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657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docx

四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

实验小学校

学科检测用卷分析

——20-20学年度(下期)

科目:

数学四年级:

考试级别:

区级

一、各班答题情况统计

第一题

失分

失分率

第二题

失分

失分率

第三题

失分

失分率

第四题

失分

失分率

第五题

失分

失分率

第六题

失分

失分率

1

1

10%

2.3

46%

4.8

32%

9.6

27.4%

7.5

50%

9

45%

2

0.8

8%

2.4

48%

4.7

31.3%

9.8

28%

7.7

51.3%

12.1

60.5%

3

0.9

9%

2.8

56%

5.1

34%

14.1

40.3%

8.1

54%

14.1

70.5%

4

0.8

8%

2.7

54%

5.2

34.7%

13.8

39.4%

7.9

52.7%

13.9

69.5%

5

1.1

11%

2.1

42%

5.6

37.3%

12.9

36.9%

7.8

52%

13.1

65.5%

6

0.9

9%

1.8

36%

4.9

32.7%

13.1

37.4%

7.7

51.3%

11

55%

7

0.7

7%

2.6

52%

5.1

34%

14.3

40.9%

8

53.3%

13.4

67%

8

0.9

9%

2.4

48%

4.9

32.7%

12.9

36.9%

7.3

48.7%

12

60%

9

1.2

12%

3.1

62%

5.2

34.7%

15.8

45.1%

9.2

61.3%

13.1

60.5%

10

0.9

9%

2.3

46%

4.6

30.7%

9.9

28.3%

7.8

52%

11.9

59.5%

11

0.8

8%

2.3

46%

5.1

34%

12.7

36.3%

7.4

49.3%

13.5

67.5%

12

0.9

9%

2.5

50%

5.7

38%

13.9

39.7%

8.2

54.7%

13.2

66%

年级

汇总

0.9

9%

2.4

48%

5.1

34%

12.7

36.3%

7.8

52%

12.6

63%

注:

以每道大题来计算。

2、试题分析:

1、口算题,两三位数的加减法学生基本能做对,容易出错的是末尾有0的两三位数的乘除法,乘法中,学生很容易漏写或多写末尾的0。

除法,学生还没有学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因此很多学生见到此类题,不知如何解决,也说明学生灵活变通能力还不够。

2、讲述题,学生以前做的此类题比较少,少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作答,直接空着。

部分学生只是说出了用的什么方法,没有详细写出每种方法的过程。

有一半的学生能基本答完整。

3、读数写数是本张试卷中的基础题目,读数学生基本能做对,少部分学生因没有分级或漏字等原因答错。

写数学生失分比较严重。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很多学生没有理解到是四舍五入到亿位,直接将后面的尾数省略了。

下题的“四百三十八万”很多学生直接看成了“三十八万”,说明学生读题不够仔细。

4、填空题,失分比较严重的是1小题中学生不知道是()个一。

2小题乘法交换律的表示很多学生出错,写成了乘法结合律或只写一个算式,说明学生读题不仔细,对乘法交换律的掌握还不够。

3小题中对计数单位和数位不能区分。

5、竖式计算学生失分很严重,1.计算粗心,算错或将末尾的0漏写。

2.数据较大,学生平时没有进行过此类练习。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学生没有学过。

6、脱式计算满分18分,平均失分在9分左右。

1.学生将脱式计算与简便计算搞混,每个题都试图用简便计算,但有些题并不适合用简便计算,2.学生计算时将运算顺序弄错。

3.其中一道题学生没有学过。

4.计算出错。

7、简便计算,学生刚刚学过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基础的题型理解掌握的都不是很牢,试卷中的两道简便计算都需要变式后再简便计算,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8、操作题,前三道都是基础题,但画垂线平行线依然有很多同学出错,画的不标准,或审题不清,不知道是过哪个点作哪条直线的垂线或平行线。

说明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好,需多加练习。

最后一道画图题,只有10%的学生能准确画出来,这是三年级的题型,很长时间不接触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也说明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的不够牢。

