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0357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docx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有感

(2012-12-31)作者:

王海平

一、学习“第二层次思维”

1、关于目标或对“成功投资”的理解:

比市场及其他投资者做得更好。

评:

霍华德·马克斯的目标是“战胜市场”,全书围绕此目标展开。

而我的目标却是“绝对收益”(五年滚动收益率超过20%,估值及安全边际的测量也由此展开),有些微差别。

2、实现目标的方法:

第二层次思维。

评:

作者的第二层次思维,我的理解就是一种反大众,反人性思维,但是这一思维的成功前提是:

大众是错误的。

对我来说,理想状态是逆大众无优越感,顺大众也无舒适感,唯一的优越感来源于“安全边际”。

(破除“顺大众”与“逆大众”的分别心)

二、理解市场有效性及局限性

3、市场的无效性是主动管理有意义的哲学基础。

评:

基本认同。

市场完全有效,投资指数即可,主动管理毫无意义;但是如果市场完全无效,价值和价格的变化没有丝毫关系,永远各走各的,那也是投资者的悲哀。

所以,我认为,“高效的”市场是投资者的福音,既会出现安全边际,价格也一定会围绕内在价值波动,这才是主动管理有意义的哲学基础,而成熟市场及A股市场都是这样的高效市场。

三、准确估计价值

4、关于估计价值方面,文章只讲到“why”(准确估值为什么重要),没有一句讲到“how”(怎么去估值)。

该节与其说讲“准确估计价值”,到不如说投资各流派分析,否定了基于价格的分析(技术分析及动量投资),排除了基本面分析中的“成长型投资”,选择基本面分析中的“价值投资法”。

评:

与作者一样,本人否定基于价格的分析。

另外,在成长型投资PK价值投资方面,作者认为价值投资者法追求的当前的安全边际(一鸟在手),而成长投资法关注的是公司未来的前景(两鸟在林),并认为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

但是,如果考虑价值实现的时间维度,即在价值实现之前,价值投资法也要面临价值陷阱和价值崩溃的问题,价值投资也要判断(预测)企业内在价值的未来走向及其各种可能性的概率分布(看似一鸟已经在手,实则不然),那么分析到这个深度的时候,我们才能明白价值投资法和成长投资法是完全一样的。

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安全边际,而且要关注企业内在价值未来的各种走势及其对应的概率分布。

所以,我更崇尚芒格和巴菲特的理念,两者的关系是大象和苹果的关系,很难做出谁优谁劣的比较。

四、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5、影响价格的因素=内在价值+心理+技术+……,第三章讲到内在价值,而本章讲的是影响价格的另外至少两种因素:

心理和技术。

讲到技术方面时,提出两个概念:

强制买家和强制卖家;讲到心理方面时,作者认为给其他投资者带来思想压力并影响其行为的心理因素,同样会作用在自己身上,为了自保,投资者必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市场心理。

并且提示在后面几章会探讨投资者心理,以及应对各种心理表现的方法。

五、理解风险

6、①多数风险具有主观性、隐蔽性和不可量化性,并且很大程度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②但是,训练有素的投资者对于在特定环境中出现的风险是有判断的,他们判断的依据是价值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③风险来源于:

低估了价值变化的各种可能性及其概率。

(后文:

想象无能)

六、识别风险

7、①关于风险承前启后的一句:

风险是什么(风险意味着即将发生的结果的不确定,以及不利结果发生概率的不确定)。

②识别风险往往从投资者意识到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并因此对某项资产出价值过高时开始。

普遍相信没有风险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因为只有当投资者适当规避风险时,预期收益中才会包含风险溢价。

③“担忧”,以及相关词汇——“不信任”、“怀疑”、“风险规避”,是一个安全的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④评判投资环境与“风险情绪”:

资本市场线(风险-收益曲线)的斜率、强制买家及强制卖家(大甩卖/追加保证金等)、低评级债务债券被重新定价、推迟或取消发行……

七、控制风险

8、以营利为目的聪明地承担风险:

