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640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docx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探讨地理科学本科学位论文

嘉应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2届)

题目:

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

探讨

姓名:

学号:

2080811252

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师范)

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

理学学士

 

嘉应学院教务处制

中文摘要

梅州市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是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

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梅州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头号杀手”。

利用2003年-2010年梅州发生的地质灾害和近年来不完全的地质灾害资料分析梅州市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根据影响其形成和发生的较多、复杂的地质环境因素,分析山区建房选址时,要做到远离地质灾害,必须对周围的地质环境作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

 

关键词:

梅州;地质灾害;房屋选址

 

 

1前言

1.1研究背景

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我国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频发且破坏严重。

在山区,地质灾害对居住安全构成威胁最大的灾害,特别是我国山区城市分布广泛,城市布局形式多样,多数城市依山傍水而建,有的在山谷呈线性分布,还有部分居高而建加强这些地区的防灾工作刻不容缓[1-3]。

特别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已有选址方法和技术在山区新建房屋选址中仍可参考应用,当然结合山区地质环境的实际也应有自己的选址方法。

梅州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地处南岭以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田少。

主要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全市山地面积占.%;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平原面积仅占.%左右。

梅州市地质灾害多发区,据统计,截止2010年月底,全市地质灾害共造成人180死亡,142人受伤,大量民房、农田、公路及水电设施被毁,直接经济损失14288万元,严重影响梅州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从普通民房建设到摩天大楼,从小型水电站到高技术核电站的建设,都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工程选址地质安全技术规范,但对于山区房屋建设的选址却没有相应的技术规范[4]。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地质灾害除了造成人员伤亡,毁坏工程设施,造成直接损失外,还破坏资源和环境,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由于缺乏必要的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基础知识,防灾意识淡薄,群众在建房选址时很少考虑周围的地质环境因素,削坡过陡,也很少采取护坡措施,从而破坏了山体的稳定性,在强降雨的诱发作用下,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重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严重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差、交通阻塞、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山区,不但阻碍了这些地区的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步伐,而且加重了国家和其他相对发达县(市、区)的负担,影响全局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山区削坡建房活动,是实现防灾减灾目标的有效途径。

本文就梅州地质灾害现状和特点,着眼于当前山区防治地质灾害的重点问题,总结近十多年地质灾害对山区建房选址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山区科学选址、安全建房规范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对提高农村居民减灾防灾的意识和自身保护应对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我国学者在研究地质灾害起步较晚而且多以地震灾害研究工作为主。

“八五”期间,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工作才全面展开,重点反映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溶岩塌陷、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矿区地质灾害等的研究上[4]。

在山区中,如何如何防灾避灾一直是许多学者、各个相关政府部门关心的课题。

随着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基本查明、掌握了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规模、分布情况等,于此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观点。

总的说来,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地质灾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特别是重大突发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领域,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灾害防治和应急救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但是我国学者大部分研究的是从整体上防灾的对策[4-6]。

在研究山区群众在房屋选址时如何避灾防灾比较少,对于在地质灾害多发区群众如何选址还没有相应的技术规范。

本文结合梅州地质灾害的现状特点,研究在山区中,房屋选址中如何防灾避灾。

1.4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区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整理统计,总结研究区地质灾害现状,划分其灾害类型,分析、总结黄陵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

主要研究梅州的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形地貌特点,地层岩性分布情况,地质构造、岩土体特征及水文地质情况等。

根据地质地貌环境选址,对已知灾害区和已确定为有潜在灾害发生的危险区的房屋选址的角度来防灾避灾。

2梅州概况

梅州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截止年底,梅州市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面积15899.6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5.28万人(2008年),其中非农人口132.07万人,常住人口约424万人。

梅州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地处南岭以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田少。

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境内的兴宁盆地是粤东最大的盆地,面积达平方公里。

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

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人们居住习惯及防灾意识薄弱造成滑坡、崩塌等频发,不仅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是广东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两多一少”即人口多耕地少的人口地理环境,农村不可能占用太多的农田来兴建住房,削坡建房成为山区农村建房的主要形式。