9、解决问题20分,平均失分10分。

1.学生读题审题不够仔细,如1题中很多学生认为是可乐必牛奶贵30元。

2.2题很多学生心里知道是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写出过程。

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区分平均与总共的关系。

3.房价虽贴近社会时事,但离学生还是比较远,很多学生不理解题意。

4.大写的人民币学生很少接触,且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注意到是大写人民币。

5.最后一道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学生无从下手。

6.计算不过关,尤其是乘数末尾有很多0的时候。

三、各班检测情况分析:

四年级

(1)

(2)班数学半期测试分析

第一大题:

口算题

优点:

1、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2、各班都有十几个学生能够做到口算满分,说明他们在口算时比较仔细。

不足:

有小部分学生在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显得特别困难,没有用逆向思维去解决。

虽然没有学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但是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解决,比如:

1000\50=?

可以想50*?

=1000,说明我们的学生学习不灵活,不会变相思考。

第二大题:

讲述题

不足:

各班只有少部分学生读懂了题意,能够得到5分,大部分学生不懂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更不知道如何回答,所以选择不做。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答非所问,完全不安要求回答。

第三大题:

读数和写数

优点:

小部分学生做此类题的习惯很好,会给大数先分级并且标上数级再读数或写数。

不足:

1、大部分学生做题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给大数先分级,而是直接读数,导致很多学生漏掉了个别文字而失分。

存在会读不会写的情况。

2、把大数改写成近似数也是一个难点,学生们错误率很高,不知道保留到什么数位,而要去看哪一个数位。

第四大题:

填空题

优点:

学生在做比大小一类题时得分率很高,应该是对数的认识还是比较理解的。

不足:

1、学生对数的构成理解不好,不知道1308564有多少个1组成。

数字小点就知道,大数就不明白了!

2、部分学生会背《十进制数位顺序表》但却不会做题,比如:

从右往左数“千万”位排在第(  )个,排在第九的计数单位是(  ),好多学生都出错了,学生容易混淆数位和计数单位,说明读题不仔细。

第五大题:

计算题

本题包括竖式计算并验算、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不足:

此题失分率特别严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两个班各有8、9名学生没有读题或者说读题只读前半部分,根本没有看见“验算”二字,所以直接扣掉了验算的6分。

2、混合运算中,学生没有明白这道题是不一定非要用简便运算的,可用可不用。

我发现至从学习过简便运算后,学生做每道混合运算题都要去考虑用简算,甚至没有简便方法的题他们都会去乱写个方法去做。

另外,学生们对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比较差,不会变形成结合律的形式,就算变成乘法结合律后,也会用乘法分配率去继续简便,越做越错。

3、简便运算,第二道题学生都没有看出如何变形,主要是平时练习的难度没有这么大,导致学生不会做。

第六大题:

操作题

不足:

1、这道大题一共15分,很多学生都扣掉了7、8分,此题考察了学生的测量长度、估数,量角、画角以及画图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2、个别学生不会用量角器量出准确的度数,还有部分居然审题大意,没有看见括号后面有个角的度数符号,错误以为是填角A是什么角,所以填了钝角。

3、画图表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一题中,很多学生没有想到我们之前学过的画条形图的方法,只是简单的再次阐述一遍题中给出的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没有画出有用的图,更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到其中的这句话:

“平板电脑是电子阅读器的2倍”错误的以为是:

电子阅读器是平板电脑的2倍了。

第七大题:

解决问题

优点:

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在简单题得分,并且书写格式正确,回答完整。

不足:

1、此大题有六个小题,学生由于感觉困难,所以书写特别糟糕,乱涂乱画情况较多。

2、在做第二道应用题时,由于部分学生又出现了审题粗心大意的情况,导致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直接把算这10人的平均身高做成了算总身高了。

第二种,题目要求采用估计的方法,而很多学生却没有估算,运用加法去计算真实身高了。

可见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不细心踏实啊!

