年,仪同刘臻等八个人一块到法言家里做客。

夜深酒足之后,大家谈论起了音韵。

因为现在各地的语音和声调不同,各种韵书的取舍也就不相同。

南方音过于清浅,北方音含有更多的重音浊音;西北地区把去声读为入声,西南地区的平声则读得类似去声。

有把支、脂、鱼、虞看作同一个韵的,还有把先、仙、尤、侯共用一个上字来切的。

如果为了临文用韵的便利,那么清浊就可通用;但如果要剖析声韵,那么就需要区分轻音和重音了。

在这些方面,吕静的《韵集》,夏侯泳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周思言的《音韵》,李季节的《音谱》,杜台卿《韵略》等韵书的描述相互不同。

南方的韵书取韵和北方大不相同。

于是我们讨论南北方读音不同与古今语音的相同和差别之后,打算进一步来选择精精炼准确的标准,除去舒缓之类含糊的记音词语。

其中,萧该、颜之推作了较多的决定。

魏彦渊对法言说:

“向来都是讨论难处,既然有疑点的地方都解决了,为什么不随着我们的讨论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我们几个人定下来的就算是确定了的。

”陆法言于是在灯下提笔粗略地记录了纲要。

【练习二】

1、简释下列术语:

声纽:

音韵学术语。

古代没有表示声母的音标,表示声母的方法是选用一定的汉字作为代表,如表示“b”这个声母就是选用了“帮”这个字作为代表,这些声母代表字称作声纽、字母或声类。

声纽又称音纽或纽。

字母:

音韵学术语。

声母的代表字。

五音:

是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角度对三十六字母进行的分析归类,五音的名称是:

唇、舌、齿、牙、喉。

七音:

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角度对声母的分析归类。

是从五音中的舌音中分出一个半舌音,以齿音中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为七音。

韵部:

从押韵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把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个部类,每一个部类叫一个韵部。

二、多选题

1、下列材料可供音韵研究的有(AC)

A、古韵文B、象形字C、形声字D、衍文E、义训

2、下列属于阳声韵的是(CE)

A、歌部B、屋部C、真部D、侯部E、谈部

3、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材料是(ABCDE)

A、谐声偏旁B、上古声训C、中外译音D、《诗经》用韵

E、上古作品中的通假字

4、下列材料能说明“古无轻唇音”的是(BC)

A、“陈”与“田”通用B、“文水”即“门水”C、板,从木反声

D、篤,从马竹声E、澄,从水登声

5、下列各条材料中,能说明“古无舌上音”的是(BD)

A、“伏羲”即“庖羲”B、都,从邑者声C、“敷”读如“铺”

D、眺,从目兆声E、扮,从手分声

6、下列流转现象属于韵对转的是(DE)

A、“颁”(文部)通“班”(元部)B、“柔”(幽部)和“弱”(药部)同源

C、“幺”属宵部,幼属幽部D、“碍、凝”分属之,蒸部

E、“亡”(阳部)通“无”(鱼部)

7、今声母f来源于三十六字母中的(BDE)

A、微B、非C、帮D、敷E、奉

8、今去声字来源于古代的(ABE)

A、去声B、全浊上声C、平声D、全浊入声E次浊入声

二、默写宋人三十六字母表(略)

3、简释王力上古三十部表的结构,并列出其中所有对转、旁转关系。

1、王力三十韵部表(按教材P540表)的结构:

同一横行的韵部之间主要元音相同,同一直行的韵部之间韵尾发音部位相同。

具体来说,第一列为阴声韵,没有韵尾或韵尾为元音;第二列为入声韵,韵尾为塞音;第三列为阳声韵,韵尾为鼻辅音。

2、明白对转、旁转的涵义。

4、普通话读鼻尾韵、上声、去声的字古代会不会是入声字?

为什么?

