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882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练习·物化合卷

物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雪纷飞B.花香四溢C.大雾弥漫D.黄沙扑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雪花、雾和黄沙这些都是物体,它们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花香四溢,是气体分子的扩散,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B。

2.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B.春天,冰雪消融

C.夏天,湿衣服变干D.用久了的灯丝变细

【答案】C

【解析】

【详解】“汗流浃背的同学”体表有很多水,“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体表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同时吸收热量。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固态冰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湿衣服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D.灯丝变细,固态钨变为气态钨蒸汽,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日偏食的形成B.池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C.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D.白云在水中的倒影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日偏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越密的位置代表磁场越强B.描述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

C.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电动机D.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表示该位置的磁场越强,故A正确;

B.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的曲线,故B错误;

C.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而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原理工作的,故C错误;

D.地磁场

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墙壁上的吸盘挂钩利用了大气压B.菜刀刀刃磨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力

C.壶中水不流动时,壶身与壶嘴水面相平D.水平面上的苹果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先排净吸盘内的空气,使吸盘内成为真空,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墙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菜刀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茶壶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壶中水不流动时,壶身与壶嘴水面相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平面上的苹果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如图,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cm,h2=6cm,g=10N/kg,水对容器顶的压强是(  )

A.1000PaB.200PaC.600PaD.400Pa

【答案】D

【解析】

【详解】容器顶距离液面的高度

h=h1−h2=10cm−6cm=4cm=0.04m

水对容器顶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

故选D。

7.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

C.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大小有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

B.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故B错误;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故C正确;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与平面镜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8.标有“

”“

”的灯

(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并联接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

比灯

亮B.灯

的实际功率之比为

C.电源电压为

时,灯

正常发光D.电源电压为

时,灯

都正常发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两灯泡的额定电流:

两灯泡的电阻: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

可知,L2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L1灯泡的实际功率的0.5倍,故灯泡L2比灯泡L1亮,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

故B错误;

C.电源电压为3V时,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3V,此时灯L2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正常发光,故C正确;

D.电源电压为9V时,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9V,大于两灯泡的额定电压,所以两灯泡会被烧坏,故D错误.

9.用同一滑轮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均为10N的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滑轮重1N,绳重和滑轮摩擦力不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的拉力F乙=10N

B.利用乙种方式做的有用功比较多

C.甲种方式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种方式

D.手的拉力F甲做功的功率比F乙做功的功率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

F乙=

(G+G动)=

×(10N+1N)=5.5N

故A错误;

B.利用两种滑轮都是将G=10N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h,由公式W有用=Gh知,有用功相同,故B错误;

C.甲乙装置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用乙装置提重物时,得提起动滑轮所做额外功较多,也就是乙装置的总功较大,由公式η=

知,甲方式的机械效率较高,故C正确;

D.因为乙装置总功较大,并且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物体,由公式P=

知,乙装置手的拉力做功功率较大,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8V且保持不变,标有“8V,8W”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片P由A端滑到B端过程中,根据两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绘制出

U-I图像,两图像交于Q点,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处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

4VB.Q点处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

0.5A

C.Q点处整个电路总功率P

4WD.Q点处小灯泡实际功率P灯

2W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甲可知,该电路是灯泡与电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L电压,电压表V2测变阻器R的电压,二者电流相等,电流表测电流I。

对甲电路进行动态分析可得,当滑片往A移动,滑动变阻器R电阻变小,电路电流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A.从图中可以获得信息,Q点为二者的交点,Q点表示二者此刻的电流、电压都相等即

IR=IL,UR=UL

灯泡与变阻器串联,所以二者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即

UL+UR=8V

所以

UR=UL=4V

故A错误;

B.设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为RL1,灯泡两端电压为4V的时候灯丝电阻为RL2,

RL1=

=

=8Ω

灯泡L的电阻在变化,随着电压增大,灯丝的温度变高,电阻变大。

电压减少时,灯丝温度较低,电阻较小,即:

RL1>RL2,则:

RL2<8Ω。

Q点为二者的交点,Q点表示二者此刻的电流、电压都相等。

所以Q点时电流,

IQ=

=

>

=0.5A

故B错误;

C.由于IQ>0.5A,所以此时电路总功率

PQ=UIQ>8V×0.5A=4W

故C错误;

