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0322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docx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综述

摘要:

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思想动机支配的,而思想动机又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

需要理论研究人们的需要心理,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各类派别的心理学家都对需要进行了各种趋向的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需要理论,本文以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为纲、以需要理论产生的时间为序,对各大学派以往对需要的理论研究进行一个总体概述。

关键词:

需要;心理学流派;需要理论;

需要不仅仅是心理学范畴,也是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早期从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形成了最初的需要。

人为了生存就要满足他的生理的需要。

例如饿了就需要食物;冷了就需要衣服;累了就需要休息;为了传宗接代,就需要恋爱、婚姻。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还必然产生社会需求。

例如,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改善生存条件;通过人际交往,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相互协作。

正如一些心理学家所说:

“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

”。

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可以看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点和归宿。

因此,在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时,各派的心理学家都没有忽视人类的需要问题。

一、行为主义学派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

(一)托尔曼的“中介变量”

托尔曼(1886-1959)美国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现代认识心理学先驱,托尔曼主张行为的心理分析,认为华生的刺激—反映公式只强调行为的生理机制,没有注意有机体的内部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因此他提出了中介变量这个概念,他认为中介变量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它是引起一定反应的关键,是行为的决定着。

托尔曼认为,在解释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时,有两种中介变量:

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需求变量也就是动机,包括性欲、饥饿、安全、休息等要求,它决定行为的动机,回答行为的“为什么”的问题;认知变量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对探究过的地点的再,如动作、技能等。

它决定行为的知识和能力,回答行为的“是什么”的问题。

这些中介变量虽然不能被直接察觉到,但可以通过实验设计,使之数量化而被间接的推理出来。

[1]

后来,他对此作了修改,认为有三种主要的中介变量:

一是需要系统,指生理需要和内驱力等;二是行为空间1指机体在某一时刻内感知到的,具有不同地点、距离和方向的客体,相当于勒温的生活空间;三是信念上—价值的符号排列矩阵图,指个体将环境中的客体按照学习的结果而加以归类和分化,排出一个等级顺序。

值得指出的是,托尔曼分别给以上的中介变量予以操作性定义和说明,再次表明了他客观的行为主义者的立场。

[2]

(二)赫尔的“内驱力”

赫尔(1884-1952)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人物,他的理论被成为假设演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或逻辑行为主义心理学,他认为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强化,强化是内驱力降低所必需的。

赫尔将强化分为初级强化和次级强化两类,初级强化是内驱力降低的过程,满足这类强化的强化物主要是一些能满足有机体生物需要的物质,如食物、水等。

鉴于有机体的生物需要对于行为的激起作用,赫尔假设了内驱力这一中间变量以替代生物需要的概念。

赫尔认为,内驱力是一种有机体组织需要状态引起的刺激,是有机体一切行为反应的动力,它的力量可以由生物需要被剥夺时间的长短或所激起的行为的强度、力量等客观指标来加以确定。

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是否发生的可能性是受习惯强度和内驱力所决定的。

赫尔认为内驱力也可以分为两种:

原始内驱力和继起内驱力。

原始内驱力与机体的生物需要相伴随,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如饥、渴、性等。

继起内驱力是指某一中性刺激由于曾伴随过原始内驱力的降低,因而也就具有内驱力的性质,例如手被火炉烫伤,原始内驱力(解除烧伤之痛)驱使手立即缩回。

与此相随的一个中性刺激,如看见火炉,可能由此而获得了强化的性质,即看见火炉,手即缩回。

赫尔所说的这两种内驱力,实际上是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别名。

赫尔假定了最终定义为一种刺激的内驱力概念;来回避行为的需要动机的作用问题,这反映了他的行为主义的客观立场。

[3]

(三)麦独孤的“情操说”

麦独孤(1871-1938)英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创始人,受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赞同心理是主动的和整体活动的机能的心理学观点,反对心理元素主义。

麦独孤在其理论中,本能需要以及与需要有关的情绪、情操和意志都占有重要地位。

他把心灵看作是有目的的努力过程,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本能需要、情绪情操和意志。

并认为本能需要是“全人类的原动力”,本能需要决定了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在人的理性行为中它提供了一定的驱力。

