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520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docx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伦理题目2最新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B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教师道德公正最基本的要求是()。

C

A.赏罚分明;B.坚持真理;

C.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所有学生;D.秉公办事

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D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正确处理言教和身教的关系要认真把握的是()。

D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

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

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

C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

6、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说明教师应该()。

B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

7、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

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

C.个人交往关系;D.道德责任关系

8、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

C

A.调节功能;B.凝固功能;

C.教育功能;D.约束功能

9、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从而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

以上这种情况反映出是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C

A.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B.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

C.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D.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

10、一边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反而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

这种情况反映了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B

A.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B.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

C.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D.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

11、教学过程中伦理矛盾的体现为()。

D

A.师生之间的矛盾;B.教师个人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引起的矛盾;

C.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不能满足教学工作要求引起的矛盾;D.以上都是

12、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

D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D.以上都是

13、雅斯贝尔斯认为:

“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

”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B

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

14、法国的J·埃吕尔说:

“技术的特点就在于它拒绝温情的道德判断,技术决不接受在道德和非道德运用之间的区分相反,他旨在创造一种完全独立的技术道德。

”埃吕尔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A

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

15、肯定技术具有相对的价值独立性,把技术看作是一种自主的、独立的力量的是()。

A

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

16、“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

”以上观点属于()。

D

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

17、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

这体现的是()。

B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

18、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

这体现的是()。

C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

19、“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

”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

D

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

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20、被称为“新科技时代的伦理”或一种超越了传统伦理学的“新伦理”的是()。

B

A.制度伦理学;B.责任伦理学;

C.美德伦理学;D.个体伦理学

21、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

B

A.求真;B.创新;

C.美德;D.严谨

22、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的有()。

B

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B.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

23、下列不属于学术规范的是()。

D

A.引文出处的规定;B.对引用成果的说明;

C.学术制度、学风;D.学术创新

24、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是应该杜绝以什么作为参照标准()。

C

A.科学事实和客观标准;B.学术创新的程度;

C.各项人际关系;D.学术研究的难易程度

25、以下不属于高校社会服务中的教学服务的是()。

C

A.委托培养;B.推广教育;

C.技术咨询;D.举办技术创新人才培训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

D

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动力;

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D.以上都是

27、“它可以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上描述体现出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

C

A.肯定性服务;B.否定性服务;

C.前导性服务;D.超越性服务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科技创新要从往日的“单打独斗”变为“团结协作”;B.高校开展区域化服务有其人才智力的优势;

C.高校为社会服务,一般是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而不包括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D.在服务过程中,应该要讲究成本核算,讲投入要素的收益回报率,讲合作“双赢”或“多赢”

29、关于物质利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物质利益不能等同于个人利益;B.物质利益不能等同于“向钱看”;

C.物质利益主要指的是经济利益;D.作为高校教师是不应当提倡追求物质利益的

30、墨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的主张属于()。

C

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

3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影响比较深广的是()。

B

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

32、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对梁惠王说: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孔孟的主张属于()。

B

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

33、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高校教师应该有怎样的伦理向度()。

D

A.增强理性能力;B.改变情感倾向;

C.端正价值导向;D.以上都是

34、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包括()。

D

A.教书育人;B.以科研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

C.以智力和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D.以上都是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

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

36、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责任是指()。

B

A.教师道德责任;B.教师道德义务;

C.教师道德范畴;D.教师道德公正

37、良心最显著的特征是()。

B

A.他律性;B.自律性;

C.内生性;D.排他性

38、关于良心和义务之间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良心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范畴;B.良心是义务的内化形式;

C.义务和良心都来自于主体内部,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D.教师道德良心是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

39、某高校教师非常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各个学生身上的特长,做到因势利导。

这说明该教师在公正原则上做到()。

C

A.赏罚分明;B.坚持真理;

C.因材施教;D.秉公办事

40、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与教育职业活动的一般特点相比,高等教育职业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

ABCD

A.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B.其对象是趋于社会化的青年学生;

C.其手段是教师的真才实学、人格品德;D.在时空上具有弹性与自由度

2、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是()。

ABC

A.在道德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B.在道德行为上有更突出的示范性;

C.在道德影响上更广泛更深远;D.在道德规范上更严格

3、教师道德的一般功能主要包括()。

ABCD

A.调节功能;B.教育功能;

