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026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docx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13

重庆市蔡家组团B标准分区2#地块和3#地块间边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蔡家组团B标准分区2#和3#地块间滑坡平面分布呈条带状,长约280m,宽80~110m,平均厚度12.8m,体积约36.08×104m3,坡脚为2#地块,坡顶为3#地块;经多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清除滑体+桩板挡墙支护+桩后分阶回填边坡+坡面格构护坡+植草绿化+截排水沟”措施治理边坡。

2#地块高程调整后该段边坡高29~33m,清除滑体后边坡岩体以中风化泥岩为主,边坡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属较完整,层间结构面结合差。

2设计依据

(1)重庆市同兴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我司签定的设计合同;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8)《重庆市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08);

(9)《重庆蔡家组团B标准分区2#地块和3#地块间滑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2010.11);

(10)《重庆蔡家组团B标准分区2#地块和3#地块间滑坡治理方案设计》(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2010.11)。

3主要技术标准

(1)边坡安全等级:

一级;

(2)坡顶地面荷载:

40kN/m2;

(3)地面坡度:

2#地块和3#地块均为2%;

(4)设计暴雨频率:

50年一遇;

(5)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6度,按6度设防;

(6)设计基准期:

50年

(7)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50年

4设计范围

根据合同约定,本设计范围为2#地块和3#地块间滑坡段,边坡长约280m。

本设计范围未包括本工程设计范围以外相关边坡的设计。

5岩土参数

根据勘察报告,滑体天然重度:

25.20kN/m3,饱和重度25.40kN/m3。

填土天然重度:

20.0kN/m3,饱和重度20.60kN/m3。

滑坡堆积体滑面天然和暴雨工况,其滑面抗剪强度取饱和值:

φ=12.5°,C=25kPa。

滑坡后部变形开裂范围滑面抗剪强度值:

天然φ=15°,C=28kPa;饱和:

φ=13.0°,C=26kPa。

填土与岩体接触面抗剪强度值:

天然φ=28°,C=5kPa;饱和:

φ=21.0°,C=0kPa。

6主要工程措施

6.1滑体清除

滑坡边界线即为土体开挖边界线,其中石方33.88万方,土方3.27万方;滑体主要为巨型砂岩块石组成,在石方爆破工程施工前应通过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并根据重庆地区类似工程经验编制爆破设计书,确保爆破工程安全、快速、有序进行。

清除滑体中应严格控制爆破药量,防止对滑床岩体造成破坏。

6.2桩板挡墙支挡

在斜坡中部设置抗滑桩,共设50根,分A型和B型,桩间距(中-中)均为5m,桩身截面A型1.60m×2.6m,B型1.5m×2.0m,其中1#~30#为A型桩,桩长:

1#~11#为18m,12#~14#、29#及30#为19m,15#~17#、27#及28#为20m,18#~26#为21.0m;31#~50#为B型桩,桩长:

31#~38#为18m,39#~44#为17m,45#~47#为16m,48#~50#为15.0m。

采用C30砼灌注,结构设计见配筋图(S-13~S-21),具体布置设计见正立面图(S-02)。

桩间设置300mm厚混凝土挡板。

6.3锚杆格构梁防护

为保证抗滑桩前岩体的稳定,以满足桩的嵌岩深度,在桩前边坡设置锚杆框架梁。

框架梁节点间距:

2.0m×2.5m和3.0m×2.5m,框架梁截面0.40m×0.40m,采用C30混凝土,框架内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锚杆采用2根Φ28HRB335钢筋制作,锚杆钻孔采用110mm钻孔,与水平面夹角25度,锚孔应采用干钻成孔。

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注浆压力大于0.4Mpa。

锚杆细部结构及其与框架梁的连接详见"锚杆框架梁结构图”(S-23)。

6.4桩后分阶回填

土方回填前应将坡面开挖成台阶,并作成2%~4%的内倾倒坡,宽度不小于2m,高宽比不小于1:

