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435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docx

17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第17课中国石拱桥

周次

17

备课时间

2019年9月28日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领会文章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2.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3.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重点

难点

1.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

方法

1. 自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2.比较阅读法。

 

3.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步骤

教学过程

二次备案

导入

“桥”历来就是文学史上文人墨客所钟情的对象。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饱含着人生的惆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透出深沉的孤独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其景清新淡雅;而“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上多是豪英”则透着豪迈之情。

生活中也有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合肥十景之一的“五里飞虹”就是五里墩立交桥。

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组漂亮的桥的图片。

接着我们共同来学习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板书)

一、文学常识  

什么叫做说明文?

说明文又有哪些分类等知识。

  我们把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以及说明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应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结合标题《中国石拱桥》,我们不难看出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二、课文内容分析

(一)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总说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第二部分(3~8)段,分说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

第三部分(9)段,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10)段,说明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

2.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历史悠久  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

3.结合上面的分析,说说全文的结构是什么?

总——分——总

(二)细读探究

1.齐读1——3段,思考这三段里作者是按什么思路来介绍说明对象的呢?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例子(赵州桥、卢沟桥)

2.这种说明顺序叫做逻辑顺序,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3.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说明顺序吗?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三、课堂总结

学习说明文,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结构,初步分析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第2课时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步骤

教学过程

二次备案

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指名回答课文一、二自然段讲什么?

(板书:

石拱桥的特点: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一)速度归纳

文中重点选取了哪两座桥为例来说明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答:

赵州桥和卢沟桥

(二)细度研讨

1、研读4、5段,概括赵州桥的特征 

答:

(1)修建于公元605年,已有1300多年 的历史

(2)只有一个弓形大拱(3)大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敞肩拱)(4)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5)全桥结构匀称美观  

2、研读6、7、8段,概括卢沟桥的特征。

  

答:

(1)修建于1189—1192年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2)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是联拱石桥(3)石柱上刻有千态万状的石狮子(4)马可波罗称赞“独一无二”的,美丽的奇观,胜景“卢沟晓月”,建筑优美(5)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3、思考题:

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什么异同?

 

答:

共性: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个性:

赵州桥:

单拱、拱上加拱、28道拱圈

卢沟桥:

联拱、石狮百态、卢沟晓月  

(三)讨论探究 

1、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答: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答:

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四)学习第9自然段 

1.指名读第9自然段 

2.思考回答:

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光辉的成就?

 

3.这三个原因顺序能不能颠倒?

为什么?

(板书:

智慧的结晶) 

(五)学习第10自然段 

1.我国古代石拱桥取得了如此光辉的成就,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发展怎样呢?

文中又举了哪些例子?

(板书:

桥梁事业的发展:

长虹大桥,双曲拱桥)

 2.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说明了什么?

 

(六)课堂小练

1填空:

①本文文体是,说明内容是。

②本文先总说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       ,        ,和              ,然后举    和    两个例子说明。

结尾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和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小结

说明事物,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都鲜明的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了自身独有的特征。

第3课时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步骤

教学过程

二次备案

导入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和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一、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分四人小组,找出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预设:

(1)、举例子: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

 举例典型,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列数字: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通过精确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在说明卢沟桥的特点时也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 

(3)、打比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4)、摹状貌:

“有的„„有的„„有的„„”形象地描绘了狮子的生动姿态,显示了卢沟桥的艺术特色。

 

(5)、引资料:

唐朝张嘉贞说它“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张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6)、作比较: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河堤冲毁桥无恙两者相较,表明其结构坚固。

 

2.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

再分成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3.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

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及它们的结构特点。

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用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特殊历史价值。

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分组合作讨论,品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1.说明文语言要求科学而准确,可老师在读课文时却发现本文有许多地方语言很不准确。

例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一句中的“大约、可能”,这些词,明明都不确切,怎能说准确呢,应该都删掉,这样语言就准确了,你们同意老师的意见吗?

 

讨论使学生明确:

“大约、可能”在这里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这是作者根据已有资料记载进行的推测。

删去后变成确切的时间和准确的记载,反而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说明不准确,不科学了。

所以不能删掉。

 

教师追问:

在这里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

“删除法”。

 

2.本文还有类似的语言情况吗?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

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用“删除法”试着分析它的准确性。

 

①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的“各”字使用严密、准确。

“各”表示在大拱的两肩上分别有两个小拱共四个,去掉“各”后,意思变为只有两个小拱,数量少了。

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

 

②“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一词使用准确、严密。

“几乎”表示程度,指桥面的平坦程度,将几乎去掉后,变成桥与水面平行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

  

③“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中“拼成”一词使用准确。

意思是拼合而成,表示28道拱圈并列砌筑的特点,正因如此,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才不会受到影响。

 

教师追问:

将“拼成”换成“组成”行不行?

 

学生思考回答。

不行。

因为“组成”意思是组合而成,不是并列砌筑,因而一道坏了其他各道都会受到影响,不符合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因而不行。

(替换法) 教师总结:

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

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

因此,我们品味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四、拓展巩固,强化提升 

1.教师分发文字材料,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

 

竹 子 

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

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

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

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

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

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

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菱角,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

 

明确:

(1)说明对象是竹子。

 

(2)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圆、粗、魁梧、高大。

 

(3)提到菱角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而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4)“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明确;去掉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

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两千多年来,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将桥的功能、技术、经济与美观融合为一体,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有艺术价值,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座桥就是一个历史,一座桥就是一种文化,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

我们不禁深深地被我国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所折服。

板书

设计

石拱桥的特点: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历史悠久 

 赵州桥   坚固美观单拱石桥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雄伟奇特 

年代久远 

卢沟桥     坚固美观       联拱石桥的特点 

值得纪念

桥梁事业的发展:

长虹大桥、双曲拱桥

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课外从互联网上搜集古今中外著名的桥资料,然后从不同角度(如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对它们进行分类,并选择一些有特色的桥给它们建立小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