麦独孤对本能概念的理解和一般的理解不同,他把本能定义为:

是一种遗传的心理一一生理倾向,它决定其所有者对某种客体的知觉和注意,体验和知觉这种客体时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情绪兴奋以及特殊的方式动作。

他认为,通常所说的本能概念只是生理学的概念,和反射概念相混淆了,其实本能包含知、情、意三种心理成分。

与需要概念密切相关的是麦独孤的情操说。

在各种情操之中,他特别重视自我情操,“自我情操的发展说”是麦独孤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自我情操的发展、意志等,与人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

而过去的心理学偏重于认识方面,忽视情和意,但情和意同本能需要有密切的关系,是本能需要激发起了情意活动并和认识活动一起构成完整的主体活动。

[4]

行为主义学派是机能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它的影响颇为广泛,被成为心理学中“第一次思潮”,在它的理论体系早期,虽然没有十分重视需要,但需要的作用还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被行为主义者所利用。

在新行为主义时期,无论是经典条件反射,还是操作条件反射,都是建立在某种需要基础上的。

托尔曼称其为中介变量中的需求系统,赫尔称之为内驱力,是行为的动力,这些学者对于需要的看发都是以生物需要或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忽视了更高层次需要作用的作用,而行为主义新起之秀麦独孤将需要提升到了本能的层次,强调是本能需要激发了情意活动,建立了完整的活动。

二、精神分析主义学派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

(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与“性本能”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

他的精神分析学既是一种对神经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与需要问题关系最密切的是他的无意识概念和本能概念。

无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后来的所有新弗洛伊德主义者也都没有抛弃这一基本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活动是人类行为思想背后的驱动力,人的一切喜怒哀乐以及生死存亡都决定于无意识中的性欲冲动以及种种变相的活动。

弗氏所说的无意识是指某些潜在的需要,他用“欲或欲望”表示这些需要。

尽管弗洛伊德没有使用需要这一概念,但他把人类的本能需要特别是性的本能需要放置到首要的地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类的需要,重视心理冲突的动力过程,在治疗神经病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他提出的无意识概念,是对传统心理学(指弗洛伊德以前的心理学)重理轻欲、忽视人类需要和无意识的一种反抗,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第一,其理论学说具有泛性论倾向;第二,其学说具有严重的生物化学倾向;第三,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理论;第四,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欲望等一些先天的心理倾向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忽视了外部世界、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对人的行为所起的决定性影响。

[5]

(二)阿德勒的“权力需要”与“社会兴趣”

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都具有与别人和睦共处的先天需要,他称这种需要为“社会兴趣”。

他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1)职业任务;

(2)社会任务;(3)爱情和婚姻任务。

而解决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具备牢固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还强调了“权力需要”的作用。

他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很大,接受了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向上意志”即“权力意志”支配的。

他所谓的“权力意志”就是指“权力需要”。

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将人格各方面汇合成一个总目标—追求优越性,要求高人一等。

“追求优越”是阿德勒理论中的主导倾向,他把追求个人优越改为追求一种优越而完美的社会,并认为这种为追求优越而进行的奋斗是内在的,是对一切进步负责,不仅在个体的水平上,而且在一切文化的历史上都引导着人类永远不断进步。

阿德勒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是以儿童幼小时的软弱无助的自卑感为出发点的。

首先他认为有自卑感并不一定是坏事情。

事实上,要成其为人就意味着感到自卑。

这对于一切人都一样,并不是怯懦或异常的表现,这种情感是隐藏在所有个人成就后面的主要推动力,是成就需要的一种表现。

阿德勒还认为,并非所有的自卑感的补偿作用都是有社会价值的,有的可能导致神经病人和人格异常。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不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那样神秘莫测.而是更接近于现实。

在他关于人的需要的理沦中,强周与生物因素相对立的社会因素。

他重视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类的发展持乐观主义的态度,这对弗洛伊德主义学派中的霍妮、弗洛姆的影响很大。

[6]

(三)霍妮的“基本焦虑”

霍妮(1885-1952)德国心理学家,后移居美国生活和工作直到去世。

霍妮强调了一个基本原则:

人在童年期有安全的需要,对不安全的恐惧导致了焦虑的产生。

“基本焦虑”是霍妮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她关于精神病的学说与这一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霍妮列举了十种降低基本焦虑的策略。

如果体验到焦琳的人经常采用一种策略降低焦虑的程度,从而使这种策略变成了他人格的一个固定部分,那么这种策略就成为对焦虑的一种防御形式,霍妮称之为神经病症需要。

霍妮把这十种神经病症需要归结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每一类型的需要导致特定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人格待征:

(1)出于对爱和赞许的需要,对求助人生伴侣和对处于自己狭隘生活圈子中的需要,导致趋向人的活动,形成依从型的人格特征;

(2)出于对权力、剥削他人、威信或个人成就的需要,导致反对人的活动,形成攻击性的人格特征;(3)出于对自足、独立和完善的需要,导致避开人的活动,形成分离型的人格特征。

霍妮的理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霍妮抛弃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学观点以及悲观主义的态度,强调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霍妮的需要理论还在客观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产生焦虑和神经病症的原因之一。

[7]

(四)弗洛姆的“潜能”

弗洛姆(1900-1980),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

弗洛姆认为,对人的基本的社会需要的理解是理解人类自身的基础。

由于人类的诸潜能的存在,由于人类有无限的激情和强烈的奋斗精神,造成了机体与环境之间永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促发了人的种种需要。

人的需要超越了生物性需要而成为社会性需要。

弗洛姆所谓的潜能是指理性、爱和生产性等方面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潜能表现为如下各种需要:

⑴关联的需要,即希望与世界、他人建立联系;⑵超越的需要,即不甘心被动地活着,希望去生产和创造;⑶寻根的需要,即希望生活在母亲、自然、大地、家庭、民族、国家的怀胞中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⑷认同的需要,即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独特个性或角色,以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的需要;⑸定向的需要,即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从而赋予生命一种意义的需要。

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正当的满足,人就会寻求病态的满足方式,形成病态的性格。

[8]

弗洛姆是处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之间的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他认为弗洛伊德从个人方面,而马克思从社会方面揭示了人的病态,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医治社会病态心理以造就真正新人的两位思想家,他力图把他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和弗洛伊德学说的精神融合到一起,使其相互增补,以创造一种更为完善的学说。

他赞赏马克思的辩证法和社会分析的方法,并把它引进了精神分析领域,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是有限的,从其理论学说看来,立足点仍然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9]

(五)默里的“人格需要理论”

默里(1893-)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格是个人需要与环境限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需要则是脑区内的某种具有生化性质的力量,这种力量能组织知觉、智能和动作等等,使现存的、不如意的环境朝着一定的方向改变。

默里曾列举了人的20种不同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存在人格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需要结构不同,人与人之间不仅有不同的需要,如在一个人身上被强烈体验到的需要,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终生未被体验过;而且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强度顺序不同,如成就需要,在有的人身上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另一些人身上可能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默里认为同一个人的不同需要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的。

关联的形式有四种:

⑴优势原则,有的需要占优势,有的不占优势;⑵融合原则,不同的需要融合在一起,引起同一种行为后果,如成就需要和表现需要可能融合在一起;⑶辅助原则,一种需要可能服务于另一种需要而起辅助作用,如一个自卑的人,当然也有交往的需要,但他习惯于以毕恭毕敬的态度去接近别人,这样,恭敬的需要就成为交往需要的辅助因素;⑷冲突原则,不同的需要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如自主需要和恭敬(顺从)需要之间有可能相互冲突而又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

需要可以区分为潜在的和外显的两类,前者指受压抑或受约束的需要,为社会规范所不容,故隐藏于内;后者指被意识所认可的可以自由表达的需要。

需要还可以区分为内发性的和反应性的两类,前者发生于个人内部而无须环境的刺激,如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或科学家的工作就受这类需要的推动;后者是由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如闻到某种小吃的香味而产生想尝一尝的需要。

默里还把一个需要环划分为3个环节:

⑴难以驾驶的周期,没有什么刺激能够唤起这种需要;⑵可诱导的或准备的周期,需要本身处于不活动状态,但适当的刺激容易唤醒它;⑶活动的周期,需要支配着整个有机体的行为。