2台阶后回填;不得让边坡长时间裸露;坡面回填时应超填50cm,在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清除超宽部分。

回填应严格按照有关土石方施工规范,压实系数应达到0.93。

6.5坡面浆砌格构护面

格构为浆砌块石格构梁,格构梁断面均为0.4m×0.5m,每2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30mm,护坡区边缘处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缝内填以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

格构梁基底力求粗糙,护坡时尽可能选用较大和表面较平的块石砌筑,其最小厚度为25cm。

石料不能选用风化或破碎的块石石,砌筑时块石要上下错缝,砂浆填缝紧密,灰浆饱满。

a.浆砌格构可嵌置于边坡中或上覆在边坡上。

格构护坡坡面应平整、夯实,无溜滑体、蠕滑体和松动岩块。

b.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

c.块石料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

d.块石重度不得小于25kN/m3,单个块石质量不得小于29kg,直径不得小于25cm,块石宜选用面积大,厚度均匀,外表面较平整的片石,其质地为中风化的砂岩或灰岩。

6.6截排水工程

边坡坡脚设护脚墙兼排水沟,墙高1.5m,采用C20砼浇筑,详见截排水沟大样图S-28。

挡土墙10~20米长设置一道伸缩缝(沉降缝),缝宽2~3cm,内、外、顶三边用沥青木板(或沥青麻筋)填塞,深20cm。

挡土墙墙身高出地面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最下排水孔须高出地面0.3m,泄水孔采用10×10cm之方形孔或10cm之圆形孔,墙背设置0.5m厚碎石过滤层;挡土墙基础宜埋入基岩内,若采用填土做持力层,必须对填土作压实处理,压实系数应大于等于0.97。

坡顶距边缘3.0m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尺寸0.60m×0.40m,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厚0.30m,长348m。

6.7喷锚支护

滑体清除后将坡脚已被滑坡剪断的18根抗滑桩(编号:

①~⒅)顶部凿平并浇筑100cm厚C20混凝土做保护层,桩间采用锚喷支护,锚杆采用1根Φ25HRB335钢筋制作,锚杆钻孔采用75mm钻孔,与水平面夹角25度,锚孔应采用干钻成孔。

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注浆压力大于0.40Mpa,面板混凝土面层厚150mm,面板钢筋为φ8@200双层钢筋网,锚杆细部结构及其与面板的连接详见"锚喷结构详图"(S-25)。

7施工顺序及施工注意事项

7.1施工顺序

(1)首先清除滑体,开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待滑体完全清除后,及时施作锚杆框架梁进行坡面防护→开挖抗滑桩施工平台,施工抗滑桩及挡土板。

(2)待抗滑桩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桩作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施作下一步工序:

桩后土方回填。

(3)桩后土方回填施工及坡面浆砌格构护面施工。

(4)坡脚原桩间锚喷支护及截排水沟施工。

7.2施工注意事项

7.2.1滑体清除

1)滑体清除严格按刷坡线及设计断面自上而下施工,严禁超挖。

2)对岩体采用控制爆破施工,开挖中平行滑面预留不小于2.00m厚滑体,采用机械挖除。

在爆破工程施工前应根据试爆试验确认爆破参数,爆破产生的地面质点震动速度不大于20mm/s,并根据重庆地区类似工程经验编制爆破设计书,确保爆破工程安全、快速、有序进行。

滑体清除施工中应分层开挖,编制经专家组审查合格的施工方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3)边坡南段滑体由中等风化砂岩组成,开挖中采用1:

1.0坡率放坡开挖,底界面为砂泥岩接触面,距开挖线5.0m范围应采用机械开挖,严禁采用爆破施工;边坡东端滑体为填土,采用1:

1.5的临时坡率放坡开挖,开挖过程中需满足边坡防护的相关设计要求,并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开挖边坡安全、稳定。

7.2.2抗滑桩施工

1)桩井平台施工采用放坡开挖,外侧坡比1:

1.0,内侧坡比1:

0.75,桩井孔口平台开挖后应先浇筑1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封闭泥岩;桩井施工前应先做好锁口,抗滑桩锁口顶高程应与连系梁底高程一致,桩应隔桩开挖;灌注前应先清除孔壁松动石块、浮土,紧贴围岩灌注,以防井壁坍垮,浇注桩时必须连续灌注,不得形成施工缝。

2)桩井岩体开挖严禁采用爆破,以防破坏桩基嵌岩段的岩体。

3)砂、石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有关规定。

4)桩孔施工时应隔桩跳槽开挖,当本桩桩身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80%时,不得开始相邻桩的开挖施工。

5)桩孔基岩段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开挖,严禁采用爆破施工方式。

6)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对土体及破碎岩体及时进行混凝土护壁,采用C20钢筋混凝土,一般按0.8~1.2m分节,护壁厚度15cm,应与围岩接触良好。

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

7)主筋的接头采用机械连接,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50%,在同一根钢筋上不得配置过多接头。

8)主筋的连接处不得放在土石分界和滑面(带)处。

9)桩孔开挖到设计深度,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可设置钢筋笼及灌注混凝土。

10)对出露地表的抗滑桩应及时派专人用麻袋、草帘或塑料薄膜加以覆盖并浇清水进行养护,养护期应为7天以上。

11)桩身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取样做混凝土试块。

每班、每百立方米或搅百盘应不少于一组。

12)桩施工完成后,应该严格对全部桩身进行检测,检测管布置图见S-23。

检测采用动力检测或钻孔取芯检测,数量占总桩数的10%,最少5根。

7.2.3连系梁及挡土板施工

连系梁与抗滑桩一起浇筑,抗滑桩施工完毕后进行桩间挡土板施工。

桩间挡土板可采用现浇模板施工,挡土板钢筋采用植筋的方式与桩连接,板钢筋与之进行焊接。

现浇时预留好泄水孔,并做好泄水孔后面的滤水层,滤水层厚度不应小于300mm,滤水层材料采用粒径5~40mm的碎石或砾石,泄水孔向外倾斜5%。

挡土板施工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优先选用透水性材料回填,压实度需达到93%。

7.2.4锚杆施工

1)锚杆孔必须采用干钻,不得采用水钻,孔径、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不应小于0.50m;

3)灌浆材料性能要求: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不应低于42.5Mpa;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灰砂比宜为0.8~1.50,水灰比宜为0.38~0.50。

;砂浆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4)锚杆注浆应采用自孔底向上一次有压注浆,中途不得停浆。

孔内注浆必须饱满密实,在初凝前进行要进行二次补浆。

5)锚杆施工前应选择相同的地层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孔数不少于3孔,以验证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

试验锚杆长3m,采用2根Φ28HRB335钢筋,要求抗拔力不小于250KN。

锚杆施工完毕后应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作验收试验。

6)桩井开挖时应加强有害气体监测,做好井下通风排水、确保施工安全,桩井、挡墙挖基土石应结合区间土石方统一调配,严禁乱堆、乱放。

7)施工中若设计图纸与现场地质情况不符时,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8)抗滑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位移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7.2.5边坡土方回填施工

(1)回填料要求

1)粒径超过200mm的块石含量不宜超过开山石总重量的40%,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0mm。

2)含泥量不大于10%,不得含有有机质土。

3)不得含有树根、易腐蚀物质、生活垃圾等不利于压实处理施工的材料。

(2)回填技术要求

1)施工测量和放样:

除特别注明外,设计采用1954年北京座标系统,黄海高程;回填平面范围及高程、坡比在施工详图中均有详细反映。

施工单位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点增设自己的控制点,增设的控制点必须完全满足三角网点和水准点规定的施测精度要求。

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参数都应经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可以要求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2)基面清理:

所有填筑基面或分段分区的结合面,以及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其他表面均应按本技术要求有关规定进行基面清理,并通过验收。