普通话读鼻尾韵不会是入声字。

上声字、去声字可能是入声字。

中古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演变有一个显著特点:

入派三声。

即现代普通话中入声消失,古读入声的字现在分别读作平(阴平、阳平)、上、去三声。

普通话鼻尾韵的字来源于古阳声韵,不可能时入声字。

5、举例说明普通话平仄和古平仄的异同。

普通话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平仄为:

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6、默写王力上古三十部表。

(略)

七、默写《早梅诗》。

《早梅诗》是明代兰茂先生在《韵略易通》将北方话的三十个声母简化为二十个,并将其归纳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早梅诗》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练习三】

一、填空

1、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上古、中古、近古、

现代四个时期。

2、现存最早、流传最广的韵书是《广韵》,元代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中原音韵》。

3、明代古音学家陈第指出: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

4、清代古音学家顾炎武离析《广韵》,分古韵为十部。

5、段玉裁提出“同部必同韵”,利用谐声字研究古韵。

6、钱大昕提出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

7、隋朝陆法言所编《切韵》是一部按韵编排的韵书,此书原本已失传,其音系保存在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广韵》里。

8、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归纳北曲的用韵而成,是反映近古语音系统的代表作。

9.明末古音学家陈第坚决反对朱熹的叶音说,提出语音有历史变化的观念。

清初顾炎武在陈第的启发下归纳《诗经》、《楚辞》等诗文用韵,分古韵为十部。

二、名词解释:

1.《切韵》:

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韵书,成书于601年,其编写体例,审韵原则由当时著名的音韵学家颜之推等人所定,由陆法言执笔,是我国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

2、《中原音韵》:

是元代周德清在自己的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北曲创作的理论总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也是一部切合实用的北曲用韵谱,是作北曲者所共同的音韵规范。

3、三十六字母:

传统认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帮滂并明……(36字母会默写),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

4、叶音说:

叶音,是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了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的现象。

朱熹大倡“叶音”读《诗经》,后人效仿多之,被称作叶音说。

5、平水韵:

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成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

三、用音韵学术语写出下列中古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例:

微,重唇次浊擦音知,舌上全清塞擦音

从端群喻

来日匣邪

帮定娘敷

四、中古到现代,声调的演变规律有哪些内容?

1、平分阴阳

2、(全)浊上变去

3、入派三声:

全浊入声变阳平;次浊入声变去声

为什么说“叶音法”是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

1、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

2、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

5、按阴、入、阳三声排列,逐一列出上古音的韵部。

(略)

6、你如何看待“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

答:

段玉裁通过对《说文》的研究,发现了上古“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理,即同一个谐声偏旁的诸多形声字,上古属于同一个韵部。

这个原则在汉字造字之初是绝对的,因此它能检验运用诗经韵脚字系联的上古韵部的正确性,并能扩大诗经韵部的归字,在研究上古韵部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一些字的读音会发生诸如如对转、旁转等流转现象,如,“诗、特、等”三字声符同是“寺”,但分属之、职、蒸三个韵部。

所以“同谐声必同部”不是一个最高原则,它具有检验的作用,而不能单纯以这个原则来归纳上古韵部。

7、什么是“浊音清化”?

“浊音清化”有什么规律?

浊音清化是指中古声母中的全浊音声母字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变到相应的清音声母中去了。

“浊音清化”的规律为:

平声的全浊音声母字变成了相应的送气音,仄声的全浊音声母字变成了相应的不送气音。

九、中古三十六字母中哪一些属浊声?

(略)

十、什么叫“谐声偏旁”?

举例说明谐声偏旁在音韵学研究上的重要性。

谐声偏旁即一个形声字的声符。

谐声偏旁是考求上古韵部的依据之一,段玉裁的“同谐声必同部”能把《诗经》《楚辞》等韵文没有用到的字归纳到各个韵部中,如,(省略)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上,有助于我们和中古音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上古声母的重要结论,如,枹从木包声,可知上古重唇和轻唇音不分。

[练习四]

1、研究上古声母的著名学者有哪些?

