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956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docx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

 

 

————————————————————————————————作者:

————————————————————————————————日期:

 

电子(钢)琴的简易和弦编配与即兴伴奏

老疙瘩

当我们业余电子(钢)琴爱好者拿到一首没有编配好和弦伴奏的简谱歌曲时,其中一个主要难点就是:

由于我们不懂乐理,欠缺涉及电子(钢)琴伴奏的和弦知识,不会为歌曲配置简单的和弦,只能望“谱”兴叹,束手无策。

本文就是针对不大懂和声理论的业余电子(钢)琴爱好者,介绍几种简易的电子(钢)琴的和弦配置与即兴伴奏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一、电子琴和弦编配基础知识

要为歌曲编配和弦,首先必须掌握下列简单的和声理论知识:

(一)大小三、七和弦。

根音至三音为大三度,三音至五音为小三度构成的和弦,叫大三和弦(如135、461、572等);倒过来,根音至三音为小三度,三音至五音为大三度构成的和弦,叫小三和弦(如246、357、613、72#4等)。

在大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三度七音就构成了七和弦,如5724、3572。

在电子(钢)琴谱中,常用英语大写字母表示大三和弦,如C、D、E、F、G、A、bB等等;用英语大写字母加小写字母m表示小三和弦,如Cm、Dm、Em、Fm、Gm、Am;七和弦,在大小三和弦标识字母的右下角用阿拉伯数字“7”表示,如C7、G7、Am7等等。

(二)调式的各级和弦。

三和弦有七级,常用罗马数字标识:

Ⅰ-Ⅱ-Ⅲ-Ⅳ-Ⅴ-Ⅵ-Ⅶ。

这些用罗马数字标识在不同调式中表示的和弦内涵不同。

C大调的七级和弦是:

567i234

Ⅰ3Ⅱ4Ⅲ#5Ⅳ6Ⅴ7Ⅵ1Ⅶ02

1234567

和弦类型:

大三小三大三大三大三小三减三

a小调的七级和弦是:

34#567i2

Ⅰ1Ⅱ02Ⅲ3Ⅳ4Ⅴ#5Ⅵ6Ⅶ07

671234#5

和弦类型:

小三减三增三小三大三大三减三

Ⅰ级和弦叫主和弦,Ⅴ级和弦叫属和弦,Ⅳ级和弦叫下属和弦。

Ⅰ、Ⅳ和Ⅴ级和弦合称正三和弦,Ⅱ、Ⅲ、Ⅵ和Ⅶ级和弦叫副三和弦。

大调的正三和弦用T(主和弦)、D(属和弦)、S(下属和弦)来表示,小调的正三和弦用t(主和弦)、d(属和弦)、s(下属和弦)来表示。

(三)和弦级数的性质

1.正三和弦

Ⅰ级主和弦(135/613),是用来明确调性的最稳定的和弦,所有的音都以此为中心。

大小调的歌曲一般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

其它的任何和弦都可以直接进行(连接)到这个和弦,所有调式在最后结束的时候也都是用这个一级和弦。

Ⅳ级下属和弦(461/246)是主音下方纯五度,属于大小调中的骨干正三和弦之一。

大调中的Ⅳ级和弦(461)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抬升的功能,给人以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能把乐曲的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美国乡村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原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四级和弦来表现。

可以说四级和弦是促进和激化剂,它可以接五级,也可以接一级,只要是需要将乐曲继续而不是结束的话,就可以应用这个四级和弦进行。

小调中的Ⅳ级和弦(246)是个小三和弦,比较柔和。

Ⅴ级属和弦(572/357)有不稳定因素,非常倾向到主和弦,起着对主和弦支撑和终止感的作用,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

所以一般都把Ⅴ-Ⅰ作为结束的进行,可以说也成为了一种定式。

特别是五级属七和弦(5724/3572),更加不稳定,并且有一种必须进行到主和弦的倾向。

所以在很多编配和弦的时候,这个进行应该说是最常见的结束和弦了。

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Ⅴ-Ⅰ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五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2.副三和弦

