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0789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

《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docx

第二章儿歌新教学文案

 

第二章儿歌(新)

第三章儿歌

教学目标:

1.把握儿歌的概念

2.了解儿歌的功能

3.理解儿歌的特点

4.把握儿歌的艺术形式

5.在改编的基础上创作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儿歌的功能

2.理解儿歌的特点

3.把握儿歌的艺术形式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内容:

儿歌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被喻为第一粒诗之花种,第一瓢美之甘露,第一束爱之光泽,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金钥匙。

可以启发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语言,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引导儿童的想象。

有针对性地利用儿歌培养孩子的情感和心智,使孩子们在欢快地欣赏和诵读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一、儿歌概说

(一)儿歌的概念

是指适合幼儿吟唱、欣赏的歌谣,又称为“童谣”。

它是儿童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也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口耳相授、代代相传,是活在孩子们口头的文学。

童谣是歌谣(民歌、民谣、童谣的总称)的一部分。

儿歌分类:

民间流传的童谣和作家创作的儿歌两部分。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的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

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三)儿歌的功能:

启蒙作用

1.增添乐趣

《跳绳歌》(郑志刚)

花儿红,鸟儿叫,柳树底下把绳跳。

单脚跳,又脚跳,脚步越跳越灵巧。

你也跳,我也跳,一个挨着一个跳。

挺起胸,向前瞧,脚儿轻轻别摔跤。

(二)

一根绳,两人摇,摇得低,像水池,摇得高,像座桥,摇摇摇,像波涛,

三个宝宝排队跳。

跳跳跳跳,鱼蹦高。

你跳我跳大家跳,好像鱼儿水中闹。

跳绳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尤其是在冬天,可以抵御寒气、锻炼身体。

跳绳有许多种,有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

单人跳又分单脚跳,双脚跳。

这两首不仅描写了单人跳,而且还描写了集体跳大绳的情景,让孩子们一边念儿歌一边跳绳,能增添许多乐趣。

2.陶冶性情

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

率真自然、健康乐观、活泼风趣

《《小板凳》

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

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

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的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

〈蘑菇出来戴草帽〉(薛卫民)

天上下雨,地上冒泡儿。

蘑菇出来,顶个草帽。

小兔看见,乐得直跳。

挎个小筐儿,边采边笑!

雨过天晴,地上冒着水泡,蘑菇吸饱了水,湿淋淋地顶着草帽跑了出来。

“冒”和“顶”字使大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儿歌增添了无尽的诗意。

目睹此情此景,幼儿定会在“边采边笑”中萌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3.启迪心智

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丰富知识,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地球是个运动员

胖地球,肚皮圆,身体棒,爱锻炼,自转一周八万里,

白天晚上不睡(眠)觉;还要绕着太阳跑,一年转它一大圈。

谁说地球不会动,地球是个长跑运动员。

这首知识儿歌写出了地球的外形特征及“运动”的本质特征,让婴儿童明白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的道理。

作者将地球比作运动员,变抽象为具体形象,让儿童在娱乐认识自然,增长知识。

点点虫(传统儿歌)

点点虫,虫会飞。

点点鸡,鸡会啼。

点点鸟,鸟会飞,嘟啦。

它是父母用来逗引婴儿玩时吟诵的。

一般是父母握着孩子的两个食指,说“点点虫”、“点点鸡”、“点点鸟”时,让孩子的两个食指一碰在一起,说下句时两指分开。

这首儿歌里包含了一些基本知识,昆虫会飞,鸡会啼、鸟会飞。

4.训练语言

发音训练,学词汇、句子

〈鸭与霞〉(阮居平)

湾湾水田一片霞,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钻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摇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这是一首难得的的极富文学音乐味的绕口令。

天空的霞光、水上的鸭群、水下的倒影、鸭与霞相互交织,动感十足,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丰收景色,兴奋和喜悦的情感充溢其间,意境优美而深远。

画面中虽没有“人”,但“人”对景色的兴奋、喜悦都流淌在字里行间。

儿歌句句押“a”韵,“霞,鸭,麻”三个相近的音交替出现,有助于幼儿练好元音a.