在监理工程师未签发基础验收合格证之前不得进行填筑施工。

所有填筑基面的表层腐植土、草皮、杂草、树木、树桩、树根、垃圾、废渣、杂物等以及其它监理工程师认为需清除之物均应清除干净;清除厚度不得小于0.5m。

3)施工设备和填料运输:

各种用于填料压实的设备应符合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或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

回填坡体的压实设备采用振动碾,振动碾的自重应不小于13.5t;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振动频率及行进速度应按使填料达到最佳压实效果的要求进行调整。

坡面压实应使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坡面振动碾或手动式动力碾。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强度和道路运输条件选用合适的挖运机械。

运输各类填料的车辆应分别相对固定,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避免残留在车厢、轮胎上的泥土带入垫层料和填筑区。

4)填筑和碾压:

施工单位应按图纸所示的边线、坡度和高程施工,填筑层表面、护坡应清理平整顺直。

填筑边线和图中所示的边线之间不允许出现欠填。

填料应在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填筑区,进行现场填筑碾压试验。

试验时应提出铺填厚度、碾压机械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行进速度、压实后的干密度、孔隙率、抗剪指标等试验结果。

现场生产性试验结束后,施工单位需将全部成果整理形成正式报告递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

在未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取得参数之前,填筑施工可参照以下参数和要求:

采用13.5t振动碾,虚铺厚度0.80m,碾压8遍,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22.1kN/m3,控制碾压干密度不小于21.0kN/m3,压实系数满足不小于0.93的设计要求。

在采用上述压实参数的情况下,重迭碾压带宽度应大于0.2m。

各种填筑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其级配和质量,不合格的填料不能进入施工场地。

严禁用淤泥、粉细砂作回填料或混合在其它材料中作回填料。

采用汽车卸料时,卸料高度不宜过大,一般要求不大于2~3m,以防止大小粒径料分离和发生架空现象。

5)土方回填采用分层碾压,为防止雨季对回填施工的不利影响,分层回填厚度不宜大于0.60m,填料粒径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2/3。

大面积分层回填时宜从场地后方向前沿逐步推进,回填标高宜整个区域均匀抬高。

6)回填过程中,应做好场地排水设施,避免雨季对回填施工的不利影响。

7)碾压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允许误差为+20mm,-50mm。

8)其他:

回填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在本设计说明未提及处,应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其他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3)施工质量监测及检测

1)边坡回填压实处理施工后进行交工面高程测量。

2)施工结束后3~5天进行压实度检测,测试方法详见《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执行。

3)压实度检测试验每个处理分层做6组;具体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7.2.6浆砌格构护面施工

边坡坡率为1:

1.75,平台3.0m宽,方格骨架内种植草皮,截水骨架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截水骨架的主骨架作成槽形,支骨架作成L形,用以分流排除地表水,方格型骨架与边坡水平线成45°,左右相互垂直铺设,方格间距3m,在骨架底部1m及顶部和两侧0.5m范围内,应用M7.5浆砌片石镶边加固,厚0.5m,施工前应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砌筑骨架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每条骨架起讫点放控制桩,挂线放样,然后开挖骨架沟槽,施工时应先砌筑骨架衔接处,再砌筑其它部位骨架,两骨架衔接处应处在同一高度,施工时应自下而上逐条砌筑骨架,骨架应与边坡密贴,骨架流水面应平顺。

