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校本研修50问.docx
《陕西省校本研修50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校本研修50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校本研修50问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50问
陕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同军咸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我们多次调研与采访中,许多校长与教师关于校本研修提出了一系列困惑。
为此,我们特邀陕西省教科所专家同军咸,就我省校本研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
本期特别推出——
同军咸,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教师教科研工作,陕西师大聘任为硕士生导师;近几年荣获教育部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省级(陕西省基础教育规划办)和教育厅一等奖八项,二等奖、三等将各一项。
发表论文八篇,主编(著)四册,参编教材、教参三十七册。
承担国家教育部课题一项,省级重大规划课题七项。
1、校本研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校本研修”的概念是2004年3月27日袁贵仁副部长在一个培训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陕西省的校本研修始于2010年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69号文件》中提出来的。
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每五年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均衡基础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
2、开展校本研修有何必要
一是校本研修是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与国家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
”
二是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三是校本研修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
3、陕西省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是如何安排部署的
2010年底,陕西省教育厅下发了《陕西省教育厅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号);2011-2014年底共组织校本研修“引领者“高级研修班30期。
分别在旬阳县、临渭区和西安市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现场推进会。
2011年11月下发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陕教师〔2011〕74号),提出了校本研修应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教研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组织实施,培训机构和电教部门积极配合,各中小学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2014年12月举行了全省校本研修总结表彰会。
4、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统筹部署、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我省基础教育提供有质量、高水平的师资保障。
5、什么是“校本研修”
“校本”就是以校为本,“研修”则是研究、探索和反思,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提升。
广义说“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6、校本研修的内涵是什么
包括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本教研包括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校本科研是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科研的主要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作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科研活动。
形式主要有:
教育教学叙事,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案例,教案,论文等。
——校本资源开发其主体包括教师个人、教研组、学科组、与校外机构或个人。
种类有课程、教材、教法与教辅等。
——校本资源利用包括政策资源、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
7、陕西省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面向全员、整体推进。
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
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校本研修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重点下移,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2)区域协作、资源共享。
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校本”理念,针对许多农村学校布点分散、教师人数少、优质资源分散的实际,整合区域资源,加强校际合作,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3)以校为本、突出特色。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旨在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研修活动形式,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
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4)聚焦课堂、注重实效。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
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
“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为校本研修提供了路径,也提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方力量——教师个人、教师群体、给予专业引领的专家。
“实践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引领”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
通过对话最终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发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渗透,我们才能使校本研修获得实效。
9、校本研修有哪些特点
全员性。
主体是教师,也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及其辅助人员。
对象为全员,全员参与,整体推进。
实效性。
贴近学校实际、为了学校发展,基于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明确,能够较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发展,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针对学校的发展。
自主性。
校本研修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其享有充分的研训自主权。
能自主制订和实施研训方案,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资源,自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
灵活性。
校本研修可根据学校和教师实,在内容设置、方法确定、人员组合、时间安排等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研训的内容、形式、对象、时空均具有灵活性。
10、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
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
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
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11、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
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
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
——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
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等。
——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
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
——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
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
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
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1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校本研修主体责任是什么
统筹规划,协同实施。