二、儿歌的特点

1.内容浅显,单纯活泼

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掌握的知识、词汇不丰富。

儿歌作为供幼儿吟唱欣赏的一种听觉艺术,内容要一听就明白。

牛郎访织女

天河宽,

天河长。

牛郎坐火箭,

去把织女访,

四万年才相会——

海哟哟,

牛郎已经老掉牙,

织女白发三千丈!

诗人在儿歌中将民间传说故事和科学知识融合起来,通过简单的情节,向婴幼儿极为自然地介绍了天体中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遥远的距离。

整首儿歌写得轻松风趣,令人过目难忘。

浅显明白的语言,将儿歌的文学性与知识性水乳交融。

扣纽扣(张继楼)

扣纽扣

一个眼,

一个扣,

我帮它们手拉手,

结成一对好朋友。

在这首儿歌中,诗人赋予纽扣和扣眼以崇高而美好的人的情感。

儿歌非常简短,语言浅显易懂,但读来铿锵悦耳,有强烈的节奏感。

2.通俗易懂,篇幅短小

适应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语言的需要,一般在四行至十行之间。

如:

《爬》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爸爸妈妈没我高又

短短的五行诗,仅十几个字,活脱脱地写出了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热切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心理特征。

如:

《雨点》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写得短小,集中,洗练,符合幼儿的口吻。

3.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音韵和谐:

通过句子的押韵、词句的回环复沓及模拟声响等手段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作者在这首诗里把握住幼儿从直接观察中获得对事物的简单认识,着力描绘鸭子的外形、步态、神情、食性。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在反复中传达出专属于鸭子的幽默趣味。

儿歌

4.趣味性、娱乐性强

寻求玩的乐趣、满足听觉上的快感,间接得到思维、语言的训练

如吴昌烈的《太阳和月亮》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

太阳拿起胭脂抹,

月亮抓到香粉擦,

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蛋,

一个擦成白脸巴。

三、儿歌的分类及其特殊的艺术形式

(一)儿歌的分类

1.从儿歌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民间采集的儿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

在采集民间儿歌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是忠实地记录下来,然后再加以整理。

(旧社会流下来的儿歌,有的带有封建迷信和宿命论色彩;有的庸俗,不堪入耳。

因此,在搜集民间儿歌时,应仔细甄别,摒除那些对儿童有毒害作用或不利影响的篇目或成分。

)2.应注意把儿歌与民歌区别开来.(太阳下山红又红,我劝主人要收工;别人家家吃夜饭,我们还在田当中”,这是民歌.

《排排坐》,四川版: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浙江版:

排排坐,吃果果,爸爸买的好果果,弟弟妹妹各一个”。

2.从儿歌的内容看,主要可分为知识儿歌和生活儿歌

张继楼的《海马》:

是一首简明易懂的知识儿歌。

圣野的《好孩子》:

从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的高处着眼,从儿童的生活细节处落笔,简练地勾勒出四个好孩子的可爱形象,并对他们的行为加以表扬,是对儿童的一种积极引导。

3.从儿歌的行数格式看,可以分为四名一首的“绝句型”儿歌和行数自由的儿歌

《雪娃娃》(董恒波)

门口有个雪娃娃,张着嘴巴不说话,

我拿苹果去喂他,中他不要想妈妈。

《小蜡笔》(尹世霖)

4.从儿歌每行字数的句式看,可以分为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三三七言以及杂言

《吃饼干》(郑春华)

《五指歌》(佚名)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

小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摇篮》(刘饶民)