D.灯泡的实际功率

PLS=UIL2=4V×IL2>4V×0.5A=2W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声音是由声源_____产生的,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

(1).振动

(2).响度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高”指声音的响度大。

12.冬天下雪后,我们总是喜欢滚雪球,当用力推着雪球匀速向前时,雪球越滚越大,它的动能将_____;若此时撤去推力,雪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雪球具有_____。

【答案】

(1).变大

(2).惯性

【解析】

【详解】[1]雪球匀速向前时,雪球越滚越大,雪球的质量增大,速度不变,所以雪球动能增大。

[2]雪球原来是运动的,若此时撤去推力,雪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13.炎热的夏季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_____的比热容大;当用船桨在海面上划船时,船桨是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答案】

(1).海水

(2).费力

【解析】

【详解】[1]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相同质量的海水比沙子温度上升得慢,所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会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凉凉的。

[2]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船桨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14.如图所示,用10N的力握住重为5N的矿泉水瓶,使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再将握力增大至20N,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5;

(2).不变

【解析】

【分析】

涉及知识点是: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详解】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由于矿泉水瓶子在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矿泉水瓶子受平衡力,即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所以得:

当握力增大时,由于矿泉水瓶子仍然静止,矿泉水瓶子重力不变,摩擦力与重力仍然平衡,大小相等,摩擦力仍为5N,大小不变.

【点睛】关键是平衡状态的判断和二力平衡的知识,理解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力一定平衡,即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据此可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15.如图是某种电加热器工作电路图,发热部分由电阻R和定值电阻R0共同组成,当R的滑片向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时,可使电热器的发热功率变大;生产生活中的_____(选填“电磁起重机”“节能台灯”或“电热毯”)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

【答案】

(1).左

(2).电热毯

【解析】

【详解】[1]由公式P=

知,在电源电压一定时,总电阻减小,总功率变大。

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所以要使电路总功率变大,总电阻要变小,滑片应该向左移动。

[2]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节能台灯一般是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工作时把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热毯是利用电流流过导体时发热而工作的,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16.如图,将体积相同

实心正方体A、B分别放入同一水平桌面上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容器中,A漂浮,B悬浮;此时A、B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A、B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p甲_____p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_____ρ乙(均选填“<”或“>”或“=”)。

【答案】

(1).>

(2).>

【解析】

【详解】[1][2]由题知,A、B是体积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则A、B的边长相同,由于A漂浮、B悬浮,A、B下表面所处深度hAρ乙。

A、B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由p=ρgh可知A、B下表面下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因为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A+

,p乙=pB+

所以p甲>p乙。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7.我国自主设计的首艘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吃水深度4.4m,满载时排水量达8×103t(ρ水=1.0×103kg/m3,g=10N/kg)

求:

(1)在水面下3m深处,水对船体产生

压强是多大;

(2)满载时,破冰船所受的浮力。

【答案】

(1)3×104Pa;

(2)8×107N

【解析】

【详解】

(1)水对船体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3m=3×104Pa

水对船体产生的压强是3×104Pa。

(2)破冰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8000×103kg×10N/kg=8×107N

破冰船所受的浮力是8×107N。

答:

(1)在水面下3m深处,水对船体产生的压强是3×104Pa;

(2)满载时,破冰船所受的浮力8×107N。

18.标有“6V3W”的小灯泡与一个定值电阻串联接在9V电源上,小灯泡正常发光。

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定值电阻1min产生的热量。

【答案】

(1)0.5A;

(2)90J

【解析】

【详解】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6V,功率为3W,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I额=

=

=0.5A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5A。

(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电阻

RL=

=

=12Ω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UR=U−U额=9V−6V=3V

定值电阻R的阻值

R=

=

=6Ω

通电时间

t=1min=60s

则定值电阻1min产生的热量

Q=I2Rt=(0.5A)2×6Ω×60s=90J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是90J。

答: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5A。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定值电阻1min产生的热量为90J。

四、综合题(19、21题3分,20、22、23、24题4分,25题6分,共28分)

19.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2)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

(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

(1).小水珠

(2).98(3).不会

【解析】

【详解】

(1)[1]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的成液态小水珠。

(2)[2]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98℃。

(3)[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20.小琳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通过平铺在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如图所示.