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钱大昕:

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

曾运乾:

喻三归匣,喻四近定。

章太炎:

娘、日二纽归泥

2、谈谈清代以来学者对上古韵的分部情况。

顾炎武10江永13戴震25段玉裁17孔广森18

王念孙22江有诰21王力:

30

三、陈第在《毛诗古音考》里提出的关于古音学的著名观点是什么?

“……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4、什么叫阴阳对转?

阴阳对转:

是语音发展的一种规律,指上古汉语收鼻音和不收鼻音的字互相押韵、谐声、通假的现象,是清代学者孔广森创立的术语。

五、研究上古音的材料有哪些?

《诗经》《楚辞》等韵文、谐声系统、异文材料、方言、注音、声训、对音、古音通假等材料。

二、解释下列古音现象:

1、“匍匐”古人又写作“扶服”“伏羲”又写作“包牺”。

古无轻唇音,上古时期轻唇音还未从重唇音分化出来。

2、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毛传:

“调,朝也。

”郑笺:

“朝饥”。

古无舌上音,上古时期舌上音还未从舌头音分化出来。

3、《诗经》“敷政优优”,《左传》引作“布政优优”。

古无轻唇音

4、广州方言中把古代微母字“无、尾、望、闻、蚊”等读成[m]声母。

古无轻唇音

5、《论语》“君子笃于亲”,《汗简》五云:

“古文作竺”。

古无舌上音,

6、《说文》冲读若动。

古无舌上音,

7、王必无人,臣奉璧往使。

“奉”今作“捧”。

古无轻唇音

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司马贞索引:

“汶汶者,音闵。

汶汶犹昏暗也。

古无轻唇音

9、枹(fú):

《说文》:

“击鼓杖也,从木包声。

古无轻唇音

三、給下面一段《說文》段注加上標點。

(15分)

蹲也。

足部曰蹲,居也。

二字爲轉注。

今足部改居爲踞,又妄添踞篆,訓云蹲也。

總由不究許書條理,罔知古形古義耳,立部竣下亦曰居也,亦同義而譌爲偓竣也。

葢俗本之紛亂如此。

說文有凥,有居。

凥,處也。

从尸得几而止,凡今人居處字古衹作凥處。

居,蹲也。

凡今人蹲踞字古衹作居。

廣雅釋詁二凥也一條,釋詁三踞也一條。

畫然分别。

曹憲曰:

按說文今居字乃箕居字,近之矣。

但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與坐皆厀著於席,而跪聳其體,坐下其𦞠,詩所謂啟處。

四牡傳曰:

啟,跪也。

處,居也。

四牡不遑啟處。

采薇,出車作不遑啟居,居皆當作凥,許凥下云處也。

正本毛傳引伸之爲凡凥處字也。

若蹲則足底著地,而下其𦞠,聳其厀曰蹲。

其字亦作竣,原壤夷俟,謂蹲踞而待,不出迎也。

若箕踞,則𦞠著席而伸其腳於前,是曰箕踞。

趙佗箕踞見陸賈,聞賈言乃蹷然起坐是也。

箕踞爲大不敬。

三代所無。

居篆正謂蹲也。

今字用蹲居字爲凥處字。

而凥字廢矣。

又别製踞字爲蹲居字,而居之本義廢矣。

从尸古聲。

各本作古者居从古,乖於全書之例。

淺人因下云俗居从足而竄攺譌謬耳。

今正。

九魚切。

五部。

(《說文解字注·八篇上》)

【练习六】

1、填空题

1.从______顾炎武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段玉裁,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30__部。

2.《切韵》是隋代_陆法言______编写的,分为__193______韵。

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陈彭年__编成《广韵》。

3.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精清从心邪,舌上音是指知澈澄娘。

4、上古时代的韵部是根据《诗经》的用韵和_《楚辞》_的用韵归纳出来的。

5、中古音以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为代表。

6、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

__流水对________和___借对_______。

7、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选择题

1、反映元明清时代语音的韵书是(D)

