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0937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

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B.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力”较量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D.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答案】 D(大方之家: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A.莘莘学子:

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

指众多的学生。

前面不宜用表数量的词语。

B.“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错误。

“无时无刻”是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相反,用法也与后者不同。

“每时每刻、时时刻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则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C.褒贬不当。

蔚为壮观:

蔚,茂盛;壮观,盛大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

也作“蔚为大观”“蔚为奇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B.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C.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

【答案】 A(B句式杂糅,删去“所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

C“区别”后加“于”。

D.语序不当。

改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

3.下面对本单元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至的《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蛇本来代表丑陋、凶残、冷漠的形象,可作者用蛇来比喻相思时的寂寞、郁闷、沉默,用“静静地没有言语”,把一种自我咬噬、自我折磨的心态,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这种情感显得更加触目,更具有张力。

采用“悚惧”写出人们突然看到蛇时的惊惶。

B.《预言》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对爱情由渴望、欣喜到惆怅的心路历程。

年轻的神是诗人心中的青春偶像,是爱与美之神。

这首诗在构思上十分精致,一个序曲,一个尾声与中间的四个乐章组合成一首优美的梦幻交响曲。

中间的四个乐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首尾两章有着内在的联系,开头意外的惊喜与末尾无尽的惆怅自然呼应,留下余韵无穷。

C.《窗》以句式的转变表达情感的流动,对“你的窗”的抒写先是用问句表示质疑,祈使句给予对方以问候,第二节以陈述句表明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巧妙地表达了对已经失落了的爱情的惋惜而痛楚的态度。

D.《你的名字》这是一首很有新意的爱情诗。

诗人没有吟咏爱情的崇高和坚贞,没有描述爱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没有表现初恋的甜蜜与焦灼,更没有赞美爱人的美貌和品德,甚至没有出现一个“爱”字,而巧妙地选取对方的名字作为吟咏对象,这首诗以“你的名字”为诗题,“你的名字”实则是作者真实的恋人的化身。

【答案】 D(不是作者真实的恋人,应是诗歌抒情主人公恋人的化身)

4.填入下面的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_______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⑤①④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④③⑤①D.③⑤①②④

【答案】 D(注意语段开头“我爱小池,也爱溪流……”以及“清”和“远”的先后顺序,依据前后照应一致的原则和比拟,比喻等修辞进行分析判断,可确定③⑤①为一个句群,②④为一个句群,即可得出答案。

二、(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灯塔守者

王亚平

白鸥在夜幕里睡熟了,

太平洋上没有一丝帆影。

乌云夺去了星月的光辉,

天空矗立着孤独的灯塔。

远处送来惊人的风啸,

四周喧腾着愤怒的涛声。

在这曙色欲来的前夜,

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

(1935年1月5日于 栈桥)

5.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运用富于特征的意象,白鸥“睡熟了”,又暗示有人醒着,就是“灯塔守者”;“没有一丝帆影”,“帆”借代船,就是说大海上没有夜航的船只。

B.第二节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乌云满天,星月无光,是一个漆黑的夜,这样的背景突出了“灯塔”这一主体形象。

C.第三节又是富于特征的氛围描写,远处的风啸,四周的涛声,似乎正在预示着风暴即将到来。

D.第四节“曙色”、“光明”以及“前夜”等景物,既是实写,又富于象征意义。

【答案】 A(没有帆影不等于没有夜航船)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题目为《灯塔守者》,却并未正面描写灯塔守者工作的寂寞和艰辛,而是着力于环境氛围的刻画和渲染。

B.诗中高耸孤独的“灯塔”这一形象,也是“灯塔守者”形象的外化,是一个伟大人格的化身。

C.诗的最后确立了第一人称的抒情角度,这个“我”,就是灯塔守者,也是诗人自己,诗中溶入了诗人个人生活的体验与信念,显得情味真醇。

D.这首诗写于1935年,中国正处于黑暗与光明交战的年代,诗人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危难,因此深情地讴歌愿意为光明献身的“灯塔守者”。

【答案】 C(并非诗人自己)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第7题。

杂 诗

唐·王维(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对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诗从孟津家中的女方立言,所说“江南”指男方所在之处。