3、关于买房的应用题。

由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不丰富,不懂如何买房,更不能体会怎样去计算一套房的总价钱,再加上学生不怎么明白盈利的问题,所以该题只有十几个学生做出来了。

改进措施:

1、继续规范学生的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加强每日的计算练习,包括:

口算、竖式并验算、脱式计算以及简算。

3、锻炼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平时教学时多开展拓展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要局限于课本中的简单知识。

5、课堂中要多设计一些汇报交流环节,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用流畅的话语来描述自己的观点。

3、4班成绩分析

优点:

1.学生的做题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2.绝大部分学生能写出完整的解题格式,包括算式、单位、答语等。

3.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验算习惯。

 存在的问题

1.这次计算的数目较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还没有学。

2.学生做题很粗心,表现在:

(1).很多同学做题连题目都没仔细看,如把“四百三十八万”看成“三十八万”。

3.画图解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4.学生的批判能力还很欠缺,学知识比较死板,比如倒数第二个题,很多孩子想尽各种办法解题,完全没有怀疑题目是否有错。

5.部分后进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口算和竖式练习的力度,提升学生的速度和准确度,争取让学生在计算类题上少扣分。

2.多花时间训练学生的读题能力,包括:

如何读题、如何审题、如何思考等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有了基础才会有思维的延伸。

4.提升平时作业练习的难度,提升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应用类题型的练习,特别是一题多问类型的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说、多想、多思考,让学生充分理解其解题思路及方法。

6.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注重学生检查习惯的培养,多给学生渗透不同的检查方法。

四年级5、6班半期测试分析

优点:

1.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在规范答题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2.讲述题,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详细讲述并表达清楚意思。

3.操作题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对,比之前有很大进步。

不足:

1.计算失分很严重,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出错较多,竖式计算出现计算错误,脱式计算与简便计算搞混,且运算顺序弄错。

简便运算遇到变式的无从下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较差。

2.画图规范性有待提高,出现漏掉直角符号,度数的情况。

3.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对于谁比谁少多少,谁是谁的几倍此类问题容易出错。

4.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措施:

1.加强口算计算能力的培养,制作口算卡,经常进行计算练习。

2.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练习的机会,通过练习巩固,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平时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多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4.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尽量保证后进生对基础知识和计算的掌握。

四年级7、8班半期测试分析

优点:

大部分学生的书写比较工整,卷面比较整洁。

2.填空题相对做得比较好,大部分学生失分较少。

在大数的读与写方面做得更好,两个班只有2个孩子出错。

3.操作题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对,丢分比较少,比之前有很大进步。

缺点:

1.大部分孩子的计算需要加强。

口算全对的很少,两个班只有8个人全对。

大部分孩子失分在2分左右,有的甚至丢掉了5-6分。

2.除数是整十数的出错较多,竖式计算出现计算错误,脱式计算与简便计算搞混,且运算顺序弄错。

简便运算遇到变式的无从下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较差。

3.孩子们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如:

比····多多少···,当省略主语时,很多孩子对于谁比谁少多少,谁是谁的几倍此类问题很难理解。

常常出错。

4.孩子们的畏难情绪严重,在解决问题时,当出现的文字信息有比较大的数字时。

大部分学生就害怕去仔细算。

列式之后就乱算或者干脆不做。

5.学生第一次接触讲述题,不知道怎样下笔,导致失分很多。

措施:

1.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每天课前2分钟练习口算。

2.加强计算练习。

坚持计算人人过关。

尤其是后进生一定要让他们竖式和脱式计算过关过手。

尽量争取多得分。

不失分。

3.课堂上尽可能多关注中等生,给这部分学生练习的机会,通过练习巩固,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班上的优生率。

4.平时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多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加强学生讲述题的过关和落实。

9班成绩分析

1.数据分析

班级总人数

53

年级总人数

班级平均分

52.

年级平均分

班级最高分

89

年级最高分

班级最低分

0

年级最低分

分数段人数分布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0-29

0

2

8

8

11

11

5

8

班级各题得分情况

大题

题型

分值

考查知识点

得分平均

得分率

失分情况

一 

口算

10

一步四则计算的能力及速度.

8.8

88%

主要失分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不规范,个别同学是把0写成6,把6写成0,造成丢分。

2.计算马虎,把计算符号和数字看错。

3.计算错误,在加减中基本的进位退位以及不进位不退位出现错位。

4.特殊题0÷500=?