大调中的Ⅱ级和弦(246),是一个很柔和的小三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五级和弦之前。

而五级和弦则自然要回到一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Ⅱ-Ⅴ-Ⅰ的进行。

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和弦连接。

小调的Ⅱ级和弦(724)是一个减三和弦,基本不用。

大调Ⅲ级和弦(357),也是一个十分柔和的小三和弦。

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

Ⅰ-Ⅲ-Ⅳ的进行,也即在C大调中的C-Em-F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

乐曲中本来用Ⅰ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Ⅲ级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

小调的Ⅲ级和弦(135),则比较明亮,但可以通过对“3”降半音使其成为柔和小三和弦(1b35)。

大调的Ⅵ级和弦(613)是一个柔和的小三和弦,起到象一座桥连接不同和弦的作用,使和弦进行连贯,不呆板。

但小调的Ⅵ级和弦(461)则是一个具有抬升作用的大三和弦,在小调歌中用得较少。

大调的Ⅶ级和弦(724)是一个减三和弦(724-根音至三音为小三度,三音至五音还是一个小三度),所以不常用;但小调的Ⅶ级和弦(#572)可以通过不升半音而成为大三和弦(572),变成小调歌中交替使用大调和弦的常例。

(四)和弦的转位

为了弹奏方便或追求和弦音色上的细微变化,每一组和弦都可以用转位的方式实现。

所谓转位和弦,就是将构成和弦的三音、五音、七音按分别作为低音弹奏出来的一种和弦。

由三个音组成的五和弦有两个转位,由四个音构成的七和弦有三个转位:

5i3624735146

351462573614

135246357461

原位一转位二转位原位一转位二转位原位一转位二转位原位一转位二转位

7135124623573461

5713612472351346

3571461257236134

1357246135724613

原位一转位二转位三转位原位一转位二转位三转位原位一转位二转位三转位原位一转位二转位三转位

其它,以此类推。

三和弦的一转位叫六和弦,用数字6标识,如C6;二转位叫四六和弦,用数字

标记,如D

;七和弦的一转位叫五六和弦,用数字

标识,如E

;二转位叫三四和弦,用数字

标识,如F

;三转位叫二和弦,用数字2标识,如G2。

只有在初步具备了上述和声的基础常识后,我们才能相对合理、科学地为歌曲编配和弦。

二、歌曲和弦的编配

歌曲和弦的编配,既简单又复杂。

说它简单,是因为对一首歌,我们可以只用三组正三和弦,按照一个相对固定的连接模式编配一下即可;说它复杂,一是因为和弦的编配涉及一门复杂而艰深的和声理论;二是为了追求和弦音色的丰富变化,大小调和弦还可以混杂交替使用;三是虽然和弦的进行有它内在的逻辑关系,但其编配却没有固定的模式,无论是对一首歌、一个乐句,还是一个小节,只要不严重违反和弦连接的规律,就既可以这样配置和弦,也可以那样配置。

可以这样说,和弦的编配只有相对的恰当与不恰当,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其配置的方法也很多,主要有三种:

(一)分步骤配置法

第一步先定大小调式。

为歌曲配置和弦,首先要对歌曲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大调还是小调或者民歌小调(在此我们不说民歌的和弦配置)。

一般地说,大调歌具有恢宏、宽广、欢快的特性,典型的如《同一首歌》;小调歌具有委婉、优雅、哀伤的特性,典型的如《山楂树》等。

大调通常以主音“1”、下属音“3”或者属音“5”开始,最后以主音“1”结束(例如《送别》)。

小调通常以主音“6”或者属音“3”开始,最后以主音“6”结束(例如《娃哈哈》)。

原则上大调歌用大调和弦(大三、七和弦)为主,小调歌用小调和弦(小三、七和弦)为主。

但是为了使伴奏效果更佳,和声更丰富,通常也可以大小调和弦交替使用。

第二步初配首尾乐段。

一首歌曲或乐段的起始小节(包括前奏、间奏)一定是Ⅰ级主和弦,大调为135,小调为613;而且结束句前一个小节,大调一定是它的Ⅴ级属和弦,即572或属七和弦5724,小调一般是357或3572,因为属和弦趋向于主和弦,具有引领旋律趋向结束的感觉;再向前推,Ⅴ级属和弦前常用Ⅳ级下属和弦,大调为461,小调为246。