女方见江南有船来到,急问船家是否有男方来信。

B.后诗从客居江南的男方立言,所说的“君”若非故乡来人,定是返航的船家。

男方见孟津有人来到,急问自己家中情形。

C.后诗中男方和来人询问故乡沧桑,却对许多大事不问,偏问寒梅是否开花,只为一枝梅花蕴含着无限往事。

D.江南船常有,但女方仍盼信殷切,可见男方没有信来;男方见故乡亲人,也问树不问人。

【答案】 D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洪迈字景卢,皓季子也。

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

绍兴十五年始中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

皓忤秦桧投闲,桧憾未已,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遂出添差教授福州。

乾道六年,除知赣州,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

郡兵素骄,小不如欲则跋扈,郡岁遣千人戍九江,是岁,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众遂反戈。

民讹言相警,百姓汹惧。

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垂橐而入,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市。

辛卯岁饥,赣适中熟,迈移粟济邻郡。

僚属有谏止者,迈笑曰:

“秦、越瘠肥,臣子义耶?

”寻知建宁府。

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十一年,知婺州,婺军素无律,春给衣,欲以缗易帛,吏不可,则群呼啸聚于郡将之治,郡将惴恐,姑息如其欲。

迈至,众狃前事,至以飞语榜谯门。

迈以计逮捕四十有八人,置之理,党众相嗾,哄拥迈轿,迈曰:

“彼罪人也,汝等何预?

”众逡巡散去。

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莫敢哗者。

事闻,上语辅臣曰:

“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

”特迁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元,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

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

上曰:

“浙东民困于和市,卿往,为朕正之。

”迈再拜曰:

“誓尽力。

”迈至郡,核实诡户四万八千三百有奇,所减绢以匹计者,略如其数。

明年,再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

寻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节选自《宋史·洪迈列传》,有删改。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迈移粟济邻郡       济:

帮助。

B.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衷:

内心。

C.欲以缗易帛易:

交换。

D.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权:

变通。

【答案】 B(衷:

怀揣。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洪迈执法严明的一组是(  )

①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

②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市

③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④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

⑤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

⑥核实诡户四万八千三百有奇,所减绢以匹计者,略如其数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答案】 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迈小时候,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后入朝为官;因其父得罪秦桧,秦桧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判定洪迈知情不报,又把洪迈贬到福州。

B.乾道六年,在赣州任职,郡兵因害怕去戍守九江会被留下而回不来,就聚众闹事。

洪迈临乱不慌,查出了两个领头的人,把他们斩首于浔阳。

C.任婺州知州时,因婺州军不守军纪、无理取闹、恶意诽谤,洪迈设计逮捕了四十多人,把他们绳之以法,深得皇帝赏识。

D.洪迈任绍兴知府时,到朝廷上奏事情,皇上委派他到浙东解决和市问题,他核对查实欺诈瞒骗的四万八千三百多户,但未能圆满完成任务。

【答案】 D(“但未能圆满完成任务”文中没有依据。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郡兵素骄,小不如欲则跋扈。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彼罪人也,汝等何预?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郡兵素来骄横,(1分)稍不如意就蛮横强暴。

(2分)

(2)(4分)洪迈不为之所动,只派遣一名校官委婉劝说他们,使他们回到营中,众人都听从了劝说。

(每句1分。

(3)(3分)他们是罪人,(1分)你们为什么要参与?

(2分)

参考译文:

洪迈字景卢,是洪皓的小儿子。

小时候每天读书数千言,看一遍就不会忘记,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佛道旁门,没有不涉猎的。

绍兴十五年考中,被授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的官职,入朝任敕令所删定官。

洪皓得罪秦桧被安置在闲散的职位上,秦桧对他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判定洪迈知道他父亲不安分的阴谋,于是被贬添差教授福州。

乾道六年,授予赣州知州的官职,兴建学宫,建造浮桥,士人百姓安居乐业。

郡兵素来骄横,稍不如意就蛮横强暴。

郡里每年派上千人戍守九江,这一年,有人害怕去后就会被留下而不再回来,众人于是反戈。

人们以谣言相警,百姓非常害怕。

洪迈不为所动,只派遣一名校官好言劝说他们,使他们回到营中,众人都听从了劝说。

他挂着空箭袋进入,慢慢审问出什五长两个人,带上刑具押送浔阳,在市上斩首。

辛卯年间闹饥荒,赣州正值中熟,洪迈拿出粮食去帮助邻郡。

有个僚属进谏阻止,洪迈笑着说:

“秦地和越地的贫弱丰肥不同,是做臣子的道理吗?