大部分同学错误,主要应该是不清楚算理,不能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

5。

大部分学生在做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不会做。

6.有3个学生一道都没做对。

讲述

5

观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四种算法写出四个同学都交流对话

1.9

38%

1.学生没有理清如何回答讲述题。

由于学生第一次做讲述题,不知什么是讲述题。

首先回顾试卷中的问题“先回答问题,再把同学交流的话写出来。

2.回答问题的排版,有的同学是从左边开始,有的是从中间开始,有的写的很随意。

3.语言表达不规范,错别字较多。

学生在讲述的时候,语言不规范,4.答题不完整。

很多学生只回答了我能看懂。

没有讲到题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

5.一些学生一个字都没写。

读数写数

5

读书、写数和求近似数

3.2

64%

1.读书有二十个人做错,主要是万级读完后没加万字,还有的胡乱读。

2.写数是读多少就写的多少,没按个级写法来写

3.坝体看错,丢掉数字。

求近似数改入的没入。

填空

10

数位、位数、计数单位、多位数的组成;线的认识,比大小

6.6

66%

用三个字目标是乘法交换律做错的很多,它们只会写两个字母的。

天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由于这两条线段要延长后才相交,学生就不理解。

由于学生没学商不变的规律,所以在比较50÷100和5÷10的大小时很多都错了。

还有就是数位和计数单位混淆不清。

五、六、七 

计算

35

1四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验算。

2.四则混合运算。

19.2

55%

1.每一步的乘法计算是正确的,最后一步加法计算错误较多。

2.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掌握不熟,把结果记错。

3.乘数末尾的0忘记在记得后面加上,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四位数。

4.计算

(1)34289÷17=?

时,

由于还没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很多学生都没做,部分学生做了但计算结果商的位置书写不对。

部分学生除法计算存在问题,出现计算几次都错误的情况,导致书写混乱

有的学生是十位不够除时不知道商0。

5.乱用乘法分配律,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不到位。

不因该简便的胡乱简便。

改建变得不简便,丢失的分很多。

总体来说,混合运算,部分孩子不理解题意,格式不正确,用竖式计算和直接写得数的很多。

计算出错率较高,特别是四位数乘以两位数和四位数除以三位数。

 八

作图

15

1.量出合适的数据天流变性的周长和一个角的度数。

2.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对边的平行线和垂线。

3.画指定度数的角。

4.5根据描述画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6.8

45.%

主要错因是:

1、没有认真读题,同时,对周长的意义都忘记了,好多学生在测量师不规范,测量出的数据出错。

2、画图不规范。

还有的忘记做3、读题不仔细,误解为只画垂线;或者画成过B点作AC的平行线;画的平行线没有过A点;没标出直角符号,作图不规范,平行线有误差。

4.没做等等。

5.考查画角。

这道题正确率相对而言较好一点,小部分学生的错因主要是:

1.直接把135度画成45度,但是还标了135°,这明显就是把量角器上内外圈的度数弄混淆了2.有少部分此题没有画图。

6.根据描述画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图这个小题丢的分特别多,因为很多学生都没有理解题目要求和意思,乱画图,有的直接计算,还有的没做,画正确的只有几个,丢分十分严重。

解决问题

20

稍复杂的应用题

7.9

39.5%

1.计算结果出错、抄错数字、单位出错、不写单位、不写答语、字迹潦草……

2.估算几个数的平均数,有的学生没读题直接算,有的只算了总和煤球平均数;有的全部估成100;还有的只有一个结果,没有写思考过程。

没有理解题意,应该算面积,算成了周长。

3.计算准确率低,数学信息的数字较大,三位数乘两位数,而且相乘的积的后面“0”的个数不是多就是少。

4.学生对数字的大写一个都不会,他们从来都没见过,所以全班每一个人做对。

5.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差,对于一道根本没解的题也要护乱写一通算是来解答,因此而丢分。

6.最后一道是奥数题,学生绝大多数都不会解答,全班只有一个学生答对,还有一个学生有正确的思路,但他没有作答,所以这道题得分基本上算是全部丢掉。

总之,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没有认真读题、计算不仔细、没有检查的习惯、答题不完整(不写单位、答语)……

2.解决措施及对本次测试卷的意见建议

1.加强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

2.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乘、除法练习,尤其是商中间有0的计算辅导和练习,提高计算正确率。

3.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习多位数的退位减法、进位加法的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4.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习乘法的意义,常见的数量关系等.

5.注重学生读题习惯的培养。

6.强化学生新学基础知识过手.