(1)小车在________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

(2)由实验现象可推断: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________状态.

(3)本实验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运动到停止所消耗的机械能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完成上面的探究后,小琳又添加了一个木块来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速度有关”,接下来他应该将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________(选填“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来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

【答案】

(1).木板

(2).匀速直线运动(3).相等(4).不同高度

【解析】

【详解】

(1)[1]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木板对小车的阻力最小,速度减小的最慢;

(2)[2]如果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不会减速,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3]由于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下滑,具有的机械能相同,当小车停止时,机械能都为零,所以减小的机械能相同;

(4)[4]探究物体的动能和物体速度的关系时,要使小车的速度不同,则要使小车从斜面的不同的高度下滑.

2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时,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该像是倒立___的实像,由于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镜片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这个镜片是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答案】

(1).缩小

(2).上(3).凹透镜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据实验过程可知,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可知,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在图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像于光屏前,为了使光屏上可成像,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2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距离/m

机械效率

1

4

0.10

1.8

0.3

74%

2

6

0.10

2.5

0.3

80%

3

6

0.15

2.5

0.45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3)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可采用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若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在测力计静止时读取了示数,则所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匀速

(2).80%(3).增大物重(4).偏大

【解析】

【详解】

(1)[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大小。

(2)[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

×100%=

×100%=80%

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3]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可以采用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4]当弹簧测力计静止读数时,不会存在摩擦力对拉力的影响,所以所测拉力偏小,额外功较小,机械效率偏大。

23.用伏安法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的实验时,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

(2)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

(3)故障排除闭合开关后,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1

0.2

0.3

 

(4)接着将图甲中灯泡取下,换成定值电阻R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到如表所示数据。

实验过程中,当R两端电压为1V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1,当R两端电压为2V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2.则R_____2R2(选填“>”或“<”或“=”)。

【答案】

(1).

(2).小灯泡断路(3).8.3(4).>

【解析】

详解】

(1)[1]滑动变阻器灯泡串联,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因此应接左下接线柱,如图所示:

(2)[2]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为0,灯不亮,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了。

(3)[3]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约为

R=

=

≈8.3Ω

小灯泡的电阻约为8.3Ω。

(4)[4]当电压为1V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

R:

R1=1V:

(U−1V)①

当电压为2V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

R:

R2=2V:

(U−2V)②

①②式联立可得

=

>1

即R1>2R2。

24.如图甲水平升降台上有一足够深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实心圆柱体M(不吸水)悬挂在不可伸缩的细绳下端(细绳体积忽略),使M浸没水中,并刚好与容器底接触但不产生压力;现使升降台匀速下降,图乙是绳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1)t1和t2时刻,M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则FA_____FB(选填“>”或“<”或“=”);

(2)物体M的密度为ρM_____(用图乙中所给的字母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

结合题中的操作,思考所测得的M的密度与真实密度相比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现用细线将另一实心圆柱体N(不吸水)悬挂浸没于图丙容器的水中(未接触底部),发现细绳对N的拉力与t1时刻图甲中细绳对M的拉力相等,已知ρM

ρN

ρ水,则M的质量_____N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

(2).

ρ水(3).偏小(4).小于

【解析】

【详解】

(1)[1]由图象可知:

t1时刻,绳的拉力F刚刚可知变小,即此时物体M处于浸没状态;t2时刻,绳的拉力F还在继续变小,所以,物体M处于部分露出水面,t3时刻,绳的拉力F不在减小,说明此时物体M露出水面,绳的拉力与物体M的重力相等,即

G=F3

则根据称重法可知

FA=G−F1=F3−F1,FB=G−F2=F3−F2

由图可知:

F1

FA>FB。

(2)[2]物体M的质量

m=

=

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物体M的体积

V=V排=

=

则密度

ρM=

=

=

ρ水

物体M的密度为ρM=

ρ水。

[3]由于升降台匀速下降过程中,物体M漏出水面,物体上粘有一部分水,则绳的拉力变大,最后得出的物体重力变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

(3)[4]t1时刻图甲中细绳对M的拉力

F1=GM−FA

图丙中细绳对N的拉力

F=GN−F浮

由于细绳对N的拉力与t1时刻图甲中细绳对M的拉力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