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就是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0211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果这就是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果这就是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果这就是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如果这就是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如果这就是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果这就是爱.docx

《如果这就是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果这就是爱.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果这就是爱.docx

如果这就是爱

论文评价:

总体来看,论文质量较差!

显然不能通过!

修改意见:

1、要说明建立政府百姓互动网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时什么等待;

2、要读一些相关的文献或者以往该类论文的写作格式;

3、摘要不符要求;

4、不要将现有的网上图片复制过来,这样突出了你抄袭较多;

5、要突出文章的主题和创新之处;

6、制作的网页要能过演示。

 

惠州学院

 

题目:

政府百姓互动网

办学学院:

惠州学院

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年级:

08信管班

指导老师:

柯忠义

学生姓名:

李挺

学号:

080502120

 

2012年02月25日

政府百姓互动网

信息管理专业

学生:

李挺指导老师:

柯忠义

摘要: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是社会信用的典范。

政府信用引导着公众信用,直接影响着社会信用。

本文从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和入手,进而提出了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政府信用;问题;对策

Integrityof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tudents:

yejianlongtutor:

nidaoshan

Abstract:

Governmentcreditisthecornerstoneofsocialcreditandsoul,theGovernmentinthewholeconstructionofsocialcreditsystemandplayanexemplaryrolemodelisamodelofsocialcredit.Governmentcreditguidethepubliccredit,adirectimpactonsocialcredit.Thislackofcreditfromthegovernment'sperformanceandstart,andputsforwardmeasures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governmentcredit.

Keywords:

Governmentintegrity;Problem;Strategy

 

目录

引言5

1.何谓政府信用5

2.政府信用的重要性5

一、目前我国政府信用之现状6

1.1政府权力的无限和缺乏制约,导致信用失范6

1.2政府职能履行错位、越位和缺位,导致政府信用失范6

1.3政府公务人员缺乏责任性和责任心,导致信用失范6

二、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7

2.1.制度原因7

2.2.道德原因8

2.3.权力的非对称性原因8

2.4.政府官员的自利性原因8

三、如何重塑政府信用9

3.1.强化政府信用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政府信用观9

3.1.1以民为本,服务人民10

3.1.2廉洁奉公,不谋私利10

3.1.3坚持原则,实事求是10

3.1.4忠诚积极,以身作则10

3.2.加快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为政府信用建设提供保障10

3.3.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11

3.4.改进行政执法作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12

3.5.严惩腐败,建立廉洁政府12

3.6.健全和完善政府信用信息公开体系,建立透明政府13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附件17

 

引言

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信用体系也逐渐完备,并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信用体系。

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对政府信用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文化传统、小农经济传统的影响和社会信用保障的缺乏,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政府网站建立的目的

政府的公告要选好的“门面”,网站建设也一样,许多人认为网站建设、网站制作越省钱越好,其实,这个钱是不应该省的,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看到,百姓可能并没有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只是从政府网站中对我们进行了解,然后建立信任关系,所以我们的政府网站建设与我们的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1.建立政府形象

       让百姓看到时事公告,展示政府的实力。

政府就能够在百姓心中建立起威信,无疑是一种为百姓服务的机会。

从广告意义上看,政府网站事关政府形象建设,没有网站也谈不上政府形象。

1.何谓政府信用

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诚实的标准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履行程度,表明政府有自身权限与能力范围内的实际“践约”状态。

政府信用也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

2.政府信用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诚信被誉为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是维持整体社会结构的核心价值。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儒家最重视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在儒家伦理中,诚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被视为立身之本,立德之本,立业之本,立政之本,立国之本。

政府信用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需要;政府信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信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政府信用是参与世界竞争、提升国际形象的需要。

 政府失信、政府治理失信软弱无力的现象,无疑是对社会大众诚信理念的打击。

加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与重建政府信用密不可分。

一、目前我国政府信用之现状

政府信用体现的是政府的德性,是政府的主观言行和社会评价的反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政府信用存在比较严重的缺失现象,导致了不良后果,政府信用缺失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目前状况看,政府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1政府权力的无限和缺乏制约,导致信用失范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认为政府权力是无限的和不受制约的,导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