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基础知识,防灾意识淡薄,群众在建房选址时很少考虑周围的地质环境,削坡过陡,也很少采取护坡措施,从而破坏了山体的稳定性,在强降雨的诱发下,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上演了一幕幕家破人亡的惨剧。

依据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资料和调查成果分析梅州地质灾害的现状特点,经过局部的实地考察,研究在山区中,房屋选址中如何防灾避灾。

以期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减灾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梅州市地质灾害多发区,据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梅州市共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种地质灾害类型。

截止2010年月底,全市共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6041处。

在全市处地质灾害点中,崩塌4095处、滑坡1814处,两者合计5909处,站灾害点总数的97.81%;地面塌陷处126处;占2.09%,泥石流和地裂缝共6处,占0.1%。

全市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90908人,受威胁财产171958.23万元。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丰顺、蕉岭、平远、梅县各县。

(见表1)

行政

区域

地质灾害隐患点(处)

威胁人数(人)

威胁财产

(万元)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

崩塌

地裂缝

合计

大埔县

214

113

0

3

0

330

4614

2459.29

丰顺县

519

341

1

0

0

861

26672

46520.04

五华县

64

82

0

0

0

146

7300

25587.3

兴宁县

9

23

0

5

0

37

16227

42914.09

蕉岭县

849

1020

0

18

0

1887

14284

27079

平远县

1784

79

0

12

0

1875

14007

19963

梅县

486

144

0

87

1

718

6577

5653.13

梅江区

170

12

0

1

4

187

1227

1782.38

合计

4095

1814

1

126

5

6041

90908

171958.23

表1梅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处)

3.1滑坡

滑坡是指山坡山的土体或岩石体受雨水的冲刷、地下水的清润或人工削坡的影响,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软弱面弄顺坡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在全市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滑坡1814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30.03%。

主要分布在蕉岭、丰顺、大埔、梅县。

3.2崩塌

陡坡上的岩石或土体,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坍塌,这种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梅州俗称“塌方”。

在全市处地质灾害点中,崩塌4095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7.79%。

主要分布在平远、蕉岭、丰顺、梅县。

3.3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

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这三种地质灾害在梅州地区的发育少。

三种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132处,占总数的2.19%。

近8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

(1)灾害点数量多,以崩塌、滑坡为主

在全市发生的3772宗地质灾害点中,崩塌处1325、滑坡2389处,两者合计3714处,占灾害点总数的98.46%%;地面塌陷处48;占1.27%,泥石流和地裂缝共处10,占0.26%。

据统计。

(2)灾害点个体以规模小、稳定性差、危害程度小为主

在研究区发生的3772宗

(3)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

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量、地表植被密切相关。

从分布空间看,绝大多数滑坡、崩塌灾害点分布在海拔100~500m的低丘陵、高丘陵地区,这与丘陵坡度适宜。

而标高500>m的低山区坡度较大,不利于风化剥离物的堆积,表土层薄;标高<100m的盆台区虽然表土层较厚,但地势平坦,稳定性好,两者皆不利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裂缝分布在梅城盆地中。

从灾害量上看,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季节性明显。

在最近的8年已知时间的起地质灾害点中,有3750起是发生在雨季(4—9月),占总数的99.42%。

4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4.1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依据2003年至2004年的地质灾害点(已发生的)在梅州市的个县(市、区)均有分布,但主要丰顺、蕉岭、平远、梅县等8个县(市、区)。

(见图1)

图1各县(市、区)灾害点分布情况

4.2时空上的分布特征

据统计,梅州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雨季(4—9月),季节性降雨尤其是暴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4-6]。

由降雨控制的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

强降雨的分布区域与地质灾害的群发区域基本一致;降雨周期与地质灾害发生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较为吻合;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多与降雨同步或略滞后。

(见图2)

图22010年梅州市发生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降雨量对比

5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梅州市频繁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是由于梅州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条件、人们居住习惯及防灾意识薄弱等因素决定的。