第三步细配小节主干。

所谓小节主干,就是对具体某一小节的和弦配置,要根据该小节主干音的情况而定。

具体有下列几种情况:

1.小节中的音均为某和弦内音。

当小节中的某个旋律音是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或七音时,就可配置该和弦。

例如F大调《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的两个小节:

F(135)Am(357)

05│1·35·1│7·3505│配置和弦135和357,就可完全涵盖小节内所有的音符,这些被和弦构成音所涵盖的音符即所谓和弦内音。

2.小节中强拍上的音决定和弦。

例如C大调4/4拍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C(135)F(146)C(135)

1234|55543|44432|1350|第一小节强拍是在“1”上,次强拍在“3”上,所以配C的大三和弦;第二小节,只有一个半拍的“4”是C和弦的和弦外音,所以继续用C和弦;第三、四小节的强拍和次强拍均属和弦内音,因此用F和C的大三和弦。

3.小节中时值较长的音决定和弦。

再如F调4/4拍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的两个小节:

Dm(613)bB(461)C(572)

05│6·71·6│5--32│第一小节“6”和“1”音时值均为一拍半,而且都在强拍上,所以分别配置Dm和bB;第二小节的“5”时值长达三拍,只有一拍的“32”可视为和弦外经过音(“3”音),一般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带而过即可,因此该小节配置C和弦。

4.小节中反复出现的音决定和弦。

例如a小调《青春舞曲》的下列小节:

Em(357)Am(613)C(135)G(572)

32713217│666│611117│61767│第一小节反复出现“3”和“7”两个音符,第三小节反复出现的是“1”,第四小节反复出现且时值较长的是“7”,所以配置了Em、C、G三组和弦。

5.小节中被装饰的音决定和弦。

装饰音又称花音,其种类非常多,常见的几种有:

倚音、滑音、波音、颤音。

以各种符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用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尤其对旋律的节奏和风格等方面起一定变化者称装饰音。

例如bE小调的《天路》中的下列乐句:

Cm(613)bB(572)Gm(357)

6.667653235│353---│其第二小节的“3”就属被装饰音,和弦时只能围绕主音“3”配置Gm小三和弦。

第四步特殊处理升降音小节。

在部分歌曲中,有时会遇到升降半音的小节,这时就需要对这些小节进行特殊的和弦配置处理。

例如C大调《丢手绢,找朋友》的间奏:

CGGm(5b72)bE(b35b7)DmEmCGG7C

5353│235│b7575│45b7│b331│442│553│6565│235│2532│111‖

其中的3、4、5三个小节的主干音“7”和“3”降了半音,因此在和弦的配置上就进行了特殊的处理。

以首调(C调)为例,在任何一小节内,主干音若有升降半音的情况,则可参考配置下列和弦:

#1(b2)——用A7(6#135);

#2(b3)——用F7(461#2)、Cm(1#25)、Cdim(1b3b56)、bE(#25b7);

#4(b5)——用D7(12#46)、Am6(613#4)、Cdim(1b3b56);

#5(b6)——用E7(3#572)、Fm(4b61)、C+(13#5);

#6(b7)——用C7(135b7)、Gm(5#62)、bB(4#62)。

对于和弦的配置,需要强调两点:

第一,细配和弦并非意味着需要给每一个小节都密集配上和弦,和弦配置的疏密要根据歌曲旋律的发展走向和速度而定。

一般地说,速度舒缓的慢歌,和弦的配置可以密集一些;速度较快的歌曲,则应配稀疏一点。

第二,要熟悉常用和弦的音色(比如C、Cm、C7不同的和弦音色),以及它对旋律的渲染和烘托作用。

我们只有对和弦的音色有所把握,才能根据旋律发展的走向,配之以各具特色的和弦。

要熟悉和弦的音色和功能,就要我们平时多听音乐,培养“乐感”。

乐感增强了,听到一段简单的旋律,大致就知道应配置的和弦了。

(二)程式化配置法

对于和声知识不了解、不熟悉的同学,我们也可以在确定了歌曲的大小调后采用这种相对固定的程式化和弦配置方法,为比较简单的歌曲进行简单地和弦编配。

1.正三和弦程式化配置。

对许多简单的儿歌,在确定了歌曲的大小调之后,我们可以只用三组正三和弦(即主、属和下属和弦),按下列两种连接模式为其配置和弦:

第一种正三和弦的程式化进行:

Ⅰ(主和弦)→Ⅳ(下属和弦)→Ⅴ或Ⅴ7(属和弦)→Ⅰ(主和弦)。

说得再简单明白一点,在首调唱名中,大调歌就是C(135)→F(461)→G(572)或G7(5724)→C(135)的固定模式连接;小调歌则是Am(613)→Dm(246)→Em(357)或Em7(3572)→Am(613)的固定模式连接。

第二种正三和弦的程式化进行:

Ⅰ(主和弦)→Ⅴ或Ⅴ7(属和弦)→Ⅰ(主和弦)。

在首调唱名中,大调歌就是C(135)→G(572)或G7(5724)→C(135)的固定模式连接;小调歌则是Am(613)→Em(357)或Em7(3572)→Am(613)的固定模式连接。

2.正副三和弦交替的程式化配置。

为了使和弦音色更加丰富并富于变化,还可以在正三和弦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几组副三和弦,从而使和弦的连接更平滑。

下列是一些常见的正副三和弦交替的进行模式:

第一种正副三和弦交替的大调歌程式化进行:

Ⅰ(主和弦)→Ⅵ(副三和弦)→Ⅳ(下属和弦)→Ⅴ或Ⅴ7(属和弦)→Ⅰ(主和弦)。

在首调唱名中,大调歌就是C(135)→Am(613)→F(461)→G(572)或G7(5724)→C(135)的固定模式连接;

第二种正副三和弦交替的小调歌程式化进行:

ⅰ(主和弦)→ⅳ(下属和弦)→ⅰ(主和弦)→ⅲ(副三和弦)→ⅰ(主和弦)。

即首调(即C调)的Am(613)→Dm(246)→Am(613)→C(135)→Am(613)的模式连接。

第三种正副三和弦交替的小调歌程式化进行:

ⅰ(主和弦)→ⅳ(下属和弦)→ⅲ(副三和弦)→ⅳ(下属和弦)→ⅴ或ⅴ7(属和弦)→ⅰ(主和弦),即首调(即C调)的Am(613)→Dm(246)→C(135)→Dm(246)→Em(357)或E7(3572)→Am(613)的连接模式。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上述几种程式化的和弦配置模式仅仅是其中常用的几种,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歌曲的和弦编配。

(三)见招拆招配置法

所谓见招拆招配置和弦的方法,主要是针对我们对和弦不熟,同时又对艰深的和声理论心存畏惧的业余爱好者提供的一种最简单的办法。

当然这也是一种不科学,甚至是违背和弦连接逻辑的方法。

这种和弦配置的方法虽不尽科学、合理,但总比一首歌从头到尾只配一个主和弦(135)要丰富一些。

当我们要为一首歌曲配置和弦时,首先还是要先分清大小调(前边已讲)。

大调歌以135、461、572或5724为主,小调以613、246、357或3572为主。

其次可视小节主干音的情况,根据下列与主干音对应的可选和弦去试配:

表一:

与小节主干音对应的常见三和弦

5362576152736172#4

131247335446537561467572

16251324153624357

表二:

在首调歌中与小节主干音对应的优选和备选和弦

主干音

优选和弦

备选和弦

Do1

C(135)

Am(613)F(461)D7(2#461)bA(1#2#5)

Re2

Dm(246)D7(2#461)

G7(5724)E7(3572)B(#4#62)Bm(2#4b7)

Mi3

E(3#57)

C(135)Am(613)A7(6#135)Em(357)