7.2.7截排水沟施工

坡脚排水沟兼挡墙基槽开挖应采用人工或机械施工,严禁超挖及爆破作业。

开挖后的基槽应及时采用C10混凝土封闭,以免风化。

(1)截排水沟衬砌

沟渠衬砌采用浆砌石,侧墙厚0.4m,底板厚0.3m。

块石材料应为较坚硬新鲜的灰岩或砂岩,尺寸应大于20cm,砂浆采用M7.5号水泥砂浆,砌石的基底应敷设厚60mm的C15砼垫层。

(2)沟底纵坡和水流流速

渠道采用浆砌石衬砌,其最大允许流速一般控制在5m/s以内。

为控制水流速度,沟底纵坡坡度一般控制在10﹪以内,当自然坡度大于10﹪时,可设置跌水或陡坡。

(3)砌石面勾缝

为保证截水沟具有足够的抗冲刷强度,浆砌石面采用勾阴缝措施处理。

即在砂浆初凝后,将砌石旧砂浆缝掏空5cm深,然后用勾缝砂浆填缝至与砌石面齐平,勾缝采用1:

2的水泥砂浆,水泥标号为425#。

(4)沟道分缝

为防止温差效应,渠道基底不均匀和陡缓坡连接处不均匀变形等因素,造成截水沟断裂,所有铺砌结构均要进行分缝。

分缝间距10-40m不等,在坡降增大时减小,坡降减小时增大。

分缝形式采用搭接式对接缝,在分缝底部的上游一侧做成齿礅,插入地基土内,深度为0.4m,以增加铺砌结构的稳定性,分缝宽1-2cm,以114-200号沥青粉煤灰浆灌注,其配比(重量比)为200号沥青:

砂:

粉煤灰=1:

4:

1。

7.3边坡保护要求

1)3#地块内建筑布置应距坡顶边缘大于10m以上;

2)坡顶荷载严禁超越设计荷载,坡顶滑塌区内建筑应采用桩基础,选下伏稳定基岩做基础持力层;

3)边坡回填区不应布置动力机器;

4)填土压实处理应采用分层碾压处理,严禁采用强夯法;

5)3#地块内建筑(构)筑物和边坡施工期与使用期间做好3#地块地表水疏排措施,防止地表水及生产生活用水向边坡渗漏;

6)边坡回填区内不应设置沉淀池等可能造成渗水的设施;

7)坡脚原抗滑桩范围高程326.0m以下严禁采用爆破施工,应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保护好坡脚原抗滑桩。

8)严禁坡脚超挖;

9)边坡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为3年;

10)其它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规定办理。

8主要工程量

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滑体清除

C30钢筋混凝土

m3

1120

挖土方

m3

32708.76

挖石方

m3

338752.17

2

边坡回填

回填土方

m3

206170.1

3

护脚矮挡墙(兼截水沟)

挖土石方

m3

292.25

C20砼

m3

235.70

4

格构绿化工程

挖基土方

m3

373.94

C15砼

m3

70.67

C20砼镶边

m3

95.11

浆砌片石

m3

576.21

伸缩缝

m2

85.0

植草绿化

m2

3995.39

5

抗滑桩工程

石方开挖

m2

2097.33

护壁及锁口C20砼

m3

956.50

桩芯砼

m3

3440.20

钢筋制按

t

354.71

PVC检测管

m

4080

模板

m2

3920

6

 

挡土板工程

沟槽土石方开挖

m3

962.50

钢筋

t

77.89

C30砼

m3

464.61

泄水孔

m

392

模板

m2

2800

7

 

连系梁工程

石方开挖

m3

92.31

钢筋

t

22.69

C30砼

m3

343

C20砼垫层

m3

17.15

8

框架锚杆工程

石方开挖

m3

158.96

钢筋

t

48.58

C30砼

m3

270.45

锚杆(2Φ28,L=8)

224.0

植草绿化

m3

3038.0

9

锚喷工程

C20喷射砼

m3

68.65

钢筋

t

4.80

锚杆(1Φ25,L=3.0)

98.0

M30水泥砂浆

m3

4.61

10

截、排水沟

挖土方

m3

569.97

M7.5浆砌片石

m3

287.45

碎石过滤层

m3

49.56

11

坡面植草绿化

m3

7571.60

12

监测工程

垂直边坡方向上布置5条观测线,平行边坡方向布置3条观测线,其中布置6个基准点,14个位移观测点(个观测点兼作三角高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