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第三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920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心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普心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普心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普心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普心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心第三章.docx

《普心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心第三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心第三章.docx

普心第三章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1.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2.内部感觉:

运动觉(动觉)、平衡觉(静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三、感觉的编码

1.编码与感觉编码

编码----是将一种能量或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符号系统的过程。

感觉编码----是感受器将外界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的过程。

2.缪勒的感觉编码理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如视神经接受光波产生视觉;听神经接受声波产生听觉。

3.当代感觉编码理论

1.特异化理论:

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2.模式理论:

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其中,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四、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绝对感受性:

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用下列公式表示:

E=1/R

(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限)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1.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引起某种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差异量。

差别感觉阈限亦称最小可觉差(justnoticeabledifference,缩写为JND)。

2.差别感受性:

对这种最小刺激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也成反比关系。

3.韦伯定律:

他发现,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K=△I/I

(I---原初刺激;△I---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差异量,即JND;K---常数,韦伯分数)

(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1.对数定律(费希纳定律):

P=KlgI

(I指刺激量,P指感觉量。

中等刺激适用)

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

2.乘方定律(斯蒂文斯定律、幂定律):

斯蒂文斯认为:

心理量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

P=KIn

(P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光波

可视光波:

波长为380—780nm(毫微米或纳米)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一)眼球和网膜的构造

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锥体细胞(昼视器官)和棒体细胞(夜视器官)

(二)视觉的传导机制

视觉的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

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

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颢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

(三)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布鲁德曼第17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

(一)明度

1.明度与视亮度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视亮度是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

它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

2.明度与波长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这种情况可以用光谱敏感函数(或光谱光效率函数)来说明(图3-15)。

“普肯耶现象”

(二)颜色

1.颜色的属性

明度、色调、饱和度分别由光波的强度(亮度)、波长和纯度这些物理性质决定。

可用“颜色立体”(“色轴图”)说明。

2.颜色混合

1854年,格拉斯曼把光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

补色律、中间律和代替律。

补色律:

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那么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

如蓝与黄,绿与紫,红与青都是互补色。

中间律:

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亮色之间的中间色。

例如,红与蓝混合产生紫色;红与绿混合可产生橙、黄等中间色。

代替律:

只要感觉上是相似的颜色,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如蓝与黄混合生成白色或灰色,这里黄可由红与绿混合代替,即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生成白色或灰色。

3.色觉缺陷:

指辨色能力异常。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1)色弱:

色弱患者虽然也能用三种波长来匹配光谱上的任一波长,但他们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

(2)色盲:

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

患全色盲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的感受性。

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某些颜色经验,但他们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

4.色觉理论

(1)三色说。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和赫尔姆霍茨提出。

认为,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不同的感受器。

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因而分别产生红、绿、蓝的颜色感觉。

当其他颜色的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引起三种感受器不同程度的兴奋,产生其他各种的颜色感觉;三种感受器以相同程度兴奋时,产生白色(灰色)的感觉。

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2)对立过程理论(四色说):

黑林提出。

他认为:

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

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一定波长的光敏感。

因此,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

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三) 视觉的其他现象:

1.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明适应和暗适应

2.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现象。

无彩色对比和彩色对比

3.马赫带: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这就是马赫带现象。

4.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的现象。

正后像和负后像

5.闪光融合现象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但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频率。

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

6.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

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7.视敏度: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医学上称之为视力。

8.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最常见的是颜色感觉引起的联觉。

(如红色让人感觉温暖;暖色与冷色;甜蜜的声音。

)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声波

可听声波:

频率为16—20000Hz(赫兹)

听觉的基本特性:

音调、音强、音色分别由声波的频率、振幅和波形这些物理性质决定。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二)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三、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频率理论由罗•费尔得提出。

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基底膜与镫骨的这种关系,类似于电话机的送话机和收话机的关系,也叫电话理论。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的。

2.共鸣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

在他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3.行波理论冯•贝克西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共鸣说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贝克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

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

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

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

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4.神经齐射理论由韦弗尔提出。

认为:

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声音超过5000Hz,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四、听觉基本现象:

1.音调(P112)

2.音响(P115)

3.声音掩蔽(P116)

第四节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肤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冷觉和热觉)和痛觉等,这几种感觉常常混在一起,在感觉上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相当困难的。

它们的感受器呈点状不均匀的分布于全身,中枢在顶叶。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的刺激物是空气中散布的或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主要通过鼻腔,同时也能通过口腔后部传人到位于鼻腔上部的嗅细胞,然后经嗅神经直接传入大脑(边缘叶)。

嗅觉对动物维持生命、保护种群、相互交往有重要意义。

味觉是指辨别物体味道的感觉,它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

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舌尖感觉甜,舌的两侧感觉酸,舌根感觉苦,舌两侧前部对咸最敏感。

人对味的偏爱往往受水土、气候及生活条件的影响,俗有“南甜、北咸、东辣(蒜、葱)、西酸”之说。

嗅觉和味觉都是对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并且二者经常联系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通常说某种莱肴味道好,主要是嗅觉在起作用。

当你感冒严重时嗅觉失灵,再好的莱肴对你也会失去味道了。

因此有时也将嗅觉与味觉视合称为味道觉。

三、内部感觉

1.动觉也叫运动觉,是反映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

其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

运动觉是人从事正常活动的保证。

运动觉敏感是运动员和舞蹈演员、杂技演员选拔的重要条件之一。

2.平衡觉也叫静觉,是有机体在做直线加减速运动或旋转运动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的一种感觉。

其感受器在内耳前庭器官(半规管和前庭)。

失去平衡觉的人最初会难于调整姿势,易摔倒,还可能感到眩晕。

平衡觉对保持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

3.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

其感受器分布于各脏器壁内。

机体觉一般包括饥、饱、渴、痛、恶心、便意感觉等。

一般情况下,人的内脏活动不为人所意识,只有在生理节律发生超乎常态或处于病理状态下,才能产生明显的感觉。

机体觉有保护的功能。

 

作业:

将本章“思考题”中的1、2、5、6、9题做到作业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