现今中国的腐败状况事实上已经严重到几乎所有的腐败类型都能找到,国家资产大量流失,政府信用遭到严重侵蚀嘲;

二是政府行政决策缺乏规范,随意性大,不负责任。

有的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执行权,把行政执行当作创收的手段,以罚代法;有的在行政执行中滥用自由裁量权,根据不同对象办关系案、人情案;有的投机专营,在行政执行时,对自己有利的事积极办,对自己无利或微利的事则得过且过;有的地方政府在贯彻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时实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地方为各种制假贩假活动大开绿灯或实施保护,如之前的三聚氰胺奶粉等等,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威胁到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严重侵蚀了政府信用;

三是行政审批不透明,且缺乏规范性,导致政府执政信誉严重下降;

四是行政执行不规范。

有的地方选拔干部不公开,财务收支不公开,重大事项不公开,办事依据不公开,办事程序不公开,办事结果不公开,各种各样的暗箱操作,以及人民群众了解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通,由此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种种猜疑和不信任。

1.2政府职能履行错位、越位和缺位,导致政府信用失范

我国经济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但并不等于政府可以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任意侵犯经营者的合法权力。

一些政府官员和机构为了创造政绩,不惜牺牲国家整体利益,肆意破坏政府信用和金融行营,采取非正常手段迫使银行贷款,换取局部利益。

而政府职能的履行与否,往往以是否有利益为界限,使公众极为不满,导致政府信用被严重破坏。

1.3政府公务人员缺乏责任性和责任心,导致信用失范

政府的各项行政管理活动最终都要靠公务人员来执行,政府信用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政府公务人员信用的好坏。

目前,一些政府公务人员不讲职业道德,不诚实守信,假公济私,徇私枉法,对国家方针政策阳奉阴为,对群众欺诈恐吓,致使干群关系恶化,导致政府信用丧失。

 

二、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

2.1.制度原因

一是制度短缺即制度供给不足。

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完备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公正的信用评估体系、有效的信用监督惩戒机制等等都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是制度执行失范。

如果守信者和失信者享受“同等待遇”,那就会出现如古典经济学所言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将会使公众“人人自危”、信用环境恶化,政府信用失范也在所难免。

虽然新制度主义承认个体行为在制度框架下的能动性,但其核心思想还是强调制度对行为的规范和制约。

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人行为可供选择的方案不是独立于制度和规则之外的,甚至特定的情境本身也是制度化了的。

因此,个人行动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对特定制度的遵从。

行为更多的是基于对规范性的适当行为的确认,而非从选择的角度来计算回报。

同样,在政治生活中,个人必须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中行动,其行为必须遵循制度的预期和要求。

制度以各种各样的程序、规则、义务、职责等形式,强制性地要求个人服从或通过教化和内化的社会化方式促使个人在制度下行动。

在政府信用体系中,信用制度保障不足会增大政府工作人员个人行为失范的空间,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将会使个人行为从根源上无“规”可循。

因此,政府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来自于政府信用制度的缺乏。

2.2.道德原因

诚实守信应该是公共伦理的道德底线,是每个公民的道德守则,特别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受传统的“无商不奸”、“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等非理性教条的影响,加之诚信教育的缺席和某些政府官员本身缺乏职业道德,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致使道德资源短缺,政府的信用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2.3.权力的非对称性原因

政府信用是建立在信用方和信任方权力非对等基础上的信用,具有特殊性。

政府始终居于社会的支配地位,享有各个方面的优先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也享有国家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制导权,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显得极其脆弱,致使一些政府官员和机构随意行政、出尔反尔和不负责任。

权力的非对称性使政府居于强势地位,同时拥有对信息的绝对控制权,而公众作为消费者处于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状态。

这种不对称最终导致信用危机出现,使社会交易成本增高和交易链中断,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信用危机之中。