A、《切韵》B、《广韵》C、《平水韵》D、《中原音韵》

2、《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刺无礼也。

”陆德明《毛诗音义》:

“相息亮反。

”这说明“相”和“亮”两字的关系是(B)

A、双声并且迭韵B、迭韵并且声调相同C、同义词D、双声并且声调相同

3、下列韵部属于入声韵的是(C)

A、鱼B、微C、药D、耕

4、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所遵循的诗韵、由南宋人根据唐诗用韵情况归并而成的一部是(C)。

A《切韵》B《广韵》C《平水韵》D《中原音韵》

5、《诗经·鄘风·相鼠》: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陆德明《毛诗音义》:

“遄市专反。

”这说明“遄”和“专”两字的关系是(B)

A、双声并且迭韵B迭韵并且声调相同C同义词D双声并且声调相同

6、下列韵部属于阴声韵的是(A)

A、侯B、职C、月D、蒸

7、第一个给古韵分部的音韵学家是(C)

A、吴棫B、陈第C、顾炎武D、钱大昕

8、下列字母中,重唇音是(A)

A、帮B、敷C、定D彻

9、下列字母中,舌头音是(D)

A、知B、从C、穿D、泥

3、名词解释

1、出韵:

近体诗用韵,要求必须用“平水韵”中同一韵部的字,否则就叫“出韵”。

2.粘:

近体诗的格律规则之一,指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平黏平,仄黏仄,把两联粘联起来。

3、对:

是近体诗的格律规则之一,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4、三平调:

是指格律诗句尾连用三个平声字,即句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五个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有三个平声字,即是三平调。

三平调是格律诗的大忌。

5、孤平:

格律诗“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声字,否则除韵脚字以外,全句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就叫犯孤平。

6、流水对:

一个对仗联出句和对句字面是对仗,意思却是前后相承,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因上下文意连贯而下,如流水不断,故名。

也叫走马对、串对、顺对。

4、简答

1.简述《诗经》韵例的特色。

•1)韵在句中的位置

•A、句尾用韵。

B、句中韵。

2)一章所用的韵数

•A、一韵到底。

B、换韵。

(随韵)

3)韵脚相互位置

•A、句句押韵。

(排韵)B、隔句押韵。

C、押交韵和抱韵

2.“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经·邶风·谷风》)句中的“匍匐”一词,在古书的引用中有的作“扶服”,有的作“蒲服”,这种现象应如何解释?

古无轻唇音。

“匍匐”为连绵词,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组成联绵词的两个汉字只有表音作用,字形与词义并无必然联系,因而,同一个连绵词会有不同形体(异文),这些不同的形体之间存在同音的关系,比如“匍匐”和“蒲服”同音。

3.古音通假的原则是什么?

音同或音近

4.什么是韵?

韵和韵母是一回事吗?

为什么?

韵,指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组成一个部类,每一个部类叫一个韵,韵不区分介音。

 

韵和韵母不是一回事。

因为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之后的全部,韵则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韵母是分析音节的概念,而韵则主要是作为诗文押韵的概念出现的。

5.“澄”以“登”为声符,“都”以“者”为声符,可是“澄”与“登”,“都”与“者”的声母却都不一样,为什么?

古无舌上音

6.以“非”为声符的字有“辈”、“排”等,可是,“非”是轻唇音“非”母,“辈”和“排”分别是重唇音“帮”母和“滂”母,这是为什么?

古无轻唇音

7.近体诗有哪些特点?

1.字数---律诗8句,五律40字,七律56字;

绝句4句,五绝20字,七绝28字;排律10句以上。

2.押韵-押平声韵。

不换韵。

3.平仄-句中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对。

4.对仗-尽量多用对仗。

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以对仗为原则。

8.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是什麽?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1.以格律分类:

  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除了韵脚之外,受到格律的既定格式限制。

2.以字数分类:

  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3.以句数分类:

  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4.以用韵分类:

  古体诗:

    1.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近体诗:

    1.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且要在同一个韵部。

    3.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4.一般用平声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