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0669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docx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古代农业

1.农业的起源

(1)产生:

从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

(2)存在地域差别:

南稻北粟

(3)产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2.农业的发展(精耕细作)

(1)耕作工具的进步

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②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③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①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

②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

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④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了一年三熟制。

★经济重心南移:

过程:

魏晋时开发江南;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南宋,江浙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

原因: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与技术,南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

(3)农业灌溉

①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②农业灌溉工具:

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4)小农经济:

①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条件:

生产关系因素: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生产工具因素:

铁器、牛耕的普及,灌溉工具的改进,是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

农民自身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政府扶持:

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小农经济

③特点:

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

封闭性: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落后性:

注重精耕细作,但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④影响:

积极方面:

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为增加收入,注重精耕细作;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消极方面:

由于规模小,条件简陋,加上封建剥削严重,农业始终维持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成为近代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5)地位:

始终在中国封建统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古代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制,代表: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①演变:

商代出现,西周盛行,春秋后瓦解。

②实质:

名义上国有,实为贵族所有。

③瓦解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根本原因);战争使劳动力减少;各国税制改革,立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④瓦解的影响:

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3.封建社会:

①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

有君主私有、地主私有、自耕农私有三种;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将公田转为私田、赏赐、买卖等)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②封建土地国有制:

A.三国:

屯田制,军屯、民屯;保证军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B.北魏至中唐:

均田制。

a.内容:

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其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b.实施前提:

国家控制足够多的土地。

c.实施效果:

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土地经营方式:

①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

至明清一直占主导。

②田庄式经营:

以东汉、唐为典型。

③租佃制经营:

战国产生,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时期普及全国,占主导。

(三)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生产规模: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2.所有制结构: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3.产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生产模式: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5.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6.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用于交换。

7.地域水平:

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二、手工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发展概况

1.冶金业

(1)青铜时代(夏商周-春秋):

商周时期是其繁荣时期,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2)冶铁业(春秋时期铁器时代到来):

①冶铁技术的进步:

春秋:

生铁、块炼钢

东汉:

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16世纪前领先世界)

南北朝:

灌钢法(古代最先进)。

②燃料:

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炭(南宋末年开始,明代流行)。

2.纺织业

(1)丝织业:

上古时代发明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西周后工艺发展——汉代由于丝绸之路远销欧洲,获“丝国”之称——唐:

缂丝技艺——明清:

进入鼎盛时期,并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棉纺织业:

宋代:

出现——元代:

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衣被天下”)——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3.陶瓷业

(1)制陶:

新石器时代出现,唐代的唐三彩享誉中外。

(2)制瓷(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东汉晚期:

成熟,青瓷

南北朝:

白瓷

唐:

制瓷业成为独立工业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珍贵;瓷器成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宋: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

进入彩瓷生产期,以青花、釉里红为代表

明:

斗彩、五彩瓷

清:

粉彩、珐琅彩。

(二)手工业经营形态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1.历史悠久,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2.地域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技术先进,产品远销欧亚非。

3.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4.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

5.随经济重心南移,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

三、古代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末期:

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

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4.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

5.隋唐时期: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空前繁荣;(条件:

政治统一和大运河开通密切了南北经济往来)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6.宋元:

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A表现:

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集镇、夜市出现;更广泛流通纸币。

7.明清:

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表现:

①商业市镇兴起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加强⑤广泛使用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⑥形成许多区域性、行业性大商帮)

(二)城市的发展

1.严格限制阶段:

(周秦至唐代)

(1)时间:

有时间的控制

(2)地点:

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3)管理:

受官府严格控制

(4)城市职能:

主要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放松限制阶段:

(宋至明清)

(1)时间:

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草市)

(2)地点:

分散在城中,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

(3)管理:

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

(4)城市职能:

经济职能加强

3.城市的类型

(1)唐宋:

沿海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原因:

海上贸易兴盛)

(2)明清:

工商业市镇,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3)商品转运码头汉口(原因:

一般是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三)中国古代商业的主要特点

1.起源较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的繁荣4.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5.是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资本主义萌芽

1.有利条件:

①发达的农业。

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

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③发达的商业。

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④充足的货币条件。

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⑤一定的科技优势。

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2.产生:

时间、地点、部门:

明中后期、江南、纺织业

3.概况:

(1)苏州:

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出现劳动力市场。

(2)景德镇:

常年受雇者按年或按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钱;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高和劳动效率较高。

(3)苏州地方出现以丝织业的”机户”,雇佣机工生产。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4.实质:

他们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5.特点:

(1)微弱、稀疏;

(2)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3)发展水平低;(4)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6.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农民贫困,购买力十分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

(3)政策方面:

重农抑商政策。

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关卡众多,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4)外交方面:

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能拥有国外市场。

(二)重农抑商政策

1.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2.史实:

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明清时期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

3.主要表现:

商业垄断、贬低商人地位、限制经营范围、征收重税等。

4.影响:

①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②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

③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三)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1)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

(2)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3)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

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日益严重,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日益疯狂,威胁中国沿海安全和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客观原因。

2、表现:

(1)明朝:

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

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贸易。

乾隆时期仅开放广州一处,并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3、影响:

①一定程度延缓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②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中国古代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共同点:

1.发生时间:

西欧产生在14—15世纪,中国在明朝中后期。

2.出现区域:

都产生在沿海或沿江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地区。

3.产生结果:

都宣告了封建社会开始衰落解体。

不同点:

1.发展程度

中国:

只是出现于江南个别地区和个别手工业部门,

欧洲:

产生途径更广泛:

城市手工作坊转化为手工工场,商业资本的直接作用,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

2.社会环境

中国:

封建制度顽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封建政府压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欧洲:

封建制度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容易突破封建主义束缚发展兴起。

3.结局、影响

欧洲: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来,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形成强大的历史潮流,推动欧洲各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冲击着东方落后制度,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封建主义扼杀,止步不前,拉大了与欧洲的差距,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

走进高考

1.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曲辕犁耧车二牛一人耕作法铁犁冠

ABCD

2.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3.(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4.(2015·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5.(2015·课标全国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6.(2015·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7.(2015·课标全国Ⅰ,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8.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9.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5)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10.北宋大文豪苏轼说:

“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弱

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11.(2016·课标全国Ⅰ,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固,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

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

 

1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3..我们一般将材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写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

“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14..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A、珐琅瓷B、铜钱C、白瓷碗D、青瓷壶

1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自耕农衰退D.土地兼并缓和

1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变化的过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17.据史载:

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

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

该记载

A.反映了唐朝主要政治中心在豫皖地区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D.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18.(2015•浙江文综)“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19.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15·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

“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

“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1.(2016·课标全国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2016·天津文综,2)资源库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

“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

”这一铜版(  )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16·北京文综,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  )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2015·课标全国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5.(2014·课标全国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6.(2014·大纲全国,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7.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

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  )

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国家财富的增长

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

8.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9.(2014·大纲全国,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10.(2015·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11..《白银资本》载“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

这表明东南沿海

A.农业经济转型B.传统手工业受冲击

C.经济地位上升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12.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1610年在北京逝世)札记中写到:

“(中国)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

”其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13.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