校本研修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教研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培训机构和电教部门积极配合,各中小学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宏观指导,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订本辖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县(区)校本研修年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并组织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
13、校长的责任是什么
校长负责,落实到人。
中小学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立足本校实际,制订科学可行的校本研修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
要将校本研修与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研修计划。
14、高师院校和教科研单位的职责是什么
省上设立由省内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师训机构和电教部门专家组成的“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
建立一个师范院校帮扶一个县、一个特级教师(省级以上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模范和先进教师)帮扶一个校的支持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功能,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校本研修提供专家支持。
15、校本研修经费如何保障
省教育厅提出:
“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
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的政策,确保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积极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创造条件。
”
16、校本研修如何评估
教育厅提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并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项管理制度,将校本研修工作纳入教育督导检查、评估与考核范畴,要把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校长和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省教育厅每五年对各地、各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一次表彰奖励。
”
17、校本研修制度有哪些方面
——方案审查制度:
积极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过程指导制度:
积极参与师徒结对,包片包校,定期咨询专家,遵守网络远程指导等校本研修指导制度;
——学时认定制度:
本人申请、学校审核、教研部门认定登记,力争按时完成360学时;
——评价奖励制度:
省市每两到三年对推进校本研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18、陕西省校本研修评价的内容与途径
——教师校本研修计划、次数、时间、态度、笔记、考勤、做课、论文、培训、教材和成果等;
——每位教师五年完成120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
——通过个人申请、学校审核、教研部门认定、教师培训机构登记;
——对按期完成每五年360继续教育学分者,发给继续教育证书。
19、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有哪些
一是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主题。
研修活动的策划始于分析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研修主题,结束于研修活动计划的发布。
二是依据要素分析组织活动。
突出研究主题与形式的针对性、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
三是通过评价分析促进发展。
这种评价的作用是总结交流经验,进行帮助和督导。
20、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有效研修
(1)开展远程研修。
我省面向中小学教师开通了“校本研修网”和“继续教育网”,同时建立了“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网”,教师可以与名师在线咨询交流,互通研修,取长补短。
(2)开展自我反思研修。
独立思考,自我反思是校本研修最好武器。
在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调动自我学习的内在因素,促进专业成长(3)大学区研修。
可以依托中心校或优质学校,利用良好的资源,定期开展大学区共同体研修。
一是学科教师联片研修;二是同类互助研修,确定共同的研修主题,轮流“坐庄”,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三是学区内学校互助研修,即小学校或大校的弱小学科与学区内的名校结对子,利用名校的优势学科组,共同开展研修活动,实现研修资源共享。
(4)请进来,走出去。
邀请各级“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到农村,分享名师、专家、教育资源。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举办的“国培”、“省培”、“校本研修”集中培训班。
21、教研组长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有哪些
——组织组内教师学习。
制定本组成员的校本研修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如集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每期推荐一本好书让老师自学;组织观看优秀教师教学实录。
通过有计划地学习,更新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教材观。
——组织课堂教学交流。
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评课说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合格课;突出某一特点的特色课;探讨某一种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课。
——组织本组课题研究。
一是对上级教研部门推荐的课题或子课题的推广应用和实验研究。
二是对兄弟学校已经出了成果的课题实验的应用和研究。
更重要的是教研组自主开发教研教改课题实验。
自主开发教研课题,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问题的答案”。
研究和构建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
——帮扶培养青年教师。
教研组长可以在组内开展“师徒结对”,督促学习提高,“集体诊断”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早走向成熟,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全组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指导教师集体备课。
学科教研组长要帮助和指导本学科的各年级备课组搞好集体备课。
指导备课组分析和把握教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检查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执行情况。
——组织学科课外活动。
教研组长要思考、策划、组织开展适合本学科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本学科知识面的学科课外活动。
——归纳总结教研成果。
教研组长要在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收集、归纳、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累教研教改成果,形成资料。
在收集和积累中不断完善,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提高。
22、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有哪些
适应磨合期(1-3年)的教学新手,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
适应发展期(4-6年)的经验型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成熟提高期(7-10年)的研究型教师,产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
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的专家型教师,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3、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专家论:
只有专家指导才是唯一;
——条件论:
只有走出校园才能学习;
——攀比论:
只有专家才能提高自我;
——升学论:
只有升学率高才是水平;
——金钱论:
只有投资才能占有资源;
——推卸论:
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成长。
24、开展校本研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且不可一刀切,全面开展,突出特色;
(2)且不可集体活动代替个人反思,要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3)且不可以教研代替研修,寻找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新途径;
(4)且不可以追求升学率代替研修,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且不可以课题研究代替研修,要整体推进;
(6)且不可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
(7)且不可贪大求洋,要从实际出发;
(8)且不可一阵风,要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25、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本体知识、条件知识和专业能力。
条件知识有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分成十四条。
本体知识有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对待学生、教学态度、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包括、学生知识、学科知识、通识知识。