2.4.政府官员的自利性原因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政府官员是理性的自利者,也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现实中的政府官员存在着政治人和社会人双重品格的冲突,致使他们在履行公共责任时总困扰于自我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在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极可能出现政府官员行政目标的异化和“经济人”行为的泛滥,必然有悖于政治委托人的利益,从而引发信任危机,导致政府信用问题。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核心特征是强调人与制度的互动。

新制度主义认为,虽然行为受制度限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行为完全失去能动性,个体行为依旧有灵活运作的空间,它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

制度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事实上就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而且在制度框架下,个人会有自由裁决权。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会受到政府工作人员个体行为的直接影响,在政府信用体系中,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官员的个体行为如果出现偏差或腐败,则会直接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威信,进而给政府信用制度的变迁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政府信用缺失的最直接原因来自部分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

腐败历来被视为社会的最大污染,其本质上是个别利益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

贪污受贿、公款消费、徇私舞弊、拉帮结派、玩忽职守、集权专断、上下勾结等部分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使民众对政府形象产生怀疑,进而严重损害政府的威信和信用、阻碍政府信用制度的改革。

国际透明组织研究表明,腐败使人民大众的福利整体下降,表现为:

不能实现政府所要求的目标;破坏了私人投资和运作的经济环境;管理费用上升,同样的服务必须付出额外的费用;缩减用于公用目的的资金支出,对管理机构产生腐蚀作用;降低政府威信;丧失政府的合法性等。

政府的公正廉明是民众信任的基础,腐败作为健康肌体的毒瘤,正一点点地腐蚀着政府的信用,这是政府信用缺失的最直接原因。

三、如何重塑政府信用

政府信用如此重要,当前政府信用受到的冲击如此的严重,应如何重塑政府信用呢?

3.1.强化政府信用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政府信用观

政府工作的困难在于,它不仅必须干得很好,而且必须让公众相信它干得很好。

换句话说,能力和表现都是必要的。

政府信用道德建设的对象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因为他们手执国家行政权。

因此,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处理好权力和权位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主要要求如下:

3.1.1以民为本,服务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的,也是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它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出发点,也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最终归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同以往任何时代、任何阶级官吏,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官制度”的职业道德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求每个公务员甘愿做人民的公仆,其一切行为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个人利益要服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甚至不惜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

3.1.2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由于公务员有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公务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不论是政务类公务员还是业务类公务员,他们的手中都依法享有许多行政权力和特权,这就要求公务员要有公平思想,不偏私、不贪污、不受贿的道德品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的特定身份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能否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朽思想的侵袭,主动接受群众和党纪国法的监督,保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高尚道德品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3.1.3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坚持原则就是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道正派,不循私情,打破“官官相护”的旧官吏恶习,同一切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公务员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事求是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不说假话、空话和大话,不图虚名,不弄虚作假,不瞒上欺下,不搞浮夸冒进,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主持正义。

3.1.4忠诚积极,以身作则

忠诚是对党对人民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

对党的忠诚,就要真心实意地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搞两面派,阳奉阴违;对人民忠诚,就要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体察民情,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群众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就要求公务员珍惜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工作认真,尽职尽责,讲究工作效率,不拖拉推诿、雷厉风行,完成工作任务。

3.2.加快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为政府信用建设提供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加强权力制约机制;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要改革具体的政治体制而绝不是要改变基本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具体目标:

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要分调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

(最终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政。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3.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继续推进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除此之外,因为长期以来传统的政府管理是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政策虽然具有灵活性,变通性,高效性等特点,但它又同时存在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和稳定性的缺点。

所以,政府管理要有依靠政策转为依靠法律。

就改革的条件来看,我们有两点需要思考:

第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具备不具备抗改革风险的经济能力?