Fa4

F(461)

Dm(246)G7(5724)Fm(4b61)

Sol5

G7(5724)G(572)

C(135)Em(357)A7(6#135)Gm(5b72)Am(6135)

La6

Am(613)

F(461)Dm(246)A7(6#135)Cdim(1b3b56)

Si7

Em(357)E(3#57)

G7(5724)E7(3#572)Cmai7(1357)B(7b3b57)

在这种见招拆招的和弦配置中,要尽可能地遵守和弦的进行规律,注意和弦连接的合理性。

首先应围绕Ⅰ级主和弦(135/613),优先选择Ⅳ级(461/246)、Ⅴ级(572/357)连接,其次选择Ⅲ级(357/135)、Ⅵ级(613/461)和小调专用的Ⅶ级(572)连接,要避免因泛用和弦,而导致乐曲的调性模糊。

要避免和弦的泛用和滥用,我们就要多少懂得一点和弦进行的规律。

这种规律可以从下列正三和弦功能圈的图示中表现出来:

Ⅰ级主和弦

T

 

Ⅴ级属和弦DSⅣ级下属和弦

(DⅢ级、DⅦ级)(SⅡ级、SⅥ级)

首先,该图的双向箭头表示:

Ⅰ级主和弦既可以与Ⅳ级下属和弦前后双向直接连接,也可以与Ⅴ级属和弦前后双向直接连接;而单向箭头则表示:

Ⅳ级下属和弦后可与Ⅴ级属和弦相连,但Ⅴ级和弦之后一般不宜逆向与Ⅳ级相连。

其次,在Ⅳ级下属和弦下边还附有与其功能相近的两个副三和弦(Ⅱ级、Ⅵ级),在Ⅴ级属和弦下边同样也附有与其功能相近的两个副三和弦(Ⅲ级、Ⅶ级),这就表示具有下属功能性质的Ⅱ、Ⅵ级和具有属功能性质的Ⅲ、Ⅶ级四个副三和弦的连接与正三和弦之间的连接类似。

最后,有必要强调的是:

具有下属功能性质的Ⅱ级与Ⅵ级和弦,由于更倾向于主和弦,因此这两个副三和弦的使用机会要比Ⅲ、Ⅶ级和弦更多更广,相反具有属功能性质的Ⅲ级、Ⅶ级使用几率相对较低,特别是Ⅶ级的减三和弦(724),在大调歌中几乎不用。

三、不同调歌曲的和弦标识转换

除了首调C调外,有点电子(钢)琴业余爱好者不懂移调。

他们不仅弄不懂C大调歌曲的主和弦标识C为什么到了F大调歌曲中却变成了F的标识,因此在练习中,甚至会闹出左手在弹奏C调歌曲标识的和弦,而右手却在上弹奏F调旋律的笑话。

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未弄懂不同调高的音阶转换关系,并进而造成了在练习中不会移调、不会对不同调高歌曲的和弦进行相应的和弦转换。

要弄懂这些问题,学会移调,掌握不同调的和弦转换,首先,必须搞懂歌曲中的调以及相应调高在电子(钢)琴键盘上具体的音阶变化:

所谓“调”(注意不是“调式”),就是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阶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在首调唱名中,do(即简谱中的“1”)的音高位置就叫调,如“do”的音高在键盘的C音(键)上,就叫C调;而“do”的音高在键盘的G音(键)上,则叫G调。

其次,我们还要记住:

不管是调高如何,构成该调音阶的七个基本音之间的音程基本都是一样的:

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do

(1)∧re

(2)∧mi(3)⌒fa(4)∧sol(5)∧la(6)∧si(7)⌒do(i)

所谓全音,就是两个音之间的音程为一度,在电子(钢)琴键盘上通常为夹着一个黑键的两个白键或邻近两个黑键之间的音程;所谓半音,就是两个音之间的音程为半度,在键盘上通常就是不夹黑键的两个白键或任意白键与邻近黑键之间的音程。

其口诀就是:

“两全一半三全一半”。

只要记住了这个口诀,我们就可以在琴键上推出任何调高的音阶。

例如F调和bE调在键盘上的音阶分别为:

F调音阶:

1—2—3—4—5—6—7—i

键盘音阶:

F—G—A—bB—C—D—E—F

bE调音阶:

1—2—3—4—5—6—7—i

键盘音阶:

bE—F—G—bA—bB—C—D—bE

由此可以看出:

F调的音阶在琴键上只有“4”音需要降半度弹“bB”黑键;而bE调的音阶在琴键上却有“1”、“4”、“5”三个音分别需要用到bE、bA和bB三个黑键,并进而可以得知F调和bE调在五线谱上的调号标识为什么分别为一个和三个降号的道理。

只有懂得了以上不同调的音阶转换关系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搞清不同调高歌曲的和弦转换关系。

第三,应据不同调的不同音阶排列来确定该调的和弦标识。

例如《同桌的你》原调为C,当我们觉得C调太低,需要升至bE调唱时,就必须在键盘上进行相应的移调处理,左右手都要根据C—bE之间相差一个小三度的音高进行弹奏。

换言之,我们必须同时对原来C调下的和弦配置标识进行相应的转换。

下列是C大调《同桌的你》前8个小节的和弦标识:

C(135)E(3#57)F(461)G(572)CGFGC

555534│5·7·│666646│5·50│555576│5·4·│444432│1·1·│

根据C—bE之间只相差一个小三度的音程可以推知,转调后的Ⅰ级主和弦(135)的标识就要由C转换为bE,Ⅲ级副三和弦(3#57)则需由E转换为G,Ⅳ级下属和弦(461)的标识需由F转换为bA,Ⅴ级属和弦(572)同时也要由G转换成bB:

bE(135)G(3#57)bA(461)bB(572)bEbBbAbBbE

555534│5·7·│666646│5·50│555576│5·4·│444432│1·1·│

由此,可以归结出两点:

一是转调后的和弦配置,仅仅只对和弦的标识进行了相应的转换,而和弦的内涵(即和弦的构成音及性质)均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二是对不同调的和弦配置或转换,我们无需去死记它们的英文字母标识,只需记住常用和弦的和弦构成音(如135、613、461、572等),即可根据不同调的音阶构成进行相应的和弦标识转换。

四、和弦音型及自动节奏型的选择

当我们为一首简谱歌曲编配好了简单的和弦之后,首先,面对C、Dm、F、G、Am之类的和弦标记,究竟应如何将它们弹奏出来呢?

其次,电子(钢)琴作为键盘乐器的一种,其伴奏方式虽然与钢琴的伴奏方式基本相同,但它还增加了自动节奏、单指和多指自动和弦的伴奏功能。

这就需要我们在电子(钢)琴的弹奏中,对伴奏音型和节奏型、自动节奏与和弦以及模拟音色等加以选择。

(一)伴奏音型的选择

当不开自动和弦弹奏电子(钢)琴时,其伴奏方式一般就与钢琴的伴奏方式基本相同。

这时,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和弦伴奏音型的三种选择:

1.柱式和弦伴奏。

柱式和弦是最基本的和弦构成形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和弦伴奏方式,可以适用几乎所有风格的乐曲。

柱式和弦的风格表现与音型的疏密程度有关:

音型越密集,表现的风格越紧张、热烈、欢快;相反,音型越疏少,则风格越舒展、平缓、悠扬。

例如少儿歌曲《火车向着韶山跑》:

和弦标记:

CGCFGC

旋律:

56∣5·3∣5i∣5-∣43∣26∣5632∣3-∣

5555∣5555∣2222∣55355∣1111∣1111∣2222∣55355∣

实际和弦:

3333∣3333∣7777∣33333∣6666∣6666∣7777∣33333∣

1111∣1111∣5555∣11111∣4444∣4444∣5555∣11111∣

这里,柱式和弦用密集音型的弹奏方式,表现出火车飞驰向前的一种欢乐气氛。

再如《送别》:

和弦标记:

CFGCG

旋律:

5351-∣6i5-∣512321∣2---∣

5∣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