”不久任建宁府知府。

有个因小事情杀人而持刀越狱的富人,长时间拒捕,洪迈治他的罪,施黥刑后流放岭外。

十一年,任婺州知州,婺州军一向不讲军纪,春天发放衣服,想要用钱换成丝帛,官吏不允许,就一起呼叫放肆地聚集到郡将的治所,郡将惶恐不安,无原则地宽容想满足他们的要求。

洪迈来后,众人重演前事,甚至把恶意诽谤的话张贴在城门上。

洪迈用计谋逮捕四十八人,绳之以法,同伙的人互相唆使,一哄而上拥挤洪迈的轿子,洪迈说:

“他们是罪人,你们为什么要参与?

”众人害怕不敢上前而散去。

洪迈杀了带头做恶的两个人,并在市上斩首示众,其余处以黥刑和鞭打不等,没有人敢无理取闹。

事情被皇帝听说,皇上对辅臣说:

“没想到书生处理事情能随机应变。

”特升任他为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用新的年号,任焕章阁学士,绍兴知府。

到朝廷上奏事情,上书说新政应以十渐为戒。

皇上说:

“浙东百姓被和市所困扰,你去替我纠正这件事。

”洪迈拜了两拜说:

“发誓尽力而为。

”洪迈到了郡中,核对查实欺诈瞒骗四万八千三百多户,所少收取的绢按匹计算,大致就是这个数目。

第二年,两次上书告老,进官为龙图阁学士。

不久就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辞官。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卜算子

程垓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

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

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请结合词中“雁”、“蛩声”“月”这三个意象,作具体分析。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由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到凄怨、由凄怨到断肠的变化过程。

(2分)“雁”这一意象取鸿雁传书之意,主人公长时间登楼远望,却没有盼到远方的音讯,传递出了主人公的失望之情。

(2分)“蛩(蟋蟀)声”如泣如诉,更显庭院寂寂,从而衬托出了主人公的寂寞和凄怨情怀。

(2分)“月”这一意象,代表着思念、相会之意,而主人公在月上之时却形影相吊,由苦苦思念而产生的悲怨之情更令她柔肠寸断。

(2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作答)(5分)

(1)又前而为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2)____________________,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____________________,渔梁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4)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答案】 

(1)风萧萧兮易水寒 问渠那得清如许

(2)小楼一夜听春雨 山寺钟鸣昼已昏

(3)寻常巷陌 皓腕凝霜雪

(4)鸟倦飞而知还 学而不思则罔

五、(22分)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完成14~15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4.《乡愁四韵》各塑造了什么意象?

(5分)

第一韵的意象:

________;第二韵的意象:

________;第三韵的意象:

________;第四韵的意象:

________。

【答案】 长江水 海棠红 雪花白 腊梅香

15.下列对本诗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A.本诗作者深得古风之奥妙,写得一清如水,比白居易写得还明白,真正是现代的新民歌。

B.本诗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四种东西比成祖国,比成乡思,形象而又感人。

C.这首诗是两岸别离的炎黄子孙的心声,时而味觉,时而触觉,时而嗅觉,令读者神思飞扬。

D.本诗造句长短错落、韵律和谐,“母亲一样的腊梅香”,读之令人动情,令不孝子孙惭愧。

【答案】 B(文中比喻的运用,并没有直接把“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比作“祖国”“乡思”)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6~17题。

题都城南庄①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

①据唐孟棨《本事诗》记载,崔护于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庄,敲开一户人家,要口水喝。

一女子为他送来一杯水,“独倚小桃斜柯伫立”。

到第二年清明日,崔护重访,“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

因题诗于左扉”。

16.这首诗写了两个场景。

一、二两句写的场景是________;三、四两句写的场景是________(5分)。

【答案】 寻春遇艳(或“回忆去年无意中遇见一位女子站在一棵小桃树的斜枝旁”) 重寻不遇(或“今年有意寻访,却人去屋空”)

17.这首诗,有人认为是爱情诗,有人认为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揭示了一种人生哲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只是爱情诗,作者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揭示了一种人生哲理。

因为诗中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少女的爱慕及重寻不遇的惆怅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好景不常美事难再的人生感慨。

六、(15分)

18.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欧洲悠久的文明根基依然坚固,它所创造和践行着的制度、礼仪、生活方式、价值准则仍将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及其未来。