7.平时多注意对优等生进行一题多变及扩展练习。

8.坚强口算练习,提高口算速度。

9.做好课堂教学四环节。

建议:

教研员在出题时能够考虑大多数孩子,对于一些发展潜能的题可以少一些,毕竟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有限,他们还达不到我们所预期的能力,否则孩子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10班成绩分析

1.数据分析

班级总人数

53

年级总人数

班级平均分

62.97

年级平均分

班级最高分

87.5

年级最高分

班级最低分

12

年级最低分

分数段人数分布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0-29

0

9

15

9

7

6

4

3

班级各题得分情况

大题

题型

分值

考查知识点

得分平均

得分率

失分情况

一 

口算

10

一步四则计算的能力及速度.

8.6

86

主要失分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不规范,个别同学是把0写成6,把6写成0,造成丢分。

2.计算马虎,把计算符号和数字看错。

3.计算错误,在加减中基本的进位退位以及不进位不退位出现错位。

4.特殊题0÷500=?

大部分同学错误,主要应该是不清楚算理,不能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

5。

大部分学生在做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不会做。

6.有3个学生一道都没做对。

讲述

5

观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四种算法写出四个同学都交流对话

2.7

54

1.学生没有理清如何回答讲述题。

由于学生第一次做讲述题,不知什么是讲述题。

首先回顾试卷中的问题“先回答问题,再把同学交流的话写出来。

2.回答问题的排版,有的同学是从左边开始,有的是从中间开始,有的写的很随意。

3.语言表达不规范,错别字较多。

学生在讲述的时候,语言不规范,4.答题不完整。

很多学生只回答了我能看懂。

没有讲到题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

5.一些学生一个字都没写。

读数写数

5

读书、写数和求近似数

3.5

70

3.读书有二十个人做错,主要是万级读完后没加万字,还有的胡乱读。

4.写数是读多少就写的多少,没按个级写法来写

3.坝体看错,丢掉数字。

求近似数改入的没入。

填空

10

数位、位数、计数单位、多位数的组成;线的认识,比大小

7.0

70

用三个字目标是乘法交换律做错的很多,它们只会写两个字母的。

天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由于这两条线段要延长后才相交,学生就不理解。

由于学生没学商不变的规律,所以在比较50÷100和5÷10的大小时很多都错了。

还有就是数位和计数单位混淆不清。

五、六、七 

计算

35

1四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验算。

2.四则混合运算。

23

66.4

1.每一步的乘法计算是正确的,最后一步加法计算错误较多。

2.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掌握不熟,把结果记错。

3.乘数末尾的0忘记在记得后面加上,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四位数。

4.计算

(1)34289÷17=?

时,

由于还没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很多学生都没做,部分学生做了但计算结果商的位置书写不对。

部分学生除法计算存在问题,出现计算几次都错误的情况,导致书写混乱

有的学生是十位不够除时不知道商0。

5.乱用乘法分配律,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不到位。

不因该简便的胡乱简便。

改建变得不简便,丢失的分很多。

总体来说,混合运算,部分孩子不理解题意,格式不正确,用竖式计算和直接写得数的很多。

计算出错率较高,特别是四位数乘以两位数和四位数除以三位数。

 八

作图

15

1.量出合适的数据天流变性的周长和一个角的度数。

2.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对边的平行线和垂线。

3.画指定度数的角。

4.5根据描述画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8.6

58

主要错因是:

1、没有认真读题,同时,对周长的意义都忘记了,好多学生在测量师不规范,测量出的数据出错。

2、画图不规范。

还有的忘记做3、读题不仔细,误解为只画垂线;或者画成过B点作AC的平行线;画的平行线没有过A点;没标出直角符号,作图不规范,平行线有误差。

4.没做等等。

5.考查画角。

这道题正确率相对而言较好一点,小部分学生的错因主要是:

1.直接把135度画成45度,但是还标了135°,这明显就是把量角器上内外圈的度数弄混淆了2.有少部分此题没有画图。

6.根据描述画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图这个小题丢的分特别多,因为很多学生都没有理解题目要求和意思,乱画图,有的直接计算,还有的没做,画正确的只有几个,丢分十分严重。

解决问题

20

稍复杂的应用题

11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