酌情分散投资,只有在确信可能的收益能够远远弥补承担的风险时才进行投资。

(为所承担的风险要求足够的风险补偿)。

9、辨析风险控制与风险规避。

橡树资本不逃避风险,在时机、形势和价格都合适的情况下,欢迎风险。

谁都可以做到风险规避(将无风险利率以上的收益一起规避掉),关键是以营利为目的聪明地承担风险。

八、关注周期

10、投资中完全有把握的事情非常少,但是作者有信心把握住的有两条法则:

①多数事物都是周期性的;②当别人忘记上述法则时,某些最大的盈亏机会就会到来。

11、在所有的周期中,作者最喜欢“信贷周期”。

原因是经济的微小波动,就能导致信贷可得性的巨大波动,并对资产价格造成巨大的影响。

(鞭击效应)

九、钟摆意识

12、钟摆式摆动的投资者态度与行为是投资世界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引用我们中国的古话:

墙头草,两边倒)

13、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所有钟摆式摆动中最强劲的一个。

14、作者把投资的主要风险归结为两个:

亏损的风险和错失机会的风险。

对应的态度是恐惧与贪婪。

(如果这些心理因素,再加上作者所讲的技术因素,如强制卖家大量出现雷曼破产,私募清盘等等出现>,效用就会大增)

十、抵消消极影响

15、消极心理:

①贪婪;②恐惧;③容易放弃逻辑、历史和规范的倾向;④从众;⑤嫉妒;⑥自负;⑦妥协。

16、如何对待消极心理:

①认识它们,这是获得克服它们的勇气的第一步;②要现实(如:

三个如果,两个很难)。

17、三个如果:

如果这些因素对别人的影响足够大到改变整个市场,凭什么它们不会影响你?

如果一个牛市强大到可以令成年人无视过高的估价甚至承认永动机的可能性,凭什么它不会对你产生同样的影响?

如果一个无限损失的故事恐怖到令别人廉价抛售,又有什么能阻止它不令你做同样的事情?

18、两个很难:

在别人都在买进,专家态度乐观,上涨理由充分,价格不断飙升,风险最高的人不断获得巨额收益的鼎盛期,抵制买进是很难的(卖出更难);相反,在股市跌入谷底,持股或买进似乎会带来全盘损失的时候,抵制卖出也是很难的(买进更难)。

十一、逆向投资

19、避开雷同的投资组合,甚至与大众的做法相反仍然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大众错在哪里。

20、建立并维持非传统的投资组合需要有“接受令人不安的特殊投资组合”的能力,即使它在传统智慧眼中往往轻率透顶。

21、作者引用史文森的一段话:

投资者只有拥有来自强健决策程序的果断决策的自信,才能卖出过度投机的股票,买进估价过低的股票。

十二、寻找便宜货

22、区别好资产与好交易。

23、到哪里寻找便宜货?

①鲜为人知或人们一知半解;②表面上看基本面有问题的;③有争议、不合时宜或令人恐慌的;④被认为不适于“正规”投资组合的;⑤不被欣赏、不受欢迎和不受追捧的;⑥收益不佳的追踪;⑦最近有亏损问题、没有资本增益的。

提炼一句话:

便宜货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感觉必须远不如现实。

十三、耐心等待机会

24、等待投资机会到来而不是追逐投资机会,你会做得更好。

橡树资本格言:

我们不找投资,投资找我们。

25、大多数定价可能看起来是大致公平的,而不显著过高或过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令人兴奋的低买高卖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26、买进的绝佳机会出现在资产持有被迫卖出的时候(强制卖家)。

经济危机中这样的机会比比皆是。

27、避免自己成为强制卖家,投资要做到①坚信价值;②少用或不用杠杆;③长期资本;④顽强的意志力;⑤在逆向投资态度;⑥强大资产负债表支撑下,耐心等待机会。

十四、认识预测的局限性

28、作者关于预测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

了解预测并观察预测的无效性。

评:

作者无法也无意证明预测的无效性,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了预测的难度。

通篇来看,作者只是抽象的在阐述预测这个话题,但在“预测什么”这一问题却着墨甚少。

是“预测宏观经济”、“预测价格走势”还是“预测内在价值走势”或者其它?