C.认识功能;D.激励功能

4、关于教师道德的调节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A.是教师道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B.主要有两种方式:

他律性的社会调节和自律性的自我调节;

C.道德是调节教育活动关系和秩序的唯一手段;D.道德调节最终依靠道德自觉性来实现

5、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

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没有作用

6、关于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与教师道德范畴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BCD

A.教师道德范畴是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前提;B.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是教师道德范畴的前提;

C.教师道德范畴是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D.教师道德范畴从属或者依附于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

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包括的要素有()。

ACD

A.教师道德原则;B.教师道德评价;

C.教师道德规范;D.教师道德范畴

8、他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

ABCD

A.被动性;B.外在性;

C.实在性;D.中介性

9、下列关于教师道德他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

A.教师道德他律包括外在约束功能和外在导向功能两个方面;B.从根本上说,道德规范体系的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是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的;

C.没有导向,约束就失去了自己的轨道和目标;D.约束和导向功能是相互包含的,只是理解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视角不同,并没有原则性的区别

10、处于自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

ABCD

A.师德规范体系对于教师来说是他内在心灵和行为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B.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出于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

C.教师在认知心理上更注意教师道德的实质内核和良心指向的真正实现;D.教师成为自主自为进行自我抉择和自我调控的积极主体

11、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的三种机制是()。

ABC

A.教师道德他律;B.教师道德自律;

C.教师道德自律与他律统一;D.教师道德义务向良心的转化

12、下列属于在教师与他遵守的原则和规范之间发挥支配作用的中介力量是()。

CD

A.道德认同;B.内心信念;

C.教学纪律、制度;D.同事、同学

13、正确处理好教师个人利益和教育事业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要点包括()。

BCD

A.在实现教师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和实现好教育事业整体利益;B.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教师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结合;

C.在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教育事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个人应自觉服从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D.在维护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和关心个人利益

14、“热爱教育、忠诚教育”作为教师道德原则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ABD

A.深厚的职业情感和崇高的职业理想;B.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C.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D.正确处理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和教师个人利益的关系

15、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AB

A.是一对“教”与“学”双相结合和双边互动的过程;B.是一对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C.先教书自然能育好人;D.育人重于教书

16、关于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应当处理好哪几对关系()。

ABC

A.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B.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C.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中;D.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反思中

17、在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特别要注意的是()。

ABD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和自己亲近的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8、正确处理言教和身教的关系要认真把握的是()。

BCD

A.教书育人,关爱学生;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19、教书与育人的伦理学意义是()。

ABC

A.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径;B.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

C.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成为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内容;D.是促进教师高尚道德形成的关键

20、师生关系主要包含哪几个层面的关系()。

ABCD

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

C.道德责任关系;D.个人交往关系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从教育和教学的特点来看,教育和教学活动自身就是一种道德活动。

2、教师道德规范是对简单的、个别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具体反映。

3、在实际道德生活中,教师道德规范往往比教师道德原则更直接、更具体地指导和评价教师的道德行为,因而它是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要素。

4、教师个体道德意识经历了一个由道德良心向道德义务转化进而向价值目标的形成、完善和升华发展的过程。

5、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约束和导向功能是同时并存和同时发挥作用的。

6、从教师规范体系他律到自律阶段的转化,从师德义务到师德良心的升华,才是教师个体意识、道德水平的提升和升华。

7、每个社会都要求教师既有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8、高校教师劳动形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应该以高度自觉责任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9、高校教师教育劳动的时空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道德自觉感和更强烈的道德责任感。

10、作为教师道德主体一分子的教师个人,他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并不是由教师个人来确定的,而是由社会来确定的。

11、教师原则既要强调教师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又要强调整体利益的至上性,强调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12、对于大学教师而言,首先要教授专业技术,其次才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13、教书与育人是一对“教”与“学”双向结合和双边互动的过程,是一对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14、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要重于言教。

15、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应尽的道德义务。

16、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影响学生,学生很难影响教师。

17、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等信息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理交流、情感交流。

18、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和情感交往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学生心理和行为上所遵循的法则。

19、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师生一刻都不能离开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也离不开道德规范的调节。

20、热爱和教育实际上是同一个育人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