这一点应该说不存在问题,中国的经济实力到今天已经相当可以了,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所有人最关注的。

第二,最高领导人的意向,他们改革的理念对改革进程影响是非常大的。

另外,对高官腐败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政策,从制度上采取一系列举措,制定党政监督条例,制定纪律处分条例,对主要各部委的纪检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对地方派出部级巡视员等等。

3.4.改进行政执法作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要改进行政执法作风,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法制观;其次,破除特权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观念;再次,破除本位主义观念,树立维护公共利益的观念;最后,树立正确的效率观。

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必须以依法高效为原则,理顺执法体制。

这里所讲的体制,是仅从行政执法角度讲的行政执法体制。

要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因为执法机构的依法组建、行政权的合理配置和机关的规范运作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

在经费保障上,坚持权力与利益脱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没款全额上缴国库;在机构运行上,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联系配合机制,循序推进职能到位;行政程序的法律化是现代法治国家重要的法律原则。

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合法,而且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程序也要合法。

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时都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

所以,执法过程的规范化程度直接体现执法行为是否规范。

3.5.严惩腐败,建立廉洁政府

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影响着政府的信用建设。

要提高政府的信用,则必须下决心惩治贪污腐败,建立廉洁政府。

但惩治贪污腐败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任务,必须依靠群众监督和提高政府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还需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政府机关廉政建设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

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

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从根本上筑牢思想道德和法纪防线,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是加强制度创新和建设。

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和有效防范腐败,着力推进改革、健全制度,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更好地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监管制度,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严格规范管理土地市场,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

要完善对权力有效监督的体制和机制,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运行的监督,扩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使监督关口前移,既防患于未然,又及早发现和解决发生的腐败问题。

要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那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于为人民谋利益。

梁保华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要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把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要做廉洁从政的表率,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狠抓廉政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带动政府机关形成良好的政风。

要把建立廉洁政府与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改进会风、文风,努力办实事、求实效,让广大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把我省政府机关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

3.6.健全和完善政府信用信息公开体系,建立透明政府

构筑政府信用的关键是建立透明政府。

建立透明政府,归根到底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即政府组织的公开、政府决策的公开和政府管理的公开。

从本质上看,透明政府就是政府掌握的个人和公共信息向社会公开,公民有权接触和使用这些信息,而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及国家安全法规定的不能公开的除外。

政府机关的绝大部分活动,从立法、执法、提供资讯、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信息都将向全体公众开放,供全体公民使用,不必问公民需要这些信息的用途。

只要公民有这方面的需求,政府机关就有义务提供,公民也有权利获取。

政府机关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这些信息公布于众,以供公众索取。

比如,利用微博,论坛等等电子渠道让大众能够轻易地了解到政府的决策,使得政府在公开透明的平台上接受大众的监督,实行政务公开,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既是民主政治下公民和消费者信息获知权的具体体现,也是国际化对政府的一个基本要求,更是树立信用政府形象的要求。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是世界通用规则要求。

我国已加入了WTO,这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已被纳入世界性的信用规则体系,政府信息公开行为透明是WTO规则对成员方政策环境的要求。

而政府信息公开亦是政府职能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转变的必然要求。

从宪法理论的角度来看,出现在政府主体身上的行政神秘化等信息公开不足的现象不但背离了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更从本质上否定了公民的权利,造成政府诚信在公众视野中大打折扣。

相反,一个注重有原则有章法地公开信息的政府和政府部门却能够通过信息公开本身,传播有利信息,塑造诚信政府形象,为整个社会信任的塑造做到良好表率。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明确具体要求。

今年一月份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信息范围、公开方式和程序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上海市政府在2004年就率先发布并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共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是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的基础。

各部门、各地区在保护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要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

”,“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和实际工作需要,抓紧研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行内部信用分类管理,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提高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

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逐步建设和完善以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建立完善的政府及社会监督约束制度,随时或定期公布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及评估报告,建立决策听证制度等,以便接受公众的监督,实现“阳光行政”。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与支柱,是政府职能顺利实现的保障,它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信用也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政府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众,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表率,是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核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极大。

因此,应当把政府信用作为社会诚信建设的龙头。

面对政府诚信缺失的现状,加大建设政府信用的力度,充分发挥其表率和示范作用刻不容缓。

 

致谢

参考文献

[1]王良.社会诚信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6).

[2]邹东升.诚信政府建设—社会诚信典范的追求[J].探索,2004,(3).

[3]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