本人认为预测宏观经济和价格走势都无意义,但是“预测内在价值的各种可能走势及其大致概率”却是极其重要的。

29、提出两个概念:

“我知道学派”和“我不知道学派”。

评:

本人是“我不知道学派”,是一位非彻底不可知论者(98%不可知论者)。

十五、正确认识自身

30、关于周期,唯一能预测的是它的必然性。

弄清自己处在周期的哪个阶段不代表能准确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确实会为投资决策提供宝贵的“洞见”。

评:

作者通篇在讲周期,但过于笼统。

是讲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周期”?

还是“信贷周期”?

还是“经济周期”?

还是“股市牛熊周期”?

还是“企业生命周期”?

似乎都有涉及,但多数时候,上述周期之间不一定同时产生共振。

31、在测量市场温度方面,作者提出了十八个参考因素。

经济(活跃/呆滞);前景(积极/消极);贷款人(急切/谨慎);资本市场(宽松/紧缩);资本(充足/短缺);条款(宽松/严格);利率(低/高);利差(窄/宽);投资者(乐观自信渴望买入/悲观担忧丧失购买兴趣);资产持有人(乐于持有/急于出手);卖家(少/多);市场(拥挤/急需关注);基金(申购门槛高,每天都有新基金,普通合伙人全面管控/对所有开放,只有最好的才能募集到资金,有限合伙人有议价能力);近期表现(强/弱);资产价格(高/低);预期回报(低/高);风险(高/低);人群特征(积极进取,广泛投资/谨慎守纪,有选择地投资)。

十六、重视运气

32、运气,使得成功投资结果背后所潜伏的危险常常被低估了。

评:

运气,可以让你暂时变成幸运的傻瓜,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天道好还”的自然法则。

33、“我知道”与“我不知道”学派区别:

“我知道学派”的行动建立在未来是可知可控的唯一未来的观点之上,而无视其他可能性的存在;“我不知道”学派认为未来事件呈概率分布的,并且把重心置于建立在他们认为可能的情况下表现良好,在其他情况下表现不会太差投资组合上。

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十七、多元化投资

34、实现第1条所讲的“战胜市场”的目标,作者采用的方法是:

在繁荣期,只要能跟上大盘表现就好(在市场最火的时候甚至可能还会落后一点);在衰退期取得超越市场的表现。

那么,在整个市场周期中,就会以低于平均水平的波动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业绩。

35、作者选择防御策略,而舍弃进攻策略。

①排除致败因素,最好的实现方法是:

广泛尽职调查、提高入选标准、高安全边际、不要轻易下注在没有把握的持续繁荣乐观预测和发展上、投资组合多元化;②避开衰退期。

评:

孙子兵法: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十八、避免错误

36、想象无能。

首先是没有预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事件,其次是没有理解极端事件发生后的连锁后果。

(例如:

在07-08年信贷危机中,有些怀疑论者可能曾怀疑过次贷会出现大规模违约,但他们认为影响未必会超出抵押贷款市场。

很少有人预见到抵押贷款的崩溃,更少有人预测到商业票据和货币市场基金因素受累,或雷曼兄弟,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不再作为独立公司存在,或通用汽车及克莱斯勒公司会申请破产保护)。

评:

读到这里,让我联想到巴菲特选择接班人的标准之一:

具有洞悉未知风险的能力。

十九、增值的意义

37、橡树资本管理公司的业绩愿景:

在市场表现良好时与市场表现一致,在市场表现不好时超越市场表现。

初看似乎过于稳健,但实际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目标。

二十、最重要的事

38、①成功投资的基础是价值,要有多种考察价值的方法;②必须以可靠的事实和分析为基础,建立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③优秀投资的目标是:

买得好,而不是买好的;④永远不要低估心理影响的力量(参见第十章)。

⑤橡树资本信条:

“避免致败投资,制胜投资自然会来”。

风险控制是防御型投资的核心(在逆境中能生存),安全边际是防御型投资的关键要素(强调当前的有形而持久的价值,价格低于价值买入,避免使用杠杆,多元化投资)。

⑤只有拥有非凡洞察力的投资者才能稳定而正确地预测支配未来事件的概率分布,并为隐藏在概率分布左侧尾部不利事件下的潜在风险补偿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