天蓝蓝,海蓝蓝,小小船儿当摇篮。

海是家,浪做伴,白帆带我到处玩。

(二)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1.摇篮曲

又称催眠曲、摇篮歌,古代称抚儿歌。

是母亲或其他长辈哄孩子睡觉时所哼唱的儿歌。

主要用于催眠,节奏舒缓温柔,韵律和谐优美。

摇篮曲

圣洁的母爱,美好的情感,

温柔的声调,舒缓的节奏,

优美的旋律,特殊的魅力

对将要入睡的孩子摇篮曲的内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温柔悠扬的声调和有节奏的摇晃所形成的静谧温馨的氛围,能给孩子一种满足感、安全感,从而笑靥进入梦乡。

摇篮曲(黄庆云)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作者用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四幅温馨优美,富有浪漫色彩的画面,伴着母亲和谐深情的吟唱,孩子能不酣然入睡吗?

整首儿歌一韵到底,声音柔和,节奏舒缓,给人以甜美宁静的感觉。

这与歌中所抒发的抚爱之情很协调,收到了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2.游戏歌

是配合婴幼儿做游戏时吟唱的歌谣。

婴幼儿天性活泼,他们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游戏儿歌形式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

婴幼儿边游戏,边唱和谐优美的歌谣,有益于身心健康,增长知识。

如:

斗虫虫,

咬手手,

木叽木叽——飞

母亲双手握着婴儿的双手,以食指相点,念到“飞”时,把小手分得远一点。

到孩子能说话时,他们自己也会唱了。

〈〈拍手歌〉〉

《打麦谣》

一箩麦,两箩麦,三箩打大麦。

噼噼啪,噼噼啪,大家来打麦。

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

馍馍甜,馍馍香,大家都来尝。

噼噼啪,噼噼啪,……

两个或一群孩子成双对坐,边唱儿歌边交叉拍手游戏,随儿歌内容变换游戏动作,真是唱不厌,玩不够,乐此不疲,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3.数数歌

是一种按照数序,结合具体事物造成句子的儿歌。

它可以培养幼儿对数的初步认识,训练儿童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如〈〈数蛤蟆〉〉P55

如《七个阿姨不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这首数数儿歌,于单纯中有变化,不仅有顺数的1到7,而且有倒数的7到1,声韵、形象、节奏都很美。

儿歌中所列举的东西——花篮和水果,都是为孩子们所熟知的。

前面六种果子,每一种都是两个字组成,结尾这一种果子,突然改为一个字——梨,如同弹一支乐曲,有戛然而止的感觉,体现了声律之美。

4.问答歌

是通过设问作答的方式内容的一种儿歌。

形式是用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描述儿童可感知的事物,启发儿童的想象与思维,培养他们比较、鉴别事物的能力。

如:

你姓啥?

我姓黄。

什么黄?

草头黄。

什么草?

……

〈〈比尾巴〉〉P57

豆儿对歌(欧澄裁)

什么豆儿圆?

豌豆粒儿圆,

什么豆儿扁?

蚕豆粒儿扁,

什么豆儿长?

豇豆粒儿长,

什么豆儿小不点?

绿豆粒儿小不点。

以熟悉的各种豆子为主题,孩子们在问和答之间彼此设难,有效地激发了婴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从而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收到发展智力,训练语言的艺术效果。

《什么好》

什么好?

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

什么好?

小鸭好,小鸭呷呷直得早。

什么好?

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

什么好?

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

《圆圆》(佚名)

5.连锁调

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开头,随韵接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传统儿歌中的连锁调,歌词往往不完整,没有明确的意思,但句式简短,连用谐音,节奏鲜明,韵律感极强,生动有趣,顺口易记。

《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坏,骗过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内容生动,趣味十足,概括地描写了三打白骨精的全部故事。

形式讲究,押韵自然,环环相扣,是连锁调中的精品。

传统儿歌〈〈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6绕口令

又称拗口令、急口令。

是利用一些发音相近、容易读混淆的字词组成。

特点:

由于语音拗口,却又要求清晰,正确、流畅地念出,稍不留意就会读错或念不下去,引人发笑;当读得又快又准确时,又产生极大的快感。

功能:

结构巧妙,短小活泼,读来佶屈聱牙,听来幽默风趣,可训练幼儿口齿清楚,吐字辨音正确,提高口语能力。

既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游戏,又是促进婴幼儿思维敏捷的有效手段。

《高高山上一条藤》

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定藤停铜铃停。

这首儿歌的前两句中,“藤”、“条”、“头”、“铜”都以“t”为声母;后两句中,“风”“藤”同韵母不同声母,“动”“铜”“定”“停”也分别同韵母不同声母,其中声母的发音部位也相同,仅发音方法—送气与否之分,把这三组读音相似的字编在两个短句中,的确很绕口。

7.颠倒歌

颠倒歌,也叫(错了歌、古怪歌、滑稽歌)是内容违背常情常理,有些荒唐可笑,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有意把事物的真相颠倒过来,说得跟实际相反,这就产生了离奇、诙谐的效果,荒唐可笑,孩子们觉得很开心。

如《四川儿歌》:

河里石头滚上坡,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妈妈生外婆,……

东西街,南北走,

出门看见人咬狗,

捡起狗来打砖头,

又怕砖头咬了手。

稀奇稀奇真稀奇,

麻雀踩死老母鸡,

蚂蚁身长三尺六,

八十岁老头坐在摇车里。

8.字头歌

字头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儿歌形式。

这种儿歌是每句最后一字几乎相同,一韵到底(子、儿、头,如头字歌、子字歌、儿字歌),语言亲切而风趣,有很强的韵律感,深受婴幼儿喜爱。

如:

谁在水里穿裙子,金鱼在水里穿裙子。

谁在天上推剪子,小燕在天上推剪子。

谁在草丛扯锯子?

螳螂在草丛扯锯子。

谁在屋角织网子?

蜘蛛在屋角织网子。

这是一首问答歌与字头歌相结合的儿歌。

它采用四问四答的方式,给孩子介绍了金鱼、燕子、螳螂四种动物。

这类问答歌巧妙地借用了字头歌的形式,每句句末的字词都以“子”收尾,一韵到底,韵律感强。

《秋》(许浪)

高粱熟了昂着头,一阵秋风吹来了,

稻子熟了低着头,树上苹果露着头。

玉米熟了歪着头,娃娃唱起丰收歌,

芦花白了摇着头。

拍着手儿点着头。

这是一首帮助孩子认识秋天景象、丰富知识的儿歌。

作者精心选择描绘了高粱、稻子、玉米、芦花、苹果这几种在秋天成熟的植物。

《小小子儿开铺儿》

小小子儿开铺儿,

开开铺儿两扇门儿,

小桌儿小椅儿,

马木筷子儿小碟儿。

猜谜导入:

肚子大,脑袋小,

胸前挂对小镰刀。

别看手脚长又细,

捕捉害虫本领高。

(打一动物)

一张笑脸庞,

总是朝太阳,

生的儿女多,

谁吃都说香。

(打一植物)

9.谜语歌

谜面(喻体):

提供谜底的条件或线索

谜目(打一个什么):

指明猜谜的方向(某一方面)作业:

1、简述一下儿歌的特点

2、书P72二

3、自学儿歌的创作,(春夏秋冬写)。

四、儿歌的创作与欣赏

学会创作儿歌,把快乐精美的精神食粮提供给孩子们,是一名儿童教师的责任。

学会创作儿歌,也是一名优秀儿童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陈伯吹:

“以孩子的眼光支看,以孩子的耳朵去听,以孩子的心灵去体验”。

圣野:

“让儿童在你的诗里听到声音,看到色彩,感受得到孩子们喜悦的跳动的节奏”。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满怀爱心,以一颗童心去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儿童,勤于并善于积累素材,灵活运用创作儿歌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就一定能写出孩子们喜爱的儿歌。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园的小朋友看到小树就说:

“小树枝儿摇呀摇,小树叶飘啊飘,我对小树招招手,小树对我点点头。

”一年级的小朋友看到春天来了,就说:

“春姑娘来了,小鸟唱着歌儿欢迎她,小花张开笑脸欢迎她,小树伸开双臂欢迎她,小朋友跳起舞欢迎她。

创编儿歌,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几句话说出来,按照儿歌的特点写出来。

学习创作儿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学习仿写阶段

仿写阶段是学习儿歌创作的最初阶段,也是熟悉儿歌创作特点的最初阶段。

这个阶段,仿写儿歌的数量越多,对提高创作儿歌的能力帮助越大。

如仿写的量词歌:

一台风扇,一片清凉。

一台电视,一片欢笑。

一盏台灯,一片光明。

一张照片,一段回忆。

一个鱼缸,一群小鱼。

一床被子,一身温暖。

一个花瓶,一束鲜花。

一台音响,一首好歌。

原文:

《太阳》

大海上,太阳是从海水里跃出来的。

草原上,太阳是从草丛里跳出来的。

森林里,太阳是小鸟唱出来的。

村庄里,太阳是雄鸡叫出来的。

哦,美丽的世界,是太阳照出来的。

仿写文

大海上,月亮是从海水里跳出来的。

草原上,月亮是从草丛里蹦出来的。

森林里,月亮是蟋蟀叫出来的。

村庄里,月亮是小狗喊出来的。

哦,美丽的夜晚,是月亮照出来的。

二、学习修改阶段

好的作品是修改出来的,好的儿歌也是如此。

学习如何修改的过程,也是避免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类似错误的过程,取长补短,去粗取精。

鲁兵的《小刺猬》:

小刺猥,去理发,

咔嚓、咔嚓,

理完头发看看他,

呦,原来不是小刺猬,

是个小娃娃。

修改后的《小刺猬》

小刺猥,去理发,

嚓嚓嚓、嚓嚓嚓,

理完头发瞧瞧他,

不是小刺猬,

是个小娃娃。

修改后的《小刺猬》:

不仅句式整齐,而且更富有儿童情趣。

三、学习创编阶段

儿歌一般都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记易诵。

也源于儿歌的表现手法。

切忌成人化、概念化,不能写成顺口溜,要富有儿童情趣。

(一)创作应遵循的原则。

选材——篇幅短小、内容单纯。

立意——单一集中、鲜明突出。

构思——新颖别致、想象丰富。

描写——具体形象、富有情趣。

语言——浅显凝练、押韵上口

(二)创作注意事项

儿童文学作家张继楼曾说:

一首被娃娃们欢迎的儿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二是语言必须浅近、口语化,做到朗朗上口;三是要有童趣。

只有从生活出发,有童心感受并掌握创作儿歌的一些规律和技巧,就能写出具有新意与灵气的儿歌作品。

创作儿歌,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写出儿歌的样式

儿歌的样式,看上去要形式排列整齐、规范,儿歌每行的字数基本符合儿歌句式规律。

儿歌的句式有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

2.写出儿歌的味道

儿歌的味儿,就是要体现出儿歌的音乐美。

体现儿歌的音乐美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是押韵。

儿歌的押韵包括:

句句押韵;第一、二、四句押韵;双行押韵。

3.写出儿童情趣

写出儿童情趣,就要求讲究内容的选取、选材的角度、想象的发挥和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

郑春华《听我话》

小兔,小兔,

轻轻跳。

小狗,小狗,

慢慢跑。

要是踩疼了小青草,

我就不跟你们好。

这首儿歌的内容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从孩子的角度,把小草拟人化,写出了对小草的爱心。