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教育评价、与人沟通、专业发展。
26、什么是教师校本研修计划
教师的年度校本研修计划包括了目标、任务、措施和步骤。
具体来说包括教师对个人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针对实现目标提出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任务,针对任务提出自己的措施和实施的步骤。
27、教师如何做个人年度总结
依据年度计划和一年的实施情况从思想工作、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特别是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方面要进行认真梳理。
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
28、什么是自我反思
1987年美国舍恩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
1989年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实践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也就是教师自己主动研究自己。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29、自我反思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性,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预设”与“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
而课后教案则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课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实录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
(2)反思日记。
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
(3)教育叙事。
实践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感受,要及时地记录下你的思考和感受。
写教育叙事可长可短,不一定长篇大论。
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积攒下来的点滴叙事,经过整理、归纳、加工,就是一册校本研修成长集。
(4)观摩体会。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和示范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为这样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这种反思可以极好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状态解脱出来,让教师通过镜子来反思自我。
许多教学名家常说自己的“名师”是听出来的,其实都是他们对别人的课堂进行反思,借他山之石的结果。
30、什么叫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就是教师之间真诚的合作、交流和共享,实质是建立教研伙伴(研共体)。
与专家引领和自我反思相比,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三要素中最难实现的环节。
其特点是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加工、改造、促进等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它的基本形式是交谈(对话)、协作、帮助等。
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是实现11>2的有效途径。
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
31、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哪几种类型
(1)对话:
交换信息,共享经验,深度会谈,探讨和辩论
(2)协作:
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项实际问题研究。
(3)帮助:
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
32、专业引领的实质及主要方式是什么
第一,靠教师研修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
这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师养成学习的习惯,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第二,靠专家、学者的指导。
教师们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真情的参与、真心的交流、真诚的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
第三,教研员的上门指导,面对面地点评和引领,安排老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培训。
33、专业引领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哪些
(1)辅导讲座。
就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或系列性讲座,举办学术性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和内容,介绍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
(2)专题谈话。
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专题谈话。
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确定谈话专题,拟订谈话提纲。
过程中引导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点。
(3)专题式研讨。
外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种专题的学术会议,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内化理念后向其他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
“先导小组”成员与其他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研讨内容,重点解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比如新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
(4)教学现场指导。
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学现场指导。
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
34、如何解决部分教师研修倦怠的问题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学习理念。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教师树立起这样的终身学习理念:
一个人的学习水平决定着他的工作水平,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先导和典范。
(2)激发研修兴趣,唤醒学习内需。
增强研修活动的趣味性、新鲜感、吸引力,让教师参与进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成功、感受成长、获得进步,将任务驱动型的研修变为兴趣驱动型、问题驱动型,逐步发展为为成长驱动型。
(3)加强团队建设,营造研修氛围。
将学习型团队作为教师学习的基本单位,着意营造集体学习的氛围。
运用从众心理效应,使先学者感染后学者,实现“长板先行、短板增值、间隙加密”的团队发展目标。
(4)建立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制度。
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将研修表现与岗位聘任、评优晋级、职称评定、骨干推荐、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让努力学习的教师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得到回报,使研与不研、修与不修不一样,从而达到以考促研,以评促修的目的。
(5)量身制订标准,先进促进后进。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确定不同的研修目标、内容与方式,如针对部分高级别骨干教师可以实行“首席教师”或“资深教师”制度,使之承担传、帮、带的责任,发挥研修作用;对于研修消极的教师,发挥先进帮、带后进的作用,把工作做细,耐心地帮助每一名教师走上追求专业发展的道路。
35、如何缓解研修中的工学矛盾
(1)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在研修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目光聚焦在课堂,研修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来源于课堂,研修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离不开课堂,研修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应用于教师,因此教师在主观上就愿意积极参与进来。
(2)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的时间如此宝贵,就应该在策划研修项目时,精选研修内容,创新研修形式,合理安排研修时间、开发出高水平的精品研修课程,让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大收益。
(3)整合多种因素,整体推进研修。
各中小学校校长应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统筹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电教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对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信息技术等多项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教师工作、学习、研究的一体化。
这样就会避免重复性的任务,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4)运用网络工具,开展远程研修。
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研修的电子化管理,在网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