5.1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梅州市花岗岩、变质岩强风化广,其风化所形成的地表土层厚,最大达米以上,土层风化程度高,含砂量大,粘性差。

梅州市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山坡上的土(岩)体一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削坡建房、斩山开路等,地应力发生改变,岩土体的稳定性就会降低。

遇到持续强降雨,极容易诱发山体崩塌、滑坡灾害。

5.2水文气候与地质灾害

梅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汛期(4-9月)长,全年降雨集中、表土在雨水充分浸泡后,自重加大,进一步破坏了边坡的稳定性,加快了滑坡、崩塌孕育的进程。

这是梅州市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灾害最重要的激发因素,也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都发生在降雨期间的原因。

5.3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梅州市地处山区,山多田少,受这一客观条件限制,客家人居家讲究“风水”,房子要有“靠山”很多房子都往山坡上建,广大的山区农村削坡建房的现象十分普遍。

削坡改变了原有的地质条件,破坏了原有山体的稳定性。

削坡过程中坡度过大、房子与坡脚之间的距离过小、护坡措施不当,房屋后面的削坡边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6地质灾害的危害

自1987年-2006年,全市共发生导致房屋倒塌或人员伤亡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62680宗。

梅州市604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全市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90908人,受威胁财产.171958.23万元。

截止2010年月底,全市地质灾害共造成人180死亡,142人受伤,大量民房、农田、公路及水电设施被毁,直接经济损失14288万元。

地质灾害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建房选址地质灾害隐患点成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

7防灾避灾的房屋选址

7.1原梅州市房屋选址存在的问题

过去农村建房,因居住很分散,又是农民自己的事,所以几乎无人、无部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就房屋规划选址中就存在以下大问题。

(1)缺少科学规划。

长期以来村民住房建设都没有规划,由村民自己选择房址,科学文化水平低。

许多村组的村民以前出于经济、居住习惯和可选择余地小等方面原因,选址缺少科学规划,考虑经济因素多,考虑地质灾害因素少,居住房屋紧靠山脚。

(2)不知道环境调查和基础勘测。

房址选择有随意性,房子要有“靠山”很多房子都往山坡上建,因此,广大的山区农村削坡建房的现象十分普遍。

农村大多数建房者在削坡建房时,在建房过程中如何选择、如何削坡、如何护坡,建房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注意问题,没有进行环境调查和基础勘测。

7.2山区房屋选址的原则和方法

梅州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而且山区中多为地质灾害易发区,要选一块地形平缓、环境较好,地基稳定、无地质灾害、用水和交通都较方便的地块较困难,据过去山区建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山区新房选址的原则总结如下:

有条件的山区尽量做到统一规划,集中建房。

集中建房在规划选址阶段要进行地质环境勘查,并且对选中的屋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7.3地质地貌环境选址

7.3.1地形地貌因素

地形对乡、村房屋建设有重要影响,据现有山区农村居住房屋调查,平均地形坡度°以下的缓坡上的村民住房大多是安全的,仅有少数房屋后坡有浅层碎石土滑坡的危险,°以下平缓坡上的房屋基础几乎全是稳定的。

由于山区沟、河切割,地形复杂,虽然房屋基础物质较好,但周围地形不好,有危险,也不宜选址建房[]。

(1)陡崖、陡坡下不宜选址建房(见照片1),若没有更好的地方备选,那也应该对此陡坡、陡崖的稳定性做出调查评估,确认无滑坡崩塌的危险后方可选址建设,并且新建房屋与陡坡、陡崖间应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

照片1梅县畲江镇连江村崩塌灾害发生点

(2)河、湖陡坡(岸)边不宜建房,因为河、湖水冲刷岸坡,有可能不稳,易发生坍塌。

若要建房,也要尽量远离河、湖岸边。

(3)高河漫滩、低阶地上也不宜建房,因为容易受河水暴涨时淹没、冲刷。

若要建设,应与当地水文、防洪部门联系,房屋应建在年一遇的防洪警戒水位以上,否则无安全感。

7.3.2岩土性质因素

地层岩性关系到房屋基础好坏和稳定性。

一般岩质基础,砂砾石层基础较好,适宜普通民房建设;平缓地方的软土、淤泥基础,因承载力很小,不适宜作房屋基础;地形坡度°以上的土质(碎石土)基础也不太好,在水的作用下容易向坡下产生