②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欧洲人也曾做出过卓越的努力,欧盟的成立,欧元的成功发行,都是明证。

③从未来来看,随着东欧的变革,欧洲也还有着焕发新生的可能。

④所谓欧洲的衰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路向下的滑落过程,也绝不是一个已经注定不可更改的命运。

⑤随着美国一极化引发的疑虑,欧洲作为平衡的力量,也越来越被其他国家寄予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④②③⑤①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在横线处写一个总结句。

(20个字以内)

汉儒董仲舒曾精辟指出,“大富则骄,大贫则暴”。

在贫富分化的社会结构中,富人和穷人的心理和行为都会扭曲,并造成人际关系的广泛紧张、对立,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官民对立、精英大众对立,在东南沿海地区,也表现为外来人口遭到本地政府和民众的排斥。

社会的信任与团结因此迅速流失。

同时,高房价、就业困难、财富与权力的世袭导致青年人的普遍消沉乃至绝望。

凡此种种、都表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贫富分化严重威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

20.仿照下面的示例,以“道歉”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比喻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面包能维持人的生存,知识则能完善人的生命。

项链能装饰人的外表,知识则能净化人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良药能治愈人的疾病,道歉则能完善人的品德;机油能减少车的磨损,道歉则能消除人的隔阂。

七、(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年轻是个多梦的季节……

梦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五彩缤纷;有的扑朔迷离;有的神奇变幻;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梦时美妙,醒来惆怅;有的梦时险恶,醒来警觉;不切实际的想法叫梦,美好的理想也叫梦;梦能使人沉迷,也能促人奋进……

有句歌词说:

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

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向】 

要打开思路,关键在于能合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想象,就是“想”出一个“形象”。

想象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

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将生活当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知后,储存在脑子里的印象,或通过听讲、阅读、看影视得到的形象,根据写作的需要,经过筛选、加工、组合,用文字描述出来。

“我的梦”指向第一人称,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抒情主人公,但必须用第一人称写法。

“梦”字可以从两方面阐释:

一是本义,即睡眠时的表象活动,由此可以描写“我”的梦境,写自己在梦中的种种经历或遐想,随心所欲地进行描述或抒发感慨,进行综合的写作;二是引申义,有幻想、梦想、希望的意义,由此可以写成“我”的梦想追求,如“理想”“强国梦”“和平梦”“成长梦”等等,不一而足。

“我的梦”这个题目十分宽泛,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但是要注意“梦”的意义,没有意义的梦是毫无价值的,而且如果以记叙文的方式来叙述一个梦,同时分析梦给“我”带来的意义和警醒,这样的文章才会有中心,也才有意义。

【佳作赏读】

我的梦

张凡凡

当阳台被朝阳照亮的时候,攀缘在竹篱上的青藤舒展开绿色的枝条,青藤上的牵牛花如同天空中那片被朝霞映红的彩云一样轻柔、鲜艳,享受着朝阳带来的美丽。

转过身,我对着镜子梳头,映在镜中的老太婆两鬓斑白。

我不由得轻叹:

“老了!

”随手翻开了桌上的日记本。

2008年9月

在北大,几乎没有谁不关注足球,我也不例外。

我终于买到一张29届奥运会中国——巴西男子足球决赛的门票。

开场时,中国队给人的感觉就焕然一新,精彩的球技,巧妙的配合,使巴西的拉拉队眼花缭乱,都不知所措了。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离球赛结束还不到两分钟,两队1:

1平的时候,对方一队员猛地起脚劲射,我方的守门员鱼跃而起,用力扑出了球。

我队6号后卫趁机冲上来,用脚一挑球反传回来,10号控制住了球,并和其他队员展开快速反攻,不到5秒钟,球就到了巴西队门前。

射门!

球擦过巴西队守门员的左臂,“进了!

”场上先是一阵欢呼,之后,许多中国球迷激动得相拥而泣。

哭出来吧,大声地哭出来吧!

这一天我们等得太久了!

中国男足终于获得世界冠军,这让无数中国球迷扬眉吐气。

2019年3月

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以一幅环保题材的油画一举夺得画赛特等奖。

画面很简单:

天地之间姹紫嫣红,无数双手握住了一棵陷入沼泽的小草。

那幅画是我去西部参观时有感而做的。

回想起西部大开发前落后的情形和恶劣的气候,谁会相信,今日的大西北到处是盈盈的新绿呢?

不只大西北,全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