把小兔和小狗当做了自己的朋友,“我就不跟你们好”,生动写出了孩子的幼稚可爱。

4.灵活运用表现手法

儿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起兴、摹状、反复、设问等。

(1)比喻

这是儿歌常用的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不仅可使儿歌写得更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距离他们生活较远、不易理解的事物。

喻体都是儿童熟悉的事物。

许浪《月儿》:

“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由于把弯月比作摇动的小船,把圆月比作转动的银盘,所在,在亲切而动态的描写过程中,使月亮盈亏变化的自然现象变得趣味盎然,鲜明生动。

(2)拟人

拟人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儿歌创作中被广泛运用。

李文雁的儿歌《小雨点》:

“小雨点,爱干净,/马路洗得亮晶晶。

”把小雨点比拟成一个爱干净的孩子,这在儿童看来是十分有趣的事。

(3)夸张

儿歌中的夸张和想象密切关联,而且还常常带点幻想的色彩。

如《种葵花》:

“大海连青天,山高接蓝天。

我来种葵花,种满高山巅。

葵花叶,绿油油,葵花瓣,黄灿灿,葵花秆子如竹秆,离天只有三尺三。

要砍葵花盘,需乘大火箭,掉下一颗子,渔人当小船······”可见,由于夸张,这首儿歌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惊喜。

(4)起兴

起兴一般用于儿歌的开头,用以营造一种气氛。

传统儿歌《菊花开》:

“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

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还有一朵给白鸽。

”开头一句是起兴。

(5)摹状

摹状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所要描述的事物的状态、颜色及声音摹拟出来,包括摹形、摹色、摹声三个方面。

丁曲《冬瓜》:

“冬瓜,冬瓜,地上躺;呼噜,呼噜,睡得香;一个一个长得胖。

”既有对形体的摹拟,也有启发联想的对声音的摹拟,增添了作品的情趣。

(6)反复

反复是儿歌的重要形式特征。

如西藏儿歌《雪花白,雪花亮》中“雪花白,雪花亮”这两句,反复用了三次,既便于儿童吟唱、记忆,双增强了表达效果。

唐邑丰《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在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拔。

”这首儿歌中的“小雨点,沙沙沙”用的则是反复的表现手法。

(7)设问

设问,也是儿歌常用的手法。

它可以引入注意和深思,同时也能使儿歌的抒情状物有起有伏,生动别致。

如杨子忱的《雨滴滴》:

“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红花开一地。

多少雨滴在飘落?

一滴两滴三四滴·······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草儿绿又绿。

滴滴雨落在哪?

落南落北落东西·······”。

四、拓展阅读

怎么鉴赏儿歌?

如何写好儿歌?

概括起来,是“八字诀”:

(1)题材“新”。

(2)构思“巧”。

(3)容量“少”。

(4)用语“浅”。

(5)童趣“浓”。

(6)想象“丰”。

(7)形式“多”。

(8)韵律“美”。

儿歌与诗歌一样,为了朗读起来有音韵美,就要做到押韵。

儿歌创作要不停地写,不断地修改,细心发现,认真揣摩,毫不气馁。

五、阅读欣赏儿歌的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读懂儿歌

  

(二)发挥想象

  (三)训练语感-朗读

三、作品精选

1.《数数歌》(佚名):

让宝宝轻而易举地了解了数字,为今后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

2.排排坐(陕西儿歌):

短短儿歌,却贯穿着品德的教育。

关心他人,学会与别人分享是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的美德。

3.《馋猫》(骆小龙):

是一首非常生动的幽默儿歌。

小猫不知樱桃是啥样,捡起一颗辣椒,丢进嘴巴,虽辣又舍不得吐掉。

最后两句描写,生动形象,令人捧腹。

4.摇篮(黄庆云)

5.小白兔

6.小鸵鸟(谢采筏)

7.海马(张继楼)

8.别说我小:

这首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幼儿朗读。

诗歌的结构齐整,以排比的句式向妈妈,爸爸,奶奶诉说了我已经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