蠕变滑移。

梅州市约有80%的崩塌、滑坡发育在以下两种岩组中:

意识块状较硬-坚硬岩组,如花岗岩、熔岩、混合岩等;二是前寒武系层状变软变质岩组前者基岩虽然坚硬,但易于风化,在山坡上形成的表土层厚度一般大于10米,局部达50米以上,土质疏松、粘性差;后者形成的表土虽然较薄(一般小于3米),但基岩变质程度高,节理、裂隙发育,具易碎、雨水浸泡变软等特点,在表土层下形成一厚度5-10米、结构松散的碎石土层,容易发生小型崩塌、滚石、掉块等危害坡下的房屋。

如果通过前期工作,这些地区的岩组分布、特征有明确的了解;这些的地区建房选址应该选址山坡坡度较缓、土层较薄、削坡后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护坡措施。

地面塌陷则发育在梅州中部和背部岩溶较发育的隐伏灰岩中。

隐伏灰岩内地势低的地方地下熔岩往往比较发育,在久旱或人为大量抽取地下水的影响下,容易诱发地面崩塌灾害。

居住在灰岩去的地区建房时,要选择在地势相对较高附近无地下采矿活动、无老采空区分布的地方。

堆放大量松散堆积物的旁边及其下游,如矿山尾矿场、矿石堆、大型工程弃土堆等,在雨水的作用下,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不宜在这些地区不宜建房。

7.3.3水文地质因素

降雨往往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

山坡上分布较多的散泉,不管雨天还是晴天,坡体常年都湿漉漉的,如果坡度较陡,容易发生崩塌灾害;坡度较缓容易诱发滑坡灾害,这种山坡或坡脚一带不宜建房。

(见照片2)

照片2梅县梅西镇镇罗墩村

7.3.4软弱结构面因素

滑坡、崩塌体往往沿岩层中的断层面、节理裂隙面、风化层与基岩接触面、软弱夹层层面向下滑动或崩落。

因此在考察时,应注意观察岩土体中这些软弱结构面的组合和分布特征,准确判断滑坡、崩塌体的滑动或崩落方向,避开它们。

(1)选择在反向坡(即山坡坡向与底层倾向相反的山坡)上或坡脚建房相对比较安全;不宜在顺向坡(即山坡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反的山坡)、尤其是地层倾角小于山坡坡脚的顺向坡或坡脚建房。

(2)山坡上或高坎上的岩土体中存在容易导致岩土崩(滑)落的断层面、节理裂隙面、软弱夹层时,山坡下或高坎下不宜建房。

(3)岩石破碎陡峭的人工边坡经常发生落(滚)石现象,坡下不宜建房。

7.3.5地表植被

树木林和竹林茂密的斜坡也可能是表层滑坡和泥石流的易发区,这是因为斜坡表层土壤较为疏松,降雨时地表雨水不易渗入到下伏基岩中致使土体饱水所致。

因此,所选新址后山植被发育时,应细心察看树木和竹林的形态。

成片分布的“马刀树”指示斜坡表层土体处于不稳定的蠕滑状态;或者,分布有东倒西歪的“醉汉林”指示斜坡将发生明显的滑动。

7.3.6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

在新址附近,应调查人为工程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很难做到不削坡,但必须按削坡技术要求进行削坡,形成的边坡要符合边坡容许坡度值,在满足边坡容许坡度值要求、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最周围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

7.4选址中应防范的地质灾害

对已知灾害区和已确定为有潜在灾害发生的危险区,在选址中应按以下方法处理。

(1)滑坡危险区选址

对已发生的老滑坡,由于老滑坡大多面积很大,几km到数十km都有,且地形较平缓,是山区农民居住、农耕的好地方。

完全避让有点不可能,可分为种情况处理。

对已判定为处于稳定的大型老滑坡,无法避让时,可选作新房建设基地,但在建设中和后期使用过程中,都应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老滑坡长期稳定;对已稳定的小型老滑坡,最好不要选作新房建设基地,因为现在稳定,并不表明长期都处于稳定,最好是选择其他稳定建设基地。