默里认为个人需要与压力相结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需要和压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力系统。

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

可以将需要与压力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压力可以分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压力和阻挠人满足需要的压力,前者如升学的压力,后者如糟糕的学习条件。

压力可能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也可能只是主观体验到的,若二者不一致,就使人陷入困境,如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觉得周围的人都对他怀有敌意(被害妄想),若二者相一致,即主观和客观相一致,这个人的人格就是健康的。

默里把需要作为人格的核心,特别强调人格的动力性。

为了研究人的需要,他和摩根于1935年编制了一套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这是投射测验中的一种经典测验,是默里对人格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11]

精神分析学派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派,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二次思潮”,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承认需要的,尤其是后期精神分析学派学者的理论,例如,弗洛姆将人的潜能分成了关联需要、超越需要、认同需要等五种需要,系统的对人的需要进行了划分,这种划分也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性的需要置放在心理学的殿堂上,但他过大地夸大了性本能的地位和作用。

后期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们在强人的基础上又细划了人的需要,人不仅仅有与人相处的先天需要,也有追求成就的需要,而且人对各种需要的感受并非都会很强烈,会因人而异,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后期对需要的划分存在着重叠的现象。

三、格式塔学派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

(一)考夫卡的“心理物理场”

考夫卡(1886-1941)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对显明行为为赖以产生的环境进行了分类:

一种为地理环境,即现实的实际存在的环境;一种为行为环境,即一个人心目中或臆想中的环境。

他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行为环境制约和调节。

考夫卡认为行为环境只是直接经验的一部分,意识比行为环境的范围要宽泛些,为了使行为环境与意识有同等的意义,必须加上一类知识,“包括我的意欲、志向、成功失败、欢喜忧愁、爱恶以及我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原故”。

[12]这样一来,他便提出了“心理物理场”,其中包括自我和环境两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

他认为自我包括需要、难需要、意向、意志、决心、态度等。

场不断在自我影响下转变,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两种。

他将人的需要纳入到了自我之中。

[13]

(二)勒温的“动力学需要理论”

勒温(1890-1947)德心理学家,他是格式塔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

勒温认为,当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唤起人的需要,即起个人全身的程度不同的紧张,这种张力会引起人的行为,使人恢复到平衡状态。

需要满足后,紧张便得以解除。

环境中的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价值叫做效价,能满足需要或有吸引力的对象具有正效价,对人威胁或惹人厌烦的事物具有负效价。

对一个饥饿的孩子而言,苹果具有正效价。

对一个吃了过多的苹果而倒了胃口的孩子而言,苹果则具有负效价。

勒温还用数学上的矢量来表示对象吸引力的方向和强度,假如只有一个矢量作用于某人,他就会沿着这一矢量所指的方向移动;假如有两个或更多的矢量以不同的方向驱动个人,个人如何移动就取决于这些矢量的合力。

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很可能遇到障碍。

障碍可能是任何阻碍个人满足需要的事物,包括人、物、社会规范等等,障碍物会引起人的探索行为。

探索可能使人绕过障碍,绕不过去,个人可能会采取攻击手段。

勒温及其助手还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如蔡格尼克的一项著名实验.她分配给被试者18-22个简单的间题,如完成拼版、演算数学题等。

但只让每人完成半数的课题,另一半的每个课题在完成过程中都被实验者打断,中断后就命被试者做另一项工作。

事后,要求被试者回忆所有的课题。

结果未完成的课题,被试者能回忆68%,已完成的却只能回忆43%。

这是由于,在中途被打断的情况下,被试者的紧张和不平衡状态仍然持续着,“障碍”使被试者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回忆未完成工作比回忆完成了的工作更容易的心理学现象,叫做“蔡格尼克效应”。

[14]

(三)麦克利兰德的“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德(1917-1998)美国研究动机理论的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与阿特金森等人利用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TAT)及其他工具研究社会组织中的不同人的需要,发现每个人在生理需要满足后都会出现三中需要:

权力需要、归属需要、成就需要。

麦克利兰德认为,这些需要时刻都在支配人的行为,但它们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

麦克利兰德首先把注意力放在成就需要(即超过别人、克服障碍、达到高标准,完成艰巨任务的需要)的研究上。

他的许多研究和实验表明:

用主题统觉测验(TAT)方法测得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在实验室做各种试验性的题目,比具有较低成就需要的人要做得好;在学校里智力相近的人,成就需要较高的人比成就需要低的人成绩好;在商业界受过同样训练而且提升机会相同的人,成就需要高的比成就需要低的升得快。

成就需要在幼年时期已经形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接触的文化和父母对成就的重视程度所决定的,这些价值标准在儿童吸收这种文化的过程中被接受。

麦克利兰德认为,成就需要、归属需要和权力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个人和社会团体两方面都很重要。

他用TAT测验对归属需要和权力需要做过一些研究,认为归属需要表现为受试者非常关心要在测验图画中的人物之间建立并保持积极的感情关系。

[15]

格式塔学派以知觉和思维的研究为主,它对需要的认识是比较客观的,对生理性的需要较为重视。

正如格式塔学派其他观念一般,需要的一些概念也是借鉴于物理学的词汇。

在其早期学者们把需要看作是一种内心的环境,也称为心理物理场,它是影响人行为的一种因素,对需要并非很重视。

而勒温的需求系统和动力方向正好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

随着各位学者研究的深入,需要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并且开始注意需要在不同人身上的差异性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培养人的各方面需要。

四、人本主义学派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08-1970)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最突出的代表。

他对需要问题作过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可以说,马斯洛学说的精髓就是他的需要理论。

他强调人的天赋本性,批判那些把个性和社会对立起来的观点,肯定人的“人道主义”需求;力图证明人的个性有不断向前发展的能力,人经常要求去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和需要;强调每种个性的独特性、奇异性和个体性。

在马斯洛的理论体系中有两种基本需要或者说两种潜能:

一类是沿生物系谱等级上升而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另外,沿系谱上升还有一些新的本能或冲动出现,它明显地表现在人类或近似人类的动物中。

马斯洛以自己和别人的实验证明,在黑猩猩中就有友爱、合作等表现。

这些需要在人类中表现得更为强烈,此外还有一些人类所独自具有的需要,如对信息、美、尊重、名望、创造、自由等的需要。

这些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步显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

马斯洛认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部分,高级需要只是近似人类的动物和人所共有,需要越高级则越具有人性的特点,除了人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具有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理论它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和合理之处,它合科技发展时代劳动者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要求尊重以及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故能在企业管理领域和其他领域得到应用。

但是它没有讲到需要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也愈来愈丰富,需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复杂。

马斯洛不能理解人的需要的发展是一个新的客观要求和原有需要矛盾斗争的辩证发展过程,即人格的发展是一个主客观矛盾的发展过程。

[16]

(二)阿尔德夫的“ERG理论”

阿尔德夫对工人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

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这三种需要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它们构成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一个层次等级。

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学习因素都影响这几种需要的产生。

某种需要满足得越少,个体的相应迫求越强烈。

低级需要的满足,会增强对高级需要的迫求;高级需要的欠缺,会加强对低级需要的追求。

需要的发展,不一定有严格的顺序,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追求更高级的需要,在高级需要遇到挫折时又可能退回到低级需要,这一理论简称为ERG理论。

[17]

阿尔德夫的“ERG”理论表明了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

阿尔德夫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的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

阿尔德夫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需要问题在心理学中被高度重视是从人本主义崛起以后的事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发展的“第三思潮”,它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立,距今只有几十年的光景,创始人马斯洛首次将需要和动机的问题放置在心理学研究的突出位置上,为现代各个心理学流派的研究树立了新的榜样,但它对需要的研究有一定的片面,不够客观,存在唯物主义色彩。

需要问题在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怎样估计也是不会过分的。

恩格斯曾告诫我们:

“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思想,而不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当然,这种需要也是反映在人脑的,是意识到的)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便发生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因此,人们是从“自己的思想”还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是区分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学研究中区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路线的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济南大学出版社,2003(8):

237.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

234.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

223-224.

[4].[11].[14].[17]郭永玉.关于需要的心理学研究综述[J].高等函授学报,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