对于近期有缓慢活动的老滑坡,无论大小都不能作为新房建设基地;但是,对于大型老滑坡,仅前缘局部坍滑,中后部仍处于稳定,且又无新的更好建设基地替代,可选作新房建设基地,但必须对滑坡前缘的冲沟进行治理,抬高侵蚀基准面,对老滑坡前缘作必要抗滑处理。

(见照片3)

照片3梅县畲江镇连江村

已判定为潜在滑坡的危险斜坡不能选为新房建筑的房址,一定要避让。

若潜在滑坡的前缘为较平坦、开阔的缓坡,新建房屋可选在前缘缓坡上,但应留足够的安全距离,即潜在滑坡可能滑动的最大距离。

若潜在滑坡为残坡积块碎石土表土层滑坡,推力不大,在坡脚作简易的抗滑工程即可稳定滑坡,此种情况下,可将潜在滑坡前缘预留的安全距离适当缩小;但必须做到先作抗滑工程,后进行新房建设。

若潜在滑坡为一残坡积块碎石土陡坡,陡坡上缘与开阔、平坦的缓坡台地相接,此缓坡台地可选作新建房址;但不能紧靠坡缘,应尽量离陡坡远一点,使潜在滑坡滑动不会牵引到新建房屋位置。

(2)崩塌危险区选址

崩塌危险区是指崩塌体后缘破裂壁一带起到崩塌堆积体前缘一带止,有种情况。

已稳定的老崩塌区。

经前期工作,已判定为稳定的老崩塌区,对新建房屋选址没有大的影响,房屋基础与崩塌体后壁、前缘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可;崩塌堆积体大多为杂乱无章的倒石堆,不适宜房屋建筑。

现在仍有崩塌现象的新崩塌区。

应先通过调查,将崩塌块石运动的最远距离圈划出来,崩塌后壁以上岩体的变形范围圈划出来,这就是崩塌可能危害的最大范围,新房布设的位置与崩塌可能危害范围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潜在崩塌危险区。

通过地面调查,依据坡度、坡形、坡高、岩体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可将潜在崩塌区圈划出来。

通过现场调查和简易计算确定崩塌块体的最大危害范围,加上一定的安全距离就可将潜在崩塌的危险区圈划出来,显然新建房屋地址应在潜在崩塌危险区外侧。

8结论和存在问题

8.1结论

总结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研究区地质灾害发生有如下特点:

(1)灾害点数量多,以崩塌、滑坡为主

(2)灾害点个体以规模小、稳定性差、危害程度小为主在研究区发生的3772宗

(3)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

根据研究区地质灾害发生的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房屋的科学选址。

8.2存在问题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较多,且比较复杂,许多时候是各种因素复合影响的结

果。

由于作者时间和水平有限,对于梅州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等和房屋选址环境的防灾减灾发面研究尚显不足,为了更好的研究梅州地质灾害与山区房屋选址,今后主要在以下几点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l)更加深入的调查整梅州地区区地质灾害,更加完善的分析总结其特点和规律,做到系统化、定量化。

(2)在分析地质地貌环境选址和避开潜在危险的地质灾害选址时,更加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成华,邓宏艳,薛宁波.地质灾害易发山区新农村房屋建设选址理论与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6):

1-5

[2]孙文盛.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安全保障[M].中国大地出版社,.-

[3]赵晋,熊震威.浅谈山区城镇的地质灾害和防治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14):

[4]杨少辉.黄土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规律研究----以黄陵县为例(D).西安:

长安大学,

[5]张玉成,杨光华,张玉兴.滑坡的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J].灾害学,,():

-.

[6]徐则民,黄润秋,范柱国.滑坡灾害孕育—激发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J].自然灾害学报,,():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